如何吸引年轻人去农村当老师?

只有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甚至享有的各种福利津补城市跟农村都一样,才能留住人才留住年轻人。


根本问题还是制度,国家应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这样既能引才,还能留才,从基层抓起,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


农村吸引教师的关键是要有孩子。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好比在草地上放养蜜蜂一样道理,先要种花。


福利,待遇,还有配套设施吧,农村教师的子女小时候想要带在身边。


环境和薪酬!


给发老婆


诱惑。不做任何解释。


尊重,鼓励,福利,待遇


其实怎么说呢,也不是说农村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只是很多年轻人都愿意我能够给自己实现理想抱负的农村去。比如说原先大西北荒凉的时候没人愿意去大西北,可是现在呢,很多人就真的抢着要去大西北。时代不一样了,机遇也不一样了。总而言之。想要他去,你能给他什么?明白了,这一点你也就好找人了。


国家层面:切实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充分保障教师待遇!


实话说,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如果从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个人认为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收入水平要高于三线城市平均水平;

福利和职称等同或优于城市;

可以考虑与附近城市进行轮换;

没法说了


题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提到如何吸引年轻人去农村当老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刻话题。作为一名在乡村工作了十年的教师,我深有感触,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往城市跑,农村年轻化凋敝。

通过解题,首先要分析两个问题:为什么年轻人离开农村往城市跑?如何才能吸引年轻人到农村去教书?

为什么年轻人离开农村往城市跑?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发展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往城市跑。那么,为什么年轻人要离开农村往城市跑呢?农村里不是有他们土生土长的家吗?

1.城市经济繁华吸引人

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工作就业的发展,虽然就业严峻,但苦活累活脏活农村人愿意干,这也就促进了农村人往城市跑的因素。工作是为了生存,在农村,干苦活累活脏活,也许工资十分低廉,但在城市,相比较城里人不想干,农村人放得下面子还是能有不错的待遇的。加上城市的经济繁华发展,有着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所以,很多的年轻人就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力在打拼,在城市谋求立足之地。

2、城市的文化教育吸引人

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城市文化比起农村文化,有着很大的鲜明特点和进步,这不仅体现在城市拥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体现在城市人的道德素质水平比农村高,更体现在城市的教育水准。城市有着先进的文化教育,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在城市读书,毕业了在城市发展,结婚生子了在城市培养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这一点,比起农村,是很优秀的。

3、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吸引人

医疗卫生条件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着一定的考虑方向。在农村,生个病看医生,几颗药丸就解决了,如果是小问题那还好,如果是大问题,落后的医疗卫生设备并起不了作用,然后误诊一拖再拖,就耽误了大事。而城市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这一点上还是很有进步性的。至少,生命保障问题能起到方便性,而且年轻人在城市也可以对自己的生命更重视和负责,比如进行年检之类的。

4、城市少了很多农村繁琐的习俗礼节

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城市摒弃了农村里很多的繁文缛节,比如说农村人生、丧、病、死等“面皮”(人与人交往的礼节,指份子钱),以及祭拜祖宗等繁琐习俗。在农村,这些传统的习俗礼节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你不参与不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是“异类”,而在城市,根本不在乎这一些。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在城市,他们就少了很多这样的繁文缛节,多了很多自己的空间和自由。

既然相比较农村,城市发挥着这么大的作用和吸引力,难道农村就一文不值吗?事实上不是,农村也有农村的特点特色,比如说农村人淳朴、正直、有人情味等等。那么,在就业越来越严峻的城市,政策倾斜于农村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该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到农村去当老师呢?

建议一: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农村虽然落后,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农村的经济文化水平要提高,必须靠人才,而人才的发展要靠教育。所以,教师对农村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背负着重大的责任,而只有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才能留得住农村教师在农村的倾情奉献。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倾斜于农村教师,重视农村教师的培养和工作,拉近农村与城市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制定农村教师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老师,为农村培养先进人才。

建议二:为农村教师提供定期免费身体检查

很多农村教师一扎根就是10年、20年、甚至是一辈子,但是,农村教师几乎没有体验到国家为他们进行定期免费的身体检查。而相较于城市的教师或者其他岗位,他们都有进行定期免费的身体检查,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而在干着伟大工作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难道就不需要检查身体吗?定期免费为农村教师进行身体检查很重要,这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教师的爱戴。

我的一个亲戚,在农村当了二十多年的教师,从没有体验过一次身体检查。等到身体出现不适了,到大医院一检查,被告知癌症晚期。辛辛苦苦在农村奉献了半辈子,说完就完了。

建议三:为农村教师提供各种优先政策

既然要留住人才在农村发展,就必须要有吸引人才站稳脚跟的力量。比如,可以为农村教师提供各种优先优惠政策。坐车优先、旅游优先、购房优先、学习优先……提供优先优惠政策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一方面可以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为教师提供各种优先优惠政策并不是无条件的,它应该也有所限制,以防某些教师以为自己高大上,得意忘形。但是,从总体上说,出发点应该是鼓励年轻人到农村当教师,并且形成乐教、善教、寓教于乐的价值观。

建议四:大力提升发展农村教育环境

前几年各省大力发展教育“创强”,大力改善了农村教育发展环境,虽然说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校园文化环境、教学楼、宿舍楼大多都崭新出现,为师生提供了舒适、新颖、干净的良好环境。只有大力提升发展农村的教育环境,让教师感受到“家”的温暖,才能让教师留恋“家”的味道。

比如说我的学校,校舍崭新,学校人情味浓厚,校园文化环境也优美,即使身处农村,但在全市中可以称得上是“花园式的校园”。这也使得很多年轻教师愿意在此奉献,愿意在农村实现自我价值。

欢迎关注黄老师的教育江湖,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帮助,谢谢!


现如今,农村对年轻老师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尽管国家每年通过定向师范生培养、特教、三支一扶等方式向农村输送年轻教师,但经常是送过去,留不住。农村年轻教师总体呈现小学校向大学校流失、乡村学校向乡镇或城区学校流失的趋势。

农村为什么留不住年轻老师呢?据我个人观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是农村条件艰苦。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学校都还没有教师宿舍和食堂,年轻教师特别是外地教师的吃住是个问题。有些学校为教师在外面农民家租房住,居住十分不便,年轻女教师甚至有安全之虞。我所在的乡镇,每年会有近十名年轻教师配备,但总有个别年轻教师看到学校条件之后,转身就走,连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也不要。

二是待遇低,生活成本高。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边远津贴、乡镇补贴都是专为农村教师而设。表面上看,农村教师收入比城区教师还高。而实际上,农村教师没机会推教辅资料、补课(接触农村教育的教师都知道,农村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有多少),也没有其他的兼职机会,收入远远低于城区教师。(当然,我并不是推崇教师去违反师德师风,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农村教师的工资,除掉生活费、交通费,还能剩多少?如果身上有房贷,这日子怎么活?

三是农村缺少平台,发展空间小。农村学校比起城区学校,相对比较安逸。没有大型的各种竞赛,缺少各种历练。哪怕你曾经再优秀,在农村呆久了,温水煮青蛙,再多的雄心壮志也会被磨灭。这时你会发现,曾经优秀的你,不仅不再优秀,比起城区平常教师,也会自愧不如。我有一个同班同学,当初我们同年走上教师岗位,我在农村,他有幸留在县城。一晃十几年过去,他成了市级名师,我还在原地踏步。个中原由,想来令人唏嘘!

四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城镇化趋势大步推进,城市涵括了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所有优质资源,年轻人购房、恋爱、结婚,及至后来的小孩教育,都离不开城市。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已变成老年村,年青人已经大步逃离了农村。年轻教师又怎么可能扎根农村呢?

回到主题,如何吸引年轻人去农村当老师呢?我认为还是要靠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我觉得目前正在实施的城乡教师交流就不错,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好好的一本经念歪了。


想要吸引真才实学,有教师经验的年轻人去农村当老师,近几年很难。


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回农村还是只能种地,就证明农村老师不太缺少吧。既然问题,还是说说。

个人的老师情节

之前朋友介绍我去当老师,临时的那种。结果那校长说我不够格,一没老师资格证,二不是师范专业。一个中专生可以教,我一个大专还教不了。估计也怕我是留不下吧,就那待遇让人心寒半截。

其实我是很愿意当老师的,毕竟老师这个岗位受人尊敬。只前在软件学校教办工软件,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还算有过教育经历吧。

工资太低了

工资太低,不如放羊。才去都是临时工,我朋友才去学校才1000多元,教了2年现在也才2000多。还得自己租房,自己开伙食。反正就是把自己都养不活的状态,请问这样的农村老师岗位有多少人愿意去。正式工工资大概3000左右,福利比较全一点。在农村这工资看着还可以吧。要想工资高,就说慢慢混教龄、评职称。

农村教育水平确实低

农村教育水平确实低,从老师说,一般师范类中专,或者其它大专就可以授课。不像城市里招老师,动不动还要求个研究生学历。教小学生真没那必要吧。

如何能吸引年轻人去农村当老师呢?

把工资直接提到5000元,要想公招时直接写出来,多少人都愿意挤去农村当老师了。

可以由村上推荐返乡大学生任教

当然得先试岗,至于教师资格证还是要考的。而转正这个问题,可以放宽一点,只要在岗任教3年就直接转正。


提高工资

市场经济,几乎没有人乐于清贫。老师,也已经而且应该走下神坛,不要被世俗的眼光和要求道德绑架,应该追求属于自己的合理合法的幸福。举几个例子,丈母娘会因为你是老师,不要彩礼吗?开发商会因为你是老师,不要首付吗?医院会因为你是老师,不收医药费吗?

公务员为什么受追捧,一是待遇好,二是有前途,三是能办事。

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决定社会地位,当北上广拿出年薪几十万时,北大清华学生也趋之若鹜,说明什么?


在农村教三年,全市最好的初中直接聘用,不用考试。


农村教育之现状:崭新而宽敞的教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几名没精打采的学生。满头白头的留守教师用他(她)那嘶哑的声调吼叫着:3+2等于几呢?操场上,几只麻雀落在篮球架上,高兴时抖动着翅膀,不时发出几声吱叫,地上除了水泥面裸露在烈日下,就连缝隙处都长满杂草,周边的草丛中更是虫蚁的乐园。标致的教师公寓的门锁锈迹斑斑,从墙跟的门缝里探出几根狗尾巴草……

这样的环境怎能吸引住年轻教师的心呢?

面对农村教育之现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确实是煞费了苦心,出台了许多面向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比如,评职称降低标准,评优照顾,提拔优先,农补、车补、午餐补,建造教师公寓,交流轮岗,专业培训,如此等等。即便这样也很难吸引年轻人投身乡村教育。

根本问题出在人气上,没有人气就没有生气,没了生气又哪来的朝气?人气是什么?就是学生数。没有生源,教师就失去了教育的对象,也就失去了教师的职责,造成大量教师无所事事,他们要么带薪留守,要么流失外地。没有生源,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甚至许多教师单打独斗,一人既当爹又当娘,学生虽少,可事情一点不少,辛苦且不说,没有互相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个人专业水平很难得以提高。一位快要退休的农村教师现在还是二级教师,我问他为什么不参加职称评审,他无奈地说,什么材料没有,拿手去评?

如果有了人气,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如何解决农村学校的生源问题呢?

第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乡为单位,保留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它规模较小的学校或教学点全部撤消,做到学生集中,以增加学生数。所有被撤学校的教辅材料、图书和器材等财物集中使用。将本乡教师集中到一贯制学校统一调配其工作。

第二、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撤并过后带来的几个问题: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路程远了,上、放学不方便,家长也很难起到监护作用。由于路程远,学生会在上、放学路上耽误很长时间,家庭作业时间得不到保障。解决办法:学校用校车接送孩子上、放学。这样做,学校至少准备4部校车,分东路丶西路丶南路丶北路,学生上学只要走到离家最近公路旁边的站点,凭学生证上、下车。路程远的问题就解决了。利用课后三点半完成所有家庭作业,以解决家庭辅导的短板。为解决部分学生缺失监护的问题,学生收纳住校生,由专门生活老师安排他们的吃喝拉撒,甚至洗衣服。

校园里有了学生,吸引力就大大加强了,年轻人就会愿意去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继续实行和强化农村教师相关优惠政策。除了现行的相关政策继续执行外,再增加一些人文关怀,比如,鼓励青年教师之间谈情说爱,甚至可以由领导直接做红娘,多多撮合教师夫妻。夫妻双方都是教师的,生儿育女多给假期,多给生活补助。子女到外地读高中需要照顾,可以根据教师本人申请,教育局将其交流轮岗到孩子就读学校的附近学校任教,需要租房的,房租可以报销。

要想留住他们的身,就得留住他们的心。他们一旦全身心投入到了农村教育事业中去,并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创造出人生的价值,就会乐于把青春、智慧奉献在这块希望的田野上。


原始地址:/wenda/1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