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缺维生素D的孩子,该如何补充维生素D?

孩子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由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需要量增多引起的,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预防和治疗均需补充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


感谢邀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维生素D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它对于人体的作用:一是可以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二是促进和维持血浆中适宜的钙磷浓度,满足骨钙化过程的需要;三是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通过促进重吸收减少钙磷的流失,从而保持血浆中钙磷浓度。

婴幼儿如果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佝偻病。

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是有一定效果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体自身皮肤表皮和真皮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合成维生素D3。但通过晒太阳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隔着玻璃晒,不能穿太厚的衣服晒。

2、要保护好婴幼儿的眼睛,避免阳光对婴幼儿眼睛的损伤。

3、避免在阳光照射强烈的中午晒太阳,以免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除了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对于缺乏维生素D的宝宝,也可以每天直接补充维生素D3400国际单位,即可满足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

我是营养师李萍,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请点赞支持!


大家都知道维生素D的作用越来越多,不仅局限于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宝宝骨骼的发育;并且与宝宝的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它还充当着激素调节功能,起着维持正常免疫功能、胰岛素分泌、大脑发育、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所以,维生素D我们中国的推荐量是10微克,就是400国际单位。这个推荐量和美国是不同的,为什么不一样呢!每个国家要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国情,因为维生素D与晒太阳是有关系的,每个国家所处的维度不同,每天的日照时间也不同。所以每个国家的推荐量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参考我们自己国家的推荐量,那么对于婴幼儿来说每天10微克就够了,这是他的需要量。那么这10微克(400国家单位)的维生素D应该怎么去补呢?

理论上讲有两个方面,首先晒太阳,晒太阳可以提供内源性的维生素D。

晒太阳的强度——以北京为例

1、3月到5月,9到10月,每天可以晒30—60分钟

2、6月到8月,每天可以晒20—40分钟

3、要避开10点—14点的时间,光照太强容易晒伤

(0到3岁的小孩子,要避开这段时间晒太阳)

每年的11月到2月,北方的话,霾起来了以后紫外线就会特别的弱,基本穿透不进皮肤,几乎没办法合成维生素D。

4、不需要擦防晒霜,可以戴有帽檐的帽子。

除了晒太阳也可以食物补充,但是维生素D在食物中的分部并没有那么丰富,主要集中在动物肝脏还有蛋黄、乳牛肉、深海鱼等,像鲱鱼、鲑鱼和沙丁鱼含量比较丰富一点;再有就是我们吃的奶制品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这是它的食物来源。所以我们发现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种类并不广泛,而且这些食物我们平时吃的不是很多,再有就是维生素D在食物中的含量并不是很高。所以在我们长久的膳食结构当中想保证每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是比较难的。

晒太阳能不能保证维生素D的充足呢!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和很多方面有关,像维度、季节、气候以及我们穿衣的多少,晒的时间,肤色等都是有关系的。所以晒太阳、尤其是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把宝宝带到太阳底下去晒。所以综合这些因素来看,维生素D的补充有其复杂性,所以每个国家的推荐量也就不同了。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婴儿出生后数日(两周左右)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通过合乎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提到,维生素D应从出生2周一直补到2岁。

美国儿科学会: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补足维生素D差额至400国际单位每天。维生素D可以补到青春期。

澳大利亚:没有对补维生素D提出明确的要求。

香港: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户外游玩,并没有提到维生素D的补充。

英国:建议所有人每天都补充维生素D,如果实现不了,至少在秋冬季节每天补充。

像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家日照是比较充足的,是有利于合成维生素D的,所以没有对维生素D的补充提出明确的要求。每个国家的情况时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参照别的国家的标准来适用于我们。

综合来看,我们的宝宝补充维生素D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6个月内:以奶为主

纯母乳:每天400国际单位

(母乳喂养,无论是否有添加奶粉,都要400国际单位)

配方奶:一般都强化维生素D,不需要额外补充。

6个月后:辅食+奶

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了,从食物和奶中可以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理论上需要算一下,宝宝每天从食物和奶中获取的维生素D的量,然后再补充差额的部分。但是呢!在实际生活中,维生素D可耐受摄入量是比较高的,而且考虑到膳食的摄入量不是很充足,宝宝户外活动的量也不是特别多,也不能确定从晒太阳中获取的维生素D是多少,也可以说是很少的。所以,综合来看,方便安全起见,我们可以继续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都有哪些?】

主讲人:宁志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会诊断与质控学组委员;北京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杂志》审稿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专家;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哦(^^)


您好,维生素D3对于小宝宝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因为小宝宝出生,奶作为唯一的奶源,有的是母乳喂养,有的是奶粉喂养,如果是母乳喂养,那么母乳唯一比较缺乏的营养素就是维生素D3,所以一般建议小宝宝出生后,出院就可以每天规律补充维生素D3直到两周岁;如果是奶粉喂养,因为很多奶粉都强化维生素D3,但是很多时候量不够,因此需要根据奶粉中的含量酌情添加。

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D3,宝宝就很容易缺钙,从而导致维生素D3缺乏性佝偻病,因此对于小宝宝补充维生素D3非常的重要。

缺乏维生素D3的孩子,多晒太阳能解决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先来看看维生素D3来源:

1、膳食摄入(少量)

比如母乳(80IU/L)、配方奶、强化维D类食物、蘑菇等,但获得量较少。

2、晒太阳(重要来源)

经常晒太阳,是一种补充维D非常经济的方式,但是容易受光照强弱、地理位置、皮肤暴露程度等的影响。

3、补充剂(重要来源)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维D制剂主要有胶囊型和滴剂型这两种,胶囊型的通常是每粒含维D400IU,而滴剂型在产品说明书上会有标注。

总结:从这个三个来源,我们可以看出来,饮食来源很少,因此另外的晒太阳和吃补充剂就是非常重要的来源。

晒太阳补充维D3,对于小宝宝来说真的合适吗?

虽然说太阳可以合成维生素D3,但是婴儿的视网膜细胞和视神经尚未发育完全,还很脆弱,阳光直射可能有损伤。加上小宝宝皮肤娇嫩,且富含水分和滋润性油脂,日晒时间长了很可能造成低温晒伤或者脱水,并且因为宝宝体温中枢未发育完善,如果裹着被子晒,或者穿的衣物太多,还可能造成体温上升。

因此,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3,但是需要注意几点:

❶在保证暖和的前提下,让宝宝的手、脚以及能露的地方尽量露出来,因为阳光要晒到裸露的皮肤才有效;

❷要做好防晒措施,可以给宝宝戴个遮阳帽,不要让刺激的阳光直接晒到眼睛。

❸宝宝晒太阳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如果太阳太大,可以在阴凉处晒;

❹晒完后给宝宝喝点水,擦点婴儿专用的润肤霜,要记得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不过,为了避免这种皮肤晒伤或者冬天没有太阳的情况,选择补充剂补充维生素D3也是非常好的来源。目前也是建议直接选择维生素D3补充就好,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哦!因为只要保证奶量,里面的维生素A是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的。

如果判断宝宝缺乏维生素D3呢?

目前临床上比较准确检测维生素D的方法是——检测25-羟基维生素D3

如果你觉得孩子缺乏,可以带宝宝去医院做这个检查。一般它的判断标准是:

VD3缺乏:75nmol/L(30ng/ml)

VD3不足:75-125nmol/L(30-50ng/ml)

VD3充足:≥125nmol/L(≥50ng/ml)

可以根据结果,适当增加维生素D3的剂量,一般作为日常预防剂量是400IU,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维生素D3缺乏,可以达到剂量2000IU的补充,但是这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哦!

芝士妈妈是一个有爱有温度的母婴健康管理平台。更多最新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号。如果有孕产和育儿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私信我帮你解答。


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的说法是挺深入人心的,但是就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这件事上,还是不建议纯靠晒太阳。

首先,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靠的是皮肤的合成作用,也就是说你得把孩子的皮肤露出来长时间接受日光照射。冬天冻得慌,夏天易晒伤。其次,靠皮肤合成维生素D,过程复杂,合成的量既不能确定还相对较少,是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的。

所以,靠晒太阳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的,还是踏踏实实的用补充剂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针对补充维生素D的解释是这样的:

维生素D对于宝宝身体吸收钙有促进作用,一般在宝宝出生2周左右就需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乳汁中维生素D含量非常少,每天需补充4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配方粉喂养的宝宝,由于一般配方粉都含有维生素D,因此需要家长根据配方粉的营养成分表计算宝宝还需要多少维生素D,然后按需补充,只要总量达到每天400国际单位(IU)即可。

请点击下方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原始地址:/wangluo/2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