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介子推到底是怎么死的?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此小人却放火四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又命人葬之于绵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一山岗定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传说,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骊姬之乱”后,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此后,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辗转周折,备历艰难险阻。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成为日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另据《韩诗外传》记载,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也成就了他的忠义之名,史称“割股奉君”。

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介之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介之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发现此柳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介之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介子推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义士,晋文公重耳的手下,他忠君赴义,而又淡泊名利不接受封赏,其气节可谓高贵。关于介子推,最出名的就是“割股啖君”和隐居绵山被晋文公烧死的故事。

那么介子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不妨从这两个故事看看。

“割股啖君”的故事记载在《韩诗外传》一书中,当年重耳流亡国外的时候,介子推也是重耳的随从之一。他们路过卫国的时候,头须卷了重耳的资粮跑路了,于是,重耳一行人断粮了,都得挨饿。这时候,轮到介子推表现了,他为了不让老大重耳饿着,毅然从自己大腿上割下肉给老大吃。人们都赞叹介子推忠义,介子推忠义之名传遍天下。

而后,历经19年流浪,重耳终于返回祖国继承了国君之位,开始大赏群臣,可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像壶叔那样自己去讨封赏,他带着自己的母亲进入绵山中隐居去了。

后来有人提醒重耳还有介子推没有赏赐,于是重耳派人请介子推出山接受封赏,却被介子推拒绝了。重耳想通过放火烧山的方法逼介子推出来,没想到介子推选择了以死明志,和母亲一起在大火中被烧死,也不愿出来。


介子推无疑是品德高尚的忠诚仗义之士,其身上广为流传的故事就不多赘述。但不妨就介子的几个人生观,作一番梳理。

能够做到割下自己的肉,去解决朋友或是领导的温饱问题。用现代的眼光去剖析,这个超额的殷勤,未免有些矫往过正的嫌疑。

即便是在深受周礼熏陶的春秋时期,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忠君、忠主的礼法根深蒂固。介子推也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标杆。且被官方以建立寒衣节的方式加以宣传推广,激浊扬清地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举国的民风教化、精神文明建设必能蒸蒸日上。

介子推的第二个观点不敢苟同。大意就是,有功不受禄,缺乏奖励的功绩会直接导致后来者的不作为。不妨看看一代大儒孔子对于此事的观点。子贡从它国赎回鲁国的奴隶,子路也从它国赎回鲁国的奴隶。按照鲁国的法律,他们都可以去官方报销所耗的费用,然富裕的子贡对子路去官方领钱的行为不耻.子贡和介子推的观点不谋而合。然孔子却责骂子贡。大意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子贡一样有钱,如果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让行善者蒙受经济上的损失,那么更多的鲁国奴隶就得不到主动及时的救援,岂不是贻害更大。


谢谢以上各位解答。但是各位都未指出史料出处,最早的关于介子推的正史,首推《左传》和《史记》,然而这两部信史都没有火焚绵山的记载,那么介子推被烧死之说不一定可信,庄子等人的非历史言论未必属实。


介子推,出生无记载,死于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称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届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太子申生被骊姬害死后,介子推随重耳逃亡19年。期间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救重耳,介子推割下腿上的肉给重耳食用,令重耳非常感动。

晋文公重耳重登帝位之后,对当初跟随逃亡的人大肆封赏。介子推却认为接受封赏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遂辞官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为此他写了一首诗抒发心中情怀,不料被邻居看到。邻居为介子推抱不平,将书信挂于城门之上。晋文公看到后,深为后悔,带人前往绵山寻找。绵山险峻,范围宽广,有人建议放火烧山,这样就能找到他。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寻见。后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并找到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折一烧焦柳木带回做成了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忠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了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来源就在于此。

介子推是历史上忠君的典范。其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


介子推是历史上出名的忠臣。早年间,公子重耳出王时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天从而一行人逃到卫国,被一个随从偷光了粮食。失去了粮食的重耳饥饿难耐,不得已向路边的农夫乞讨,可非但没要来食物,还被农夫又一块泥巴嘲笑戏谑了一番。重耳本要发怒,被舅舅狐偃压住了。后来眼看重耳就饿晕了,为了能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偷偷跑到山沟里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加上其余采摘来的野菜,一起煮成汤呈给重耳。

重耳狼吞虎咽,吃了以后才知道吃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他大为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际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这就是“割股奉君”的由来。

重耳终于回到了国内,当上了国君,成了晋文公,生性恬淡的介子推并没有像狐偃那样主动邀功请赏,而是认为晋文公返回国是上天的旨意,自己没有什么功劳。介子推认为忠君的行为应该发乎自然。不能以请赏为目的,并以接受奖赏为耻。介子推更是瞧不上狐偃等人把功劳据为己有,甚至不愿意以这些人为伍。

于是介子推渡过黄河以后,便一个人离开了,后来回到了家乡绵山,当了一名隐士。不肯食君禄,在他的心中不存在一丝一毫对晋文公的怨恨,也不抱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只是对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和归隐田园的恬淡。

晋文公亲自带着随从来到介子推的家乡绵山寻找他的踪迹,由于绵山实在太大,他们始终找不到介子推。

晋文公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居然放火烧山,希望逼迫介子推出山,可惜介子推意志高洁,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依然不见介子推的踪影,火灭后有一人在一颗枯树下发现了烧焦的介子推和其母亲的尸体。

晋文公见状后悔不已,悲痛万分,趴在树下哭,哭了好半天才起身,最后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木头带了回去,回宫之后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木屐叹道:“悲哉足下。”


介子推跟随公子重耳在外逃亡了十九年,后来又陪着公子重耳重返晋国,并帮助重耳顺利的当上了国君。

公子重耳当上国君后,就开始重赏跟随他一起逃难的人。介子推不想接受赏赐就躲了起来。晋文公(公子重耳)也是个健忘的人,其他人都得到了好处,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介子推对旁人说:″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只有国君还活着,国君能主持祭祀,这其实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有些人把这些功劳揽在了自己的身上,这是很荒唐的事,偷别人的钱都是犯了盗窃罪,何况这是在贪天之功,把老天爷的功劳盜来安在了自己的头上。下面的臣子把罪过当作道义,而君王又是非不分,对邪恶的行为进行赏赐,上下互相欺骗,我不能同这些人一起共事。

介子推的母亲对儿子的做法很不理解:″你应该去向国君讨要赏赐,现在生活这么困难,这样下去就是饿死了又有谁知道呢。介子推安慰母亲说:″我都知道他们做得不对,而又去和他们做一样的事,我的罪过就会比他们还大。何况我屡出怨言,不可以再去领取国君的俸禄了。

介子推的母亲说:″这事应该跟国君解释一下,让国君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介子推长叹一声对母亲说:″我都要去隐居了,何必再去跟国君说什么呢,弄不好反倒让人觉得我是在向国君求取富贵。

介子推的母亲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她听完儿子说的一席话,很理解的对儿子说:″你如果要去隐居的话,我就跟你一起去。从此这娘俩就再也沒了音讯。

后来晋文公派人四处寻找介子推,但都无功而返。晋文公就把绵上这个地方作为介子推的祭田。他很伤感的说道:“就用这地方来记住我的过失,旌表良善的人吧!

也许是介子推隐居得太深,正史的作者们也无法得知他的下落知生活的详细情况,所以在正史中也没有介子推隐居后的情况介绍。

出于对介子推的敬佩,后世就又传出有关介子推的种种传说,这大概是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介子推的赞扬和认可吧。


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原始地址:/rebang/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