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到底是怎样的人?晋文公为何要大火烧死介子推?

这几天很火电视剧《重耳传奇》又是把重耳,介之推等人再次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这一部电视剧虽然说有很多和历史上有出入,但是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的。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春秋霸主重耳的一生。而介之推可以说是重耳最忠心的人了。

介之推其实在重耳流亡之前的记载是非常少的,至于什么时候跟着重耳的也是很难考证了,历史上只是记载从晋国骊姬之乱之后重耳流亡在外,当时介之推就是一直跟随重耳,所以说在重耳流亡之前介之推已经是跟着重耳了。

重耳一直在外流亡十九年,而介之推也是一心一意的跟随重耳,当时重耳流亡在外的时候没有吃的,差点饿死了,介之推就割下了腿上的肉煮了给重耳吃,当时重耳也是发誓要报答介之推的。介之推割肉给重耳从这件事就看出了介之推的忠心。

后来重耳回国就是晋文公,春秋第二位霸主,也是重耳开启了晋国的百年霸业。重耳回国之后自然是要大封跟随他流亡的人的,但是介之推却是一直推辞不受,最后也是隐居起来了。据说是隐居在绵山,当重耳知道之后就亲自去绵山请介之推出来,但是绵山太大了,重耳没有办法找到介之推就听信了身边的人的话,放火烧山逼介之推出来,结果介之推还是没有出来,最后大火烧了几天几夜才熄灭。最后发现介之推还有他的母亲被烧死在了一棵柳树下。当时重耳就把一段柳树枝拿回去做成了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这个也就是足下一词的由来。重耳也是把绵山改为了介山,而且还立庙祭祀介之推,据说寒食节就是因为这样而来的,寒食节不能生火,只能吃一些生冷的食物,而且还要在门上插柳树枝

介之推的忠心也是历朝历代被推崇的,比如宋朝的时候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简单说就是晋文公想请介子推出山辅佐,介子推宁愿与母做隐士,晋文公为迫使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致介子推母子死亡。


晋文公总体上来讲是一位很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后来能登上国君之位并且称霸诸侯,离不开他身边一批有理想有才能的臣子追随。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古人非常讲究义,只求共苦,不求同甘,这是介子推的精神追求,功成身退,体现出一位士大夫的气节!说重耳有阴谋论的个人不能苟同!


介子推是晋文公追随者之一,这要从晋文公继位后分封的时候说,他把所有追随他的人都封了官,唯独忘了这个介子推,于是介子推一生气写了一封信就走了,晋文公发现后,后悔不已,信得大概就是说,晋文公想吃肉的时候他曾割自己的肉让晋文公吃,当官的事你不想着我了,于是晋文公派人寻找,后来听人说他进了山里,晋文公为逼他出来下令放火烧山,就这样被烧死了,晋文公发现他的尸体后,后悔痛哭。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狄国,随行贤士多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尽了犬马之劳。

割股充饥

重耳一行路过卫国时,想请卫文公资助些吃的,卫文公看他是个55岁的老头儿,落魄不堪,不但没有半点接济,反而将重耳侮辱了一顿。重耳一行人只好继续赶路,粒米未进,饥肠辘辘,实在走不动了,只能停下休息,四处找野菜充饥。忽然介子推捧着一碗肉汤走了过来,给重耳吃,重耳一口气吃光了,连说好吃好吃,随即问他,这是哪里弄来的肉?介子推吱吱呜呜不说,旁人看到介子推裤子上渗出了血迹,掀起衣服一看才知道,这肉汤原来是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的,重耳难过的直掉眼泪。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介子推功成身退,在第一次随班朝贺之后,托病回家,奉养老母。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介子推在外19年,没有积蓄,只能织屦维生。因为他没在朝堂露面,六十多岁的晋文公老糊涂,竟然把这位割股充饥的心腹重臣忘了。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

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

将军魏武子说:介子推是个孝子,他不出来,我们放把火,他一定背着母亲出来了。晋文公求人心切,下令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

后来军士搜山,有人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

当时晋国发生内乱,晋文公还只是公子重耳,未成为大名鼎鼎的晋文公。重耳逃亡国外,随从中有贤士介子推。

重耳逃亡路上经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靠乞讨为生。有一天重耳饿昏过去了,介子推为了让重耳活命,就把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给重耳吃。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了晋文公,要封赏当初与他一起同甘共苦的臣子。而介子推却早已隐居在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下山就三面放火烧山。却不见介子推出来,发现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面。

为了纪念介子推忠心为国,不求封赏。便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要求“禁火冷食”,由于这一天在清明的前一天,随着社会发展,禁火冷食慢慢淡忘,寒食节被清明节取代。


介子推被焚是大家熟悉的典故。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曾在晋文公流亡时,为饥饿中的文公割股献食。但文公归国后封赏群臣,却偏偏忘了这个为自己割肉的介子推。介子推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

文公幡然醒悟,于是到山林中求介子推出来受封。但介子推已然被晋文公伤害,不愿接受文公的弥补。文公以烧山逼迫其出山,介子推仍然不出,最终烧死在山中。

怎么评价介子推这个人呢?

1、 忠君。割股奉君,十九年跟随奔波,不离不弃。

2、 清高。看淡荣华富贵,鄙视那些邀功请赏之辈。

3、 情商低。一个人与众不同,很难在朝中与大臣们共处,于是愤然玩消失隐退,还不告诉主公。这个简直是小孩子怄气。

4、 愚昧。火焚绵山前已经心灰意冷,坚持一条道走到黑,酿成焚山惨剧。

何不出来和主公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搭上自己和老母性命,还陷君于不义。

虽然网上可能有些腹黑的想法,但是火焚绵山对文公和介子推都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说可能是出这个主意的人心怀叵测,也可能是好心办坏事。

至于晋文公重耳,他成为春秋五霸之后,后来也没干出啥花头来。只能说他是一个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人。

成功之后,介子推对他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人。所以介子推对他很失望,也是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早就看穿了这个人吧。

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清明寒食节。也算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晋国公子流亡十九年,最终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并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位霸主。重耳在外流亡时,曾钱粮断绝。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给重耳吃。晋文公封赏功臣时。唯独漏掉了介子推。最后介子推带母亲隐居。被晋文公放火烧山而死。

后世皆称颂介子推的高风亮节,鄙人的观点却恰恰相反:割自己肉者,是最奸恶歹毒之人。前有阉割自己,以服侍齐桓公的竖刁。后由割自己肉,让晋文公吃的介子推。

齐桓公好色。竖刁为了服侍齐桓公及其嫔妃。阉割自己,以做内侍。管仲劝谏道:人情莫过爱其身,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怎么能忠君忠国。

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之谓也。

齐桓公疏远了竖刁。但管仲死后,齐桓公又重用竖刁。后来竖刁发动叛乱,囚禁齐桓公。齐桓公被活活饿死。介子推堪称竖刁第二。

但晋文公比齐桓公英明。不但不封赏介子推。还欲杀之。介子推听闻风声后,和母亲一起逃走。晋文公斩草除根,追至其隐藏的介山。放火烧山,将其烧死。

孔子曰:杀一人而天下正,此之谓也。


介子推是个很忠厚的人,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也是贡献了我们寒食节(清明节)这个重要节日的人,他的对晋文公的忠心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晋文公为什么要烧死介子推呢,是介子推不愿意自己扯下面子去向晋文公求封赏,但是有人告诉了晋文公,晋文公就派人去找介子推,介子推带着老母亲上山了!晋文公就带着人去到山下找介子推,结果搜山没找到,就有个人出了个馊主意,说放火烧山,把介子推和他母亲逼下山来!结果没有把心高气傲的介子推逼下山,结果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烧死了!

那么晋文公为什么会忘记封赏介子推呢?

介子推在跟随晋文公流浪的岁月里不是核心人员,存在感不强,真正的核心人员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和晋文公的老师赵衰,还有文武全才的先臻,武力超强的魏犨和晋文公的另一个舅舅狐毛,还有外交官贾佗!而介子推主要是负责能力不是很强,主要是服侍晋文公和他的团队的!所以就存在感没有那么强!

流浪中有个故事就是介子割自己的大腿上的肉救活众人的故事,有一次快饿死了,介子推就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了汤,救了重耳和重耳的其他的兄弟!

由于除了这次之外长期以来介子推的存在感就没有那么强了,就造成了晋文公忘记了封赏介子推!

在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之后: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把这座说山的名字改做介山,这一天就叫寒食节,不得烧火,以此纪念介子推!让人们永远记住介子推的忠心,和介子推的故事!

后来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重合了又叫清明节,就不叫寒食节了!但是寒食节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其实现在清明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简单来说,晋文公是为了寻找介子推,想用放火烧山的方式逼迫介子推下山,没想到事与愿违。若是详细的谈,并且从历史记录上来追本溯源,这个礼拜我查了不少资料,专门写了一篇关于介子推的文章,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您。

寒食节,缅怀春秋先贤介子推

文:枯木

清明官方放假,不少人趁假期祭坟扫墓,然而,也有很多人是出行踏青旅游,而祭祖扫墓大多在清明节以前就完毕。究其原因,一则是避开出行高峰,再则是普通百姓还是依照传统习俗祭扫,早在寒食节左右就已经祭扫完毕。

提起寒食节,如今青年了解的人并不多,其实,在上世纪以前,寒食节为传统祭祖扫墓的最为正统的节日,只不过是在民国时期改用公历计年,为了便利,因而把清明节作为祭扫节日,从此清明节吸收了寒食节,成为官方祭扫的正规日期,然而民间却依然看重寒食节。

寒食节,距今已有2655年的历史,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贤士介子推而设立的。这里要提醒的是,介子推的“推”字念cui(催)而不是tui,在以前的字典上还有标注,并且粤语中还有保留,如今改来改去,反而变成tui了,其实古人名的叫法是不能更改的,不能不说砖家太多。

介子推,春秋晋文公时期著名贤臣隐士,跟随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历尽磨难,一直不离不弃,曾经因为饥饿“割骨奉君”,晋文公继位后赏赐跟从大臣,然而并没有介子推,介子推没有他人一样主动请赏,并且不屑与屑小为伍,不愿食君禄,携母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发觉后入山寻找,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便三面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与母同时焚身绵山。晋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吃寒食,结合墓祭,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关于介子推的记载,现存资料最早见于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介子推的事迹,文章简洁易懂,我们全文摘录如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段对话记述介子推不贪天之功,忠心耿耿,功成而退,不屑与宵小为伍,隐居介山,蔑视富贵,正气凛然,跃然纸上。然而并没有后来的“割股奉君”和晋文公“放火烧山”以及“抱木燔死”等记载。《左传》作者左丘明和孔子为同时代人,距离介子推去世一百多年,并且《左传》史料客观严谨,此记载当准确无误。

在后来战国时期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九章·惜往日》中咏叹:“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语焉不详,关于“立枯”的解释多有争论,有的认为是“抱树烧死”,有的认为是“割股血枯”,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晋文公封介山而禁止举火。

韩非子在《用人第二十七》中有:“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这大概是最早提及“割股奉君”的记载。

到了秦朝,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中有:“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悬书公门,而伏于山下。”,增加了介子推赋诗,其他未见记载。

到了汉代,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在《晋世家》中,将《左传》和《吕氏春秋》中关于介子推的记载综合在一起,全文照搬,然而并未选用韩非子的“割肉奉君”,也未记载“抱木燔死”。略早一点的文帝时期儒学博士韩婴的《韩诗外传》有“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延续韩非子的“割肉奉君”记载。

关于“抱木燔死”,除了屈原的《九章》语焉不详外,见诸于《庄子》,在《杂篇·盗跖》中“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将“割股奉君”和“抱木燔死”明确记录。然而此篇被认为是伪作,并非庄子所作,因而真实性值得怀疑。

以上史料,都可以肯定的是介子推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令人敬仰缅怀,至于“割股奉君”和“抱木燔死”,依然存疑,可是寒食禁火却应该是从战国时期就有的,这点在屈原的楚辞中可以看出,如果介子推被烧死事件不真,那么至少晋文公明令禁止在介山举火这件事是真实的,至于日期时限,当时并未记载。现存资料最早为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到了东汉,蔡邕的《琴操·龙蛇歌》记载:“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既然五日不能举火,寒食则是必然,因此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东汉末年,曹操攻取并州后,发布《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沈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推独为寒食,岂不悖乎!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使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这道法令,记载了汉代山西寒食节的具体日期,那就是冬至后一百又五日,看来当时寒食并非推行到南方。

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东晋“衣冠南渡”,大批北方移民进入南方,再加上东晋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习俗掌故特别垂青,于是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在南北朝时期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便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可见寒食祭扫已经扩散到江淮,成为全国节日。

由于寒食节为冬至后百五日,和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相差一两天,并且清明时节正是踏青郊游的好天气,因此到了唐代,寒食节官员休假祭扫就和清明连在一起,《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贞元六年“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宋代延续唐朝惯例,只不过寒食节成为七天,更长!宋人笔记《文昌杂录》:“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春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百司休务焉。”,可以看出,宋代寒食节为最隆重的,七天!清明则一天。

明朝官员最苦,很少放假,据万历《明会典》卷80“节假”条载,明代有元旦、冬至和元宵三大法定节日。元旦五天,冬至节放假三天。元宵节十天。清代延续明朝,从此寒食节和清明便不再出现在官方休假上。到了民国,采用公历纪年,1914年北京政府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民均得休息一日。自此中国有了春节,也有了公众假期。1935年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于是,清明节便替代寒食节成为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并未规定,直到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苏轼《寒食帖》

追本溯源,慎终追远,寒食节虽然被清明节吸收,然而在民间并未消失,广大百姓依然按照传统习俗在寒食节左右祭扫祖先坟茔,同时在寒食节缅怀先贤介子推,纪念他品行高洁、志向高远,忠心耿耿,心怀家国,始终如一,功成身退,拒绝阿谀奉承,不屑同流合污,不觊觎高官俸禄的高贵品质。

介子推,寒食节为您而设,祭扫坟茔因您而传,不忘祖先,源远流长,不忘初衷,抱璞含章,缅怀先贤,品德为上,介子推,光辉永在,万古流芳!

2019/4/5榆木斋


清明节近,过去的文人骚客,定要咿咿呀呀“寒食春风御柳斜”的发感慨。

这时节,阳光明媚,柳芽初绿,当是人心旷神怡之际,何为要凄情大发呢?那些落了第的秀才们,自以为怀才不遇的“隐士”们,要借此感慨人生呢。

它的由头,就是介子推!

这介推追随重耳周游列国,七灾八难,把自己大腿上的肉,都割下来一大块,喂了重耳,而重耳当上国君以后,介推好了伤疤,重耳却忘了他的疼。

介之推背扶老母隐居到绵山之上。按说此时的重耳,得饶人处且饶人,让他自生自灭也就完了。

重耳却四面放火烧绵山,不留活路,将其母子二人烧死在大柳树下。

然而后世的文人需要为尊者讳,说“介之推不言禄“,绵山放火是逼其出山受封赏,确实晋文公在介推死后,不但赏给他一大块地,还用那棵柳树木头做了一双屐,每天神经叨叨地说,我想足下呀,我怀念足下呀。每年到清明这一天,只许他烧山,还不让百姓动火了呢。美其名曰“寒食节”。

后世的文人说他这是良心发现,哪又何苦让百姓吃凉饭呢?

这强奸民意,洗白自己到重耳这里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吧。

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烧死介子推呢,因国人由介推事件,说他冷血,引起他对介推迁怒呢。


感谢邀请。

先谈谈这个问题的真实性。

介子推被晋文公烧死,这一说法最早来自于庄子所著的《杂篇·盗跖》。原文“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翻译过来就是:介子推算是最忠诚的了,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吃,文公返国后却背弃了他,介子推一怒之下逃出都城隐居山林,也抱着树木焚烧而死。

后汉文帝博士韩婴在《韩诗外传》里也提及介子推,情节大同小异,盖引自庄子一文。大体是晋文公得知介子推之事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于是便亲自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大火烧了三天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

其实,庄子精心编造出孔子被盗跖羞辱的故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诋毁儒家学术。为什么故事不可信呢?其一,时间不吻合。盗跖为鲁国大夫柳下惠之弟,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那么盗跖也差不多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而大名鼎鼎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不知道孔子如何能与柳下惠为好友,又如何能与盗跖争吵。其二,庄子好抨击儒家所尊崇的五帝、周文、周武,再顺便喷下《春秋》所褒扬的晋文公也在情理之中了,估计介子推就是这样被庄子的笔墨给烧死的。所以,庄子在《史记》中被司马迁一笔带过,被评价为“空语无事实”,好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言语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

至于韩婴本就反对廉洁直方,不赞成传统儒家崇敬的伯夷、叔齐、卞随、介子推、原宪等人的廉洁气节,不论也罢。

那么再来看看正史《左传》和《史记》又是如何记录介子推之事的。

晋文公即位后,开始论功赏赐随从逃亡人员。介子推相对于其他股肱之臣,如狐偃、赵衰等,功劳较小,所以还未论及。这时,周襄王前来告急,文公在狐偃的劝说下,勤王定周室。于是,介之推没有提及禄位,禄位也没有赐到他身上。

介之推说:献公九子独文公在世,且惠公、怀公无德失助,上天要立文公为君,而那些臣子却将上天的功劳归于已有,无异于欺骗,臣下遮盖罪过,主上赏赐奸佞,难以为伍。”介之推之母说:“为什么不也去求赏?死了又能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错误而去效法,罪就更大了。而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吃他的俸禄。”其母说:“也让他知道一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话是身体的文饰。身体将要隐藏,哪里用得着文饰?这只不过是去求显露罢了。”其母说:“你能够这样吗?我们一起隐居起来。”

介子推的随从们很怜悯他,就在宫门口挂上一张牌子,上面写道:“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文公得知后,派人去叫介子推,但介子推已逃走。文公听说他进了绵上山,便把整座绵上山封给介子推,作为他的封地称之为介推田,又起名叫介山,“以此来记载我的罪过,而且表彰能人。”母子俩至死没有再露面。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是晋公子重耳即后来晋文公的属臣。重耳因迫害流亡各国期间,介子推一直陪侍左右,甚至在断炊绝粮的情况下,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来让重耳充饥。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后,重耳最终回到晋国成为新的晋侯,而那些随从他流亡的人员,也按照功劳大小获得了不等的赏赐。

回国后,介子推耻与邀功者为伍,决定隐居。据《左传》记载,介子推的母亲还曾考验他是否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但是介子推心志高洁,不受名利诱惑,坚持归隐,于是其母就和他一起归隐绵山。晋侯重耳听闻此事后相当内疚,就将绵山周围的土地封赐介子推,并改名介山。

还有一个传说,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拜访介子推,但是到处找不到介子推的踪迹,于是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而介子推宁死不出,与老母一起被烧死在枯柳之下。晋文公十分伤心,下令禁止在介子推死日生活煮食,只吃凉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在中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有两个节日是纪念历史人物的:一个是端午节,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个是寒食节,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今天讲讲介子推的故事。

一、重耳流亡: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惠公登基后,害怕公子重耳威胁到他的君位,就派刺客刺杀重耳。从此,重耳走上了流亡之路。

重耳踏上流亡之路时已经43岁,按理说,算是垃圾股了,基本没有指望能东山再起,再当国君了。

所以,追随重耳的也就有介子推、狐偃等几个人了。

二、介子推割肉做汤:

流亡的日子很不好过,一路上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还要躲避追杀,一行人狼狈不堪。

有一次,一个叫头须的随从,偷走了重耳一行人的粮食。重耳饥饿难耐,眼看就要晕死过去。

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一块肉,与采摘的野菜一起,煮成肉汤给重耳吃。重耳大为感动,承诺有朝一日辉煌腾达时,一定好好报答重耳。

三、宁落一群,不落一人

19年后,重耳历尽千辛万险,终于当上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曾追随他四处流亡的功臣们大加封赏。连偷粮食的头须都有份儿。却独独忘掉了有肉汤之恩的介子推。

介子推倒是不在意,但是邻居解张愤愤不公,赋诗一首挂在城门上。诗中说: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晋文公看了诗,很是懊悔惭愧。召见介子推,想要赏赐金银珠宝。可是,介子推羞于如此接受奖赏。带着老母,不辞而别,登上绵山,隐居起来。

四、介子推之死:

晋文公亲自率众人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山深树密、重峦叠嶂,无处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信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留下一面作通道,希望能逼迫介子推出山。

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死不从,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二人出山。

后来,有人在一颗干枯的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体。介子推后背堵着柳树树洞,树洞中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是一片衣襟,衣襟上用血书提示一首: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五、寒食节的由来:

晋文公悲痛万分,为了表达思念和歉意,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同时下令,在介子推遇难这一天,举国上下,寒食禁火,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古人非常重视寒食节,人们要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新火,作为新一年的起点,谓之改火。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人们不能开火做饭,吃一些蒸饼、饭团、鸭蛋等事先准备好的冷食。

六、“足下”的由来:

晋文公还将一段烧焦的柳树带回宫中。命人做了一双木屐,每次穿它,都黯然神伤,叹道:“悲哉,足下!”传说,这就是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一词的由来。

七、戴柳、插柳风俗的由来:

后来,晋文公带领群臣,白衣素服,徒步登上介山,祭奠介子推。只见那棵老枯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望着绿枝千条、随风飘摇的柳树枝,像看见介子推一样,感慨万分。晋文公摘下柳枝,编了个圈戴在头上。文武大臣纷纷效仿。这就是清明节戴柳、插柳习俗的由来。

关于清明节戴柳、插柳习俗的由来,还另有说法:传说,清明时节是百鬼出没索讨之时,柳枝有驱鬼辟邪之效。观世音就是用柳枝沾水,来普度众生。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所以,人们踏青时,折下柳枝,可编成花环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屋檐门楣上。

二千多年过去了,时移世易。现在,人们已经无法欣赏介子推愚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寒食节千年如一地流传下来。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想了解更多麻辣历史,请点击关注。


1、从《史记》记载重耳即将渡河回国的时候,在岸边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品味出,介子推这个人比较清高。原文如下: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

上面这段古文的意思是

看着对岸的晋国,咎犯说:“十九年来,我一直跟随您周游天下,难免犯过很多的错。对于我犯的错,我自己心里明镜似的,何况是您呢?估计您也很清楚。您回到晋国就是国君了,到时候会有很多人为您效劳,也不缺我一个。现在我请求与您就此别过。”重耳看到如此情景,就明白了这不但是咎犯,也是大家的心思,就表态说:“如果我回到晋国即位为国君,绝对不会有负与你,请河伯来作证!”重耳一边说着,还把自己随身佩戴璧玉扔到黄河中,以表示与子犯盟誓。这个时候在随从中有个叫做介子推也在船上,笑道:“上天确实把好运降临到了主公头上,在支持公子兴起。眼看胜利在望,子犯为了将来的利益开始在主公面前卖弄功劳了,真不知道羞耻。我与他为伍都感觉到脸红。”说完就脱离了队伍,单独渡过了黄河。

2、我的观点是,说晋文公不给介子推封赏,是站不住脚的。重耳流亡十九年,从亡者众。如何才能客观、公平地封赏从亡者。晋文公需要即位之后,根据晋国的实际情况,花费一定时间的考虑。从《史记》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晋文公对封赏从亡者这件事,很慎重,而且有自己的处理原则。所以本人认为,不是晋文公不封赏介子推,而是还没来得及,再者即使封赏也要一批批的吧。最重要的是晋文公离开晋国已经十九年了,刚刚即位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大家可以参考《史记》的两段记载:

(1)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

(2)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上述古文(2)的意思是,晋文公能够客观公正处理恩怨情仇得到晋国上下一致赞许。跟随晋文公一起流亡的并都是栋梁之才,其中有一个叫壶叔的人就被视为无能之辈。他看到晋文公一一封赏了随从,却迟迟没有自己,很是着急,心里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就托人去找晋文公。他说:“君上封赏功臣都进行了三轮了,怎么还没轮到我呢?是不是我有什么罪过错,让国君不满意?”晋文公给他的回信说:“以仁义教导我,用道德规劝我,这应受到上等赏赐。以行动来支持我,让我获得成功,应受到次等赏赐。危难时刻,给我立下汗马功劳,这应受到再次等赏赐。除了以上情况,仅仅鞍前马后侍奉我,而没有弥补我的过失,这也应受到再次等赏赐。等以上三次封赏完了,才会轮到你。”晋国人听到晋文公的话,为能拥戴这样英明的君主感到高兴。

3、从《史记》记载重耳即将渡河回国的时候,在岸边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品味出,介子推这个人比较清高。原文如下: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

结合上面《史记》的记载,再加上《纲鉴易知录》的记载,我们可以想见,还没等晋文公封赏,介子推自己就躲到深山里去了。原文如下:

初,文公出奔,十九年而后反国。尝馁于曹,介子推割股以食之。及归,赏从亡者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而不及子推。子推之从者悬书宫门....。使人求之不得,隐绵上山中。焚其山,子推死焉。

这段古文说的意思是,当初,晋文公流落到曹国,曹共公对他无礼,他就离开了曹国,途中介子推曾经割下自己的肉给饥饿的晋文公吃,救了晋文公。介子推的随从们为他打抱不平,就在宫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龙想上天,需五条蛇辅佐。龙已深入云霄,四条蛇各自进了自己的殿堂,只有一条蛇独自悲怨,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去处。”用来提醒晋文公不要忘了还有没得到封赏的功臣介子推。晋文公出宫时,看见了这几句话,立即就说:“这一定指的是介子推。是我错了。我正为周王室告急之事担忧,还没来得及考虑如何封赏他的功劳。”于是,晋文公就派人去找介子推,但介子推已经离开了大家的视线。最终晋文公还是打听到了介子推的藏身之处,他在绵上山。但是他搜遍了绵上山也没有找到介子推。为了逼介子推尽快现身,晋文公下令火烧绵上山,才知道介子推已经去世了。

根据这段话的描写,本人观点认为:

第一,不是晋文公不封赏介子推,而是政务繁忙,还没来得及封赏;

第二,是介子推自己躲到绵上山里去了;

第三,晋文公派人到山里去找介子推,没找到,才放火烧山,很有可能在晋文公烧山的时候介子推已经去世了。


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被千古传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足下”一词,因此成为对别人的尊称。“寒食节”也成为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

不过,今天当我重新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却有些别扭。怎么看,怎么感觉这两个人,从头到尾充满作秀和表演。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晋文公剧照)

一、介子推割的真是自己大腿上的肉吗?

晋文公重耳在出逃期间,有一次非常饥饿。向老百姓要吃的。老百姓却给他土块。虽然跟随的大臣说,这是象征着你即将得到领土。但是,这样的安慰话,不解饿啊。这时候,介子推出去了。出去后,摘了一些野菜,又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和野菜一起,熬成肉汤给重耳吃。重耳吃了这么美味的肉汤,知道这肉是从介子推大腿上割下来的以后,非常感动。

这件事,我觉得很值得怀疑。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医疗技术是非常差的。就算是医生,常常都对大面积的伤口破损,束手无策。根本的原因是古代没有消炎药。当出现巨大伤口的时候,为了防止化脓,有时甚至需要把烙铁烧红,强行烙伤口,以此消炎。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的是一块肉,而且还要够重耳吃,那样创伤得有多大啊?介子推又不是医生,他怎么可能把这么大的伤口治好?

所以介子推用来熬汤的那块肉,很可能并不是从他的身体上割下来的。说不定是从其它动物身上割下来,或者是家禽家畜身上割下来,然后介子推想要感动重耳,故意在自己腿上划了一刀。

(介子推剧照)

还没有完。重耳回国以后,大封功臣。那些跟随他四处流浪的人,重耳都给予了极高的待遇。但是重耳却把介子推给忘了,当然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介子推不求功名。不过我觉得这话不对。不管介子推求不求功名,重耳应该想到啊。重耳没想到,肯定就是把介子推给忘了。又有可能没忘,他是怀疑介子推那块肉的来源,因此故意不封赏。

而且,果真介子推不求功名,为什么他还要写一首发牢骚的诗呢?这首诗是这样的:“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据说是因为介子推的邻居解张看到这首诗后,为介子推打抱不平。晚上的时候,悄悄把介子推写的这首诗,用箭射到城门上,让重耳知道。

不求功名,想要隐居,那就得远远地躲起来。还要写诗发牢骚,那肯定就是心里面有不平。这样一看,就感觉介子推实在是在作秀了。

(流亡路上的晋文公)

二、重耳是真心想把介子推逼出山吗?

介子推不求功名,带着母亲一起躲到深山。重耳派人请他,他又不出来。于是,重耳决定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烧出来。结果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一起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对于晋文公重耳做的这件事情,我也是严重怀疑他的真心实意。重耳真要寻介子推,他那么多军队,还有寻不到的吗?在古代,大火烧山是以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火一旦在森林中燃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扑灭的。而且火势的发展速度很快,山上的人根本就跑不赢,何况介子推还带着一个老母亲。这种情况,重耳应该是很清楚的。他很清楚,但他最终选择采用这种办法。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重耳这样做,是真心想把介子推烧出来,还是想烧死介子推。

有人会问,重耳为什么要烧死介子推呢?道理很简单。介子推用他的行动表明了,重耳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介子推不原谅这样的人。这一点,让重耳心里非常不爽。但就算是不爽,他也不能表现出来。他要是表现出来,那他就真成了忘恩负义的人了。所以他才找到这个既可以害死介子推,同时还能让他博得爱才重情的好名声的办法。

但愿我说的都不对。人性应该是温暖的。但是这两个人所做的这件事,很多细节实在经不起推敲,不得不让人怀疑。

(参考资料:《史记》《春秋臣传》)


古代人的思想跟现在人的思想压根就不一样,最近纵横在读《古文观止》,也就是从《左传》一类的作品中截取一部分文章然后进行解读,看起来简直是颠覆三观。

在《介子推不受禄》的前一篇文章是《子鱼论战》,讲述泓水之战时,宋国与楚国交战的时候,子鱼劝宋襄公在楚军过河的时候出击和过河之后没有整军完毕的时候出击,都被宋襄公拒绝,最后宋军大败。

宋襄公的说法是“君子在作战的时候不对受伤者加以伤害,不捉拿头发白的老人,不截击陷于险地的敌军,不进击未成列的敌军。”

以现在的评价来说,宋襄公就是一个傻叉,迂腐而顽固,最终导致宋国的失败,实际上,我们再来看他说的这些话,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嘛?一直以来都标榜做人要做君子,在具体行事的时候,谁做君子的事,谁就是迂腐顽固,谁就是傻叉。

然后我们再来看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太子申生被陷害致死,公子重耳(后来晋文公)出逃晋国,介子推是一直追随重耳的人,在重耳逃亡的19年里,介子推始终不离不弃,重耳因为被人追杀,经常食不果腹,据说有一次,重耳饥饿难耐差点饿昏过去,介子推就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煮成汤给重耳喝,重耳大为感动,声称以后如果做了君王一定会报答介子推。

经过逃亡生涯后,重耳被晋国迎回,变成了晋文公,晋文公成为国君后开始赏赐那些随他出亡的群臣,介子推没有主动前去求赏赐,晋文公也没有对他格外嘉奖。

在《左传》中对介子推不言禄这一处给予了思维上的解读,老子硬是读了半天才读懂介子推的意思,实在是伤脑筋。

介子推没有去请求赏赐是因为,介子推认为晋文公只是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晋献公9个儿子,8个都死了,就剩下晋文公,所以晋文公能够继承晋国国君是上天注定的,而不是他们这些追随者帮助的。

相反,他认为那些同他一样的追随者前去主动请赏是一种无耻的行为,并且说,难以同他们同朝为官。

然后他的母亲对他说,你不去求赏就这样默默无闻的死了,图啥勒?

介子推说,明知道这样做不对,我还去求赏,那更是罪上加罪,我已经抱怨过这些人了,就更没有资格享受赏赐了。

因此和其母亲隐居到深山了。

介子推为了追求个人模范的极致,在帮助了晋文公后,选择了退隐,很有名士风范,也符合春秋时期的作风,比如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后就选择了隐退。

实际上,这种行为也并没有为晋文公着想,此举难道不是标榜晋文公忘恩负义嘛?将自己的君主陷于不仁不义之地,其实也并非名士之举。

当晋文公知道这件事后,立马开始去寻找介子推,知道介子推隐入深山后,听信“小人”的谗言用放火烧山的策略逼介子推出来。

你看古代人多会玩,大王要赏赐给臣子,臣子为了不受赏赐,宁愿在山里和老母亲被烧死也不愿意出来,多耿直。

实际上标榜介子推的个人品德完全不必用如此极端的方式,个人的形象重要,还是君王的形象重要;个人的言行重要,还是母亲的生命重要,介子推的事情实际上已经将晋文公和母亲都逼上了绝路。

历史上关于介子推记载的资料很少,所以后人难免会自行添加资料,有人写晋文公放火烧山后发现介子推抱树而死,里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用这句话以死谏的方式告诉晋文公要做一个好君王,实际纯粹是扯淡,春秋时期的诗词基本就是《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样的。

而七言八句的七律是在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肯定不会出现那首所谓的血书的。

关于介子推的历史形象,我们是学不来的,即使是学了,人们也会认为你是那个在泓水之战中遵循君子之道的那个傻叉宋襄公呢!


“寒食节”据说就是因为晋文公“误烧”介子推,而立的一个纪念介子推的节日。貌似君臣以死相知的背后,我认为介子推和晋文公关系的真相更如古人一句话:大恩如大仇。

在晋文公还只是公子重耳的时候,还是宫廷上演着千年不变的宫斗戏码。老爹晋献公宠爱后妈丽姬,这几个儿子都受到威胁,被迫流亡,史称“丽姬之乱”。

幸好晋文公一直有好名声,身边有几位不离不弃的忠心之人跟随,比如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还有半路自愿跟随的介子推。

晋文公在外流浪了十九个年头,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你总能看到,晋文公一旦有人送金子送美女,就不想走了的事情。最惨的是有一回,行人在卫国,被人偷光资粮,行乞不成,反被农夫戏弄。晋文公几乎要饿昏,介子推于是在山沟里,偷偷割下自己大腿肉,和着野菜,给晋文公煮了一碗肉汤,才活了他的命。晋文公当时大受感动,承诺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介子推。

在晋文公终于苦尽甘来,回到晋国,登上国君之位后,封赏了一路追随的所有人,唯独介子推不在受封之列。书中说介子推认为晋文公所以能成国君,是他的天命,与一干追随人等无关。且他耻于像狐偃等人这般,邀功请赏,所以回去做了隐士。

书上记载晋文公当时回国,“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我个人比较怀疑这种说法。

谁会忘记跟随自己生死流浪十九年的这五六个人?军务再紧急,国务总要有人打理。就算介子推不讨封,眼下忙忘了。那么其他人去讨封时,晋文公竟也想不到介子推,这不合常理。

我觉得唯一说的过去的解释是:反正介子推有点倔脾气和“清高”,没来主动请赏,晋文公完全可以人为的选择无视。不然你如何面对这个天天在眼前的“救命恩人”呢?你对他好,天下人说:介子推曾割肉侍君,对他怎么样都是应该的,忠诚义士啊!你对他不好,天下人说:晋文公忘恩负义。

所以,如今身在高位的晋文公,没法面对介子推了。据说介子推写了一篇诗文:“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如果介子推真的不在意封官受禄,只想隐退,何不潇洒转身,深藏功与名?而是写这样一篇好像申诉自己受了不公正待遇的诗词?最后还被邻居挂在城头,全世界都知道了:介子推曾为晋文公立下汗马功劳,但其他四人都封妻荫子了,就他留于荒野!晋文公对臣下不义啊!

晋文公会怎么想?你又不找我要赏赐,又写这样酸溜溜的诗文来告知天下,你把我置于何地?所以我想,晋文公此刻是恼怒的。但晋文公情商太高,不仅没暴走,还赶紧做羞愧状,找介子推补上封赏,但此时介子推已跟老母隐居绵山之中。

晋文公求介子推心切,所以烧山三日,想把介子推逼出来。我也只能呵呵了。一个中年男子,还带着自己的老母亲,靠两条腿,你说他能多难找?山中能让老者栖身的地方,恐怕也不会太多,真就这么“心切”?要用烧山这种极端的方式?我是不信的。

估计介子推也不信这是晋文公的“求人若渴”。所以很快的,他背着老母抱着树的尸体被人发现了。晋文公终于可以“放心的”悲痛万分了。他安葬了介子推,把介子推藏于树洞里的血诗衣襟放好,上题:“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还把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于是,天下人终于满意了:这个晋文公还是知恩图报的,你看,晋文公还为介子推特地在死祭那日禁火,仅食寒食呢。这也是寒食节的由来。

介子推确实是忠君爱国的典范,他错就错在不懂人心。有些事,能做,不能说。因为当一个人还不起账的时候,只好把债主干掉,才能让自己心里好过。他若真的想明白了大隐,也许就不用连累年迈的老母一起枉死了。


实际上通过晋文公封官这件事,使介子推醒悟了:晋文公刚登上君位就把同生共死的辅臣忘了,使他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背娘隐山,宁被烧死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和晋文公这种“只能同生死打天下,不能共享乐坐天下的人在一起共事,其结局比烧死还要悲惨。


感谢邀请其实晋文公烧死介子推本身就是一个意外,在晋文公还在流亡的时候,晋文公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快要饿死了,介子推就悄悄的割了自己的肉煮汤给晋文公吃,但晋文公并不知道,直到晋文公当了王后犒赏所有跟着流亡的随从时也没记起介子推,别人就为介子推打抱不平,但是介子推的气节很高,他很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又怕姬重耳误会自己也要讨赏赐,于是连夜收拾包袱带着母亲悄悄到绵山去隐居。

当姬重耳得知介子推用肉给自己煮汤救命后,羞愧莫及,于是亲自带人去寻找,他们来到绵山,因为树林茂密,怎么也找不到介子推,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用火烧山,只留一面逼出介子推,但是大火烧了整座绵山,仍然没发现介子推,等到火熄灭后,大家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死在一颗老柳树下,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其实晋文公并不是专门要烧死介子推的,是应为想见介子推一面,好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在实在找不到介子推的情况下加上别人烧山的建议才三面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介子推宁死不出,就被活活烧死了,晋文公也是有好心办成坏事,也是低估了介子推的气节。


原始地址:/dongtai/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