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文学家、诗人,除了诗文名世,在另一领域也非常出色?

中国著名诗人文学家,可以说在其他领域非常出色的数不胜数,而在其他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的也不少,但有从古至今有两位应该属于太特别了。

因为中国古代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会写文章作诗,所以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浩如星海,甚至可以说,能够在其他领域表现突出些的,都少不了会舞文弄墨,而红梅工笔佛画要说的这两位,一古一今在其他领域可谓是开天辟地的成就。

说起开天辟地不知道大家会想起谁,也许有人会想起传说中的盘古,而除了神话人物,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毛泽东。

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就不必多言了,大家都了解,但如果说起现代的诗词,没有人不会想到毛泽东,只是因为在其他领域太出色,反而忽略了著名诗人的身份。

毛主席的书法大家不会陌生,甚至有人会单独将其称为‘毛体’,在书法艺术中能得到如此待遇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人,足见其在书法上的成就。

而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更可称得上伟大卓越开天辟地了。

红梅工笔佛画一直从事国画,也自然会想到国画,国画一直说诗书画印四绝,而且最讲究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一说到这里,喜欢国画肯定会想到唐朝著名的诗人王维,其实他也是画家,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王维状元及第。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臣,故世称“王右臣”。

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国画留白还有一些特殊的白那应该是最自然的白不留不行的白

据文献记载,水墨雪景山水为唐代王维首创,王维的山水画成就很高,尤其是雪景山水更令人瞩目。

据《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清河书画舫》《画眼》等著录记载,王维曾有《辋川雪图》《雪溪图》《江山霁雪图》《雪冈渡关图》《雪景饯别图》等20余幅雪景山水流传。

将雪景山水的千变万化和神奇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赋予其不同的人文意蕴。研究表明,王维的雪景山水没有留下真迹,而流传于世的历代摹本或托名之作,多出于古代画家崇拜王维雪景山水的至深至诚之情。尽管如此,古代佚名高手笔下的“王维”雪景山水,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藏和研究价值。

而且王维的雪景山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五代、宋元到明清,历代许多画家对雪景山水都产生了浓厚兴趣,或深得王摩诘之遗意,气韵简淡,意境悠远;或自出机杼,独具风神,令人耳目一新;或由小景山水的闲情逸致,发展成巨幅形式的雄阔之美;或以雪景烘托社会生活之一角,寓意多姿多彩的人文精神等等。

而中国画里的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画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称为国画的最高代表。因为文人画可以说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哲学境界、画家的文化修养与人品高度,也是与西方绘画区别最显著的。

而王维就被称为是“文人画”的鼻祖。明代的董其昌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现代的姚茫父在《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也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中国画里很重要的一个种类甚至被称为国画的最高代表

可以说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着巨大影响,不敢说王维是开天辟地,至少可以说王维在唐诗以为的绘画领域开了先河。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曹操,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王维,李白,苏轼,陆游,唐寅。古代的诗人一般都是面条多才多艺的。


辛弃疾,诗人也是军事家


苏东坡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个人履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不仅诗写的好,更是一代书画大家,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

苏东坡最重要的消遣便是“弄墨”,在国画方面更是做了重要创新,给中国艺术带来永恒的影响。她不但创造出了有名的“墨竹”,还发明了新型的国画“士人画”。

苏东坡更是位鉴赏家,曾写过一百三十六则谈书法、三十三则谈画、三十六则谈墨、十八则谈笔的题跋。诗人黄庭坚写过一百多则评他所见书法的题跋,比评画的题跋还要多。他对中国书画的影响很深远!


范仲淹,在政治领域非常出色


唐伯虎除了诗文,还有他的画作,都特别的棒,他的画的画风变幻莫测,他的画种类也非常之多,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类的画作,都有。

他的山水画最为出众,他的山水画,注重打破门户之见,对各类画派兼容并蓄。把几十家的画法,吸取其好的方面,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画画风格。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虚阁晚凉图》、《杏花茅屋图》等。

诸葛亮除了出书,他还有军事才能和治国才能,充分的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提出了多种治理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他如法并用,赏罚分明,重视百姓生活,注重国泰民安,还牢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在战场上,还七擒七纵孟获,使其降服。诸葛亮还经历了赤壁之战、三气周瑜、舌战群儒等等事迹。


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辛弃疾。辛弃疾不光是著名的诗人,还是以为优秀的将领。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词豪放、旷达,总是激励着后辈人的心。他的名号,即使穿越了千年,也不会被历史的长河冲走,他的名字,时刻被人们铭记在心里。

不过,辛弃疾除了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一位将军。

他在金国出生,少年时就小有名气,后来,他参加了耿京起义,亲手杀死了叛国贼张安国。他创建了飞虎军,南征北战,他一生的信念就是恢复中原,把满腔的热血还有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沙场和祖国。

辛弃疾逝世后,宋恭帝赐给他一个谥号——忠敏,可见当时连皇帝都十分钦佩和感谢辛弃疾。

或许是一身才情掩盖了辛弃疾的功绩和战绩,他是将军里最会写词的人,也是诗人里最会打仗的人。


这样的人太多了,屈原、诸葛亮、曹操、唐宋八大家、辛弃疾、文天祥、毛主席等等……而且很多人不仅是文学大家,更是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

简单列举说明一下吧:

一、诸葛亮诸葛亮是文学家毫无疑问吧,《出师表》《诫子书》都很著名吧!军事上定鼎荆益、北伐中原……军事上很出色吧?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等,这个领域是不是也很出色?此外诸葛亮政治才能也很出色,书法写的也很好!

二、曹操曹操也是个著名文学家,《短歌行》、《观沧海》等等都很著名!另外曹操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军事才能很出色吧!

三、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吧,我们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雪》等等都体现了毛主席很高的文学造诣!此外,毛主席还是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书法家……毛主席在很多领域都太出色了!总之毛主席优秀的地方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说明了,说起来几天都说不完!


这个问题初一看,好像答案特别多,有数不清的文学家、诗人都是多才多艺的,其实细想想好像又觉得没那么简单。

首先历史上的文人崇尚“诗、书、画同源”,“君子四艺(琴棋书画)”,所以但凡在文章诗词方面有极高造诣的文人,在文艺领域内都有一定的水平,所以文人,尤其是著名文学家、诗人,多才多艺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说到另一领域,我觉得应该是指和文学艺术不是特别相关的领域,比如说文武全才,这样的人选其实范围就小多了。

历史上“李白”、“辛弃疾”、“陆游”等,就具备这样的特点,首先他们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而另一领域又比较跨界。

李白

李白的求职自荐书《与韩荆州书》中自我介绍:“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新唐书·文苑传》里也说过,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历史上也有很多说法证明李白的剑术是很高的。

辛弃疾

有“乱军之中取贼人头”和“月下千里追凶”的案例证明他在军事领域的成绩。

陆游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


这种人物太多了。

说一个韩愈吧!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魏晋南北朝是标准的乱世,人命如犬,多的是赳赳武夫,草莽皇帝。

可是很奇怪,这个时期却形成了一种异常华丽的文风“骈俪文”。

成语“骈四俪六”就是形容的魏晋文风。

柳宗元形容“骈俪文”说道:

眩耀为文;琐碎排偶......骈四俪六;锦心绣口——《乞巧文》

柳宗元本人就是“骈俪文”个中高手。

可是,我们也看得出来,他是不怎么赞成此种文体的。

骈文这种文体,讲究的是“四字六字相间定句”,又称四六文,如作诗一样,还要讲究平仄,韵律,对仗,非常的麻烦。

如果是文人之间互相玩玩,倒也不错,互相较量玩弄文字的技术嘛!

可是不。

魏晋南北朝乃至一直到大唐中期,很多文人上表奏事,平时写“经世致用”的文章也要用这个文体。

那就出现局限性了。

因为骈俪文必须迁就句式,为了迁就句式,免不了堆砌辞藻,堆砌辞藻就会影响内容表达。

并且骈俪文写作难度很高,需要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当艺术搞搞还是不错。

所有人都用这种文章干工作,可就是误国误民了。

韩愈站了出来,发起了“复古运动”,也就是“古文运动”,反对骈俪文。

号召恢复秦汉文风,写文章,有啥就写啥,破除格式约束,爱写多长的句子就写多长的句子,想写多短的句子就写多短的句子。

一句话,说人话!

上表言事也罢,写文章也罢,意为先,体为表!

然后,韩愈说干就干,用“秦汉古文”写了一骗《论佛骨表》。

《论佛骨表》可以说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作。

世道愈乱,佛道愈盛

汉朝灭亡之后,儒家其实是快要“绝”了的,佛教兴盛了几百年。

有多兴盛?

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足以形容了。

南朝皇帝萧衍为了给佛寺创收,甚至舍身出家,要求国库出钱赎他还俗,也可见佛教的影响力了。

唐朝唐三藏出使天竺,也是佛教的力量。

武则天一度出家为尼。

这很危险!

要知道,中华自古以来都是世俗社会,讲究的是孔孟之道。

韩愈在《论佛骨表》中说: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人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

韩愈洋洋洒洒说明了佛教不过是法术之徒而已,上古的三皇五帝没有佛教给他们祈福,他们个个活了一百多岁。

反而是最先信仰佛教的汉明帝在位仅仅十八年,然后汉朝一乱不可收拾,汉朝的皇帝一个接着一个都是幼年夭折,宋(刘裕的宋)、齐梁陈、元魏每一代都对佛教恭敬虔诚,可是他们立国的时间和皇帝的寿命都不长久。

后来,韩愈就劝唐宪宗听孔子的话,“敬鬼神而远之”。

实行儒教治国。

此之谓“继往圣之绝学”也!

功在千秋!


李白,唐朝诗仙,很少人却不知道他的另一层身份--剑客,我就用王者荣耀里面英雄来做个例子,王者荣耀被众多社会人士喷其乱改乱篡历史人物,但是在李白这里改得算是让我觉得还行,首先可能很多玩家不知道为什么叫青莲剑仙,剑仙的话顾名思义就是剑客,包括后续他的技能都是跟剑有关;青莲其实就是他的号,李白号青莲居士。还有一点,就是他的被动技能,侠客行,这是李白做的一首诗,其中最出名的一句莫过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的剑术造诣不低,依稀记得李白是当时唐朝排名第二的剑客(第一是他师傅)。小说侠客行就是以李白的侠客行贯穿始终,主角最后还是从诗中悟出上乘武功。

辛弃疾,南宋词人,最出名的莫过于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如果不是结合这些诗和最近的电影《辛弃疾1162》,没有特意了解的人,岂会知道他还是一名军事家,拥有将帅之才。简述一下他的战斗事迹,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夏秋季节,金国君主完颜亮入侵南宋,北方抗金部队烽烟四起,在山东有耿京、开赵等人聚众起义。22岁的辛弃疾在济南南部山区聚集人马2000人,加入耿京的起义军,辛弃疾担任掌书记。辛弃疾极力劝说耿京“决策南向”,和南宋的朝廷正规军配合,一同抗击金兵,耿京于是派遣辛弃疾等11人奉表归宋,宋高宗召见之后委任辛弃疾承郎务、天平节度使掌书记,耿京为天平节度使。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辛弃疾在北归途中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的消息,率领50骑兵直驱山东,奔入5万人中,将正在饮酒作乐的张安国捉拿,并且号召耿京旧部反正。之后,辛弃疾长驱渡淮,押解张安国到建康城斩首。这,,完全就是南宋扛把子。


军事。


范仲淹,辛弃疾,于谦


李白还精通剑术和书法。苏东坡书法,绘画,美食。王安石政治改革变法。等等


王维是其中之一。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除了是诗人,王维在绘画领域也相当出色,他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


那就不得不说曹操曹孟德了。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太尉曹嵩之子,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举孝廉出身,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后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不臣,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通过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216年,被封为魏王。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谥号武,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不仅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翻遍古书也难寻的文学家。曹操对文学发展的意义不仅是写出了几首佳句名篇,更是将中原的文学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而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其往前追溯,便是从以曹操父子为中心的建安文学运动开启的这种文学形式,所以曹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

《魏志》记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曹孟德爱读书,能赋诗且才华不错。

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至于对于曹孟德的文学成就,引用《魏志》中的“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一句来评价是再合适不过了。曹孟德用自己的才气和见识创作出不少佳作,同时搜罗天下文士,造就建造文学的“彬彬之盛”,掀起一股文学新风气。

借用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观沧海》,介绍曹孟德的部分经历和写作风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这些文学上的成就说明不足以说明曹操为什么值得佩服。我们可以看他做的一些政策上的举措。

为政举措

黄淮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方。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如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惩办豪强

曹操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由于祸在中央,曹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曹所败。曹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

稳定局面

汉献帝被西凉军争夺,各州郡牧守都在拥兵自强,断绝纳贡。整个中国的局面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汉献帝小朝廷,远远没有控制政治局势的能力,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县,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起到了稳定东汉朝政局面的作用。

唯才是举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军事

统一北方

曹操精于兵法,在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巾起义之后,东汉解体,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从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经济

施行屯田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改革户籍

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兴修水利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文化

藏书

曹操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在统一北方的混战中,就注意对图书的保护和收求。建安五年(200年)他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任魏公后,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还请蔡邕之女蔡文姬讲其藏书之事,蔡文姬“缮书送之,文无遗误”。由于他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宗教

曹操收编太平道、抚接五斗米道势力,集中控制方士,乃至挟天子,目的皆在暗争天命。曹操一生所经营之天命在吾的魏氏圣化大业,随曹丕黄初元年受禅而得实现。从曹操势力兴起以至汉魏禅代,其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原始道教牵涉至深。

民族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朝贺,被扣留在邺城,曹操借机将南匈奴分为五部,选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乌桓东汉末年,乌桓(又称“乌丸”)占据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各自称王,常侵扰北方四州、“杀略吏民”。乌桓蹋顿总摄三王部,跟袁绍要好,曾帮袁攻灭了公孙瓒。官渡之战后,袁绍退回冀州不久就病死,而他的儿子袁尚、袁熙又投奔了乌桓。曹操北征乌桓蹋顿,出自战略的需要,即要彻底消灭袁氏势力并统一三郡。白狼山之战,曹军大胜,并把乌桓俘虏去10余万户的汉人和幽、并二州的乌桓万余“落”(乌桓户口的基层单位)迁入内地。促进乌桓人同汉族逐渐融合,这对巩固北方社会秩序、使人民生产与生活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文学家诗人多半是在文学领域比较出众的人物,但在不同的时代,文学家或诗人,也在其他的领域里有着杰出的成就,这里举几个例子。

第1个要紧的就是我们的新中国缔造者毛主席,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他一生的著作和诗篇堪称是一位诗家和文学家。但是它的主要功绩不是他的文学成就,而在于他的革命成就,正是因为有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主要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建立了崭新的新中国。这是文学家,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以及超强执行力的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光辉领袖,也是世界伟人。

时间再往前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学家,在其他城市领域做出过辉煌成就的代表。比如宋朝文学大家苏轼,他的文学才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首屈一指,非常优秀。但同样的,他在书法绘画方面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比如书法,它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首,他的绘画理念开创了中国文人诗画的先河。在政绩方面他所认知过的地方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杭州西湖苏堤。另外他还是一名美食家,正因为他知天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他创造出了很多的人间美食,如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肘子。

这比如宋朝范仲淹。写下了像《岳阳楼记》等诸多著作,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参与的庆历新政,为后来的王安石变化奠定了基础。他西北戍边,“军中有一范,西夏军中吓破胆”,为北宋创造了安宁的环境。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但在文学方面诗歌方面有深厚的底蕴和辉煌的成就,而且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因为有了这些能文能武的优秀人物,中华民族才能源远流长。


历史上有些文学家,既有较高的文学水平,又有军事才能。比如岳飞,文天祥,于谦等等。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著名的南宋词人辛弃疾。

为什么会是他呢?这是因为在我们学生时代,辛弃疾作为一个著名的词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出名的便是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曾经我只是以为这只是他抒发理想所作的一首词,直到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我才明白,这哪里仅仅是理想?这简直就是他本人经历的写照。

早年年轻的辛弃疾参加耿京义军,劝说耿京奉表归宋,耿京命辛弃疾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就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却听到张安国投降金人,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愤怒的辛弃疾便只带领五十多人,趁金人宴请张安国之际,突袭几万人的金营,将张安国生擒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勇猛如斯,岂是那些酸腐书生可比?

宋孝宗后期,南方颇多盗贼,而戍军不堪用,辛弃疾因其军事才能,多次参与平盗,创立了一支精锐的飞虎军,史载“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可惜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仕途坎坷,开禧三年(1207年)秋,当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府赴任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我很欣赏三国时候曹操崇拜女诗人蔡文姬,太多了,我也就举一个例子。


原始地址:/rebang/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