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本该是孩子们放松的假期,可如今都被各种补习班困扰,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记得我小时候有点兴趣爱好都被父母认为是不爱学习,我深受其苦。学个画画还是好不容易求来的,每节课都很珍惜去上。我觉得现在的培训班比我们那会更讲究方式方法,深受孩子们喜爱。暑假,我的孩子一三五下午一个半小时美术,一五上午一个半小时轮滑,二四上午四十五分钟尤克里里,还问我唱歌课什么时候能去,我晚上到家就给我看她画的新作,做梦都在轮滑,跟我说暑假真是开心。周围有邻居啥也不让孙去学,还说我们家娃辛苦,我只能说这帮人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孩子们那些课多有趣。


为什么非逼孩子学习呢?将来工作不一定都要文化!杀猪种地理发等众多工作不要文化,最差还可做乞丐吗,搞不好还可做洪七公的位置。


建议取消暑假,因为放假不放假都一个样。老师变着花样开补习班挣钱,学生也没有真正的假期。


假期补习班,百利而无一害。一,你没听说过吗,假期是用来超越的。二,扩大了就业,解决了拿到教师资格证而考不上老师的这部分人的就业。三,促进了全社会的教育水平,进而使国家越来越越发展、越来越强大。

有的家长一直在抱怨假期补习班,说三道四,背后却花高价请一对一辅导。


我也在补,机构胜出在职教师


都讲赚钱?(赚谁的钱竟争)是社会发展经济之策?工下岗农荒田地?抬头看看知久长…:


个别人发财的时候到了。


到现在了还看什么看,刚发的教育部文件没有看到吗


放假了,孩子家长更累。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如,英语,跆拳道,钢琴,绘画,口才,,舞蹈等等比比皆是,每节课多少钱不说,就时间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望有关部门管一管。孩子太累了。


时代进步,20年前50%的高中录取比例挺好,现在科技进步,初中毕业真不好找工作,技校也不思进取,就是混,那行啊,只能加码上高中,上大学,


你不去就是,还是自己看不开怕落后吧


今天看到任正非家的小女儿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在学习,而我们居然要求天天玩。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个看学历的时代。没有一个好的学位证书找工作不是那么的顺利,父母辛苦的努力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活的那么辛苦。当然也不能强迫孩子,那样会适得其反。


我觉的你说的不准确,孩子是被唯分数论的升学制度所困扰。即使没有补习班,家长也会找其他形式加强应试教育


有的家庭是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在家带孩子,所以就送到了补习班。有的是孩子学习不好,想通过补习班提高学习成绩。有的是给孩子培养业务爱好,参加补习班。所以补习班永远会存在。


这得看家长了。补习班开就开呗,你可以选择不去报名呀。不报名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聪明的家长会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选择。其实暑假了,让孩子们放松放松好好玩玩,下学期才有更充沛的精力学习,把孩子搞得太疲惫,厌学了就不好喽。


孩子如果不参加各类的补习班培训班。那么他就会沉迷于手机、电脑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有时连家长都阻止不了。这是中国家教的悲哀呀!我想最好是让孩子们参加“劳动技能班”、“劳动体验班”,当孩子一旦有了劳动的习惯和体验之后,他们今后会更加的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以后做事更加勤劳,更加懂事。一旦孩子懂事了,他们就会得到社会上劳动人民的认可,也会得到老百姓们称赞。这样整个社会就融合了。


阶级固化之前的最后一次挣扎

很多家长和孩子可能还在羡慕所谓的“西方教育”,老师和学生无限平等,孩子们三点放学,去运动去大自然去享受童年。

不,这些都是假象。真正的现实是,穷人家的孩子,三点放学之后回家捏泥巴。上层阶级家的小孩,三点放学之后补习训练打通人脉直到深夜。

人生七年,未来远超出你的想象

英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导演挑选了几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每隔七年拍摄他们的人生变化,在这里不剧透,推荐给大家。

但是我想说的是,七年,对于如今的中国,太久了。

想想七年前我们的日常生活,再想想现在的微信淘宝人工智能等等。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仅剩最后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是一次跌宕社会阶层的关键点,等到我们成为了发达国家,就会像欧美一样,父母是常青藤,儿女才能是常青藤,父母是贵族,儿女才能三点放学之后去学大提琴,寒门已难出贵子,贵子的起跑线早已跨越了山和大海。

这个时候,996的父母们只能将焦虑化解成一个个补课班,试图做力所能及的挣扎。

补课VS假期知识的积累VS人格的培养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是不是阶级的跨越只能依靠学历?

我觉得不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依靠各个行业,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红利行业,例如改革开放的时候下海经商,新世纪初期进入房地产,互联网时代开博客做自媒体,这些都与学历关系不大。而且,互联网时代提供的便利之一,即是简化知识获取的渠道,学历的真正价值不是知识,因为知识共享,知识已经极易获取。那学历培养的应该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学习的能力。

而学习的能力,补习班不一定能给。

学习的能力,需要保持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和不断探索的毅力。无法依靠填鸭式教学和重复性训练获得。

第二,当父母把孩子送到补习班的时候,他究竟想要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明白,把一个不想上补习班的孩子硬塞进去,会让孩子讨厌自己。但是他们以为,孩子长大之后,就会理解他们并且感谢他们,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

相比被父母胁迫实现他们的要求,维持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大程度上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自由而快乐的灵魂,是激烈而残酷的未来更需要的决胜条件。

而且,阶级固化是大势,而阶级的区分是个比例问题,如果挣扎得实在辛苦,或者挣扎得没有信心,退一步想,中产阶级和底层阶级一样也有机会幸福快乐地过一生,如果真的在这次大浪淘沙中落败了,是不是至少能先培养一个能够平和接受历史规律的孩子。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红尘无数苦,几人能躲避。

快乐的童年,亮丽的青春,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与小伙伴一起嬉戏,这本是每一个孩子都应拥有的东西和不应被剥夺的权力。今天为什么会离他们而去?为什么今天的孩子活得会如此的痛苦,疲惫,会有这么的烦恼和压力。连过个暑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惬意。

这是一个值得让所有人都深思的问题?

到底是哪里出了麻烦,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又该去指责谁。

家长,老师,学校,补习班,教育局,还是社会。

似乎都有问题,又似乎又都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和原因?

怪谁都应该,但怪谁也并不对。-

这是一个由诸多原因,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独靠任何一方努力也解决不了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一个既将由自由竞争转为龚断竞争,阶级即将固化的社会,社会上升通道既将彻底关闭。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的每一个都有无边的恐慌和如山的压力,都不得不倾尽全力来进行拚搏,以免跌入底层或被时代抛弃。这其中也包括孩子们。

优秀与快乐,童年青春与美好明天。

在鱼与熊掌难以同时获得情况下,这就成了一个令整个社会感到困惑,予盾,头痛,烦恼,难以抉择,无法解答的大难题。-

校外补习对部分孩子来讲是有益和必要的,有着现实的客观需求和合理性。因而很难,也不应全面禁止。然而,一旦这种补习与社会恶性竞争,虚荣攀比掺合到了一起,就会成为一种变态到令人恐惧的巨大破坏力。一种特别可怕,特别恶的东西。如吸血恶魔一样会疯狂地吸干学生的精力,时间和家长的财力。成为家长,学生,老师,教育共同的梦魇。

总之,这是一顿令整个社会都为之共同疯狂的盛宴,但也可能是最后的晚餐。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虚无浮澡,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想做一个理性的人很难,想让教育回归理更难。


原始地址:/remen/1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