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减负,可行吗?

你说说咋实施。你以为家长是你能管的住的。说得好像,家长很听话一样。之所以义务教育实施的好,是因为学生放家里,不受大部分家长待见。大部分家长也没有时间看管孩子。送学校,教育成本较低,还有人看管,何乐不为。就这样,还有极个别家长不让孩子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呢。你太异想天开了。实际根本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么容易就办到的。


咋减负啊,我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作业啊老多了,不能不做,天天晚上都是陪着写作业,虽然我也是老师,但我是教高中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作业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问法,有时候就辅导错了,初中是重复的东西一遍又一遍的写算,还好我的孩子不补课,省了钱还省了时间,高中就不用说了,作业成堆,每天写不完的作业,也还好,不补课,孩子相对轻松一点!总的来说减负是扯淡,要从成绩卡,负担不好减


我觉得不是可行性的问题,而是必须行。

但是,这个需要时间,不能像学校里减负,马上见到效果。

可能是我们正好赶上了好时代,社会在飞速发展,信息流畅,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世界变化快到我们无法理解。我们在这十几年里经历了过去人们一生一世也尽经历不到的变化,高铁飞速把我们带到全国各地,高清电视让我们把明星看了个清清楚楚,高清都市生活电视剧里豪宅、俊男靓女、豪华游艇、花天酒地的生活,给了我们努力的动力,却又让我们失去了应有的快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一看没有错,问题是,看到什么时候?世界这么大,一辈子不死不休也看不完的。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看明白了,也许你还没有明白。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直接点说吧,现在我们的欲望在膨胀。

我觉得,想要真正减负,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看,减负,就是要减少我们的欲望。

几年前的一部电视机中的话让我感触很深,原话不记得了,意思是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我们生活是为了工作。

想想看,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俗话说得好,穷家富路;实际生活中就是,平时不花钱,旅游装大款。

减少欲望,就能真正减负。不一定要上一本,二本也可以,三本又有什么不可以?想开了,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过的快快乐乐。

媳妇是别人的好,这个好不好?世界再大,大不过人的欲望;媳妇再好,还是希望她更好。

个人观点,纯属娱乐

欢迎围观,拒绝谩骂。


从家长的角度给孩子减负,不能强制,只能引导!

当今社会辅导机构、补习班那么多,家长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家长让孩子参加补课无论如何也不违法,不违规!

让孩子参加补课是家长,抱怨补课的也是家长!狭隘的成才观,还有对孩子未来的过分焦虑,让家长们选择性的忽视了孩子的个性、爱好以及在学习上的差异!

从家长的角度给孩子减负,需要提高家长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认识,需要家长有全面的人才观!这需要社会的正确宣传引导,逐步改变!


谢题主邀请。这个事情只能社会引导,不能政策干预。其实对一些孩子来说,补课不见得有效果。最近不是还有条家长花26万在补课机构结果孩子高考成绩比原来还下降140分的新闻吗?很多学生补课其实是家长们的跟风心理,唯恐自己的孩子不补课就会落后。事实上学生学习成绩与他们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关系。只要孩子上课用心听讲,课后按老师要求预习复习就不会太差。因此现在应该在社会上先引导端正补课观。另外要想完全杜绝不可能,因为总有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想要占有更多优质资源,就会给孩子补课,这是市场需求,只能规范补课机构。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问的挺好的,切实落实减负光靠减学校是不够的。事实上孩子们的负担尤其是小学生的负担很多是来自于家长的。

当然了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很多家长给孩子增加那么多的额外学习也是“身不由己”,因为你不学就会被学的人落下,你被别人落下了就很难进重点学校,进不了重点学校后面危机就会接踵而来……

偏偏现在很多城市“择校”成为常态!

在此环境之下,哪位家长有这个魄力给孩子减负?

那看有些人嘴上说的“我们从来不要求孩子学习成绩,最关键的是身心健康”、“我们从来不参加补习,写作业就是玩”、“学好了课内就足够了不用上什么机构”……你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

我支持题主的建议。

但是这之前应该先解决凭证书择校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谈别的都是扯淡!!

这个问题解决了,负担就转移到家长身上了一一学区房。

而且不用规定,那些给孩子增加无数负担的家长们,会有一大波就主动给孩子减负了。谁不希望自己孩子能轻松点考入好学校啊!

但是总有一部分人你是无法说服他们的,比如说我这种人。

因为我们原本就没有择校,但是仍然很鸡血,这是因为我们没把眼睛盯在小升初(盯也没用,不能择校),也没盯在中考上(盯也没用,好高中就那一两所,志在必得),而是高考……至于再远的规划这个一边走一边看。

除非你把高考也改革了,否则你跟我说啥都没用!

谈科学学习、喜欢培养、身心健康等可以,跟我谈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所以题主的问题我的确支持,但是问题到我身上之后,我表示只能是“精神支持”了。


哎,难呀,为什么会出现补课现象,很大原因是因为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做怪,总想自已的孩子高人一头,没有需求,哪会有市场,千万别说老师逼你去的,做为正直的人,就算拿枪顶着也不去,去了,花钱了,心里不平衡了,来这骂老师了,真缺德


从家长的角度给孩子减负,我认为可行,但我认可的家长可以减的内容不同于题主所主张的内容。

现实中给学生减负喊了很多年,却是感到越减负担越重,越重越喊,越喊越减,越减越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家长在不自觉地充当着什么样的减负角色?

在盲目地喊叫减负之前,先理智地分析一下:

孩子的负担重是他承受不住了吗?

他的负担来自哪里?

一次次给孩子减下来的“负”是真正减下来了吗?

(1)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北京问了很多个小学生:

“作业多吗?”

“还行。”

“感觉累吗?”

“不累。”

这类的回答占绝大多数。

也有说作业多的,却是课外班加上课内作业一并来算的。但多是自己选择的或者家长给报的。

对于中学生,作业自然要增加的,“作业多吗?”

“多呀。”

“累吗?”

“还行吧。”

观察我自己的孩子,每天的作业是很早就完成的,基本保证每天十点左右睡觉,只要他愿意,还可以更早些。

如果孩子不做作业,干什么呢?

刷手机是最正常的事情,还有吃东西、阅读、画画、电视、做点家务等,这就是生活。

在郑州我了解了一些中小学的生活,他们的作业相对来说是比北京的孩子作业要多的。由于郑州学生人数多,每年的高考分数居高,竞争更为激烈,普遍来说,用反复的练习和记忆来踏实知识的学习是自古沿袭下来至今也可谓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可在这个大环境中,孩子们依然也有他们的消遣,因为他们是人,不是学习的机器。

(2)负担来源:

学校里的各科老师的作业;

校外机构的作业,有些是自己愿意负担的,有些是家长硬要背负的;

还有就是语言和环境的负担。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祖孙两个:

奶奶:“你作业写完了吗?”

孙子:“做完了。老师说是一百个口算。”

“你写下来了吗?”

“老师说了不用抄。”

“抄下了不等于又做了一遍吗?”

“老师说了做了就行了,下周考试。”

“你抄下来等于多做一遍,考试不更好吗1”奶奶坚持。

,看这个胖胖的男孩子也就是三四年级的样子,小孙子一脸的不愿意,“老师都不让抄!”从二人的状态中我感觉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本来完成作业的愉快心情被奶奶的超额完成作业的强制要求一扫而去,这中强制如果是生活常态,难道不是心理上的负担吗?

(3)减下来的“负”消失了吗?

家长们一方面喊给孩子减负,要快乐教育,一方面又喊老师课堂上不讲重点,孩子成绩不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马儿还怎么能有跑的潜力?

在和自己儿时的对比下,在对大环境的忧心里,很多家长自以为是地给孩子报了不少的课外班,我听到给孩子报班最多的一个家长是给孩子报了八个课外班,这是小学生,小学生正规课程里才有几科目?

很多家长在孩子耳朵边的风:你只有比别人多学了,你才能更具有竞争的优势,你才能上重点中学,以后才更有可能上好大学,上没上过大学是不一样的。

理论没错,可理论在现实中要有限度的运用,超过了限度,就成了别样的负担。

现在看来,问题很大,负担的责任有一大部分是出在了家长的身上,那么从家长的身上强行命令给孩子减负就可行了吗?

家长的观念的形成是和大环境不可分开的。我们纵观唐宋文学和大环境的关系:唐初盛世文风上进积极,豪迈奔放,到后来就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试想生在唐初时期的诗人如果强制他写忧国忧民的诗文,势必是无病呻吟。现在如果用强制措施禁止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班,显然是不可行的,也一定会招致更大的抱怨和更多的问题,那么问题如何解决呢?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相关部门已经在摸索着更好的方法,这是大环境已经在变化了,具体到个人,希望我们的家长也要逐步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意识,在实际中减少孩子不必要的负担。

(图片来自网络)


只要家庭教育的相关法规还不能有效的实施前,靠政策推动家长的行为。这样的想法只会一直停留于想法层面,而且也没有什么可实施的思路呀。

其实要搞清这个问题,还真挺难的,不过可以一点一点的抽丝剥茧,先搞清楚,减负,这里面的“负”是什么,负即负担,你想啊,都成负担了,已经不是压力这么简单了,这个过程,我们做家长的就不好好考虑一下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过程我们警惕过吗?为什么要等要结果糟糕时,才开始喊口号。

关于减负,最直接的一个,就是彻底的不再以成绩评估低段学龄儿童开始,学校有能力做到吗?家长愿意承担一定的不好的后果吗?这些都没考虑,剑锋直指补习班,补习班是不是都是和主科学习有关的?

弄清问题,远比盲目的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和价值。

相龙,邀您聊聊有关教育的看法。


我先来告诉你,从家长的角度给学生减负,基本不可行。

一方面,都过一些制度约束要求家长不给学生补习,是很不好约束和界定的。因为社会上有一些专门做学生补习业务的机构,家长也会私下找老师给孩子补习。在学校补习还比较好取证,但是在机构补习,或在老师家中补习的话,教育管理部门很难去取这些证据。

第二方面,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负担重,总认为孩子成绩不好,需要再提高,就会主动联系机构和老师给孩子补习。所以无论是校内补课和校外补课都是难以取消,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利益也就有市场。

所以,只要我们的教育制度是用高考来选拔人才,那么给孩子减负是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始地址:/paihang/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