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那些教育大咖是公立学校一线老师和班主任吗?

高手在民间,公立的固然有大咖,但民间也很多,思维不要局限


首先,我认为百分之九十不是公立学校的老师。

其次,即便不是百分之九十,而是百分之八十是非一线教师,也说明,公立学校真正一线老师的声音在社会上是听不到的,他们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被限制在各自的圈子里面发不出来,事实上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而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教育焦虑,却被这些无利不起早的伪教师在不断的加剧和荼毒着。


你觉得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有时间整这个????


一线老师有可能,班主任绝对不可能!班主任活那么多,早出晚归,怎么可能有时间天天写文章。


我觉得里的那些教育大咖有可能有公立学校的一线老师,但是占比不会很大,更多的应该是培训机构的老师,或者对教育比例感兴趣的人。

一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日常工作还是有点忙,特别是高中老师。我就是一所公立高中的老师,平时上课时间忙的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利用下课,放学后的时间来关注下手机里的信息。

里发布图文,需要很多时间去思考,去整理,去组织语言,如果是一个星期或者更久发一遍还可以,如果要求发文频率高,对于公立学校老师,时间上还是有点难度的。

不过利用微发布一些信息,相对图文会好一些。但是一般公立学校老师不是特别感兴趣或者其他需求,也不会去花费特别多的时间去操作这个的。

所以里的那些教育大咖们更多的可能是培训机构的老师。


个人觉得哈,是公办学校一线老师,或是不是培训机构从业者,和是不是教育大咖,两者并没有冲突。

什么是教育大咖?

大咖,原港台用语,拼音为(dàkā),咖是英语casting(角色)的音译,本意为大角色,引申为在某个领域里比较成功的人。

我理解的教育领域的大咖是,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1、公办学校老师

公办学校一线教师常年在教学一线,也常年与学生接触,他们拥有的实战、实操经验天生可能比其他领域的人要强,但是就像题主所说,这类人群耗费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太多,导致他们无法将本身的经验持续的输出,因此活跃在我们视线中的这类教育大咖数量就相对较少。

2、教培机构人员

接着我们来谈一谈培训机构的从业者,个人是把教培机构从业人群理解为公办教育补充的。或许在有些人眼中他们是商人,但是他们教育人的身份也是我们没办法否认的。他们也在教学一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与家长接触的频率甚至比公办学校要高(因为要招生)。

举个例子吧,比如俞敏洪,早年间他的系列演讲不也激励了一批学子吗。

3、再者,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群体:跨界教育大咖。

也举一个代表人物,老师。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等。她通过自身的系列研究,实际上也能给到家长们一些建设性的育儿经验。

总结:

公办学校出身的教育大咖,与教培机构崛起的教育大咖,或者是跨界教育大咖,本质上无高低之分,都是为了孩子(当然那种哗众取宠,恶意塑造家长焦虑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不能算在这个范围内)。


感谢邀请。

首先我的观点是:大部分应该不是公立学校一线老师和班主任。

几十万的粉丝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积累到的。要么就是在早期就入驻,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获得粉丝量;要么就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和科学的运营方法获得认可。这其中还可以到大家入驻的目的。

我们就从时间精力和入驻目的两方面来聊聊吧!

1.时间精力

从我自己加入这段时间来看吧。三月份加入到现在快一个月了,这期间不停的为获得黄V在动脑筋。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不太擅长写文章,每次动笔也许得一天的时间准备。再看那些几十万粉丝的大咖,不说一天更新几条,起码得每天更新一条吧。每天的阅读量想必也是不少,评论不少。且不说大咖们的日常生活有多忙,光每天与粉丝互动,回复消息也是够他们忙的了。不然也对不起这几十万粉丝了。想到这些,我们再看看一线老师,班主任他们每天又能抽出多少时间来精心的经营呢。粉丝互动一轮犹如批改了一个班的作业吧。

2.入驻目的

对于教育领域来说,入驻目的无非就两点∶分享知识和接受知识。

分享知识基本都是奔着变现去的(比如我)。几十万的粉丝,微收入、文章广告、专栏收入、问答收益,这些基本应该都是有的吧。我无法预估月收入,毕竟我没到那个境界。但我们可以想象应该收入是可观的,起码比大多数的一般老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世俗一点,一线老师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我们对未来是否会有更广阔的规划,对课堂授课又会有怎么样的看法呢?大多数老师可能还是本着玩玩的态度入驻的,看看新闻,分享些日常感受。也许慢慢的玩着玩着,获得了大量粉丝,也算是个小小的公众人物。如果再想获得更多的关注,从玩变为专业,那就必须得用方法经营了,甚至是团队。

所以我们入驻的目的,决定了我们花在的精力。

我们是批改完作业后去逛逛放松一下呢?还是像批改作业一样去回复粉丝评论?

其实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很多大咖不仅在,在像某音等其他平台都有经营账号,且粉丝也不少。显然,他们都是在花心思用团队的思维在经营知识付费。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当然也做了一些大胆猜测。欢迎大家交流更多的观点。


看了很多老师的回答之后,我想从我的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不是公立学校的一线老师,也不是培训机构的老师。但是我是师范专业中文系毕业,有教育学背景,同时也曾经辅导过一些孩子的语文学科的学习。我曾经做过很长时间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并且热爱写作,喜欢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一些文章视频。所以走到了这条路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我想说的是诸如我这样的一类教育创作者,其实在头像上也不是很多。反而我觉得一些在校老师的比例也并不低。

首先我认为在校老师在网络平台上更有优势。因为它们能够切实的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家长的真正需求。而且他们对于课本知识点都有非常好的总结,也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授课方法。

当然,这些老师可能并不是一线,或是教学任务没那么重的老师。因为在网络上去运营一个自媒体确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领域的一些其他账号,背后都有一支专业的运营团队,从内容制作到运营维护,从选题到形象包装,都是非常专业的。

而我了解到的大部分教育类自媒体账号,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这些做得好的自媒体,基本上已经是全职了,而且各个平台,包括百家号,公众号,企鹅号,抖音快手和最近的视频号,都在运营,实在是让人佩服之至。

所以我认为从绝对数量上来讲其实不必分得那么清楚。关键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时间精力与能力。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时机。现在很多老师开通了自媒体账号,但是涨粉难,流量低,其实内容质量是很好的,但是已经很难做出来的。就是因为没抓住最佳时机。

以上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各位同行分享,交流。


你说的没错,里的教育大咖肯定大多数不是公立学校一线的班主任或者普通教师,因为一线老师工作任务是非常重的,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整天在上公布美文。我认为,他们大多数人肯定是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些社会上关注教育的热心人,他们有时间在网络上整理一些有关教育的文章,然后转发到上来,时间长了,在教育方面经验也丰富了,整理的文章也能够切入教育热门话题,因此就转换自己的身份成为一个教育大咖,赢得社会上很多非教育人士的青睐。


我觉得肯定大部分不是学校里的一线教师。理由如下:

第一但是在奋战的老师都知道,发一篇原创,做一次图文并茂的问答,时间都是在实实在在的必需品。而一线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旦开学,时间上实在是不自由,更何况是天天,天天发文,关注时事。

第二,关注了的大咖们发过的文字,在他们的文章里,多多少少都在谈到自己的工作。实证一线很少。

第三,不论是不是一线的教师,这部分人都是热爱教育,为教育在做思考的人,他们成为大咖,就可以是这个领域的优秀者。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教育栏目实用性更强。


我是一线班主任,加任课教师,但我不是大咖。


原始地址:/chaoliu/3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