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到底缺乏的是什么?

1、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

很多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是学生自己玩……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乡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

2、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队伍老年化,年轻教师有机会就考进或调进城里,青黄不接。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

同时,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专职教师缺乏严重,有些老师身兼几门课程,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和素质教育实施。

3、学生流失。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就想着往城镇跑,因为城镇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高,师资水平更雄厚。学习成绩好点的子女要是在城镇上学,肯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留在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都到城里去了。

部分家长虚荣心强,喜欢攀比,不根据子女实际情况盲目把孩子转到城镇学校读书。他们忘记了是金子,在哪也发光。

4、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

现在农村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回家电视、电脑、手机为伴。孩子小时候爷爷奶奶特别娇惯他们,上初中后孩子大了越来越不听话,这个时候爷爷奶奶想管管不了!在学校里老师想管也不敢管,担心惹一身麻烦。

部分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学生安全管理,学校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

5、教师负担重

每学期,学校教师要应付检查搞资料,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弄资料上,填表造册,填报系统,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身心疲惫。

举报/反馈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导致农村人口急剧下降!目前依然在农村上学的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

另一方面,乡村师资力量不断在减弱,大量年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很多进去乡村工作,几年以后教学经验丰富了,就都进去城镇了!就这样无限的循环!这就导致了,在乡村上学的孩子,无形中成为了教育的实验品!这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一些有想法的家长们,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进入城镇,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有导致了乡村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进一步导致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少!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循环!

宗上,当下乡村教育,最缺乏的是能够愿意在乡村留下的教师和愿意陪伴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


缺少人气,一个班个位数,十几个,二十多个人的,这样留下来的孩子是家长没能带出去的,或经济差的家庭的子女。本身就有被抛弃的感觉,人少学习氛围也不好,所以我以为对生数在二十以下的学校应该撒消。


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我父亲从事乡村教育多年,现在退休在家赋闲,我的求学历程经历了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所以对于乡村教育略了解一二,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师资和生源匮乏。

个人觉得这个因素占主体,乡村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工资待遇相对滞后,所以乡村留不住人才,优秀的教师被城市学校挖走,城市教师不愿意来,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把乡村学校当作临时跳板,不会呆的太久就想办法进城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生源也是一样,天资聪明的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则被父母选择去了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另外还有的孩子随父母打工也去了外地,剩下的大多无心读书。

第二,基础设施简陋。

乡村的校园普遍简陋,校园面积小,教室少,课桌板凳破旧,缺少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课和实验课根本无法开展。随着地方教育的整合,学生数很少的学校被并到了本地中心校,就这样生源总量数还是远远不及城市学校,所以师生少政府也就不愿加大投入,投入少教学效果就无法保证,恶性循环。现在回到初中母校,当年的瓦房校舍还在发挥余热,老师要么调往城市,要么等着退休,物是人已非!

第三,工资待遇稍显不足。

早些年间,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待遇还是有差距的,俗语说“安居才能乐业”,所以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有课就上没课就走是常态,没课的时候打打麻将,喝喝酒,钓钓鱼。不过这几年国家正在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工资待遇已大幅上涨。每每遇到乡村老师,谈话中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待遇提高的幸福感。

第四,缺乏有效的管理。

很多乡村学校的管理和城市还是有差距的,城市学校有打卡坐班,打卡实行的是指纹或者面部识别(刷脸),考勤结果和绩效工资挂钩;乡村学校教师相对自由,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静下心来搞教育”,但教师是良心职业,只有静下心来钻研才能对得起孩子叫我们一声老师啊!

所以,乡村教育首先要解决教师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留下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加大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让教师有展示的平台;做好科学化管理,让教师静下心来做教育。

我们不能“只仰望星空而不见大地”,希望国家能继续关注乡村教育,乡村孩子们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明天!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1、农村学校规模小,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

在人、财、物配置上,应该关注农村学校规模小的情况,基于学校规模特征进行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在专任教师分配方面,建立以校际教师教学工作量均等为原则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

2、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相对弱势。

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在工资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劣势,使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条件劣势,使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更具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从改进教育系统内外部同时发力,才能有效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总而言之乡村教育缺的是好的師资,好的学习环境!


乡村教育缺的是爱学习的父母。

案例一:同样是给孩子吃香蕉,农村家长会对孩子说,拿好了别掉地上了,掉地上你就别吃了。而城里家长会怎么说?她会对孩子说,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呢?黄色。很好!真棒!那还你知道还有哪些水果是黄色呢?然后孩子开始认真想起来。我总觉得这样的家长真优秀,肯定是做了很多功课的。

案例二:同样是要孩子做作业。农村家长一般是这样的,做作业了,还不快点。然后玩手机或打麻将去了。城里家长会怎样做?她会默默地拿起一本书坐到孩子书桌前津津有味看起来,那孩子还能怎么做,乖乖地做作业了。

不用多说也知道,这样的城里孩子的学习环境好太多了吧。农村家长有多少知道家庭教育培训课,估计不多。但哪个家庭教育讲师不是强调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学习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我来很认真且严肃的来回答这么问题吧。

作为一个从乡村学校上学走出来,毕业后在私立和公办学校都有过工作经历的教育工作者。我的直观感受是:缺自信!具体分析如下。

1.以前缺硬件,现如今教学多媒体的推广和普及,已经让城乡教育的硬件差距越来越小。

2.缺师资生源,不可否认这是真的存在的现象,优质的师资力量肯定更多的集中在生活更为便利、资源配套更加完整的市区。不排除有高尚教育情怀的人前往乡村去实现自己的个人教育价值,但在现实中,这毕竟是极少数个例。至于生源,放到第3点里来说。

3.自信!城市里的人为什么热衷于学区房?因为有了学区房,孩子上学的事就放心了,家长说出去“我家孩子在哪哪哪学校”,这就是底气和自信。但是乡村的学生家长他们没有学区可选,条件好的就送到了私立学校去就读,这也契合了第2点里的生源流失,这样说出去也有面子,这也是自信。所以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包括乡村的学生和家长,学校和老师都甚至对于乡村教育是不自信的。


个人觉得教育从主体上来说,分为孩子、家长和教师,孩子的出生从自然规律来说是没有区别的,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拉开的差距在于父母和成长环境,也就是家庭教育。

教师这块呢,所谓人往高处走,优秀的老师都去了大城市。当然了,偏僻的乡村教育不乏志愿者老师们的身影,他们或许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奇的摄影课程、舞蹈课程和绘画过程,但这些大多仅仅是唤醒了孩子们的兴趣,最终会夭折在父母的观念、经济情况和教学资源之中。

乡村教育缺的是人才、文化和观念。


缺少的是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

1、优秀的教师其实不只乡村教育缺乏,每个教育行业都缺少缺少优秀的教师。

所谓的优秀,并不单纯的指“传道受业解惑”,而是对热爱教育事业,用爱和心来施教,只有用爱和心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才能把知识和道理浇灌到孩子的心坎里。

2、如果你认为孩子的求学路上只要有一位优秀的老师就万事大吉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最好的教育在家庭!

作为父母如果不能给孩子灌输一个正确的求知欲,孩子在求学的路上势必坎坷崎岖。

纪录片《出路》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品学兼优,名列前茅,长大了要去北京读大学,但是家人一直在给孩子灌输“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读多少书都是别人家的人”的思想,结果女孩小学刚毕业就放弃读书,嫁做人妇了,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

所以永远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全部推卸给学校,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最缺的是教师,经常一个人干两个人甚至多个人的工作!


小编提问题有点小心翼翼,针对您提的问题,我来表达一下我的拙见,首先是教育的缺失,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的教育都缺失了很多。乡村教育的缺失是因为师资的缺失,对农村教育的不重视,和对留守儿童的不关怀造成的,也是因为整体教育出问题了。那么说说整体教育,我想问问大家现在的老师是不是还是以前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是不是无私奉献的把只是传授给学生?这个只能打问号。上课不讲重点,下课就搞培训班,教师节忙钱忙后!这是对现在大多数老师最好的诠释。教育改革就是把初中改成7年级,8年级。除了呵呵还能怎样呢!这种缺失不是硬件的缺失,是人性的缺失,是道德的缺失。好了,不说了,我只是一个卖电器的,说的再多也只会认为我不专业!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乡村教育,到底缺乏的是什么?

马云自称是“最美乡村教师代言人”,那么乡村教育,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

今天咱们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分别阐述:

第一,缺少社会关注和曝光

咱们知道,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也就随之带了乡村教育的不稳定因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监护他们的是那些年老体衰的长者,因此,这就成为一块无人问津的教育阵地,他们真的缺少社会的关注,关爱,不管是校长,老师还是孩子,都被这个充满金钱社会的大都市给淹没了,稍微有些能力的家庭,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逃离乡村教育这个阵地,被淡忘和没前途是最好的回话了。某些地区,县城的实验学校生源爆满,乡村学校孩子寥寥无几,成为教育的鸡肋。

第二,缺少管理经验丰富的校长

经营好一家学校非一日之功,但是好的校长所带来的好的教育理念却是成为好学校的基础,大部分校长都是打运动战的,没有长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校长的收益基本差不多,所以就混呗,过一天算一天。但是好的学校,都是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有效的严格管理手段,留住好老师,教出来好的学生的。

第三,缺少优秀教学经验的老师

相对城市而言,乡村学校被大学生们看不上,择业的时候根本不会选择去乡村学校,一是交通条件和发达程度,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校缺优秀老师,另一方面优秀的老师都窝在大都市里,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均衡,没有好的教学质量,怎么会留住孩子呢?

第四,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运营资金

在乡村做教育,除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更多的是很多的校长不作为,拿着公款胡作非为,有限的金钱用不在刀刃上,反正总是缺钱,你说改善教学条件,你说引进好老师,你说引进好课程,你说奖励优秀的老师,没钱怎么做呀?就此罢了!

第五,缺少完善的教研体系

我们整日在大都市,拼的就是先进的教研体系。可是在乡村做教育,凡事不要论的太认真,没有教案,也可以上课;教案不过关,也可以上课;连续几个月做不了一场教研,不知道做什么;即便是做了,又能怎么样,落地不下去呀,老师嫌麻烦,校长多事,钱不多拿一分,心倒操不少!

第六,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

乡村教育,爹妈不在身边,监护人最多只能看着孩子吃饱穿暖不生毛病,至于学习嘛,得过且过,代代传承。爹妈就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孙子孙女们也是一样,长大了能有跟爹妈一样的出息就不错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课堂上学的知识,全然没跟社会搭上边,这群孩子严重缺少梦想,缺少见识,缺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没有方向感,也从来没有思考过长大了要干什么?所以,被这个环境熏大的孩子,专注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充满了很多问题。性格上往往也是不够阳光,自信,豁达,从容。情商方面更不好言语。

第七,缺少丰富的研学补给

我们经常说,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才更达人济世。乡村孩子是没有研学机会的,因为他们太需要到父母工作的的大城市看看了,太需要体验一把好的学校的教育了,他们的人生还没有启航,就已经被自己孤陋寡闻所淹没了,人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被局限在小家的世界里。

那么,我们怎样才可以逐步改变这个局面呢?几点建议与君共勉:

1.重视教育,政策倾斜。

乡村教育是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不是鸡肋。在国人的教育上,机会是均等的,乡村教育有适合自己的特色,大量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才是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抓好了,人才也就被选拔出来了。所以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教育政策的相应倾斜和补充都是十分有益于目前乡村教育的升级,但是有一点儿,政策给到位,结果来讲话。

2.奠定初心,严管重抓。

教育就是要对结果负责,实行校长负责制,跟校长的绩效考核严格挂起钩来。就好比大城市里的成熟的教育机构,校长的考核指标就是管理的最高原则。乡村教育讲究的是实实在在,讲究的是真实,讲究的是口口相传的美谈。

3.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乡村教育要想改善目前的局面,充分整合资源,达成产业互补是一条可行之路。有的乡村学校,形同虚设,简直是在浪费国家财产,监管不力,大量的教育资产就流失了。我们可以通过报备,配合新农村建设,优化组合成新的校舍,一校一品,分流教学。

4.重视教研,重奖优秀。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重视教研,就是有了教学质量的基础。有钱用在刀刃上,对那些在教学教研上突出的,先进的,优秀的,对那些爱学习成为学霸的,尖子的,就是要拿出一部分资金予以奖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一家学校开始这样做的时候,社会才会愿意拿出更多的资源支持你,这才是吸引力法则。

5.拓宽眼界,结对帮扶。

好的教学质量是有特色的,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仅靠课本上的知识是孤单的,很多东西是需要结合社会,来完成教育这项重大的使命的。其实,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出,我们这个民族还是很团结的,有很多爱心人士,他们愿意帮助乡村教育一起来完成完美的蜕变,相信大家携起手来,一定可以为我们乡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快乐体验!


乡村教育到底缺乏的是什么?使不少家庭经济条件好和学习成绩好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里就读,从三个方面谈个人的看法:

1.乡村教育缺乏踏实肯干的老师

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较弱,尤其是担任教学主力的中青年教师流失严重。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方便、生活环境差、经济待遇低等原因,使很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不愿意去任教,即使去了有人把当成调转进城的“跳板”,过几年也要想方设法调走,部分没有调走的在教学上得过且过,无法踏实工作。缺乏师资力量造成教学质量低,乡村班级排前几名的学生水平在城市里可能是中下等生,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2、乡村教育缺乏家长的陪伴

农村父母外出务工无法顾及留守在家的孩子,只能由家里老人照顾,许多老人教育程度低,无法提供学习帮助和监督,甚至不少孩子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放弃学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怀也可能对孩子心理上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城市里上学,父母可以一边务工一边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与城市家长的交流能够接触到更新的教育观念,再加上本身所具有的吃苦耐劳、朴实踏实的优良品质,更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3、乡村教育缺乏公开化

为了减少地方教育财政压力,有的校区被撤并。一些地区在没有详细调研和征求当居民意见的情况下就撤并了,一些孩子不得不选择住校学习或是将更多时间花在上下学的路上,无法更好地去学习和休息,也为农村家庭增加了负担。

在怎样使乡村教育能和城市教育一样,让孩子们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问题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出路,研究改进策略,相信乡村教育一定能走出困境,迎来春天。


这题我会!

毕业后从教

多多少少有感而发

1.师资力量

优秀的团队,优秀的资源会让老师更有奔头,更有干劲。而乡村环境所限,老师们大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然了并不是否定所有乡村教师,只是一种趋势

2.家长重视程度

家长们总有一种误解:我把孩子交给学校了,你们要负责教会他做人教会他知识,他学不好都是你没教好??????

这个误区,怎么说呢,对于老师来讲很无奈。毕竟老师只是一时的老师,而家长是一辈子的老师啊!对于某些家长来说,精力和思想的确跟不上,但这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全部了,家长们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定位

3.学生的自我要求和实践

当眼界受限,那些再宏大的梦想也是纸上谈兵。踏不了远方,那些再魅惑的人生也只是说说罢了。

写到这里心有点痛

作为一名普通老师

手底下的每个孩子

都是每一个家庭全部的梦想

总之

竭力而为吧

让每个孩子

在他们的年纪

去尽情仰望天空


乡村教育缺乏的,最重要的不是资金,设施,而是从上至下,教体局,政府部门,包括乡村教师自己对乡村教育的重视与尊重,跟热点学校,重点学校一样的关注,不要分层次要求和照顾,忽视乡村教育的存在和发展。


知识与文化的多样性,开阔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以及想象力!

个人认为,在孩童时期,知识的深度与否并不重要,也就是说传统学科的成绩好坏都不是一成不变。乡村教育,大多是集中在中小学时期,这个阶段是孩子三观与思维方式成型的阶段。

开阔孩子的眼界,培养独立的思维,远比加深传统学科重要的多。而乡村教育,由于资源缺乏与环境的相对闭塞,使得孩子接受的知识过于片面。尤其是缺乏高素质引导者的情况下,在这个信息大轰炸的时代,极容易误入歧途。


很多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是学生自己玩……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乡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队伍老年化,年轻教师有机会就考进或调进城里,青黄不接。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其中农村人口又是最多,相对应的,其教育规模是很大的,教育的需求也是极大的,乡村教育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农村的家长很多是小学或者初中,其中不乏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很多年轻的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相较于务农,城市的收入、条件更加吸引年轻的劳动力。乡村教育的对象就是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的家庭的孩子,一类就是父母外出打工,老人看管的家庭的孩子。无论是哪一类,农村孩子上学的艰辛都令人心疼,而后一类孩子,也就是人们口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教育更加关键,也更加困难。

农村家长的观念,往往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农村家长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可以了,自己只需要养活孩子,给孩子生活的物质条件,而不注重孩子的精神陪伴,孩子出了问题,就找学校;还有一些家长,十分看重孩子的教育,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但是也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这部分家长会支持孩子上学,如果孩子的成绩不是那么好,就更倾向于让孩子辍学,去学技术或是找个工作,或是帮助家里。乡村教育,现状堪忧,受教育水平低是一大问题。

乡村教育的问题

1、就像前面说的,农村学生往往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他们的家庭存在各种各样的情况,贫困、单亲、留守儿童等等,再加之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对象——农村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缺乏足够的资源,他们特殊的背景,对于乡村教育的要求也更高,然而现在乡村教育的水平还远远不够。

2、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乡村教育最缺乏的,往往是优质的教师资源,而农村的各方面条件的不足和艰苦,也导致了优质的教师资源不会流向乡村;由于人员不足,乡村教师们,往往是一个老师教授多门课程,还要兼顾生活老师的角色,照顾学生们生活,他们承担的责任和工作过于繁重,同时,英语、科学、音乐、体育专业背景的师资严重缺乏。

3、出于第二点的原因,乡村学校建立不起来完整的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乡村教师趋于老龄化,年轻的教师一般更倾向于在城市找寻条件更好的就业机会,老龄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教育效果达不到。

4、乡村教育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支持。乡村教育缺乏合理地管理,导致教学资源分配十分不合理,有时会出现需求与资源分配错位的情况,村一级的学校的设备、资金、师资、管理人员都十分匮乏,另外,乡村教师的收入、评比、晋升都没有科学的管理,乡村教师无法得到很好地激励。和社区的联系断裂,加剧农村人口的流失和农村文化的崩溃。尤其是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倾向的教育使得学生脱离了他们的民族文化根基。

5、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现在,城市学校的教室绝大部分都配置了多媒体,老师们采用多媒体授课,还有很多配套的钢琴、运动场等设施来满足孩子们艺术启蒙和体育教育的需求,而乡村教育,这些方面都是很匮乏的,好一点的学校也就是配备几台收音机。

乡村教育发展的衍生问题

随着人们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视,高强度的投入迅速提升了乡村教育的水平,但是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之前希望小学变成养鸡场的新闻很是火爆,相信很多人也进行了一些了解。乡村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前瞻性不足,考察、考虑不到位。

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乡村学校的建设在资金方面不存在问题,但是却存在各种不合理的地方,建设前,没有进行很好地规划。投资几十万建设起来的学校,因为没有招到老师,教师空空如也,渐渐地,学校被废弃,用于其他用途;建设好的校舍,突然因为政府部门要建设高速公路而被迫拆迁,孩子们被安置在其他学校;不要再让学校变成养鸡场了,综合考虑乡村孩子们的需求,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规划,为乡村的孩子们撑起教育的一片天。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了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乡村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扭转,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

很多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是学生自己玩……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乡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

2、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队伍老年化,年轻教师有机会就考进或调进城里,青黄不接。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

同时,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专职教师缺乏严重,有些老师身兼几门课程,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和素质教育实施。

3、学生流失。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就想着往城镇跑,因为城镇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高,师资水平更雄厚。学习成绩好点的子女要是在城镇上学,肯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留在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都到城里去了。

部分家长虚荣心强,喜欢攀比,不根据子女实际情况盲目把孩子转到城镇学校读书。他们忘记了是金子,在哪也发光。

4、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

现在农村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回家电视、电脑、手机为伴。孩子小时候爷爷奶奶特别娇惯他们,上初中后孩子大了越来越不听话,这个时候爷爷奶奶想管管不了!在学校里老师想管也不敢管,担心惹一身麻烦。

部分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学生安全管理,学校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

5、教师负担重

每学期,学校教师要应付检查搞资料,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弄资料上,填表造册,填报系统,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身心疲惫。


我觉得目前乡村教育除便于地区外,很多地方学校出现学生少、老师多的问题,当然这是问题是相对的。因为农村很多家长苦于自己文化水平低,本着在苦不苦孩子,在穷不穷教育的观念,省吃俭用,把孩子从小送到县城去读书的现象,这个现象在农村越来严重,农村生源流失越来越严重,城市学校大班制,农村学校班级几人制的教育不均衡现象。人越少,孩子越不好学,老师也失去教学的劲头,教学质量越来越不均衡,家长更加不相信老师,形成当今恶性循环的局面。


现在的乡村教育缺乏的是优质教师和教学资源。由于乡村学校的条件有限,生活艰苦,并且工作劳累,导致一些优秀的教师不原意去做乡村教师,也由于教学老师不足,必须招聘一些代教老师,有的老师教好几个班级,教了数学课又教语文课还教音乐,所以导致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另外乡村学校教育设施落后,硬件配置不足,比如电脑,少年宫,图书馆,体育设施,有很多小学做体操的地方都非常小,有的跟本没有体育课,一些图画课,思想品德课以及历史课跟本不教育,只是单纯的学习语文数学课。试问一个学生(德志体美劳)都得不到全面教育又如何能教育出好的学生来呢?


原始地址:/chaoliu/3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