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教育?你支持快乐教育吗?

快乐教育我当然赞成了,不赞成的估计是对快乐教育本身理解不正确!

快乐教育,重点在教育,前提是用快乐的方式进行教育!不是有的人说的,只要快乐就行,教育成了次要的!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呢其实因为你对这件事感兴趣了,你就学习起来就不觉得累,不觉得枯燥!这不正就是快乐教育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不也是说的快乐教育吗?

既然我们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那为什么不让他们快乐地学呢?我们过分强调教育,而不去重视教育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那更是划不来。

只有让孩子享受教育,享受学习的过程,那就事半功倍,既收获了知识,还没有磨掉孩子的天性!


“快乐教育”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换而言之,就是快乐的教,育快乐的人。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人”包括学生和老师。现代教育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因此,快乐教育真正体现了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人本思想。


近几年,快乐教育一直被推崇。

如今孩子的学习负担重,压力也无比之大,快乐教育就像一习凉风,给目前的教育环境带来了一股清流。

但也有不少父母提出质疑,说“读书的过程本来就是痛苦的,哪有什么教育是轻松愉快的”,他们还说,“让孩子轻松快乐,根本就不是什么教育理念,而是家长的不负责”!

其实,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分歧,是因为父母们对“快乐教育”的理解不同。

有的人觉得让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想不学习就不学习,就是快乐教育。

有的人觉得让孩子边玩边学,学成什么样都听天由命,就是快乐教育。

前几天碰到一个做销售的小姑娘,才21岁就不上学了,她说爸妈特别宠她。

她16岁进入青春叛逆期,不想上学了,老爸一口答应,说:“闺女,你做任何决定,爸都支持你。”

然后就给孩子办了退学手续,带她到张三李四家打麻将,只要女儿快乐就好!

这小姑娘跟我说,她爸给她的教育就是快乐教育,我不禁呵呵了,这种快乐教育何其悲哀。

都说要快乐教育,却不是每个家长都给得起“快乐教育”,那么,什么样的家长能hold住快乐教育呢?

父母的不快乐,

是如何“传染”给孩子的

我不快乐,所以更希望孩子拥有快乐”,这是意识层面,我们的想法。

可是在潜意识层面,父母倾向于让孩子尝尝自己童年的各种痛苦味道,把孩子制造成理解自己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她一直很好奇一个问题,那就是妈妈总是跟她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你的财产都要防着老公,为将来离婚做好准备。

明明自己的婚姻很幸福,老公体贴又担当,妈妈是不是“有病”,才会总是跟她说这样的话。

不仅如此,妈妈还会下意识否定她,不论她做什么。

例如,她要是想出门坐公交,妈妈就说公交太挤,还是自己开车吧。她要是想开车,妈妈就会说一点也不节俭,有直达的公交为什么要开车?

有时候朋友也想跟妈妈大吵一架,可是她又舍不得。她知道,妈妈只是生活得不够快乐,内心需求没有被满足。

原来是朋友的父母关系不太好,虽然没有离婚却分居多年。家里生意做得不错,在市区买了好几套房子,却总因“经营理念不合”而吵架冷战。

这世界上不快乐的人有很多,可几乎没有人愿意“孤独的悲伤”。

父母身上的悲伤,会通过各种方式“感染”给孩子。

父母压抑的东西,希望让孩子替他表达。

同时,孩子看到父母如此压抑,自己快乐的时候也会有负罪感。

所以说,原生家庭的问题会代代相传,父母身上的匮乏,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当父母后也容易成为“吼爸吼妈”;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当父母后也容易与孩子情感疏远……

父母会倾向于让孩子体验自己的痛苦,比如失败婚姻的痛苦,被否定的痛苦,从而把孩子拉到和自己一个“阵营”。

当然,如果给我们选择,我们肯定不会选择故意让孩子去痛苦。

可是如果我们自身都是匮乏的,对孩子的爱也就缺乏边界,变成“共享痛苦”的爱。

孩子快乐时,

父母为什么“恐慌”了

有一个场景,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炎炎夏日,我们从冰箱里拿出半个冰镇西瓜,用勺子挖着吃,一边“葛优瘫”在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

简直是人间美事啊!

这时,如果父母突然下班回来,他们会说什么?

“作业写完了吗?”

“吃冰西瓜不怕拉肚子啊?”

“躺着看电视还要不要眼睛了!”

“坐直了看,都要驼背了!”

其实这个场景有多么罪大恶极吗,似乎也没有。可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泼冷水”。

每当孩子快乐的时候,父母总会及时喊“不”。

仿佛快乐是罪恶的,是不可控的。只有打消了孩子的快乐感,带着压抑和克制,他们才能成长与进步。

就像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苦尽甘来”“逆水行舟”,必须跟自己“逆着来”,才能进步。

如果孩子快乐了,那么父母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下意识的想法也许就是我们对待快乐的态度。

孩子期待的父母,一定是可以和他们一起坐下来,享受生活的自在与惬意的。但是父母会觉得那样是罪恶的,生活中还有那么多难题没有解决,自己凭什么快乐,凭什么放纵。

更何况,也只有孩子变得不开心,不幸福,我们才能与孩子建立联结,以父母的身份“拯救”孩子。

其实很多父母可能都说不清楚,快乐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所到之处,总有辩论。

其实“快乐教育”是十九世纪由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最早提出的,他主张:

“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规律,符合儿童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顺应儿童心智成熟的自然顺序。”

斯宾塞说,“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他说,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

快乐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是兴趣推动他们不停的探求新的知识。孩子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

好奇心驱动孩子主动学习,他们会不断地收获学到一个新知识,学到一个新技能的快感。

有合理的竞争环境促使孩子不断想超越自己,超越同龄人,但这种竞争只是对事不对人,孩子可以勇于面对失败。

孩子有积极的心态,有目标和信心,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敢犯错误,勇于尝试,知道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途径。

是不是觉得第一条就不可能?

貌似兴趣只会推动孩子去玩电子游戏,而不会推动他去读书学习。嗯,所以,光知道什么是快乐教育还不行,家长本身还得以身作则。

自己本身就是学习型家长

下班后,睡觉前,你一般会以什么方式消遣自己的业余生活?

大部分的家长会选择追剧、玩游戏、买买买或者去餐厅大吃一顿。然后他们一扭脸就对孩子说,你要多读书,多学习,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何其没有说服力!

前不久高考成绩出炉后,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熊轩昂所指的“又好又厉害”是什么?其实指的就是家长双方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较高的职业价值或社会地位,是某一领域里的尖端人才。

这类父母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而且当他们需要保持在某一领域做尖端人才时,需要他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不断地进步。

可以想象这样的家庭里一定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汲取的知识,需要增长的技能,全家人一起读书学习的场面一定不罕见。

家长本身就是学习型人才,孩子耳濡目染就会了解知识的重要性、趣味性,爱上读书,并且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快乐。

所以,即使我们做不成尖端人才,也至少让自己成为学习型家长,保持对世界,对社会,对自然规律的敏感和好奇。

孩子学习时,我们也可以读读书,没事和孩子聊聊历史人物,聊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总比“儿子,写完作业了吗?咱上哪吃去?”这种话题更有意义。

都说现在的教育已经开始向精英家庭倾斜,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资源,贫富家庭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实,真正决定孩子的教育是不是成功的,决定孩子在学习中是不是快乐的,能不能为孩子减压的,是家长本身的软实力。

没有家长穷得买不起一本书,也没有家长忙得没时间带孩子去趟博物馆。

家长的眼光和选择将决定孩子的教育是否受限,决定亲子关系是否圆融,决定孩子未来的出路是否一片通途。

所以,真正能hold住快乐教育的,是那些自身软实力比较强的家长,他们不信仰学校的教育,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对孩子最正面的教育。

他们不逼迫孩子“学习”,因为他们知道,生活就是一个大讲堂,而知识无处不在。

这条道路,对并不爱学习的父母来说,难度更大,也更为艰辛,但快乐教育,是孩子变得优秀且幸福的最佳途径,没有之一。


非常感谢邀请!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快乐教育最早是由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提倡的。

英盛观察“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这个观点,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开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斯宾塞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快乐教育的提出是希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教会大家通过改善心态来获取快乐。

快乐教育与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一样,终极目标都是使人获得成功,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因此,帮助孩子成功是快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快乐教育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用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没有笨孩子,只有没掌握方法的父母和老师。

2,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合理的竞争环境对孩子成长有意,但是需要注意竞争对象需要能比自己强,或者是自己的进步,引导孩子对事不对人,并勇于面对失败。

3,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好奇心强的孩子,创造力也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4,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广泛的兴趣、有限制的物质占有欲、亲密的亲子感情、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利、保持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的和谐、教会孩子积极调整心理状态。

5,快乐教育的禁区。粗暴尖刻的言语、过分地批评孩子、忽视孩子以及惩罚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把自己的遗憾让孩子来完成、要孩子十全十美。

6,父母要参与孩子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分解目标、以身作则,以增强孩子的耐心和勇气。

7,与孩子共同游戏。游戏是就是孩子的学习,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语言能力等;玩的感受和想法很重要。

8,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才能了解,才能建立友谊。

9,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给孩子以目标和信心,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让孩子知道积极的心态能解决问题。

10,激发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和安慰让孩子有信心。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不轻易否定自己,才是真正自信的孩子。

11,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培养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生活小事做起,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去除坏习惯的初期必须靠强制作用进行约束。

纵观以上种种,其实快乐教育的精髓,是要理解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给孩子爱、鼓励、约束,让孩子拥有更自信,更快乐的生活,使孩子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帮助孩子成功。而不仅仅是减轻孩子的压力,给孩子快乐。

快乐教育中的快乐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告诉父母和老师:要参与孩子的成长,努力去理解孩子,挖掘孩子最大的潜力,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才具有成功的潜力。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快乐的接受教育。

由于我国几千年来的选拔制度,家长和社会习惯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孩子的学业给予了过多的压力。所以,快乐教育传入我国后,立刻被学业的压力折磨得焦头烂额的老师和家长奉若经典,大家断章取义的截取了快乐的部分,却忽略了家长的责任和义务部分。

快乐教育不是仅仅给予孩子快乐,还需要家长给予孩子关注和约束。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仅有快乐,那么快乐也将没有任何意义了,快乐将变得索然无味。

给孩子适合他的教育,关注他,帮助他,鼓励他,并且约束他。这才是真正理解快乐教育的含义。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支持快乐教育,我就是一个快乐教育的执行者。


教育本来就是很苦的鸭


快乐教育有成功的案例没有?如果效果好,应该支持。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可做儿戏的。


“快乐教育”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我支持快乐教育。老师快乐的教,学生快乐的学。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回归童心


快乐教育是不可缺的,作为教育者在传授完整的知识的过程中,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体验,让孩子喜欢上学习。但不能夸大快乐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吃苦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格?


学习的本身是痛苦的过程,有快乐也是短暂的。


少留作业就是快乐教育,作业太多厌学的节奏,痛苦愤怒。


我认为,快乐教育是指在人的教育成长过程中,能够激励受教育者勇敢尝试,放手实践,并适时给予指导的教育。我支持快乐教育。


刘欢就是奉行“快乐教育”,其女儿从小对音乐有着极强的天赋,并且女儿也喜欢玩音乐,刘欢对此很是欣慰,便让女儿自行发展。

可是小孩子虽然喜欢音乐,但是缺乏足够的耐心,女儿说不想学了,太累了。刘欢本着“快乐教育”的理念,尊重孩子的选择。

可是后来刘欢在谈到此事的时候,就开始后悔,说如果当时自己能够逼孩子一把就好了。自己的女儿的天赋完全是浪费了。

“快乐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本着自己的天性,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自主学习。

但是父母却对“快乐教育”有了很深的误解,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就是让孩子回归自然,和自然玩耍,不能干涉他们的天赋,采用完全放任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懂规矩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要是没有规矩,那可以试想一下,孩子真的按照这种模式发展,那么后果会有多可怕。

没有规矩概念,没有长幼尊卑,没有法律概念,所有的东西都是凭心所欲,这种教育会很失败。因此,父母们千万不要走进这个误区,认为“快乐教育”不需要规矩。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勇敢的承担责任。既然他们选择了这个事物,那么犯错了或者失败了,孩子应该有承担责任的心,不然只会成就他们投机耍滑的性格。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今天看到关于快乐教育的观点,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人生之所以能感受到快乐,是因为经历过痛苦,如同经历过疾病之后,才能感受到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教育就如同人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是只有痛苦,也不是只有快乐,而是本身就该有苦有乐,父母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孩子苦中作乐,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而不是亲手给孩子缔造一个美轮美奂的温室,这让他如何面对未来残酷的人生?

快乐是一种感受,不是客观存在的物品,同一件事情,有的人感受到快乐,有的人感受到痛苦。只有快乐的人生不存在,因为没有痛苦的陪衬,我们无法感知到现在拥有的幸福与快乐。

教育中,孩子不经历失败和挫折,怎会在获得成功时欢喜雀跃,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砺,怎会有快乐的体验?

总之,痛苦和快乐仅仅是一种体验,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良好的习惯和强大的精神毅力才能让孩子轻松的驾驭未来人生中的一切。


当然支持,快乐教育,是让学习和成长变成一种享受。学习需要鼓励和回馈,快乐地学习过程才能让学习变得主动。当然,快乐学习不意味着没有痛苦的时候。


快乐教育就是寓教于乐,避免学生厌学,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不等于考试,也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快乐教育不是放纵教育,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因材施教,人性化引导学生学习与成长,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


没有真正意义的快乐教育,兴趣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主动学习,才是快乐教育基础。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培养有专长的人才。


可以很明确的回答,不支持!学习的过程没有是舒服的、快乐的,不管是高强度的记忆,还是冥思苦想的刷题,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都需要承受意志的磨砺,这个过程没有谁是快乐,悠哉悠哉的打游戏,开开心心的玩台球,和亲朋环游世界,这些时候的感觉和学习的感觉绝对不一样的,教育也是一个强迫自己更优秀的过程,就要放弃那种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想法,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如果你的社会资源足够丰富,足够让孩子能够帮助在他们成长的每一步上应付各类问题,那么你确实有资格让它有快乐教育,因为你有足够的资源经得起它的试错。

但是大部分人是没有的,学习是枯燥的,尤其是我们儿时养成学习习惯的时候,今天你不让它屏蔽的痛苦通常将来社会会还给他。

一个人的一生重要的是再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孩子的童年是合适快乐,也是合适学习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让两者同时成立。玩得时候快乐就好,学得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勤奋的痛苦着吧!


原始地址:/changshi/3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