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青少年暴力有没有直接联系?你怎么看?

游戏与暴力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没有关系,一个人的暴力来源是有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游戏造成。

某些游戏的特殊性的确可以让人产生暴力,试想一下,游戏是放松身心的,但是你的队友故意让你输了影响心情,这个时候内心的极度不悦便会产生暴力思想,从而可能把朋友揍一顿也说不一定。

但这只是少数,多数人在道德和人生观的影响下,还是会选择不去计较输赢,只有心理素质承受能力比较差的才会去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我更相信暴力的来源是心理作祟,一些孩子,看个动画片都能做出暴力行为,禁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一个案例,但实际上那个动画真的暴力吗?并不是,而是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思想,一种像动画一样永远不会死的思想,这种思想就产生了暴力行为。

心理问题才是暴力的根本原因,校园暴力现在依旧是一个问题,一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发生过校园学生殴打事件,甚至有的学生在校园暴力中失去了生命。

为什么会有校园暴力,心理作祟啊,有些同学仗着自己很强大,很自负,从而欺负弱小,在这里警告各位自负的学生,弱小之人的怨气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后果不是你承担得了的,要知道,你的身体很脆弱,而他,至少有百种杀死你的办法,不要去招惹是非,便不会惹火烧身。

一个人拥有正常的心理,拥有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去招惹别人,恪守自己的本心,心理要健康,扭曲的心理往往最致命。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们当年的那个话题,80后电影对我们影响有多大。有肯定是有,家长也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古惑仔系列影响了多少八零后也包括我。


肯定有啊。小时候最想活成侠盗猎车里面车手的样子。


游戏和暴力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我而言应该是有的,现在的游戏市场种类很多,第一人称,还有第三人称的游戏就更多了,往往这类游戏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容易让人代入进游戏人物,而代入进去后,对于心智不成熟的人来说,容易发生性格改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游戏暴力,而且这类人因为自身的性格都控制不了,就更容易沉迷游戏,所以,哪怕这类人很少,都会因为这样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游戏行业经常因为这样而有各类的新闻出现,比如前段时间的家长大闹崩坏三游戏群,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因为自己不够坚定,而要去怪游戏呢?


游戏与暴力似乎联系不到一起来,因为游戏毕竟是游戏,他只是供人消遣的东西,适当游戏有益,过于沉迷游戏可能会对青少年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现在的网络游戏设计的很巧妙,让人一玩就上瘾,尤其是对青少年这类人群,本身学习压力就大,人与人之间沟通也变得少了,有种无处安放的感觉,通过游戏可以适当的宣泄这种情绪,但是过于沉迷游戏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少了,对学习也不是很上心,影响肯定是有的,


最近一段时间里,国内一名自称是家长然后在《崩坏3》的一个游戏玩家聊天群内又哭又闹的消息几乎传遍了整个中国的互联网。这名自称是家长的人在群里大声控诉游戏聊天群里面的玩家都在教坏这位家长的儿子,其儿子因为过度沉迷游戏而搞到学习成绩达不到平均分。在这名自称是家长的大人眼中,游戏就是有害的,游戏会将自己儿子以及聊天群里玩家的生活毁于一旦。

那究竟游戏会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呢?过度沉迷的那些玩家肯定是会受到不良影响的,而在适度进行游戏的基础上,英国知名学府牛津大学的一名教授开展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以大量的暴力游戏青少年玩家以及非暴力游戏玩家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电子游戏与青少年暴力没有直接关系,这个研究结果否认了游戏有害论,尤其是游戏会让青少年玩家言行举止变得更加暴力的论调。

这项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教授AndrewPrzybylski主导,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含有暴力元素的电子游戏青少年玩家与攻击性行为是否有直接关联。研究对1000名14到15岁的英国青少年和每一名青少年的一位监护人,一共2000人作了调查与测试。青少年被试分为暴力电子游戏的玩家以及非暴力电子游戏的玩家,研究人员对这两类被试分别作了详细的调查。

所有的青少年被试以及其监护人都会被询问一部分的问题,对青少年被试,研究人员会询问他们最近在玩什么样的电子游戏,每天大概会花费多少时间在这些电子游戏上,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日常的生活有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言行举止有没有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等等问题。而针对监护人的问题则是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平常对孩子实行何种教养方式,孩子平常在生活学习中言行举止如何,孩子平常在对待同龄人时是否具有攻击性等等。

研究人员在对这些被试分别进行询问之后,为了进一步验证暴力电子游戏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还对被试进行了更加精密的心理学实验,通过各种数值以及指标,研究人员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到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对来自被试们的各种反馈作了统计学上的分析,结果发现比起非暴力电子游戏的青少年玩家,那些暴力电子游戏的青少年玩家在攻击性行为上,与前者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暴力电子游戏与青少年玩家的攻击性行为没有直接联系。

这项研究还得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结论,那就是青少年玩家的攻击性行为反而会受到监护人过激的教养方式的影响,如果监护人实行的是比较具有攻击性的教养方式,那么青少年就会在言行举止上变得更倾向于具有攻击性。所以说那名在游戏聊天群上大吵大闹的家长,在这名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影响下,其儿子会选择过度沉迷游戏,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儿子可能是没有地方去发泄自己的苦闷,所以就开始花费大量时间玩游戏了。

关注【拾部次元】,一个由漫画家撰写,有态度的动漫频道


我觉得一切问题都是应该有家长来引导,清朝的闭关,引来了八国联军,提高孩子素质的方法是引导锻炼,而不是关闭,毛泽东经常在风雨中锻炼,才得到了好的身体,孩子迟早要长大,要走进社会,


有,取消攻击性游戏


有!三观未建立起前,是有影响。


青少年暴力和游戏有没有关,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青少年暴力和网文有没有关?青少年暴力和电影有没有关系?青少年暴力和音乐有没有关?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会有人觉青少年暴力是因为社会上的因素,父母也因为有了背锅的借口而大力支持抵制游戏,高喊救救孩子,而看不到自己回到家吃完饭也是玩手机,打麻将,看电视,不反思自己在家里的所作所为有没有给孩子起到一个正确的榜样,孩子一出问题就从别的方面找原因,但是几乎忘了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家庭和学校占了90%。还有人说什么第一人称枪战游戏会怎么怎么样?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人格怎么样,但请恕我直言,游戏不会让青少年暴力。“网络延迟才会”


毫不夸张地说,儿童和青少年中暴力和侵犯的比率正在上升。因为除了游戏,孩子们花越多的时间在网络上,他们就越可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反社会或令人不快的消息,而这样的信息是家长和老师不希望孩子们看到的。

此外,由于电子游戏在本质上比电视和电影更具有参与性,而有些电子游戏在虚拟世界里推行暴力为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孩子们很容易会将自己与攻击者联系在一起。

此外,孩子们反复玩这些游戏,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重复和奖励以及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因此,与电视、电影等被动媒体相比,电子游戏可以更有效地向儿童和青少年灌输攻击性行为,进一步置儿童于发展攻击性思维和行为的危险之中。


感谢邀请,应邀而来。

先说说个人的观点:游戏与青少年并没有直接联系。

游戏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历史已经有很多年头了。不说其他的,没有诞生游戏前,青少年就没有暴力行为吗?显然不是这样的吧。没有游戏,但是还是有青少年暴力现象,说明游戏并不是导致青少年暴力的缘由。

相反,在我看来,游戏的诞生反而有助于减少青少年暴力现象。青少年期间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易叛逆。对社会或者身边的人和事没有一个良好的判别能力,易导致青少年心生戾气,出现脾气暴躁的情况。这些坏情绪都可以在游戏中得以宣泄,而不是在现实中使用暴力宣泄。因为我不相信没有一个青少年会在现实中使用暴力而不感到害怕的(极端除外)。

将青少年暴力问题归咎于游戏的话,实属冤枉,游戏表示不背锅,请从自身找原因。


原始地址:/baike/3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