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的孩子会帮你做事吗?

有过,比如帮我抬水浇菜,在我忙的时候做饭、扫地、叠衣服……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我回来的时候,已是晚上八点了,九岁的小女儿自己在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冲凉、洗头),还做好了饭。再穿着睡衣站在寒风中等我,当我下车的那一刻,听到她的喊声,孩子跑过来紧紧地牵着我的手告诉我:“妈妈,饭菜已做好了,我们回家吃饭吧。”我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搂着孩子往家走去。只是由于晕车,我根本吃不下多少饭菜。女儿见我难受,快速地吃完饭,跪在沙发上给我按摩太阳穴……我所有的劳累与难受,全部在女儿暖心的举动下消散了……

孩子的成长,是在不断尝试中慢慢过度而来的。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更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只是每个人做事的多少与方法有所误差而已。更与父母的教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要孩子以后有独立于社会的能力,父母就不能剥夺他成长的每一次机会。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在爱与被爱中慢慢成长。


孩子帮着家长来干活,关键有两点,家长需要放手,孩子需要鼓励。自从孩子从奶奶家接回来,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不仅我感触深,我的婆婆也是百味杂陈。

1.家长需要放手。在婆婆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所以她甘心孩子五六岁了,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先把饭给孩子喂饱了。正是基于这样的爱护心理,婆婆是一个手指头都舍不得让孩子动一动。

于是,当孩子接回自己家,当她听说每天晚饭后,孩子拎着垃圾五楼上下,又心疼又怀疑又怕被拐走。

但是,这对儿子来说,现在已经成为常态,最近几天还抢着要帮我洗碗,说是洗碗没学会,等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还不会,就不能照顾爸爸妈妈了。孩子的原话,无论有没有水分,起码代表课他愿意尝试去做的心态。所以这和家长的防守分不开。

2.孩子需要鼓励。刚开始下口扔垃圾,儿子也不愿意,怕黑怕下楼。在我们小男子汉的鼓励中,他才走出家门,甚至有几天拿上奥特曼壮胆。后来他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并且因为扔垃圾的行为得到了楼下爷爷的表扬,让他很受鼓舞,索性也不需要什么壮胆了。

所以,孩子有没有这么帮着做事,需要这两点基础铺垫,有放手和鼓励,没有哪个孩子不愿意帮父母分担的。


有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对待孩子,若有让其回报的心理,或许会适得其反。身为父母,只要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及时认真指点孩子做其该做的、学其该学的,并认真指出然后纠正其错误做法,让孩子养成做人做事的好习惯,在你需要帮忙需要孩子回报的时候,就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当然,我的孩子一直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至于那些远离父母不能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从生活实践中看,要其帮助父母做事,还是有些困难的。原因很简单一一平时少交流,感情得不到沟通。当然,出于对孩子的爱,平时也就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之后,自然是慢慢放手,给其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其自由的去发展。


这个问答问的好,在许多家庭中孩子,由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帮助家里做一些事情。

我家庭中孩子是个男孩,在大家庭中是长孙,对我们作父母的是个独生子。从小两边的老人(爷奶姥姥爷)和我们对孩子有些溺爱,没有培养好孩子为家做事能力。

我记得是在他上大学住校和工作以后,在他身边同学同事的影响下,回家时才能主动帮着做一些事情。

我想这种现象不只是我们一家有吧!其实,我觉得从小让孩子帮家里人做一些事情,是培养孩子的爱劳动和动手动脑能力,对他将来的工作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文只代表本人观点,愿与友共同探讨!谢谢关注。


我家孩子三岁零两个月,差不多是两岁的时候开始干家务的。身边的人都感觉孩子好懂事,姥姥说我是天底下最狠心的妈妈。可是我经历过大学舍友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的那种无助,所以还是从小抓起,习惯好培养。

如何做呢?

首先是从孩子力所能及,感兴趣的事情开始。比如说一起出去买东西,我就让孩子帮忙拎个轻点的袋子,或者是给她买的东西让她自己拿。一般孩子还是很愿意帮忙的,这时候你可以采取“示弱”的办法,告诉孩子妈妈拎不动了,这时候孩子也特别有成就感。

其次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可能刚开始孩子做的不好,但是你可以夸张式的表扬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做的很好,这样就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你要相信,同时你也会看到孩子越来越好。

最后遇到孩子不愿意做的时候,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即使是已经制定好的规则,也需要偶尔有所变通。你可以跟孩子说妈妈跟你一起做怎么样啊?或者是你不想做,今天就不做了,我们也需要放松,但是明天就不可以了哦!

可能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做的不好,或者做的很慢,事后还需要自己重新来过,所以就不用孩子动手,自己全干了。殊不知,你只要愿意给孩子机会和时间,孩子会做的超出你的想象。所以,请相信孩子。

孩子会不会帮忙家长做事,跟家长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有些家长是孩子想干的时候,家长不让。比如,孩子看见妈妈在刷碗,跟妈妈说,妈妈,我也想洗碗。家长直接回绝:算了吧,让你洗?洗不干净不说,水还洒一地,还不够我收拾的呢。快躲我远点儿......

孩子不想干的时候,家长非让孩子做。比如,孩子明明现在心系一个电视节目,妈妈非让孩子来刷碗:瞧瞧你,都快10岁了,一吃完饭碗一推就坐在电视前面,你就不能帮妈妈做点家务吗?这样孩子肯定是抵触的。即使刷了碗,也会对做家务这件事情深恶痛绝。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帮忙做事,要注意:第一,在合适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帮家长做事情的快乐。我家女儿四岁开始洗自己的小衣服和袜子,六岁自己刷碗没问题;第二,及时鼓励孩子;第三,家长也要多多示范,做好榜样。


会的,而且现在做的挺好。我家大宝是女孩,一岁半的时候开始的吧。现在孩子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衣服,书包,有时候还会帮我打扫家里卫生,还帮忙看弟弟!好多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有的是怕孩子做的不好,完了还的自己收拾,我不这么认为!

一岁多点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帮忙拿个东西,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能刻意的强迫孩子去做,比如一起玩的时候可以让他自己去拿玩具,不想玩的玩具自己放收纳盒,慢慢的孩子会养成习惯,不用提醒她会自己去收拾自己的玩具!

3岁左右的宝宝是可以锻炼自己洗洗自己的袜子,即便是孩子做的不是太好,作为父母要适当表扬一下,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吃完饭以后可以让孩子帮忙收拾自己的餐具,好的习惯的可以慢慢培养,养成的。

最后是多鼓励孩子,从小学会做一些家务,等长大出去上学或者工作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很无助,有时候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做,或者是觉的麻烦,难道你可以一直跟在孩子身边吗!


会啊!不但会,而且很乐意做,而且还做得不错,哈哈。我孩子两三岁时,就屁颠屁颠帮我拿衣架、摆鞋子。大点了,还嚷着要自己洗小短裤小袜子。大班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然后分门别类放抽屉里。还有择菜啊、扫地啊、拖地啊什么的,都有模有样得很。

我知道有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做家务,觉得孩子小,做不好。甚至会觉得做家务没出息,将来长大了只能给人打工之类的。其实呀,这些想法,只是大人一厢情愿的偏颇之见。在孩子眼里,劳动没有贵贱,他们更多的有好奇心的驱使,当游戏玩儿呢!

做家务到底对孩子有啥好处呢?好处真的很多:

1.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个不用多说。顺便要说句的是,不管孩子做得如何,一定要狠狠表扬。每次看到苗苗做事,我都会无比欣赏地说:“哎呀,这谁家孩子啊,这么勤快!这么能干!”可想而知,孩子听了这话,干得会更起劲。

2.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这点很多人想不到。如果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事,孩子会感受到来自家长的信任,他会努力做好。

3.还能启发智力。孩子做家务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困难。家长可从旁观察,不要轻易接手,这正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比如有次孩子扫地,不小心把一个瓶盖扫进了柜子底。她趴在地上,用小手够呀够不着,努力了好几次都无济于事,她有些急也有些气。我提醒说,可以借助工具啊。她马上受到启发,拿了晾衣杆来,一会儿就搞定了。

4.还能积累自信。当孩子在不断的家务劳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宝宝六岁了,一直被家人照顾的很好。但是这一年来,我的工作实在是太忙碌了。下班回家的缝隙时间,都要被我拿来做家务。毕竟每天的地板是要拖一遍的,清理垃圾什么的,后来实在忙不开就叫宝宝帮我扔垃圾。一开始宝宝很抵触,会反抗,我就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妈妈很忙,宝宝长大了,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帮妈妈了。后来,宝宝从不知道垃圾怎么倒出来,到主动帮我干活,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原始地址:/wangluo/1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