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得到了老子之道的几成传承?有何见证?

既已超凡入圣,何必得道成仙!


太专业,答不了。


没看出来


孔子非老子思想的继承者,谈不上传承几成,可以说孔子向老子问道以证己身,只能说孔子对老子的道有所借鉴!


那要看是从哪个方面理解的。道德经一篇文字有N多篇解释,各个方向全有。孔子还给周易写过外篇,也没见对预测有何参照。


孔子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篇文章大错。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老师是周公。因为周公才是儒家的开创者,只要看《尚书》就知道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周公开创了礼,有礼就有了秩序,有了规范。所以,儒学是从礼发端的。

至于孔子去见老子,只能说可能有这回事,也可能没这回事。因为现在我们只得到“孔子见老子,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种很模糊的信息。

为什么说神龙见首不见尾呢?有两种可能:一是什么也没说,二是话不投机。即“道不同不相为谋”。

老子的道是无为,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孔子的道是有为,要有君臣老少尊卑的秩序。所以他日夜梦想见周公: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他深叹礼崩乐坏,于是作《春秋》,用褒贬笔法,想要恢复周公的礼。

所以,不存在孔子得了老子的道。他们两个是南辕北辙。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来自《易经》,是此经的演绎阐发,窃以为,老子是得《易经》真传者。孔子问《易》于老子是独具慧眼的,孔子以儒家思想注《易》,想来是问老子之后。孔子自己有言:三人行有吾师,故吾以为老子可为孔子之师。


孔子请教过老子,老子对孔子主张是反对的,孔子没懂所以也没听进去。我知道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孔子求教老子,老子说,“你概括一下你的主张”?孔子说“仁义”!老子言到“你这不是敲鼓抓贼吗”?孔子没听明白,回去想了三天还是不懂。再有一个版本还是说仁义,老子答到,你把不仁义锁在箱子里便宜了大贼。


“孔子得到了老子之道的几成传承、有何见证”。孔子只得到了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的部分传承“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何以为证?

我们都知道孔子问道于老子之时,老子张开自己的嘴,漏出了舌头,孔子的弟子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的这种回答是正面回答吗?在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辩日

作者:列御寇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很明确的说明了“对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判断对错”。可是“孔子对弟子问孔子(老子张开自己的嘴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孔子逼而不答。很多人解释说“这是老子的牙没有了,舌头还在,这表明了老子舌头的(柔)克了老子牙齿的钢”。现在请教一下,是哪一本典籍说的老子没有牙?如果说老子没有牙,老子的“强其骨”怎么解释?难道老子只会说“强其骨”而做不到“强其骨”吗?那么老子张开自己的嘴给孔子看,是什么意思呢?老子是在告诉孔子,“问道、悟道从自己的舌头开始,通过上察天体、下察己身最终而使自己的舌头自然而然的舌抵上腭、并且最终使自己的舌头伸向自己的喉咙方向,这样能够使口腔内唾液分泌充足、就不会有蛀牙。并且舌头恢复了伸向自己的喉咙方向的功能、就获得了、实际上是恢复了自己的辟谷功能,婴儿的只吃奶、不吃饭、那实际就是我们的辟谷功能、人人都有。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恢复人体的其它握固功能,直到体会到穴位的跳动、再到体会到经脉的脉络”。老子既然对孔子张开了自己的口,老子会不给孔子介绍为什么张开自己的口吗?孔子继承了道德经的部分的“仁”,但是对“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中的“仁”孔子是不可能懂得的,因为孔子的主张是“仁”,对“不仁”孔子是解释不了的


不知你说的是那个老子。

孔子年轻时向老子学过礼。

《礼记·曾子问》通过曾子问、孔子答,传递了孔子曾经向老聃问礼的事,记载了老聃回答孔子的四个问题。其中有一处回答可以找到时间的佐证:“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gèng,道路),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且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diàn 临近)患。’吾闻诸老聃云。”

此后孔子与老子长时间未谋面。

《庄子·天运》说的“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其时孔子已有众弟子了,孔子有自已的“道”,与庄子说的所说道是不一致的,这时孔子见老子并无所获。

《礼记·曾子问》孔子学礼的老子与庄子说的老子是不是一个人还不好说。


孔子得到老子多少传承,我们换个角度来分析:

我们都知道,孔子师承于老子,从一些日常对话问礼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孔子得到几成传承和道行!

以下是著名的“孔子问礼”(白话版)

洛阳有一个碑叫“孔子问礼处”,当然这是清代人建的一块碑,现在还保留着。

孔子去了洛邑,拜见了老子,老子接见了他。那么老子是干什么的呢?老子,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国家图书馆馆长。但是,我觉得他不仅是一个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且很可能是几个部门合起来的首长,比如既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又是国家档案局、文物局的局长,还是一个国家博物馆的馆长。大家可以这么想,为什么老子这么有智慧?

第一,天资聪明,老子具有极高的智商。

第二,善于学习。正因为他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所以好多典籍别人是看不到的,就好像我们今天一样,宋版书能看到吗?看不到。作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好多别人看不到的典籍,他能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文物,他能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档案,他能看到。

第三,他接触的人的层次不一样。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去的是什么人?是一般布衣吗?不是!要非常高非常高的高级人才、高级官员、高级知识分子。所以我们有一句话:“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和这样高层次高智商的人交流,当然灵性焕发。

第四,他在王权的中心,又在朝廷上做史官,所以他能够大量地吸取当代的信息,又熟悉大量古代的历史。

所以,我分析这四点是老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再说,老子同意孔子来见他了。孔子去见老子,是怀着非常敬重的、佩服的心情去的。一进门,他就傻住了。怎么,这就是老子?这就是我们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看到的是什么?一个老人在那里晾头发,而且这个老人晾头发就像一枝枯木,像一棵没有生命的树一样站在那里。老子的头发,比我们今天任何一个女同志的头发还要长。我们今天女同志的头发一般到背,再长一点的到腰,就差不多了,老子的头发起码要过膝盖。为什么?那时候人生出来以后头发是不允许剪断的,因为受之父母,剪断就是不孝。

那天,想来太阳好,有风,所以老子晾头发,那样子潇洒极了。同志们看我来比拟一下,老子站在那里晾,孔子坐在那里看。这么长的头发,微风吹来,飘飘荡荡。啊!你看看,洋洋洒洒,老子头微微抬起,站在那个庭院当中,像枯树一样。啊!头发像千万条杨柳一样,在那里飘呀飘!哎呀!老子那种风度,那种风采,深深地打动了年轻人孔子的心。孔子想,我也晾过头发,我也看到过别人晾头发,可是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风采!

老子晾头发怎么样的?眼睛似闭未闭,脸上似笑不笑,神情似睡不睡。风吹,叶子动,打在他的脸上,不动声色;蝴蝶翩翩飞过,声色不动。孔子说,哎!好像一株枯木,灵魂出窍啊!这是怎样一回事?

孔子很有修养,他是跑到中原,跑到洛阳这个地方来请教的,他不能打扰老子,这个问号,只能放在心里。因此他规规矩矩地坐在边上等着,等老子晾完了头发,再问。

老子终于把头发晾完了,眼睛睁开来了,是那么的慈祥,带着微笑。

孔子就问了:“先生,我要请教个问题。”

老子说:“问啊!”

孔子说:“不好意思的啦!刚才我看你晾头发,分明看到你灵魂出窍,好似枯木一株,站立在庭院当中,请问先生干什么去了?”

老子说:“哎呀,你观察得很仔细,我确实是灵魂出窍,我进行精神漫游了。”

老子很和蔼地与孔子交谈。孔子那颗心来电了,激动了,感动了,打动了!他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一种智慧的声音,他好像突然来到一个智慧的大海边上,看着万丈波涛在那里瑰丽地汹涌澎湃,智慧的浪潮在那里激荡起伏!我怎么从来没有体会到这种智慧的碰撞?只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孩子,在智慧的大海边上,捡着智慧的贝壳,一枚又一枚……

老子给他讲些什么呢?没有细说。我在想,老子慢悠悠地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者,滚滚红尘也!老子就利用他晾头发的那一刻远离红尘,让精神返回去作灵魂的漫游!怎么返回?怎么漫游?用我们今天时髦的话来说,由时空的隧道返回。老子就从滚滚的红尘当中脱离出来,超越出来,由外面的滚滚红尘穿过时光的隧道,进去,进去,漫游,漫游。由“万”返回到“三”,再进入时空的隧道返回,由“三”减少到“二”,然后再经过时空的隧道返回到“一”,最后再经过时空的隧道返回到“无”。“无”是什么东西?“无”就是“道”产生的地方,就是“原道”的地方。这个地方和滚滚红尘离得那么远,这里智慧的阳光闪动,这里智慧的凉风吹拂,这里智慧的鲜花开放,这里的空气没有污染,这里的水没有污染,一切都没有污染。老子返回到了原道的那种原生态的地方,那种很理想的地方。老子干什么?四个字:“涤除玄览”,也就是澡雪灵魂,他把自己心灵上沾染的那种滚滚红尘来一番心灵的“沐浴”。头发有形的沐浴,把灰尘洗去了,心灵也要经常地“沐浴”。这个“沐浴”靠什么?就靠这种修炼自省的功夫。当时孔子大概不太理解这种境界!

孔子当时非常的激动啊——今天自己终于遇到高手、高人了,老子就是人生的高境界!他觉得到中原来不虚此行,收获太大了!孔子听了以后,在激烈地反思;所以,孔子出老子的门以后傻乎乎的。学生在门口等着,一看老师终于出来了,赶紧问,夫子,刚才您见到老子了吗?请你谈谈,访谈印象怎么样?孔子就好像一个木头人,眼睛也不眨一下,眉毛也一动不动。

据说,孔子见到老子以后,三天都木呆呆的,一句话都不说。我想,孔子是在做一种深刻的反思:为什么老子的境界这么高?老子引起了他心灵的震动。

三天以后,孔子终于讲话了。学生就缠着他:夫子,请您无论如何跟我们谈谈您的访谈感想。孔子说,二三子啊,我给你们讲,我受的教育太深刻了!

孔子说,如果是一只鸟的话,我当然知道它是怎么在天上飞的;如果是一条鱼的话,我当然知道它是怎么在水里游的;如果是一头野兽的话,我当然知道它是怎么在地上跑的。如果是一只鸟,我知道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如果是一条鱼的话,我知道可以用钓钩把它钓起来;如果是一匹奔跑的野兽的话,我知道可以用网把它逮起来。可是,如果是一条腾云驾雾的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啊!老子,就是人中之龙啊!

孔子感到灵魂的震动!老子就是人中之龙,见首不见尾,不知道他怎么如同腾云驾雾一般的。

学生很有意思,问,先生,您说老子是一条龙,请问,先生您是什么?

孔子说,我怎么能和老子相比?我只不过是一个嗡嗡飞着的虫,而且我这个虫是在瓦罐里飞的。这就是孔子伟大的人格——你是龙,我很谦虚,是条虫,是在很小的空间当中飞的虫。也就是说,我孔子太狭隘了,不知道天地有多么广!


孔子无常师,老子只是其中之一,那些认为孔子就是纯粹的继承了老子的想法是不对的。至于几成就更太过于数学化了。只能说老子对孔子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比较科学。


孔子之道来源于老子之道,儒家的祖师应该是老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如果丢失了“道根”,还能那么“高大上”吗?可以这么说:孔子如果没有得到老子的亲自教导并通过修道初成达到“道童”水平,那么,孔子就不太可能有后来的“道果”成就,最多只是个“北方之贤者”,有何见证呢?

见证一、孔子的志向就是向道,孔子之道就是老子之道,孔子在51岁时师从老子之后,才真正跨进道门。《论语·述而》中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翻译成为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那些认为孔儒之教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的观点是不是丢失“核心之道”的“无的放矢”的“胡言乱语”?《中庸》开门见山:“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学之教即修道之教,教育的基础就是修道。《论语·里仁》中又有: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中还有: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是什么?来源于何处?孔子的这个“道”其实就是老子之“道”,来源于老子的亲自教导,也就是说,孔子虽然“志于道”,但是一直没能够真正进入“道”门,直到他在51岁时拜师老子后,按照老子师父的教导进行修道,才能够跨进“道”的门槛并开始真正体验到了道的滋味。《庄子·外篇·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孔子不出三月,复见……老子曰:“可,丘得之矣”!道家的修炼之道一般都要先过基础关,这个过关的过程叫做“百日筑基”,时间大概就是三个月左右,所以,51岁的孔子在拜师老子并且得到师父的亲自教导后通过修道“不出三月”就过关跨进了道门关,当然,仅仅只是初关有成,还处于”道童”的层次水平,但这已经就比常人高很多了,再加上孔子在文字方面的天赋,修道则使他在学识见解上“如虎添翼”。

见证二、儒家的“儒”字本义就是指修行和修道:汉字“儒”的初始字形见上图,图中的字形就好像一个人在站桩或沐浴,这也是修行和修道的基本功:道家很多门派都有站桩功和沐浴功。“儒”的基本含义就是指修行并洗涤人体,所以儒家其实也是道家的产物或门派,儒家就是首先通过修“儒”“修身”来洗净人体、洗涤人心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而儒教则是统治阶级为了“国家统治”的需要而对儒家学说进行“刻意改造”和异化的结果,后世所谓的儒家或儒教之人绝大多数表现为“舍本逐末”,只在文字学问和礼教及“学而优则仕”等方面大做文章,把儒家的“修身”之本仅停留在口头文字上。

见证三、《论语》中有孔子儒家的修道口诀和体验感受,你知道吗?对每一个初读《论语》的人来说,语句“散乱”几乎都是第一印象:章节次序散乱,编排毫无章法。即使一章内,也是东一句,西一句,随意置放。两千多年来,无数学者在这些“碎片化”的微言里寻找“大义”,本文不是在其中考寻什么“微言大义”,灵智学君在这里主要谈的是老孔之道的“修身”问题,从修道的体验和层次来看,如果说在《论语》中也有孔子儒家的修道口诀和修行的体验与感受,你知道是哪句吗?而且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对应于人体的特定部位(该口诀的具体解说请见:《论语》中有孔子儒家的修道口诀,你知道吗?),如果你的修行达到了经络感应的层次,那么只要你念诵该千古名句,你的身体经络就会自然或突然出现特异的感应状态,下面仅提供与之相关的三个旁证:

1)、形意拳是道家思想应用在武术方面的一种体现,2011年,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什么是形意拳?就是象形会意,得意忘形的心意拳,形意拳的修道口诀有诗为证:道本自然一气游,松松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2)、黄帝佛足印的图片见证。

3)、普通人的站桩体感旁证例子:从2015年开始,我有幸接触到站桩,经过这几年的修炼,我整个人的身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自己的心性也慢慢开始变得恬淡虚无、善解人意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疾病折磨后,才知道自己的病就是有再好的医生、再好的家人,他们都帮不了我,只有自己靠自己,也可以这样说,站桩是我的依靠,是站桩让我的生活从黑暗走向阳光,可谓是有阳光的日子,心情也灿烂!在练功的时候,气会自动的先走腿,腿走满了后,气就自己往上冲了,冲到头顶的时候,感觉眼前有金黄色的光一闪一闪的,慢慢的会感觉到全身通透、整体如一,这个时候常常会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声,外界的一切声音会变小,但这种情况往往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一会儿似有非有,一会儿又进入了这种状态,有的时候身体会像一个空壳一样,曾经一次练功时头顶的百会穴直通到脚底的涌泉穴,像灯管一样成了一个直的空管,去年在练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很多种奇怪的反应,有一次练着练着,眼珠子好像被人用手使劲攥住一样,很紧很紧;有时候,气会在身体的病灶处打转;还有时候,练着练着自己会不自主的微笑......每次炼完功后身上都会排出很多汗,腿部的酸胀痛沉也消失了,就像多年的下水管道里堆积的污垢被清理掉了一样,很舒服,浑身轻松,这种感觉是拿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如果一次性炼功时间长了,舌下会慢慢分泌出津液,是甘甜甘甜的,由于在练气的过程中一次性咽下会很噎,可能是食道里有气往上冲与津液形成对抗,所以我就会分三次咽到肚子里去,再故意打几个隔,津液才能顺畅的流下去。我练站桩比较注重脚底而不太关注腹部丹田,我认为只要做到全身松开,上松下沉,把劲沉到脚底,会自然产生一种往上升腾的感觉,愈沉脚底,升腾的感觉愈强,劲力就愈大……

见证四、孔子的重要“道果”是为《易》作《十翼》:修道真实进入道门之后的人,没有不喜欢玩《易经》的,反之则未必然,当修道入门后玩《易经》往往容易出现得意忘形的景象或行为,很多人一辈子就局限在其中了,孔子为《易经》注释作《十翼》就是如此。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易纬·乾坤凿度》记曰: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旋(旅),请益于商扭(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停读《礼》,止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但是孔子的师父老子则非常超然,当年,老子欲离周归隐,出函谷关时,关令伊喜以天下苍生为念留之,老子为伊喜的诚心感动,于滞留期间,留书五千言后,驾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老子留下的五千言即《道德经》,其实《道德经》可谓是研修《易经》的“最权威的标准参考书”。孔子拜师老子并修道进入道门能够体验道的滋味,在有了初层的道行修为后就“浅尝辄止”了,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而且还犯了修道方向性的大错误,要不然,就不会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因为,如果孔子认真修道再上几个道层台阶的话,人体内会自然出现“河图”,这个“河”在道家叫做“黄河”、“天河”或“曹溪”,道家把能够在体内修证出“河图”的人叫做“圣人”,这是道家圣人级别的自然生理标准,也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真实道义,“道童”“孔圣人”明显还没有达到这个修道级别和生理标准,“孔圣人”只是“皇权统治”追封推崇和俗人社会特意“栽培”出来的某种“文化偶像”,在道家自然真圣人面前,“孔圣人”就是个“假圣人”。如果孔子坚持修道并有成的话,身体健康问题应该不大,活到“天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孔子最后是卧病不起,七天之后便溘然长逝,终年七十三岁,而老子的最终和去向则成了我们人类社会的一个“千古之谜”。


孔子传承老子之道?笑话。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孔子问礼于老子,让老子嘲笑讥刺了一番,孔子回去对弟子说,见了老子如见龙。后面就记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其谓是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孔子自鲁远道而来见老子,有两个目的:一是到老子这里来印证学问,所以,他一见老子,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二是想听听老子的学问,以俾广益。

没想到老子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孔子的学问,大袖一挥,把孔子心目中的古圣先贤轻轻掸去。

【老子曰:“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接着,他淡淡地说道:君子么,如果天下太平,官场干净,就出来坐坐公车做做官。如果时运不济,官场贪腐,那就做野外的蓬草,在乡下随风而行安步当车吧。

当时孔子三十四岁,志向远大,才能卓越,有一股子“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劲头。

老子这样的话,一定让他惊诧莫名,如遭棒喝。

一个人,如果有才干,再有志向,雄心勃勃,气势汹汹,雄辩滔滔,逼人咄咄——他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当头一棒。

老子提醒他的,不过是:这世界比你的额头坚硬得多,不要正面撞上了,知道进,还要学会退。知道勇,还要学会怯。知道直行,还要学会迂回。知道坚定,还要学会灵活。

再看看此后的孔子,读着读着《论语》,会突然觉得碰见了老子: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这些“子曰”,是孔子曰,也是老子曰啊。

老子接着教导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不动声色地点出两个字:藏和愚。愚就是藏,把智慧藏起来,把才华藏起来,把志向藏起来,把理想藏起来。藏不是没有,不是放弃,是一种含蓄而坚定的保持,却并不咄咄逼人。

《老子》中“愚”字共出现三处,全是褒义词。

为什么?因为老子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是智慧的“收藏”。

接下来,老子还对孔子这样教训:戒除您身上的傲气,戒除您身上过多的欲望,过大的志向。

从中不难想象:三十而立的孔子,是何等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是何等胸怀博大,理想崇高;是何等意志坚定,充满自信。

这都是一个年轻人的优点,没有这些,注定不会有所成就。

但是,如果仅仅这样,而缺少适度的弹性,适度的退守,适度的淡泊,也不会成为大才。

此时的孔子,学问有了,志向有了,眼界胸襟都有了。但是,还缺乏一种东西:弹性的性格。

老子告诉孔子的,实际上就是一句话:性格即智慧。


孔子得到老子的传承基本上接近于百分之百。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中庸之道!

就是十分明显的“道”哇!

黄帝与老子的思想总汇,是道家核心思想,被称之为“黄老学术”。

黄帝的思想,主要是《道经》一书,被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失传,现仅余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老子对其进行总结,就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其实道家的理论重心,按照现代生物学的成熟理论就是“生态平衡”,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失衡---新生态平衡”的理论。

这就是“允执厥中”。

如何实现“允执厥中”?

方法就是“无为”,不要打破管理体系的平衡。

任何实现“无为”?

历史上老子的传人给出了三种方法:

一是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凡事不过不及,不温不火,不偏不倚,以更好保持管理体系的平衡状态,这种理论培养出了儒家。

二是庄子提出的“君无为,臣无不为”,君王不去干打破平衡状态的事,如果要打破,就要责怪一个选定的道家替罪羊,这种理论培养出了道家道派,后来成为了纯种道家。

三是韩非子提出的“君无为,法无不为”,君王同样不主动打破体系的平衡,如果要打破,就要责怪制度不好,进行制度的目标修正,这种理论培养出了道家法派,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了所谓的法家。

这也是一种老子思想“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即老子的“道德家”思想分化为相权(儒家)、宗教神权(道家)、皇权(法家)的“化”法,当然关于“一气化三清”还有一种“化”法,是周公思想的“化三清”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以周公(原始天尊)为信仰核心的上古儒教(阐教,皇权基础),是在汉武帝时期分化为以老子(太上老君)为信仰核心的中古道教(人教,宗教神权基础)及以孔子(通天教主)为信仰核心的中古儒教(截教,相权基础)的。

但不论那一种“化”法,儒家思想发端于道家思想,都是不争的事实,儒生也以方士为信仰核心,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儒家思想为主),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其缘由,就是因为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是同源的关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论道”也由此分为了三种意境:

一是法家意境,主要论的是“帝王之道”,偏重于帅才。

二是儒家意境,主要论的是“言语之道”,偏重于口才。

三是道家意境,主要论的是“规律之道”,偏重于人才。

这三种意境合起来,就是《道德经》描述的“道(道人,也就是法家帝王)可道(道语,也就是儒家大臣),非常道(道理,也就是道家方士)”。


孔子是孔子,有没有老子其人还得另一说。确实有人写了道德经,但是谁还存疑。你以为的老子李聃,是李世民为了抬高自己的祖宗弄出来的。李世民其时世家门阀观念很重,隋朝不就是动世家太猛了被李唐代替了么?李有鲜卑血统,不抬个李氏祖宗出来站不住脚。明白?

孔子没有见老子。孔子老子相见一事,语见庄子秋水篇,秋水是庄子外篇,庄子外篇是伪撰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为什么,因为庄子外篇第一篇骈姆起首开始价值观混乱,胡说八道得看不下去。如果你读过论语,哪会信啥孔子请教老子?

论语,为政篇,2.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四十不惑是说孔子四十已经悟道了,五十孔子已经知天命而行了,哪来的五十一见老子而悟道?而且,论语的述而篇子罕篇,每一章得用道德经好几章来解,存在孔子比老子低吗?即使两人都述圣人,论语的境界也比道德经高。大白若辱,质真若渝,大成若缺,论语是人文圣典。孔子是至圣先师。


也许用借鉴更合适。因为孔子的思想极为坚定,那就是毕其一生克己复礼,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他提出的“仁”、“礼”主张。这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关。儒家出身于司徒,掌邦教,他的骨子里就是以教化人伦为职责,并且愈老弥坚。他上任司寇不到一周,先把他的教育对立面少正卯杀掉。

孔子从是祭祀的司仪工作,死者为大,他是埋人的现场执行官,他说的话在祭祀和殡葬现场就是圣旨,因此能得到极大成都的成就感。这些在《礼记》礼能得到很好的答案。《礼记》有许多记述他与弟子们就殡葬相关问题的问答。《孔子家语》也有相关问题的记录。被誉为儒学第一书的《孔子家语》就记述了孔子西行问礼的事,其中就包括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参观周王室的祭祀大典等等。但《孔子家语》只记载了孔子问道于老子出发前的情景: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之归,则吾师也’。

司马迁在《史记》记载了孔子问礼与老子的过程和老子对他的批评,说孔子热衷的那一套礼义之类的,“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也”,于今何益哉?

《孔子家语》还记载了老子送别孔子时的一段批评,他对孔子说,不要耍小聪明,揭人隐私,说人坏话。孔子表示愿听教诲:“敬奉教”。

这是儒家经典所记,应该不是庄子、司马迁的道听途说。这段话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孔子问礼是真,接受老子的“道”是假,他回去后依然从事的是以“仁”为本的教育思路,丝毫没见有所改变,这就是孔子的执着处,他一心在“礼”,不行道。他的“道”就是“礼”,因此孔子即使接受了老子的道,也只是将老子的道转化为了它所苏姚的“道”。也就是说孔子没得到老子关于道的真传。


孔子可得老子三分传承,但没得到实质。


粤夫仓圣造字,聿启文明。周任直书,创成信史。道统传自禹汤,周德衰从幽厉。九鼎迁而名器失尊,五霸出而干戈不息。兴言及此,感慨系之。

尔乃圣人出而黄河清,东周有可为之望;孝经成而赤虹化,上天示厌乱之心。是以尼山讲学,英才荟萃于一尝,阙里传薪,弟子精通乎六艺。

赴周京师事老子,问武乐敬服苌弘!

孔子到周京后先到馆舍中安顿车马,预先差御者探明老聃住处,来朝和敬叔同到老聃家,投名刺请见。

老聃接入客室,孔子就来意申说:“慕先生博古通今,精明礼乐和道德,专诚求教”!

老聃答,二位既然误信我虚名,路远迢迢赶来,安敢先知先觉,只好把我的一知半解,尽量贡献二位,聊汉酬答远道来访的隆情。

吾自问于礼和道德,尚能略知一二,讲到乐,自从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到现在,古乐今乐,不知道有多少,吾非乐官,未曾专心研究,而且乐是宴飨要用的东西,关示颇重要,不曾实习,不敢乱道。

二位既奉鲁君命到此,必要切问周乐,我自愧不称职,只好荐贤自代,我友苌弘,任王朝乐官长,乃祖乃父也任乐官,经验丰富。

孔子拱手道:“承情介绍,敢问今礼为不及古礼?”

老聃微叹道,这都是周室衰微,诸候争霸,各舟僭礼称雄,今礼简直不可闻问了!

讲到古礼,那是周公旦辅佐武成王时所定,西周隆盛时,各种礼制全备,上下遵守,莫敢僭用。自东周以来,王道日渐衰微,古礼也渐泯没了!

后老聃又将古圣王承天道以治人情,奉鬼神以设教,以及制定郊社,禘尝,馈奠,射飨,食飨等礼制详解。

之后又访请苌弘就乐礼之事请教。

仁人赠言心语重,现在世上的士人,聪明深察的容易死,因为喜欢议论他人长短;博辩宏达的难保身,因为喜欢揭发他人的罪恶;居家当知养生孝亲;做官当言听则仕,不听则退。

孔子稽首作别后,取道回转鲁国,入朝复命昭公。

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35岁,早婚得子伯鱼已15岁。

嗟呼,生前未展素王之志,身后偏留青史之芳。


原始地址:/shenghuo/1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