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跟孩子谈钱?如何通过谈钱提升孩子的主动性与责任心?

孩子的教育确实是难题,没一个人能确定自己的方式就一定对,只能说,对待孩子的教育,尽量以价值观去教,而不是量化的理性,因为孩子听不懂,用感性的方式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爱看动画片,在小时候,给予播放这方便的动画片,比你教都懂得快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的父母总是跟我说:赚钱不容易,你别乱花钱,家里有饭吃,吃什么零食,多浪费钱!我就是听着这些话长大的。父母虽然没有错,但这些话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一辈子,导致我一花钱就有罪恶感。

当我有了小孩子,我必须要好好和他聊聊钱这回事:

现在网上总是能看到,哪个小孩沉迷游戏,花费上万块打赏主播之类的新闻。也许很多家长还没意识到小孩子对于金钱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首先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认识了解:

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钱可以用来买他喜欢的玩具。告诉他他的玩具大概多少钱,父母一个月的工资多少钱,算一笔账,父母的工资可以买多少玩具。这样一算,孩子就明白,父母的钱是有限的,不能买下所有他想要的东西。带他出去走走,告诉他商店那些人都在辛苦工作,一天才能挣到多少钱,挣钱确实不容易。

培养孩子存钱的习惯当孩子对钱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定时发放一些零用钱给孩子。这些零用钱可以当作奖励,每周或者每月发一次。给孩子布置任务,比如做家务,完成后,可适当增加零用钱。让孩子作一个计划表,计划这些零用钱怎么用,最后都用到哪里去了。让孩子去管理一笔钱,他能对金钱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别忘了告诉孩子,钱很重要,但钱不是生活的全部。


直接给


比如说,家长以金钱作奖励,一切事情以钱作为前提,这样的孩子就什么都说钱,以金钱来提升孩子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大概不会长久,当主动性的价值高于家长所给的钱,他就会再给家长讨价还价。


好孩子不用教育,坏孩子怎么教育也白搭。与其让孩子学习钱的重要性,还不如教其认识知识的重要性。小时候老爸就教育我,但是能花钱买来的东西都不要,凡是花钱买不来的都要想办法得到。学习知识学问是花钱买不来的,好的修养习惯也是花钱买不来的。法国的奢饰品有一句话,虽然是贬义但是也说明了衡量社会价值的因素,那就是你可以买到我们的商品,却买不到我们的品味!多教教孩子与金钱等价交换的方法还有大于金钱的价值更有意义!


小孩子对金钱的认知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把钱当物品

2、第二个阶段:知道金钱可以交换物品,但不知道币值的意义

3、第三个阶段:知道钱可以用来交换物品,也知道币值的意义,但不清楚赚钱的辛苦

小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大概在三岁左右,也就是他会用“我”来说话的时候。

我们也许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带孩子到广场玩,他看到邻居小孩子手上有玩具,然后就过去抢,邻居小孩子的妈妈看到了,就说:“给他,给他”。大家可以注意自家小孩子的语言,也是模仿着说“给他,给他”,这是因为在他的认知结构里还没有“我”这个概念,只到三岁之后,他才开始慢慢用“我”来描述;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他会死死的抓住钱不放,哇哇的哭,并且愤怒的告诉大人:“这是我的”,这时候我们再注意小孩子的语言,他会强调“我的”,而且语调明显是重音。这个阶段,发展心理学把它称为“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

所以这个时期,有些家长会尝试着让宝宝拿着钱去买棒棒糖,商店老板给他棒棒糖后,很多宝宝都不愿意把钱给人家;有些宝宝还会哭闹;因为在小孩子的眼里,钱是自家的物品;所以他对钱是有情感的,就跟他平时穿的衣服和鞋子一样的。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宝宝稍微大一点之后,你再让宝宝拿十块钱去买一瓶酱油,店家给他酱油后,他头也不回的就走掉了,这个时候的宝宝,他可能认识不同颜色的钱代表着不同的币值,但并不知道币值的意义!不同的钱对于他而言,就是不同的符号。

第三个阶段指的是六岁左右的宝宝,他在自我发展过程当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接受到了币值的意义,他开始知道不同币值的钱背后代表的规律,也开始注意到不同商品的价格,通过不断的观察父母购物的过程,验证了钱与物品的交易规律,他开始知道,一个棒棒糖一元钱,一瓶酱油五块钱等等这些信息。

所以,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具备了独立的用钱去购买商品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宝宝还有一个变化,就是“需要”的发展。他处于认知的高速发展期,对一切事物都会非常好奇,所以经常会问父母“十万个为什么”。同时,他基础的能力已经形成了,也是最调皮捣蛋的时候。当宝宝对一个物品或一件事情好奇的时候,他都会产生一种需要,都会不自觉的去做尝试,比如,用打火机点燃一堆纸,比如:去尝试同学手里的冰棍是什么味道,等等。而“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满足他需要的工具。

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满足他对玩具的需要,给他钱去购买的时候,他就高兴;拒绝给他钱去购买的时候,他就哭闹;这是因为他不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他对“钱”这个事物有概念,但他对“赚钱”这个行为是没有概念的;

那么父母如何跟孩子谈“钱”而又恰到好处呢?这是我们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其实上述现象涉及到发展心理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人格发展。

既然宝宝对“钱”有概念,而对“赚钱”没有概念,我们实际上是要帮他建立“赚钱”这个行为的认知。怎么建立呢?

就是亲身体验。

与是,当宝宝再次拉上爸妈去商店要玩具的时候,父母对他说“不行”

不同的宝宝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宝宝是伤心一会儿,就没事了;也有的宝宝会以哭闹的方式来喧泄情绪。不同宝宝的行为反应代表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那么做为宝妈宝爸该如何帮宝宝建立对“赚钱”这件事情的认知呢?

当宝宝要玩具的时候:

1、同意他的需求,但同时告诉他,爸妈现在没带钱,或者没有那么多的钱,等下个星期休息的时候再来买。让他知道父母是在乎他的需求的。

2、第二天起,开始鼓励他做家务(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家务了),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他会感觉到累,觉得很多的不适,然后找父母抱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告诉他:“爸妈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还要回来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爸妈累不累?”即便是这么累,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开销,还得供你上学,还得给你买玩具,你要买的那个玩具就是妈妈要像你这样做事,做一天都可能买不了你要的那个玩具。你说爸妈辛苦吗?小孩子这时多少会有一些认知。然后父母再进一步的鼓励他帮忙分担家务。

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会认识到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父母上班很累;第二件事情就是工作很辛苦。

3、满足他这次需求之后,可以给他一个存钱罐,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是可以得到奖励的,具体的奖励金额由父母说了算(不要明码标价),以后宝宝所有买物品需要用的钱,可以用钱罐里的钱。如果做了好事,父母就往里面放钱,如果做了坏事,父母就从里面扣钱。有一个前提条件,用里面的钱必须由父母同意,还得让他的小手画个押,确认一下。

这样子,宝宝会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而且不仅对“钱”有概念,还对“赚钱”这个行为是有概念的。

补充一点: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对“钱”和“赚钱”都有了清晰的认知了,这时,父母在给孩子提及钱的时候,要注意一点;这个时期的孩子对钱比较敏感;因为他们知道赚钱很辛苦,但他们却又在学校读书,是个消费者,虽然很想帮父母减轻负担,但力不能及。有些孩子会羞于向家里伸手要钱。

所以,孩子用父母的银行卡出去买一件衣服,购物信息发到母亲的手机上了,母亲出于好意,本打算打电话询问钱够不够用的时候,估计还没开口,孩子就会显得不耐烦。这些都是这个时期孩子对“钱”比较敏感的表现。

好了,总结一下,小孩子对钱的认知过程如下:

1、钱是物品,和衣服、鞋子一样,他会表现出“拥有感”

2、钱是符号,知道钱的用途,不知道“用钱”的规律;

3、清楚的知道“钱”的概念(钱的使用规律),但对“赚钱”没有认知

4、清楚“钱”“赚钱”背后的规律,但力不能及,有压力会造成“敏感”的情绪。


买个存钱罐或者是收银机就可以开始玩游戏啦。。顺带就可以介绍钱的种类,大小,类别。。还有使用的情况什么的,比起空口谈这种很实际还有认知会快一些


和小孩子谈钱,我以前也觉得不宜过早。但经历过一件事情之后,我觉得,这件事情,需要从小给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能有多早就多早。

儿子还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察到他对零钱的态度有些轻蔑甚至不屑,一直没逮到合适的机会给他好好说说。有一天,我爱人叫儿子帮忙拿一块钱硬币到地下车库给电动自行车投币充电。过了一会儿,儿子上来了,说电没充上,投币以后充电机器没有正常充电,说完以后还冒了句,不就一块钱嘛,无所谓。听到这里,我按捺不住了,很认真的给他布置了一个周末的任务,不靠任何人,不能接受任何人的钱物的帮助,自己想办法,这个周末靠自己独立挣5元,所有事情放在一边,以完成这个任务为优先。母子俩看我说的很郑重略加有点凝重的样子,儿子和他妈妈都觉得我不是在开玩笑。儿子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说错话了,脸上似乎有些不情愿,更多的是不知道怎么办。妈妈和爷爷奶奶迅速地在给他出主意,比如到旁边商业街表演二胡、捡拾可回收垃圾售卖等等。最终还是觉得捡拾可回收垃圾进行售卖是比较快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这个周末,他很紧张也一直很努力的在小区转悠,甚至在周日的早上,他起的非常地早,用他后来的话说,他要和小区的其它的捡拾可回收垃圾的老人比拼谁起得早,这让我感到很惊讶。让我感到很高兴的是,这个周末他有7元的收入,但这件事情在他的心里种下了金钱观念的种子-每分钱都来之不易,花每分钱都要慎重合理。

现在孩子们对钱的观念比较单薄,攀比、乱花钱、不会适度的管理自己手上有限的财富,其实追溯起来和家长们平时对孩子的放任、默许和溺爱不无关系。没有计划,没有目标,任何东西都可以轻易得到,体会不到那种经过奋斗而得到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自己的未来的希望就会单薄很多。平时在家里,家长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消费习惯比如购物比价、让孩子自己选择商品并教会他们对比商品、有偿家务积攒零花钱、找适当计划让孩子体验赚钱的艰辛等等,让孩子们逐步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金钱观念,从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激发孩子们的求学欲望和建立自己的未来的人生目标。


#新星计划##美食品鉴官##美食测评团#

答:在《富爸爸穷爸爸》中写到:从小就没有金钱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会碰到的四个问题:没有节制消费意识、需求排序意识、投资意识和危险意识。

教育家默克尔说: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不跟孩子谈钱后患无穷,2018年4月24日,河南一位10岁男孩,把妈妈手机里的5万块钱全部打赏给了游戏主播。这钱,是男孩爸爸的丧葬费,男孩妈妈还患有直肠癌。让人心寒!如果他知道这笔钱对家庭的重要意义,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用钱往往买不到”——从小家长就应该培养孩子“识货”能力,让孩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不行!想有钱必须依靠自己通过聪明的脑袋正当的渠道获得,而不是不劳而获!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曾经提到:

“因为我知道给人带来伤害最快捷的途径就是给钱,它可以让人腐化堕落,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乐。

我不能用财富埋葬我心爱的孩子,愚蠢地让你们成为不思进取,只知依赖父母劳动成果的无能者。”

就此,他将比金钱更宝贵的自立自强、诚恳、善良、勇气等品质一一强化给孩子。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行为有意识地灌输自立,个人奋斗等价值观念。在家里,拍苍蝇、打老鼠、拔草、擦皮鞋等等家务活儿,都明码实价,鼓励孩子们做家务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立精神。

我们的社会很容易把优厚的物质生活同一个人的成功、幸福感进行捆绑,但需要引导孩子看到的是,这世界上真正珍贵的东西往往并不与物质一一对应。感谢各位朋友!不对之处请多批评指正!谢谢谢你们!互粉!互粉!互粉!


原始地址:/paihang/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