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真正摆脱掉对原生家庭的亲情与痛苦?

原生家庭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摆脱,只有自己有能力了,得到了锻炼,去接受新鲜又喜欢的事物,慢慢就会淡忘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凡事都要想得开


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伤害,并希望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不论怎么反抗,这些影响似乎都无法完全摆脱——太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标准,可能都残存着父母的影子。

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父母可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的影响?我们该如何超越他们的影响?

父母影响的根本来源:依恋模式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婴儿,生活在遥远的远古时期,身边时刻隐藏这种种致命危险。这时,如果你想保证自己安全的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是抱紧爸妈,寸步不离。

这样,你就会因为有人保护而成功活下来,从而获得安全感。也许你之后不再需要父母的保护,但你依然会不断寻找这种“安全感”。

于是,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人体形成了一套依恋行为系统。这套系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一生。婴儿往往会形成和父母一样的依恋类型,而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和我们之后一生的依恋行为有着很大关联。

这种“代际遗传性”,造就了你和父母无法避免的相似性。

“依恋”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

那么,依恋模式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的?

MaryAinsworth在对JohnBowlby的attachmenttheory基础上,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个体在依恋模式的影响下,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组织或取舍。我们会在自身依恋模式的影响下,去预测别人的反应,从而决定自己要怎么做。

如果你的父母总能恰到好处地针对你的表现给出合适的反馈,你便更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情感也会得到很好的反馈。所以你在生活中,也更愿意真实地坦露自己的情感,自如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地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规则。

如果你父母很粗暴,他们的沟通方式让你觉得:“我妈妈不懂我,她无视我的情绪,让我更生气和难过”,你就很可能形成“回避型依赖”,开始压抑、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渐渐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男性来说,这种从小学会的“克服”而不是“表达和接纳”情绪的方式,很可能会伴随自己一生,坚信“男儿有泪不轻弹”,在他的二十、三十岁,都会严格遵守“有泪不轻弹”的标准,成为一个看起来很“坚强”的人。

所以当我们长大,依恋模式已经内化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在意识上很难感觉到它的存在。在它的影响下,我们会主动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去注意我们想注意的部分,忽视我们不想看到的部分,以此来支持我们通过依恋得到的、对他人行为的预期。

这套工作进行的越顺利,我们就会觉得事情的发展越合理,这种合理性又会再次加强这些规则的内化,从而使这套机制在我们的身体里越来越成熟。

如果说,在我们婴儿时选择依恋是为了“求生”,那么在成年时后我们去选择维持这样的模式,则更多出于一种“自我保持”的需要。这些规则,是我们人生中或许开心或许伤心的经历“教会”我们的,而我们也在不断地用它们来指导我们预测生活,通过预测进行行动,最终行为的结果往往会说“看吧,我早就这么想的!”

“依恋”对我们事业、家庭的影响

近期一些研究发现,依恋模式会对我们当下的事业、家庭产生间接影响,比较有趣。

1.工作场景中的依恋

在工作中,领导、上级担任着保障员工安全的身份,也更有可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从依恋的角度看,工作的时候领导就会被我们视为依恋对象,我们和他的关系也是一段关键的依恋关系。

既然可以从依恋的角度来理解自己和领导的关系,那么自己依恋的风格自然也会影响到工作的表现。在父母影响下、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人,会更加信任领导和同事,看事情总喜欢看积极的方面,对自己的期待也总是更加乐观。一旦在工作中遇到苦难,安全型依恋的人会更加倾向于寻求帮助。

被父母影响形成回避型依恋的人,则更有可选择自己死扛。

2.婚恋依恋

对于婚恋关系能不能用依恋理论来解释依然存在争议,当它满足一些条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把自己和伴侣的关系理解成为一段依恋关系。

在一段婚恋关系中,不同依恋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Brennan、Clark及Shaver等人的研究表明,安全型和沉迷型的个体都喜欢通过身体接触来表达情感,回避型和恐惧型则都不喜欢与依恋对象进行身体上的接触,。

依恋类型还能对性行为取向作出预测,有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个体对其性伙伴是充满友情的、关心的;恐惧型依恋个体对性行为抱一种游戏的态度,对性伙伴缺乏同情、缺乏无私的爱;沉迷型依恋个体对性伙伴抱着一种占有、依赖的态度;漠视型个体对性行为抱一种游戏的态度,对性伙伴缺乏无私的爱,也无占有欲。

我们有没有可能超越父母的影响?

看了上面这些,你或许觉得由我们成长的经历所塑造的依恋模式是无法撼动的,我们似乎注定摆脱不了父母的影响。然而,心理学家们却发现有一些并不是安全型依恋的父母成功的养育出了安全性依恋的孩子,这意味着我们有潜能去超越自己的历史,冲破原生家庭的桎梏。

下面从几个方面入手讲一下,我们该如何超越父母带来的影响。

内省法

对于成长历程中经历的事情,再次回忆并用现在的眼光去检视,学会宽容。由于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好。然而当我们用现在的、较为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检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回溯过去的创伤记忆的时候,其实伤口也会变小。

当我们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并不代表着爱不在身边,也许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当我们觉得受伤的时候,并不代表别人要故意伤害我们。试着去谅解和饶恕自己的父母。

2、记录法

可以通过记录的方法,来分析情绪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恶性情绪爆发时(怨天尤人,格外埋怨父母的时候)更好的克服与控制。

记下那些情绪反应特别激烈的时间,尝试写“情绪日记”,仔细细想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会让人又“情绪过激”的反应,把这类事情记录下来,对于自己的成长,心理创伤的回复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进入“情绪过激”的“危机”状态时,就即时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潜意识中种种的心理运作。长时间坚持有意识的省察、思考帮助我们逐渐学会控制情绪。

3、生命线回溯法

运用生命线回溯过去,尝试克服不良家庭影响所形成的后续反应。追溯记忆中悲伤或快乐的时间和对家庭的历史,可以作生命线的分析或心理历史的分析。

方法如下:

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左端写零岁,右端是现在的年龄,线的上方记录生命中较喜乐、有建设性的事件,下方则写下曾受伤害的历史。

比如你记得在五岁时,全家出去玩,非常愉快,那么就在线上写“5“,然后把这个美好的回忆记在“5”的上方;七岁时,因为数学没学好被爸爸打了一顿,这个负面的经验就写在“7”的下面等。然后,通过分析,重温温暖经历,淡化不好记忆,帮助自己减少或有意识克服因家庭伤害所形成的影响。

4.寻找一个倾诉者

找到一个自己认为特别有安全感并让自己有倾诉欲望的人做倾听者。安全感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去找到这样一个让我们有安全感的人——可以帮助我们保守我们的秘密,也不会因我们谈了某些深入的问题,而对我们产生异样看法。

同时,其实我们也要自问能不能成为那个有恩慈、多倾听、少论断的人。当我们自己成为真正倾听、接纳、了别人的人的时候,本身便在其中获得医治(孙燕,2015)。

所以呀,即使我们已经被“被动地”塑造成了一个样子,但成年的我们仍然拥有改变的方式。

永远不要拒绝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可能性啊。

参考文献:

孙燕.(2015).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响,帮助孩子走向阳光.读写算:教师版(17),116-116.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在自己生活的点滴里,觉察自己不自觉受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复制的部分,改变它!这些行为往往不自觉的,甚至是潜意识的,所以静观内心,反观行为,然后连接很重要。要想越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要有超强的自我意识,必要时求助心理咨询


原生家庭就像小树一样,是带着童年的伤痛一起成长的。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过,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群一群的,哪怕是独来独往的也会聚集在同一片地区,而不是分散到各地,同时,因为聚居的关注,所以他们都非常像,很容易就等分辨他们的类别,但如果距离比较远,即使是近亲,也会千差万别,例如河马跟鲸,有多少人会想到他们俩居然才是正儿八经的亲戚?

所以,改变原生家庭影响的唯一办法就是远离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但不是让你不孝,这个跟孝道是两回事。

对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想要彻底解除影响几乎不可能,因为它就是你曾经生活的一部分,没了这一部分,个人的生活就不再完整,即使失忆,由原生家庭产生的潜意识依然不会“放过你”。

面对原生家庭,能做的只有改善它的影响,让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不干扰的程度。

要想做到降低影响,需要做到找到源头,放下执着,面对当下,展望未来四步,做好这四步才能彻底控制原生家庭的影响。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如果要你从家去学校,除了甩这两手走过去,还可能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呢?骑车?坐车?搭地铁?踩滑板?或者踩着高跷?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比利的法裔美国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创意:乘热气球去学校!于是这位比利老兄基于这样的创意,写作了一本书《二十一只气球》,居然大受欢迎,1948年获得了纽伯瑞奖金奖。

人生就是如此奇怪,我们的大脑在原生家庭中酝酿、萌芽、生长、蜕变或者扭曲……在儿童逆境研究中,28%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受过身体虐待,只有36%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完全没有不良经历,而高达12.5%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遇到4种以上的不良经历。大脑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这个世界影响着我们,我们也影响着这个世界。是什么让比利拥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大脑?很难说完全来自于大脑的自生自灭,一定有一些元素来自于原生家庭,因为那里营造了大脑最早期的生存环境。

所以当你产生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念头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自己有多荒谬。或者你可以先问一下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1、你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吗?

2、你能够接纳自己身心的缺陷或者问题吗?

3、你究竟是想摆脱原生家庭?还是想摆脱某种痛苦?或者是摆脱某个人?

这些答案无须告诉别人,你可以写在日记本里,一个帮助你摆脱“痛苦情绪空间”的小助手。大约一周左右监控一下自己对于痛苦情绪空间的感受,下面提供你一些参考的样式,在情绪定义上,准确的勾画自己的感受,同时你也可以将自己记忆中对原生家庭无法容忍的事情,一件一件的记录下来。

当我们身处“痛苦情绪空间”的时候,一定需要一个随身的“情绪册”,用于提高我们对于情绪的觉知。

也许你的情绪状态超越这上面所写,建立你自己的,将“痛苦情绪空间”拆分,尽可能的细化。

将具体的事件,逐一记下来,非常重要!

当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就会闪回到很多原生家庭的感受,热爱、愤怒、悲伤、恐惧、甚至痛苦,哪一种是你的感受呢?我们的回忆有两个独立的提取系统,有意识提取和自动提取,而这两种分离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对于原生家庭的记忆更多是属于自动提取的范畴,而且是自动叠加的提取,不可抗拒,不由自主、不自觉、被动、无法抵抗。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存留下的是愉悦的回忆,那么你就会很享受当下的感受,但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留下的都是痛苦,那必然会让你再次陷入痛苦情绪空间。佛洛依德曾在七八岁的时候,被父亲责骂:“这孩子这辈子怕是废了!”于是他一生的梦中,都在向父亲罗列自己的成就。

坦白说,我们无法摆脱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除非切除大脑中的某些与记忆关联的结构,因为海马体和杏仁核是我们痛苦产生的根源。痛苦情绪空间之所以产生,不仅因为原生家庭的记忆,更因为我们自我防御系统的开启,所谓痛苦就是在长期的应激状态下无法掌控的感受,最简单的方式可以利用嗅觉系统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大脑。

这里推荐以下几款芳香气味的精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寻找到你自己的情绪空间气味

总之,当我们的身体处在令我们恐惧或者巨大压力的情境中,比如你所提到的痛苦情绪空间,那么我们的进化基因就会让身体时刻做好准备,心跳、呼吸和肌肉都会提高戒备,此时你需要做的是让身体平静下来,换一个空间,一个你自己可以掌控的平静情绪空间。

既然有原生家庭,就一定有再生家庭,所谓原生家庭就是我们生下来就有所依赖,必须依附着长大,无法自控的家庭,在那里我们体会到了阿德勒的自卑。所谓再生家庭,就是一个由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创造、组建、经营和管理的可掌控的家庭,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阿德勒的超越。

所以不想要去摆脱原生家庭的痛苦情绪空间,你越想要摆脱,你所付出的精神殇就越大。安静的等待时间去疗愈,同时去创造一个可掌控的平静情绪空间,让心慢慢疗愈。

毕竟每个原生家庭都曾经拥有过这样的时光:


用最普适的语言,解释最复杂的心理。

某著名心理学家说,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想把它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我们现在知道,这种观点完全忽略个体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我想就是给他两打婴儿,他也很难做到,尤其放在现在这么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当下,更不可能。

曾几何时,当我们在抱怨来自原生家庭的是是非非时,我们何曾没有想过做一个完美的、理想的父母,我们何曾不像华生一样,我可以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什么什么样。事实呢,理想在现实面前有时就是那么不堪一击,等我们有了小孩,你才会发现,“神兽”这个叫法怎么那么贴合你的心意。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影响都很大,但前面讲这么多,就是让我们明白,你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完全由原生家庭决定的,想清楚这一点,是分析理解这个问题的基础。

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其实就是如何与原生家庭分离?与原生家庭的的纠缠不清,就是没有做好分离。就像题主问的问题也有点混乱,我们可以摆脱原生家庭的亲情个痛苦对我们的影响,但我们摆脱不了亲情本身和曾经那些已成事实的伤害。我们不要所有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我们首先要学会把问题分离,辩证分析理性看待,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一、自己问题与父母问题进行分离。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人能交出完美的孩子。当我们能够成熟的思考自己的问题,就要学会自己去完成自己人生课题的实践研究,尤其当我们看到父母的问题时,不要沉浸于因果关联,既成的事实重要的是怎么面对,更不要想着去帮他们解决,自己课题只能自己去解决,不要总是觉得了解一点像原生家庭这样的词汇,就父母指手画脚,过多干涉只会越陷越深,越难分离。

二、成长问题与原生家庭进行分离。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成长影响都很大,但成长钟的问题并不是都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决定的,学会辩证理智地看待原生家庭的对自己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做好与原生家庭分离的关键环节。我们要与原生家庭分离,首先就是要与原生家庭和解,去接纳自己的经历,总广博的爱去融化那些过去的伤害,不要然后原生家庭的不幸再次左右我们现在的人生。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过去和解,放过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三、现在问题和过去问题进行分离。

家庭关系复杂性就是在于很容易在生活中,吧过去的问题和现在的问题混淆外一起。比如教育小孩上面,教育方式抢很容易与父母发生分歧,一有矛盾,马上就是过去怎么样,讲不清道理了就是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过去也没见你培养的怎么样,蛮不讲理的一刀切,两代人之间都是为了下一代,但就是不愉快。这就是典型的把现在的问题个过去问题混淆一通。这个问题很简单,怎么教育下一代是作为监护人父母的责任,这是边界,双方都要遵守。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必须谁来解决,大家想办法解决就完了。比如父母严厉的教育方式,让你不自信,影响你现在的人际交往,现在要解决你的人际关系问题,让父母跟你道歉或者父母对你全世界最温柔也没用。

告诉父母,我是我,你是你,不是冷漠,而是尊重,这才是“大爱”。


如今,“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已经普及到烂大街的程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童年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一个人性格、三观乃至人生中的各种关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现实情况是,我几乎从来没见过全然成长在幸福氛围里的孩子。但当我们过分强调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把成年后的所有境遇(多数是负面的)都归结于父母的问题。

我离婚3次了,大概是因为我父母的婚姻不幸。

父母皆祸害……

也许,你也会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创伤,但看过访谈节目《不可说》关于丁克的这期,你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

01

幸福,不问出身

这是三对陌生人之间的对谈,对谈的争议点在“是否丁克”。

三个人始终坚持丁克,另外三个人则持不同观点,但这6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各自不幸的原生家庭。

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不合格的父母,痛彻心扉的伤害,但是长大以后的他们,却走向了相反的人生。

先看看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福,而选择丁克的3个人。

▍李座峰,39岁,丁克,曾有人对他说:丁克是反人类罪。

之所以不要孩子,来自父亲给自己的阴影。父亲在他心中,一直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立各种规矩,不听话就挨耳光,一个接一个。

你会害怕自己做父亲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座峰说:对。

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父母,以及粗暴的父亲,让他对婚姻和孩子失去了信心。

▍方晓,已婚,丁克。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早熟,明白一个孩子对自己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父母吵架会说:因为你,我们不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当父母之后,能不能给孩子这么多东西。

▍楚忱,单身,丁克。

她成长在父母严厉的家庭,“你不能有要求,给你什么就吃什么。他们给我买的一副乒乓球拍,我考试得双百买的,现在还在我家。”

你跟妈妈不谈心吗?

不谈。

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的氛围,和后来的人生经历,导致他们决定不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子嗣,这个决定无疑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

但是,节目中的另外3位嘉宾,同样成长在不幸的家庭中,却活出了另一番模样。

▍李娜,现在是3个孩子的妈妈,曾经为做试管婴儿,花了700万。“我就是要生。”

她从小成长在父母的打骂声中,最恶劣的一次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不准她哭。因为成长在不幸的家庭,所以她格外认真地要靠近幸福——

“我小时偶家庭是离异的,家庭生活很不幸福,很早出来打拼,当然是希望早一点有一个温暖的家会比较好。”

所以就算冒着生命危险,她也要生孩子。

▍严旭,31岁,两个孩子的妈妈。

小时候父母离异,但不影响她成年后的幸福。

▍王嫣云,26岁,一个孩子的妈妈。

她也是父母离异,只能被动地顺从父母分离带来的后果,而孩子的到来,让她意识到,做父母是一件有主动权的事,她要成为妈妈,告诉她原生家庭的父母,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有了孩子,像捡了彩票一样。

类似的不幸,却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一种是,我相信我能创造自己的幸福;另一种是,我再努力也只会重复不幸。

这些,都是原生家庭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没有人可以避免。幼时的你,只是一张白纸,只能任别人在上面涂涂画画而没有反抗的余地。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视频下面的一条评论: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变成恶龙,余生我将倾尽全力避免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我经历过它,但我未来可以选择不成为它,这就是原生家庭交给我们的功课。

02

如何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

当我们不幸的成长于负面能量的原生家庭,与其把所有矛头都指向父母,抱怨和指责父母的不是,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中,不如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

就像王嫣云一样,你的每一天都可以像中彩票一样,掌握主动权,把幸福活给自己看。

1.重新认识自己

武志红在《身体知道答案》一书中提到:

“假若父母喜欢否定自己的孩子,结果这个孩子进入学校后,就会有‘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而他为了捍卫这个自我意象,成绩会一塌糊涂,这反过来又成了支持‘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的证据。

所以,要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关键不是去做积极的暗示,而是重塑自我意象。”

那么,你需要做的,也许是把父母的那些评判和诅咒放到一边,静下心来和自己做联结,认真想一想你究竟是谁,你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你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

2.对父母不含敌意但坚决

每次当我们探讨原生家庭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童年经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成年以后对父母带有极大的怨念。

有人会习惯性和父母对着干,似乎是在以叛逆的方式去争夺自己的主权;

有人极力想要扭转父母的观点和想法,希望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人干脆逃得远远的,不愿再和父母有任何的沟通甚至瓜葛。

我有一个朋友,多年前早已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但是至今和我聊到自己那个强势的妈妈,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依然是:

“我真搞不懂,我跟她讲了那么多道理,她为什么就是不能改变呢。”

然而,当我们提及原生家庭的课题,也许首先需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改变一个人,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真正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你不会再去刻意强求父母的认同,不会再那么在意父母的想法。

心理学家科胡特提过一个说法:“不含敌意的坚决”。在对待自己的父母时,你也许可以尝试这个态度。

3.你可以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

坦白讲,我自己其实也背负着典型的原生家庭课题。《不可说》中提到的,父母的严苛与强势,习惯性的批判与指责,那些类似的痛苦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很多年前刚接触心理学时,每次看到涉及原生家庭的深刻影响,我都感同身受,恨不得把书捧到父母面前,痛诉他们当年的教养方式给我造成的心理阴影。

那些委屈和不甘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些无奈和悲伤都无从遁形,我一度为自己感到绝望,觉得为什么会遇到这样不通情理的父母,甚至会自怜自艾的觉得自己活得毫无意义。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句话:别人以你不喜欢的方式对待你,那一定是你允许的。

我很认真地反思:

为什么父母总是否定我的价值,其实我自己内心也没有真正认可过我自己;

为什么父母总是强势安排我的一切,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真正让他们放手的资本。

当我开始看到自己内心的怯懦和卑微,我开始能够理解父母的强势和霸权,看到他们在错误的表达方式下,隐藏的那些担忧和无力。

同时,那么多年以来,我突然意识到,在我对他们的怨恨之下,原来也掩藏着爱与期待。

我开始试着去接纳这样的事实,包括我们彼此对对方的伤害,我们都在以错误的方式处理这段亲子关系。

当你能够理解事情的症结,一些心结哪怕暂时不会那么容易化解,至少你会让自己释然和豁达一些。

电影《我杀了我妈妈》讲述了十六岁的儿子和妈妈“相爱相杀”的纠葛。青春期碰撞更年期的状态,两代人的隔阂,在最敏感的年纪遭遇最难体谅的境地。

片中,儿子虽然从始至终无数次对妈妈咆哮“我恨你”,但每一句狠话的后面都掩藏着难以割舍的深爱与无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内心对妈妈的一段表白:

亲爱的母亲,我只信任你

这个迷惑人的世界上到处都是陷阱和漩涡

把我脆弱的小舟倾覆

我多想一直躲在你温柔的怀抱里

永远都幸福快乐

爱,最伟大,也最容易带给我们困惑与痛苦,却终究是化解这种痛苦的唯一解药。

原生家庭必然会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课题,需要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地和自己磨合。不幸的原生家庭也许会让我们走得蜿蜒而艰难,但不妨碍殊途同归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能量都是相互的,仇恨只会吸引仇恨,敌意只会招致对抗,唯有爱,才能吸引爱。


人为什么要一边热爱故乡,一边远离家乡呢?

先说本能。按照我们的本能需求,就是向上走,往高处走,跳出舒适区,仿佛从这个圈子里跳了出去,就能到更大的一个圈子。

关于“舒适区”,这个鸡汤刚火的时候,确实带领了一股涌动着的离职潮。但是那些离职之后自己去创业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呢?稍微在网上一查,得到的信息大多是“后悔创业”,“人都是想不开了才出来创业”等等。

那么,创业成功的人有吗?肯定是有的。这个几率大概就是,你回老家时,你妈对你说过的,隔壁老谁家的那个小谁,初中没毕业就自己出去闯了,现在在北京/上海自己做生意,做的可大了……

所以,现在没人再敢劝我们轻易跳出舒适区了,因为大家都渐渐明白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一份工作,做的好,做到极致,做到让自己生活舒适的地步,这就是你的成就。也许跳出了这个圈,你什么都不是了。

逆境不能让我们成长更快。因为那些成功的人,其实都是经历很多个顺境,偶尔遇到一些无伤大雅的逆境,一抬脚也就过去了。如果逆境锻炼人,那为什么动物们每年大费周章的成批量迁徙呢?为什么我们其中一部分人的祖先要闯关东呢?

都是为了找到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物种存活率。所以逆境不能锻炼人,顺境也不会埋没人。

说话到这个问题:怎么才能真正摆脱掉对原生家庭的亲情与痛苦呢?这里面的亲情,更多的像是我们遇到都顺境,这里面的痛苦,大概就是追求圈外更大更高的目标生活而产生的矛盾和痛苦。

只是,这痛苦并不是生长在原生家庭里的,而是我们有限的认知范畴里自己生成的。原生家庭代表了过去那个时代的产物,我们代表了新时代的种种变化,这期间的矛盾和痛苦,并不是一个人与一个家庭的痛苦,而是一代人与一个故土的情结。

我们一边远离家乡,一边思念着回不去的家乡。我们一边热爱着那个生养我们的家庭,一边辩证的脱离掉那些桎梏。


想摆脱原生家庭给予的痛苦,此人所受的痛苦应该痛彻心扉,让人的心灵受到一万次暴击伤害。例如歌手张韶涵和自己的母亲之间人尽皆知的恩恩怨怨,那样的亲人、那样的亲情曾经让她备受折磨,痛苦万分。还有歌手曲婉婷也是同样的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不愉快的相处经历,曾经一度心情低落……

世间所有的伤害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都可以淡化,唯独原生家庭给的伤害更难愈合,受伤的心灵在寂静的夜晚一个人偷偷舔舐伤口,发出压抑的如受伤的野兽低沉的嘶吼。我们不能理解和陌生人都可以和善相处人,对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没有丝毫的宽容大度,伤害自己的亲人一点都没有心慈手软,显得如此无情无义。肯定双方都有错,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没有必要评论别人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既然彼此心有芥蒂,为何非要闹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难道彼此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谈。也许每个人的素养不同,层次有高低。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人,即使再有理,也会因为自己的爆脾气而捅出大篓子,促使事情恶化,本来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败在了坏脾气上了。所以说,原生家庭的伤害很多原因是因为家庭成员的脾气性格导致的,人在暴怒下作出的任何决定,都不一定是其本意,那里有太多冲动的成分。

作为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能原谅就原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吧!毕竟这种血缘的亲情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如烙印一般无法轻易去除,因此我们都根本无法摆脱原生家庭,不管逃到天涯海角,也摆脱不了。但愿时间是一剂良药,虽不能让所受的伤痛全部消失,但也会让你逐渐看淡一些事情,慢慢抚平流血的伤口,直至它愈合结痂。


真正摆脱掉原生家庭的亲情和痛苦,我的理解是原生家庭让你很痛苦,以至于你想摆脱掉这种亲情,对吗?

我认为原生家庭的亲情肯定是摆脱不了的,哪怕有法律公证的断绝关系书,血缘是切不断的。表面切段了内心还会痛。

但是摆脱亲情关系中带给你的痛苦是可以的。

这里不知道,你在原生家庭中经历了什么让你感受很痛苦,是被抛弃、被忽略,被控制,被否定、被虐待等,这些童年的经历若未经处理和疗愈,有可能会让人一生都痛苦或耿耿于怀。那么这些痛靠个人是无法摆脱释怀的,你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疗愈童年的创伤,直到你的内心可以跟原生家庭的相关人做了和解,你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心理独立,但凡你对他们还有一些恨或抱怨的话,你们还是在纠缠中。你依然会受到很多的影响!


很多人都会在原生家庭那里受到过或多或少的伤害。因此让我们在日后的生活里总是不那么顺利,不那么顺心。

如果问怎样才能真正摆脱掉对原生家庭的亲情与痛苦的话。其实我是不建议摆脱亲情的。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不可分割的纽带。父母给孩子带来的生命,还会在他的生命中注入力量。有调查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对父母不好非常冷漠的话。到中年的时候83%的人,会患上严重的疾病,比如说癌症。因为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力量。因此脱离亲情和痛苦,不是最好的办法。建议运用宽恕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原生家庭会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不同原生家庭里长大的人,三观、性格、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不一样。受到严重影响的人会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对人对事都没有底气,这样的人性格多半孤僻一些,不喜欢交朋友,严重的可能患有抑郁。

一、影响生活态度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基因就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先是影响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就是自己特别想要逃离他们的控制和思路,却又惊恐的发现自己跟他们越来越像。

二、影响人生格局

临近年关的时候,她和母亲逛街,看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母亲拉住想要离开的她,从钱包里掏出了100块钱,递给了这位乞丐,说:“新年快乐。”后来,母亲是这样解释的:竭尽所能地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从那以后,她自己也学会了与人行善。这是父母对孩子人生格局的影响。

三、影响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父母的相处模式,是我们最开始接触和了解爱情与婚姻的入口。等长大了才知道,原生家庭也影响了我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影响了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父母不光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也影响了我们下一代。

很多人不能选择原生家庭,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学会和过去和解才能走出阴影。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为了成长、发展、生活、爱,为了得到保护去表达他们的需要和感觉,为了发展自己,孩子需要获得成人的重视和保护。面对伤害正常的反应是愤怒和疼痛,但是在带来伤害的环境中,孩子的愤怒是不被允许的,孩子不能独自承受痛苦的经历,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感觉,隔离自己关于创伤的记忆,将加害者理想化。随后他就会忘记,在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选择性遗忘,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痛苦)。但童年的创伤经历虽然被隔离,但是依然保存在体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长大成人的孩子后来的生活施以影响。在父母那里得到保护、尊重和真诚的人,其自身完整性在童年时期没有受损,他们在青少年时期以及以后,都会是聪明、敏锐、有同情心、有极高的感受力的人。他们热爱生活,感受不到去伤害、杀死别人或者自己的需要。他们使用自己的力量,为的是保卫自己,而不是攻击别人。

在我们或者自卑或者自恋的父母那里,我们不过是实现他们获得自信和自恋感、满足感的工具,在他们的眼里看到的只有自己。所以长期被忽视的孩子,要想与原生家庭和解,我们必须要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情绪,感受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那个时候的自己有那种情绪是正常的反应,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不管这些情绪是否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先不要直接压抑,要学会接纳,当我们接纳了这些情绪,我们的那些伤痛才会慢慢愈合。

所以先要看到自己,才能在原生家庭中,与家庭、与自己和解,才能治愈自己。


嗯,从您简单到一句话的提问中,我却感受到一种内心被枷锁套着的痛苦和不知道怎么办的无可奈何。的确,家以及家中的亲人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这情这恩,对我们来说比天还高,比山还重,要割舍下,太难;可一想到自己要成长要独立要发展,家和家中的人却又成了我们的羁绊。这样的矛盾痛苦,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曾经历过。真正摆脱很难,倒不如我们先学着接纳,接纳他们就是那样的存在,接纳他们的不完美,接纳现在自己的状态,接纳一切的一切,然后专注于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的努力,需要我们煎熬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都,在路上……


摆脱不掉原生家庭的痛苦的。原生家庭的痛苦来自TA的原生家庭,层层往上推,这些痛苦来自我们的家族,祖先。祖先们在他们的成长中,生命的繁衍中经历了重重磨难,不亚于唐僧的81难,才到了我们这一辈。TA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在我们的肌肉中储存,在我们的言行中重现。磨难背后走到今天,一定有TA的故事我们不知道,有TA的智慧我们没有发现。所以,不能摆脱,但可以去探索,去理解,去发现…

供参考。


原始地址:/dongtai/3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