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论语》中的“孝”文化?

论语主要强调的是悌道


明曰树孝,其实是为了树忠。维护封建统治。


失去孝心,没了爱心。


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伦理的基石。在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 范体系。“孝”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个人、家庭、国家,贯穿仁、礼、忠、信等人伦、教育、政治各社会领域,涵盖民俗礼仪、国家法规进而上升到制度体系。所以,传承并实践孝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今解释为,有子说:“一个人为人孝悌却又喜欢犯上,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道也就由此而生了。孝悌这也是仁的根本吧?”这段话提出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以“孝”为根本的,而“孝”的具体实践与“礼”是密不可分的。


《论语》中,“孝”字共出现了19次,其中有12则是孔子本人谈论“孝”,涉及“孝”字16处,有2则是孔子的弟子谈论“孝”,涉及“孝”字3处,此外,还有很多隐性的关于“孝”的论述,即未提及孝字,但是表述的是孝的概念。这些对于“孝”的论述,十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对家庭的责任。

通读《论语》关于“孝”的论述,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待父母要做到“养且敬”。

《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本篇另一则讨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两则论述,都以反问结尾,更强调了“孝”、“敬”的内涵。在孔子看来,“孝养”父母除了要“能养”,即所谓“弟子服其劳”和“有酒食,先生馔”之外,还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即是内心里的“敬”和外在的敬——“色难”的统一。也就是说,孝子除了应该在物质基础上赡养好父母双亲之外,更要在精神上敬老人、爱老人。

《论语•里仁》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如果自己的意见不被接纳,仍然保持恭敬、顺承的和悦态度,不去违背父母,替他们操劳而不埋怨。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这可以解释为“孝顺”,即以顺为先,凡事应该遵循父亲长辈的意志。从以上可以看出,人子既要体察父母之心意,又要顺承父母之意,做到“养且敬”。

(二)对待父母要做到“时刻放在心上”。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则通过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深刻关切之情,在日常生活中,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父母的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要为父母的年事渐高而担忧其身体状况,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做子女的,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父母的身体状况,要特别为父母的疾病担忧,在照顾父母时候对症下药,有所侧重,能够更好尽孝。并且在《论语•里仁》篇中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家中父母年迈体弱,子女应该尽量留在家里不要远行;遇到特殊情况必须远行的时候,也必须向父母确定自己的去向,这样不仅让父母放心,并且在父母有事情的情况下,可以迅速找到子女。归根结底,主要阐明的意思就是子女不论处在何时何地,都要每时每刻为父母着想,全方位安顿好父母,做到儿女应尽的责任,确保老人物质上和精神上无忧无虑,使他们安享晚年。

(三)孝是做人的根本。

“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其中,孝与仁之间具有无法割断的联系,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够做到事事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那么这种人在社会上很少会冒犯长辈,制造叛乱那更是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由此可知,“孝”对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孝顺的心、做出一个孝顺的动作时,则家庭就可以更加和睦,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进而国家才会安定和谐,经济才能更加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家里,对自己家人孝顺、恭敬的人,在社会上,对他人尊敬有爱的人,才可以进一步进行“仁”的修炼。即是说,孔子将“孝悌”作为衡量一个青年人在家庭、在社会行为处事的首要原则。可见,孝,是一个人道德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


孝等于感恩,会感恩的还会迟那里去,对不对?


在说《论语》孝文化前,请先容我说下一段评论“你们不了解他,我来说给你们听:你们知道他十分喜爱女性吗?他与她们朝夕相处,迷恋其中,但这仅仅是他的外部表现,一旦剖析他,就会发现他内心具有极强的克制力。你们知道,很多人都为美丽、富贵、荣誉惊叹不已,可他却轻视它们,蔑视它们。对他来说,人类毫无意义,他毕生嘲笑、挖苦他们。但是,当我剖析他、看到他内心所蕴藏的坚强意志时,我才在他身上发现了神圣而又熠熠闪光的美丽之处,他令人魂销魄荡,以致我时时刻刻都乐意服从他的命令。”此中的他正是苏格拉底。可能朋友们会不解,说孝文化与苏格拉底有什么关系。其实,我想说,作为西方的智者苏格拉底不但睿智,而且风趣豁达。而作为东方的智者,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富于生活气息。

先看下《论语》中的一段: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真是风趣得很,情绪调动高手,让你欢喜让你忧。

所以说,孔子言语绝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非常接地气的。所以《论语》中孝文化也是很切实生动的。

关于孝,我们看下《论语》中的描述: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子女不适,父母担心忧虑,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适度锻炼,不熬夜,这些不也是对父母的行孝吗?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只有从内心真正爱护父母,才能在日常所行中真情流露出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对父母提建议,要把握度,可以和而不同,不强求父母一定认可。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句我最是喜欢,喜惧参半。

所以说,《论语》中的孝文化,饱含着对父母的深厚亲情,经过岁月的沉淀,愈发甘冽,历久弥淳。

以上仅是我个人一些见解,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我想用《孝经》中的话来理解儒家的孝。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所有教化都是由孝产生出来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首先要自己爱护自己是孝的开始。然后自己能立功利德,使自己赢得很好的名誉。这样,因为自己的名誉使父母也有很好的名誉,这是终极的孝。

从孝经中的话我们可以明白。什么是孝呢?就是我们心中时时刻刻都装着父母,自己做事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自己要努力为父母挣得好名誉。

《论语》中从不同的角度谈孝。人赡养父母是孝。但是如果能够长期和颜悦色很难。

人赡养父母很重要,但是尊敬父母更重要。如果只是赡养,不尊敬父母就跟养犬马没什么区别。

做为孩子怎样是孝呢?如果孩子能做到只让父母为自己的生病操心,就是孝。但,做到这一点很难。

孝的含义有很多,欢迎评论留言。


儒家认为,孝是修身治国的木根。在《论语·学而》篇中有一段关于孝的论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把孝和尊重上司,国家安定联系起来了。

《中庸》里还有一段更有逻辑的话:“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这段话的逻辑非常清晰:如果你不孝顺亲人的话,朋友就不会信任你;如果朋友不信任你,上司又凭什么信任你呢?如果上司不信任你那么你的人生理想就没有办法实现。把孝关乎到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上头。不可不慎重。从这段话上头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对孝的认识也是非常理性的。

这段话放到我们现在也同样实用。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又怎么会对朋友好呢?对父母都不尊重又怎么会尊重别人呢?这也是我平时交朋友的一个依据。到目前还没有看走眼过


儒家《论语》典雅的“孝”文化,让国民失去的是人权、尊严。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是《学而》篇的第二句。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说的,有子,就是有若,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有子的学问很好,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这一句,是借孔子的弟子的口,来说明孔子对“仁”的看法。论语通篇都讲“仁”,但基本上没有给“仁”下一个定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连孔子也没有办法用一句话来告诉我们“仁”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儒家的“仁”,道家的“道”,释家的“空”,都是没有办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实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都是捉摸不定,似是而非的。《金刚经》里面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各位可以各自去揣摩。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认识“仁”或者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呢?其实也不是。《论语》中多次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仁”。那么,有子这里的“仁”,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呢?

他给出的关键词是“孝悌”。第一句中,先是说孝悌,后面又冒出来一句犯上作乱的事情。孝悌的范围是仅仅在家族之间,犯上作乱则扩大到国家以及整个社会了。可见,在有子这里,孝悌和犯上作乱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家庭里面的各种关系一般来说都可以映射到社会层面。“孝悌”的意思是一个人对上以孝,对兄弟以悌,另外还可以引申一下,对朋友以恭。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伦理体系,规定了每一个辈分,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其中义务的含义还要多一点。从这个意义出发,就造就了一个非常有秩序的环境。按照物理学的说法,一个有序的空间和一个无序的空间相比,有序的空间包含的能量是大于无序的空间的。因此,一个有序的家庭也是富含力量的,这样的力量是一种“正能量”,是能使人不走邪路,充满正气的,是促使一个家族欣欣向荣的。

由此,有子才说了“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里也要注意一下,他说的是“鲜矣”,并不是说没有。这样的情况大概是一些人伪装得很深,表面上看起来忠孝两全,但实际上是狼心狗肺。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里不是就写了这么一个人吗?他号称“君子剑”,一身正气,为维护武林正道而奔走,殊不知,他其实只是为了得到盖世武功《辟邪剑谱》而已。像岳不群这样的伪君子不能说没有,并且还有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有子也看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他才这样说。有子强调的“孝悌”重点,还应该加上“诚”这个因素,诚,就是虔诚。我们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做做样子,都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各位,各自思量思量吧。

然后就说到犯上作乱的情况。“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就一直承袭这前面的“孝悌”而来。因此有子认为,君子的根本就是“孝悌”,这是做人的基础,只有做好了这个事情,其他的任何事情才能从这里萌发,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可见,成为一个君子,或者成为一个仁者,甚至成为一个圣人,其实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情。重点是要抓住“孝悌”这么一个简单的“法门”,不断修心修行,不断体会其中的奥秘,自然就会悟道。这其实和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少林寺中的“扫地僧”就重复简单的打扫工作,可以成为一个绝顶厉害的高手。一个人如果潜心认真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做好了,他也就成了“大师”。

何况,“孝悌”其实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当今社会,不管一个人的年纪多大,学问多高,在这两点上,其实都存在不足,更不好说如我辈后生。从这个认识出发,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百倍努力,千锤百炼,万般磨难,方能有些许收获。


一代大儒王阳明认为,孝养长辈有三个境界:养身、养心、养志。

以前给朋友写信,王阳明习惯自称“守仁”或者“某”“仆”“区区”;为父亲守孝期间,她写信时的自称变成了“孤”或者“孤子守仁”。五十一岁的孤儿,现在看起来好像可笑,但是也正反映了王阳明的孝纯。《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一是养长辈的身,保证长辈的吃穿用度。这是最基本的,是人之常情,但是远远不够。因为家里养的猪、马、牛、羊、狗,也会保证它们有吃有住。

第二层境界,养长辈的心。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平平安安,能在跟前尽孝最好,不能的话也要经常给家里写信报平安,让长辈放心;做出成绩,光宗耀祖,让长辈舒心,这是高一级的孝。

第三个层次,养长辈的志。父亲退休后,王阳明担心父亲寂寞,写信建议父亲多和同乡的退休官员谢谦、冯兰等走动走动,散散心。退休后,谢谦建有银杏山庄,冯兰建有雪湖山庄,两座山庄毗邻,可供王华寄情山水。


《论语》中孔子的“孝”和两千多年以后现代人所理解的“孝”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孔子说的“孝”,是为了“仁“服务的;而所谓“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礼”,不犯上作乱而已。

孝悌为仁之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有子是谁?汉朝人刘向等认为就是孔子。这一段话,不仅以孝悌为仁之本,而且以孝悌为忠之本。没有孝做基础也就不会有仁与忠了。

所以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樊迟问仁,孔子答道:“爱人。”这“爱人”是说爱亲人(有血缘)之后的爱他人,即《中庸》说的“仁者人也,亲(孝)亲为大”,和孟子说的“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此外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明:王充说,颜渊死,其父颜路请以孔子之车为颜渊之槨,孔子尽管哭到极哀痛,而请车却不肯给予;

孔子的理由是什么呢?其理由就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尚且有棺而没有槨,何况对非亲生的颜渊么?

“鲤,子也。颜渊,他姓也。子死且不礼,况其礼他姓之人乎?”孔子爱自己的儿子是首要的,爱第一高足是次要的。孔子爱第一高足颜渊尚且要薄些,何况爱其他的人么?孟子的话,真是不错!

现在人的“孝”,已经和孔子那时候完全两样了;现在的“孝文化”多注重的是“养”——你的生命是我给的,你不养我,就是最大的不孝。

因此,现在的“孝文化”不过是借助孔子的影响力而已;如果将“生养”捆绑在一起,那么,没有子女的人怎么办?子女因故身亡怎么办?不愿意结婚的人怎么办?不愿意生育的人又怎么办?


百善孝为先,但也不能全尊古,如弟子规中孝篇里有些,现实中实难办到


百善孝为先,孝是百善之首,孝是德之根本。

先看一个关于孝的故事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得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德之人。”

走近一看是皋鱼。他穿着粗布衣服,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先生家是不是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说:“我这一生有三大过失:年少时出去求学,周游列国,没有照顾父母,等我回来,想要照顾父母时,他们却已经过世了,这是第一个过世;自视清高,不愿为君主效力,年岁已高,却一事无成,这是第二个过失;曾经和朋友交情深厚,逐渐都断绝了来往,这是第三个过失。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就让我从此离开人世去陪伴我已逝去的父母吧。”说完他就死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大家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有许多弟子辞行回家赡养双亲。

皋鱼之失警示我们:尽孝应趁早,尽孝应在当下,不要寄希望于将来,因为没有知晓明天会发生什么,年迈的父母可能随时都有可能离我们而去,届时想要尽孝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什么是孝呢?

《论语·为政》: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意思是说,今天的尽孝就是有能力赡养父母。

孔子的学生子路就做的非常好,子路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豆叶度日,为了让父母吃到好饭,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买米,然后再背回来侍奉父母。后来父母去世了,子路周游列国,在楚国做的大官,吃山珍海味,前呼后拥,但是子路却还希望像以前一样,去百里之外给父母背米,只是再也不可能了。

《孝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意思是说我们要善于利用天时,分辨地利来耕耘收获,要谨慎办事,保重身体,不让父母受到伤害,勤俭节约,节约开支来赡养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让父母吃饱穿暖,这是子女尽孝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但是这样做还不够,子女还应在精神上给父母以慰藉。

《论语·为政》: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犬马都能被人养着,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之心,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尽孝,难就难在对父母的态度上。如果父母一句话没说完,子女就不耐烦,平常总是给父母脸色看,不能和颜悦色的和父母沟通,父母就算吃得好,穿得暖,心情也不会愉悦,这也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的尽孝,是要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要对父母有尊敬之心。

《二十四孝》中记载:“郑州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如果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的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做子女的应牢记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一是为了因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是因为父母的衰老而担忧。

父母都记得孩子的生日,在生日的那天庆祝,祝还在生日快乐,但是又有多少孩子记得父母的生日?有多少孩子记得祝福父母生日快乐呢?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代交通不方便,不安顿好父母,是不出门的,如果非要出门,一定会告诉父母要去的方向。

但是,现如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大家都走南闯北的创天下,想要在世上做出一番事业,不出门是不可能的,但是出门还是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打拼的地方。

1999年《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红遍全国,歌词这样唱: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在外打拼的我们,可能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回一次家,回家之后大部分都把时间花在看手机,玩游戏,刷新闻上,早上起来就开始刷手机,一起吃饭看手机,甚至头都不怎么抬,很少跟父母说说话,聊聊天,其实,父母需要的不是你回家给了他们多少钱,也不是你给他们买了多少礼物,而是能一起吃个团圆饭,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情感上的交流,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回家了,多抬抬头,多看看父母,多和他们互动。

《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父母不愿听从,也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找机会再劝告他们,这样虽然很操劳费心,但是也不能怨恨父母。

《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无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现实生活中,父母跟邻里亲朋如果有矛盾,要开导父母,劝告父母不要生气,看开一些,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让自己不开心。

《论语·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意思是说人生在世,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说白了就是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子女能把父母的生活起居照顾好,是小孝;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做出成绩,让父母受人尊敬,养父母之志,才是最大的孝。所谓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每次与父母通电话,电话那头总是说:“在外照顾好自己,爸妈没事儿。”

每次回家,父母天天满脸微笑,短短几天,又要匆匆离开,带走了他们脸上的微笑,却带不走那鬓角白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看彼此背影渐行渐远。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及时尽孝,莫留遗憾。


孝:立身行道。

传承祖宗事业并且发扬光大才是孝子本意。

关于孝,儒家有专门著作论述,《孝经》开宗明义: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先王要道:孝。

孝之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这里,毁伤,不是简单的受伤,而是犯法被刑罚,《水浒传》里那些犯法的要刺字的。这样的毁伤就是让父母蒙羞,肯定不孝。

立身行道,是需要建功立业,将祖宗事业发扬光大或者另外建立功业,建功立业就会带领周围人因你而幸福。

当一方领导,会保一方平安,做一个企业会让员工就业而安居乐业。

至于在家里的那些行为,但凡是人都应该让父母安康,否则岂不是禽兽不如?


浅谈《论语》中的“孝”文化

@对玥言诗

您好,非常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孔子“孝”道的历史渊源

就人类漫长的发展史而言,从猿到人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不仅仅得到了身体上的变化,思维、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大脑的机能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众所周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是动物的本能,是自然的感性活动。但人之为“人”却不单单是自然的、孤立的、抽象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图:自然界中尚有羊羔跪乳)

将自然界的这一现象与人类的“孝”文化相联系可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更多的体现在人类的社会领域、情感领域。人类的“孝”文化所源于的情感不单单是生发于自然本能的情感,更是人之为“人”而不单纯等同于动物的表征,即从动物的单纯的自然本能向人类的双重性(自然本能与社会本能)过度之中。

“孝”字的原义与人类早期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殷周时期,对祖先、宗族、宗教的重视是一个普遍现象,祖先崇拜构成这个时期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字的正式产生就是这种文化背景下孕育的结果。而“孝”最初也不是“事人”更不是“事亲”,而是“敬天”、“事鬼”。

(图:白族民间的祖先崇拜活动)

但宗教意义上的“孝”与伦理意义上的“孝”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对生命的赐予者和庇护者的知恩、感恩和报恩之情。“孝”这一字的韵味也单纯地由对祖先、宗族的崇敬慢慢地申发出对父亲、对兄长的侍奉之意,也就是由单纯的“事死”演化出了“事生”的韵味。

先秦圣贤孔子也是在此基础之上,将远古的“孝”文化融于自己的“仁学”之中,从而使“儒学”起到了巩固统治,和谐社会,教化人心的作用。

二、孔子“孝”道的核心与内涵

孔子是周朝“礼乐”制度的继承者、倡导者和传播者,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是“仁学”思想。《论语》是儒家重要的原始经典之一,它为后世研究和了解他的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详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对于“孝”的论述都可见诸于论语的各个篇章,在此笔者不做过多重复。但细细思之,孔子的“孝”道核心与内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即“能养”、“敬亲”、“承志”与“泛爱众”。

第一个层次,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里翻译的版本有两种,笔者取第一种翻译是说作为子女要担心父母的身体是否健康,也可以理解成满足父母的基本生活水平。这是“孝”的第一层含义,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谓“能养”。

第二个层次,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现在所谓的孝道,是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至于犬马,老了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缺乏敬爱之心,拿什么去区别对待人与牲畜的不同呢!

这段话也同时印证了第一个层次的“能养”即满足基本的生存要求对人和对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仅仅做到了第一个层次的“孝”还没能显现出人之为“人”的情感与传统“孝”文化的融合之处。而“人”与“孝”文化的融合之处就体现在对第二个层次的“敬”字能否实现的程度上。也就是说仅仅让父母吃饱穿暖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孝”,对父母尊敬、恭敬才能算得上是人类之“孝”。

孔子的“孝”道,还不单纯地体现在“能养”和“敬亲”的方面,还在“承父志”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两句话都说明为人子者对于承父之志的重要性。这一要求不仅仅是氏族、宗教的传统,更是融于情感的生活经验、实用理性为保证家族不断繁衍的必然选择。

就“孝”的本层含义,笔者还想补充一个问题,问题大概是关于孔子有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一句理解,继而引申出来的父母不仁,子当何为的问题。

在此,笔者想谈一些关于此问的个人看法。

其一,我们不应该将孔子这句话的着重点放在“不从而不怨”这里,而应该放在“又敬不违”这一点,这是孔子对于“孝”文化中“敬亲”的具体阐释,是“道在伦常日用中”的切实表现。

其二,儒家所倡导的“孝”文化绝不是“二十四孝”中提倡的“愚孝”而是以“父慈子孝”为前提的“仁孝”,所以父母与子女之意愿违背也非原则问题,我们后人的理解范围想来也不在孔子的“孝”道之中了。

(图:孔子于树下传道授业解惑)

孔子“孝”的最高要求是“泛爱众”,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仁”“孝”合一情感体悟的外在显现,是一种由家而国,先家后国的“家国情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也就是说,孔子要求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谨慎、信实,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就如孔子所说,如果连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都不能关怀又何况外人呢?只有先亲近自己的亲人而后才能包容、理解外人。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个人可以真正明白“孝”的内涵,从而做到“能养”“敬亲”“承志”“泛爱众”便能“亲仁”,由“仁”而“圣”。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内圣外王”之道,即个人要先“修身”“齐家”然后方可“治国”“平天下”的内涵所在。

三、《论语》中“孝”文化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谈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一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孔子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孔子所谈论的“孝”道并不是镜花水月,亦非纸上谈兵,而是真真切切的落于实际之谈。

正如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一书中所言“孔门儒学确认“真理”总是具体和多元的,即在此各种各样的具体人物、事件、对象的活动中、应用中,即道在伦常日用中”。这也就是孔子学说的实用理性所在,亦即在“一个世界”的前提下提倡“孝”应如何去做而非何谓之“孝”的实践意义所在。

面对当今社会的时代难题,我们依然可以从“孝”道之中找寻问题的源头和解决的方法。正如在当今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两难困境之中,如何弘扬和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之中的“孝”文化也是避无可避的问题之一。

自由和民主等西方价值观念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重理性、轻情感的理念必然会对传统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是否能够从经典的儒家著作之中寻找到解决途径不仅仅是学术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立志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人的责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真诚鸣谢提供者;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谢谢邀请!

《论语》是由孔子的后辈生整理的,且史书没有明确记载鲁孔丘先生日言必录,绝无篡改,否则,自去九族这类的誓言;后朝徒者也没有类似的誓言。可称之为大议吧。

“孝”是“一胎二子”,一为入,一为出。《论语》记录中没有“孝道”之说,都是后人夸大而已,谋取何果不得而知了。

先简单地谈谈“出孝”。它的核心是对友和事臣君,竭力维护上下等级和君威。正所谓“长幼不可废也”;不能犯上和作乱,只能顺从。这种观点否定了民权民意,发展只有君王雨露,君王功德,君王大智。“出孝”又与利,仁,德,善,恶等等密切相关,内容庞杂,非宏篇巨章不能阐释。此外,“出孝”的作用非常重要,“施于有政”可见一斑。以下是我对“入孝”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论语》提供了“内孝”的大纲,基本上囊括了方方面面,当代人可以凭此纲为标准,检讨自己的正与过。

1.孝行:父母在世。

事,指的是具体行动,就是作;侍则是具体行为的体现,是真心实意,是态度,丝毫无虚。没有那些弯弯绕,表面文章,不是在给别人演示。用《论语》述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今时代有这种人,视父母为其玩偶,借此表演以达其私。恶心!

疾与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疾,是小恙;病,黄泉路上的重症了。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疾”,有点不舒就紧张得不得了,唠叨不停,这里摸摸,那里摸摸,不弄个明白不罢休。父母能不急吗?小生变大啊!这种爱去哪里寻得?反过来,“内孝”十分强调这一点,把这种爱反哺父母,这不是恩,而是孝。

恩孝有异。恩,一般是指对等,或居高临下对他人的施惠;孝,是毫无条件的,真心尽心,竭尽所能的付出。

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温故而知新”。许多人把这句话视为学习方面,其实是一种误解。故,指的是父母对你的所有付出,你要不断地回味体会;知新,指的是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超过父母对你的付出。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呢?“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末句就是反哺的核心,“察其所安。”

父母年。子要刻心父母的年龄,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贪官更是会利用这一点。),祝愿长寿且寿为喜,同时,也要知道人命有天限,随时可以陪伴其身旁。丧人最需要的亲情,迫不得已谁想去!

2.孝心:父母在世。

养、敬、不违,不怨。这是孝心的终极体现。或许借口是生活压力重,劳工强度大,能做到以上四点的人已经不是太多了。亲情是有,只是有点变味了,利益呼唤情更浓。待其离去,大哭大摆又有什么意思呢,唉!

汇给替代了帮劳,此养与养猪鸡鸭有何区别?《论语》解答:不敬。子女对父母没有了敬畏之养,这与饲养鸡鸭同属。养,不是简单地让父母活着,还有通心通语交目,更有牵手。孩童之举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温故而知新”千真万确啊!

不违,指的是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强其所难,而不是指遵循父母指令。天壤之别!古人非常注重众口之说的,你的父母不在你身边,要么已经仙去,要么你真的是不孝子孙。没人看得起你,食禄为官也不会录你。古时,父母一般都会跟随子行,少有不去的。如果有这种事情发生,父母坚持不随,你就遵循其意愿吧,他们的身体已经不行了。那么,这是不是害了你呢?《论语》答:无怨!

这是何等的大孝啊!

3.孝礼:父母离去。

孝也是一种礼节,孝中有礼,如端茶送水之类。安葬亲人是孝礼的第一步,如同《论语》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送行与铭记切不可漠也。这一孝礼一直保存着,许多人还是能够坚持的。只是祭礼有些仓促简单罢了,不强求。祭,不是简单地打扫卫生,烧香烛,摆祭品,更要把“温故而知新”的优秀传统传承下一代——你的儿女们。世代永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原始地址:/changsh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