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前庭锻炼?

跪坐或静坐…


只要动起来,就是锻炼,动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体内有三种系统掌管着我们的平衡,分别是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视觉系统,其中前庭系统在维持身体平衡上有主导作用,前庭功能一旦减弱或破坏,就会出现眩晕。平时我们在乘车、坐船时,因运动刺激而产生机体生理病理紊乱,进而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现象,就是由于前庭功能下降造成的。

前庭功能下降,服用一些药物能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所以进行适当的前庭功能锻炼是治疗这类运动病的最好的方法。不仅是乘车、坐船这类运动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一些出现眩晕的疾病,都可以进行前庭功能锻炼。

人的前庭功能有很强的代偿性,为什么有的运动员和杂技演员无论怎么转都不会晕,这就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使自身的前庭平衡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样,前庭功能锻炼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锻炼使三个掌管运动系统达到协调状态。

前庭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飞行员可借助转动电椅等设备被动的进行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如下动作进行简单的前庭锻炼:1.走直线。走直线时先慢走再快走,先睁眼走再尝试闭眼走;2.走曲线,走曲线时借助身体旋转的力量增加锻炼强度;3.主动的摇头或刻意四处张望,在人多的地方效果更佳;4.有条件者还可选择走平衡木、荡秋千来促进前庭功能的恢复。

本期答主:贾南,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1.跪坐或静坐摇晃平衡台

(1)适应证: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2)器具:平衡台。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观察儿童双手的姿势、头部倾斜的情形,以了解其在倾斜时如何处理不安感。

延伸活动:可睁眼练习10分钟,再闭眼练习10分钟,以体会两种平衡感的不同。

(4)时间:每次10-15分钟,每周3-4次。

2.双人扶持摇晃平衡台

(1)适应证:多动症、孤独症、身体协调不良。

(2)器具:平衡台或太极平衡板。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观察儿童活动时的适应反应。摇晃时可先由治疗师带动儿童,再由两人以同一速度、彼此配合摇动。

(4)时间:从左右摇是20-30次开始,再慢慢增加到50-60次、熟练后可达120次,每周进行3-4次。

3.晃动平衡台投球

(1)适应证:多动症、手眼协调不佳者。

(2)器具:平衡台或太极平衡板、球、纸箱或竹篮。

(3)指导重点:将纸箱或竹篮置于儿童前方2米(成延伸至3-5米)处,让几童站在平台上晃动,同时手拿球,瞄准纸箱扔入,计数。

延伸活动:治疗师站在2-3米距离外,将球扔给晃动中的儿童,让其接住球投出。

(4)时间:每次持续进行20分钟,每周2-3次。

4.旋转浴盆加投球

(1)适应证: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孤独症。

(2)器具:旋转浴盆、盒子或篮子、球。

(3)指导重点:让儿童坐在旋转浴盆中,治疗师协助旋转中将手中的球投向固定的盒子(篮子)内。活动中,可变换旋转的速度及投球目标的位置。旋转速度不直过快。注意儿童在追寻注视目标时有无过多的眼球运动。

延伸活动:可同时在周围放置多个盒子,观察其依指令将球投入不同盒子的效率和准确率。

(4)时同:每次进行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5.独脚椅踢腿运动

(1)适应证:多动症、身体平衡欠佳者。

(2)器具:独脚椅、球(大小各一)、大积木、木门、纸箱(篮子)。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也可将球放在脚前,用单脚踢球至墙壁弹回来。在儿童前1-3米处,用大积木搭成一个小洞或放置纸箱(篮子、木门),让儿童用单脚踢球入门或用单手(小球)、双手(大球)投球入门。

延伸活动:治疗师在旁边拿一大彩球连续扔高接住,让儿童随着球移动而移动视线。

(4)时间:每次进行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6.悬吊类器材活动

(1)适应证:俯卧网缆可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触觉防御,网缆站立可用于触觉防御或迟钝、多动症。方板秋千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及孤独症。

(2)器具:网缆、方板秋千、小玩具、球、积木。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如下图)。吊缆下可放蹦蹦床或软垫以保证安全。可配合音乐或唱数以增加趣味性。

(4)时间:每次进行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什么是前庭能告诉我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前庭训练请看视频,9个小训练。


传统的气功八段锦是最好的锻炼方式。过去慈禧太后当年都每天做八段锦。现在卫生部也要求全民做八段锦。就连在方舱医院里也都做八段经。

从过去到现在。都推荐八段锦。你说八段锦能不好吗?


怎么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前庭功能训练是以运动锻炼为基础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眼球运动、姿势等减轻前庭系统相关症状,包括凝视稳定性训练、习服性训练、平衡与步态训练、行走训练等多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疾病的康复治疗。

前庭功能训练的具体动作包括左右转头时注视放置在正前方的手指、身体不动做低头和抬头动作、身体不动睁眼及闭眼头画圆圈,快速倒向眩晕体位停留至症状消失后坐起,双脚并拢的闭眼和睁眼静态站立等。

患者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可能反而会加重原有症状。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科主任医师吴跃煌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1.跪坐或静坐摇晃平衡台

(1)适应证: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2)器具:平衡台。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观察儿童双手的姿势、头部倾斜的情形,以了解其在倾斜时如何处理不安感。

延伸活动:可睁眼练习10分钟,再闭眼练习10分钟,以体会两种平衡感的不同。

(4)时间:每次10-15分钟,每周3-4次。

2.双人扶持摇晃平衡台

(1)适应证:多动症、孤独症、身体协调不良。

(2)器具:平衡台或太极平衡板。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观察儿童活动时的适应反应。摇晃时可先由治疗师带动儿童,再由两人以同一速度、彼此配合摇动。

(4)时间:从左右摇是20-30次开始,再慢慢增加到50-60次、熟练后可达120次,每周进行3-4次。

3.晃动平衡台投球

(1)适应证:多动症、手眼协调不佳者。

(2)器具:平衡台或太极平衡板、球、纸箱或竹篮。

(3)指导重点:将纸箱或竹篮置于儿童前方2米(成延伸至3-5米)处,让几童站在平台上晃动,同时手拿球,瞄准纸箱扔入,计数。

延伸活动:治疗师站在2-3米距离外,将球扔给晃动中的儿童,让其接住球投出。

(4)时间:每次持续进行20分钟,每周2-3次。

4.旋转浴盆加投球

(1)适应证: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孤独症。

(2)器具:旋转浴盆、盒子或篮子、球。

(3)指导重点:让儿童坐在旋转浴盆中,治疗师协助旋转中将手中的球投向固定的盒子(篮子)内。活动中,可变换旋转的速度及投球目标的位置。旋转速度不直过快。注意儿童在追寻注视目标时有无过多的眼球运动。

延伸活动:可同时在周围放置多个盒子,观察其依指令将球投入不同盒子的效率和准确率。

(4)时同:每次进行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5.独脚椅踢腿运动

(1)适应证:多动症、身体平衡欠佳者。

(2)器具:独脚椅、球(大小各一)、大积木、木门、纸箱(篮子)。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也可将球放在脚前,用单脚踢球至墙壁弹回来。在儿童前1-3米处,用大积木搭成一个小洞或放置纸箱(篮子、木门),让儿童用单脚踢球入门或用单手(小球)、双手(大球)投球入门。

延伸活动:治疗师在旁边拿一大彩球连续扔高接住,让儿童随着球移动而移动视线。

(4)时间:每次进行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6.悬吊类器材活动

(1)适应证:俯卧网缆可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触觉防御,网缆站立可用于触觉防御或迟钝、多动症。方板秋千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及孤独症。

(2)器具:网缆、方板秋千、小玩具、球、积木。

(3)指导重点:使用方法同前(如下图)。吊缆下可放蹦蹦床或软垫以保证安全。可配合音乐或唱数以增加趣味性。

(4)时间:每次进行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原始地址:/wangluo/2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