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不要再被西式宽松教育蒙蔽,你愿意孩子被悄悄分层么?》这篇文章?

我并没有看过这篇文章,所以无法评说文章的好坏,但关于标题里提到的这个问题,倒是可以说说看法。

所谓的西式宽松教育,我理解就是这几年很多年轻父母所推崇的”快乐教育“和”自由教育“,主要观点就是应该尊重孩子自由的天性,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约束和压力,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

但这种认知对于国外教育的了解程度是相当浅层的,以美国为例,美国孩子拼爹拼妈拼家庭背景的情况更为明显,社会阶层也比较固化,贫民窟里的孩子靠努力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已经越来越难。

而最大的壁垒就在于,贫民窟的孩子家庭要么完全没有”教育投资“的意识,已经彻底放弃了奋斗,要么根本就自顾不暇,整日忙于为生计奔波,完成了”快乐教育“之后,基本就是子承父业,继续留守贫民窟了。

同时,关于快乐教育,很多父母其实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尊重孩子的天性是没错,可是很多父母给孩子的自由过了火,其实对孩子来说,也是根本快乐不起来的。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一直奉行”快乐教育“,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兴趣班去受累,孩子只要表现出不想尝试,她也总是任由他去。

可是,等上了学,她儿子更加内向自卑了,因为几乎身边大部分的孩子都有所长,他在学校其实压力很大,而且越来越不敢去尝试。

快乐教育,不等于放任,而是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懂得孩子在想什么,然后以恰当的方式帮助他成长,这也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渴望得到关注的,希望别人和自己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单纯的快乐,其实并不能让孩子真正的快乐。


谢谢邀请。

开门见山澄清一下对西方教育的理解误区。

不知道从哪年哪月起,国内的学界流传中一种神奇地说法,就是西方教育很宽松,孩子们上学基本靠玩,考试基本看兴趣,过着愉快自由轻松的生活,然后轻轻松松地就学会了很多技能或者考上了大学,开始美好人生,而且智力很高、情商很足,事事完美。

这个传说蛊惑了很多人。

而事实上,它只是西方教育让你窥见的一个侧面。

没错儿,以美国为例,很多公立学校,尤其是在某些特殊区域,如贫民区的学校,对学生要求那是相当的宽松。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对自己课业态度,都有明确地认知,就是我妥妥地把高中念完,在学校里不贩卖毒品,也不把枪支带进课堂,大家平安教学一场,就算完。别说不做作业了,你爱干嘛干嘛,你负责不交作业,我负责给你打C打D。

但是真正的好学校,为培养精英而做准备的学校,比起国内的任何重点高中,辛苦程度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啥,他们真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要求和培养的。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智力、阅读面、知识积累、兴趣爱,甚至体能体魄,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和培育计划。

咱国内的孩子,只需要死读几门课程就行了,死记硬背或多做题海战术,去应付高考。

他们的精英学校,我曾经看过某校的高一学生的书单:《麦田的守望者》、《1984》、《搏击俱乐部》......不仅仅是要读,读完了要做PPT,做了PPT要谈出独到的见解。

我还听过某校的神学课,有个作业叫《我家庭的信仰史》......不是期末论文,是某一周的小作业.....

他们还在初中甚至小学,就要学会自己组成TEAM,合作完成某些作业或实验。

对了,早晨5点起床,去游泳馆游泳训练一小时,再去上学。这样的日子你怕不怕?

为孩子准备了精英教育的阶层,都是这样迎接孩子的学习生涯的,世界上哪有容易的事,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聪明,而是比你聪明的还比你努力,努力一百倍。

这就是现实,很残酷。


美国小学,初中,高中确实是宽松式的教育模式。许多国人没有见识过究竟什么是宽松式教育,仅仅只是听砖家介绍,就觉得宽松式教育好。

美国学校里,老师布置完作业后,学生确实是可以不做。老师不会强制你完成作业,会认为这是你学生自己的选择,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也是你自己的选择,作为学校老师会充分尊重你的选择。你申请大学没有学校录取你,是因为你初中,高中时自己选择不认真读书,那么今天的结果也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宽松教育是不是与我们理解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而对于想认真努力读书的学生,由于是走班制教育,学生可以得到学校更好的资源。你可以跨年级读书,可以读AP课程,可以选择更多的课程。最后就可以申请到顶尖大学。

美国学校这样的宽松教育实际上是分层教育,如果在国内完全按照这样的教育模式,许多喷子又要说教育不公平了。


我一直怀疑有人混进了我们的决策层里,目的就是要搞垮中国教育,搞臭中国教师!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教育做了多少贡献?教师做了多少贡献?但是得到了什么?中国教育被无端攻击成“应试”教育,被无端攻击成最没有人性的教育,被无端攻击成最扼杀创新意识的教育。结果是什么?是这批人做出了航母、大飞机、做出了腾讯、华为、阿里巴巴!是这批人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奇迹。

中国老师心力交瘁,任劳任怨,拿着最低的工资,付出最多的心血,但是现在,谁都可以辱骂教师,挑剔教师。甚至被杀了,都还有人继续谩骂。

结果是什么?现在私立教育、贵族教育迅速崛起。老师心寒如冰,要么纷纷跳槽、要么明哲保身。幸亏我自己有条件可以读私立,可以给老师送礼,注意,我自愿的,我觉得国家给的钱太低了,我愿意!

而至于那些屌丝,你们继续吧,活该你们一辈子生活在社会底层!


谢邀!文章没读过,但就西方文化发表点看法。西方文化教育的内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文化并不是这样,你跟西方人说对有时是错,错有时是对,他们会蒙圈,但这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无论什么都没有绝对的,有时没有对和错,只有合适和适合,有时更要学会兼容对和错。


我曾经给我的孩子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办学校,不对下一代进行教育。说明什么问题?大家都不傻。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让你到学校整天没事愉快的玩耍吗?要玩耍有游戏厅有公园啊,何必多此一举呢?显然你到学校去获得的是宽松是违背办学目的的。

其次,还有一个事实是就是,只要地球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就必然存在,通俗点说就是人会被分为三六九等的,那么趁年轻你不努力学习就会进入下等人群(没有学习过早进入社会打拼,可能也会成功,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而且付出会更多)。

所以总结一下,想要自己过得好,对社会贡献大,轻松一说不存在的。


西方的所谓:“宽松”教育不能片面地看待,其实更多是指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上,对学生在情商方面更侧重,教的是学习方法,而不是知识的填鸭。中国自古以来苛紧严教自有其优点,对人格人性的要求更重。其实在国人眼里西方宽松并非本文作者说的玩着就成才了,而精英培养又并非那么严酷。


呵呵呵,我也来说几句,(崇洋媚外)这个詞,在經济社會里有了更全面的展示,而且好像形成了制度,由其在垄断行业里,文凭说了算,海歸的就比國产的工資高,所以就拼命的往外跑,拿个文凭回来,反正國内也不知这个文凭有多大水份。急眼了造个假的也来蒙事,有錢的从初中就送到國外去念書,更有錢的,干脆把孩子生在國外,在娱乐圈里那些有了外籍的大佬們个个混的風升水起。这就無形中给人造成了错觉。中國生产的東西非要起个洋名,盖个房子也叫欧美風情。买个马桶盖也要到日本去买,回到主题,美国的这种宽松教育也就是让你认识几个字,回家能看清路标就行了。而精英聚集地也绝不是从这等教育中出来的。


辨证的看才是科学的。暂且不说哪个国家的教育是非对错。一,任何事情的掌控要有度。宽松过度就是放任自流。是不负责任。而那种逼着学生读书,苦行僧式的读书也不可取。二,科学的教育,快乐的教学才是正道,才是应该推崇的。为什么我们对学生从小要把读书说成是很苦的?为什么不研究读书的效率问题?总之一句话,读书的本质是快乐的。教育的本质是高尚的。


快乐教育、轻松教育的概念一度在中国大兴其道(当然也只停留在概念上),其本意是对愈演愈烈、强度不断增加至变态状态的应试教育、补习教育模式的一种反思和纠正,从这一点来看不但无错而且非常正确和重要。但是在推行这一概念的过程中,传播者却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未能对中西不同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做深入的对比,忽视了条件制约,试图完全颠覆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甚至上升到西方体制优于中国体制的高度,这种脱离现实又否定自身优势的推广理念和推行方法,自然行之不远。中国人似乎变得愚蠢了,已经不会以中庸之道思考问题了,总喜欢用一件事物全盘否定另一件事物,现在对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否定批判也未尝不是如此。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探其本意还是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的。


即要防范西式宽松蒙蔽,也要防范东亚式填鸭刻模。

西式教育旨在分层,可拔高有天赋儿童,却压低低赋儿童。东亚教育旨在中庸,天赋儿童经其一手,也已残废,于低赋儿童无异。故曰中庸。

至于如何取舍,看各位对各自儿童未来定位罢。相信智能社会,是需要发扬人特有能力的,背诵,速算什么的,还是留给人工智能罢。

至于控制人工智能,那时专业领域,注定与大多数无关。虽听来很悲催,但还是早另谋出路为佳。

子曰,有教无类。而现在就是有人在鼓吹统一刻模。是利益使然?是怀旧技而无他?总之反应出家长之糊涂与六神无主。

再说一遍,子曰,有教无类。这个要真花精力的。否则迟早入人之彀。就像俗语曰“风水先生能骗你十年八年”,教育亦然。


首先,我很想问作者,请问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宽松了?

先交代背景:

1,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接触的留学生很多很多(美国英国居多)。接触的歪果仁外教也比较多(来自各种国家)。尤其是我们这儿有了大学城以后,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更多了。

2,我们在讨论某一个中西方差异或对比的问题时,要客观,要力求真相。不然,我们就会总是被各种错误信息迷惑甚至诱导。

3,对比西方教育,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物,不是中南美、非洲、东欧、中东或者亚洲其他国家。所以,不要以偏概全。

4,在我看来,对比教育是为了我们的教育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我们不能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不然我们都不能更理性地看待问题。我的立场是中西方教育都有各自好的一面,可以借鉴,不可以复制。

5,我们讨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目的的最大化,如果有人总是认为总有孩子达不到要求,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整个地球都解决不了。

6,如果没有看完本文,就不要乱评论。如果有问题,请理性地说出你的故事。

7,转载请联系本人。

------------------------------------------------------------------------------------------------------------------------------

首先,我先普及一下美国的高中教育的模式,不然你不能客观地理解两国教育之间的差异。美国的高中有公私立之分,然后总体来说私立要好于公立(美国大学也如此),数量也是私立远远多于公立。美国的高中生面临的问题和我们的高中生一样,“高考”和升学。他们的高考是SAT或ACT。SAT1只考数学、批判性阅读和写作,SAT2考单个科目,比如理化生史地等。SAT成绩只是美国申请大学的一个必备要素。申请美国的大学,最重要的是SAT(至少是1)和平时成绩(GPA,每一个学期的每门课都不能马虎,而且成绩是会上传网络公示,修改成绩一旦发现就不用再想上大学了),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艺术学术等方面的奖励。好的大学还需要面试。当然,美国高中学的知识相对我们的高中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这点很多赴美读高中的学生深有体会,中国的中等生去了之后发现在某些学科瞬间成为全校第一,但是他们更注重阅读量,学校对学生每一年的课外书籍阅读量都有要求,还有考核。

来,我们对比一下。美国的教育追求的是高中生要尽量全面发展,不仅学业好,而且综合素质高。所以,SAT成绩只是一个方面,每一年都很多学生因为只有学习成绩而被名校拒绝。平时成绩GPA,对于我们来说,完全不重要啊,反正我们的高中三年都是为了那一次高考。但是美国的大学相比SAT更看重平时成绩,是因为平时成绩更体现了学习能力(但是对于中国的申请者,他们更看重SAT,我们的高中成绩不联网公示,他们查不到)。而社会实践更难了,绝对不是你以为的给福利院打扫卫生那么简单,而是参加社团活动(如果是社团管理者最好),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各种比赛,很多学生为了申请好大学会利用假期去贫困国家或地区支教(来,把我们的孩子都扔到大凉山)。而且,为了更脱颖而出,学生还得有特长,同时这个特长还学的不错。去面试好大学时,学生还得穿得体的正装,而且仪容仪表要得当,注意礼节,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好口才,对答如流(如果阅读量达不到,肚子里没货,还能出口成章的不是口才,是传销)。大部分美国好学生还会在12年级就是我们的高三选修AP课程,AP课程是美国大学课程的先修课程。就是说,学生会提前学习大学的基础课程,除了特定科目外,还有经济学这类专业性课程。AP课程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高中课程。

总体来说,在美国申请大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不是一次考试定终身。要申请到好的大学,你需要每学期的成绩要优秀,你需要精打细算地合理规划每个假期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你要发掘强化自己的特长。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工作其实不是学生一个人完成,而是需要全家人共同的努力。

而我们的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上大学。而美国的学生除了学习,还得把自己的课余生活都丰富起来。在此,我们不讨论美国学生家庭背景对申请大学的影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要上常春藤名校。

其次,我再讲一下公立私立之间的区别。公立学校肯定是政府出资盖的学校。但美国的私立学校和我们的私立学校却不一样。我们的私立大部分都是所谓的社会力量办学,我们的私立学校大部分还处于摸索状态。然后美国的私立教育的历史远远比公立教育久远。美国私立学校的出资方基本上都是专业的教育集团和教会(所以你看到了各种基督中学),这些机构有丰富的资金支持学校各方面的建设。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私立学校总体来说在各个方面都比公立好很多。但是,美国也有非常好的公立学校(和我们一样,一般就是市中心的一些公立学校)。

那么美国的公私立除了有没有钱外,就没有区别了?当然不是,公私立学校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的教育目标不一样。私立学校是为了追求教育目的的最大化,就是说要让每个孩子上的他或她本身能力可及的最好的大学,因为私立的本质是产业化,产业化就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美国私立中学的年学费在2-3万美元左右,而公立则是基本免费(只针对当地学生)。私立学校的家长掏了巨额学费,自然会要求很多,客户是上帝。而对于私立高中本身,因为他们的经费来源很大一部分靠学费收入,所以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学生都有好的归宿才有更多的学生选择他们。而公立学校的目的,总体而言,是为了消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那些贫困的社区的公校。他们的诉求就是至少每个孩子都高中毕业,不能太早地进入社会,不然过多的文盲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在此我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讨论美国的阶级分化(因为我们的学校也有明显的好中差之分,不要讨论所谓阶级,不要伤及自己,阶级是地球现阶段的普遍问题)。

说到这里,就要说为什么会有人有错觉认为美国的教育很简单很轻松。因为他们看到的是美国的公立高中。就现实而言,越是贫困的地区高中辍学率就越高,辍学的原因有两种:家里穷和没有学好(不是单纯的学习能力问题)。既然美国的公立高中是基本免费的,至少穷这个不是大问题。那么就得考虑,是不是学生学习太难了?学生学不动了?美国也一样,他们的学生中也有大量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好好学习或根本就学不会的人。那么请问,这些人难道听之任之吗?美国没有那么多富士康、制鞋厂。如果真的让那么多文盲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果不堪设想。在这个现状下,请问,美国经费短缺还肩负社会责任的公立学校有必要为学生制造学习的困难和麻烦吗?

所以,你们看到了一个美国相对宽松、相对容易的教育方式。这也就是《不要再被西式宽松教育蒙蔽,你愿意孩子被悄悄分层么?》这类文章为什么会认为宽松教育是将学生分层的原因。其实,不是学生被分层,而是因为有那个层次的学生存在,所以必须为他们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其实,说句不好听的,这样还有个好处的确是可以保证优秀的公私立高中可以有更多的精英出现。教育分层是全球性问题,不能单纯归结于公私立学校。因为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的教育是以公立为主,但他们也依然有分层现象,只是因为人口基数少而看起来不那么明显。

说到这里,请思考一下,我们的学生中,有多少是因为学不会不想学而放弃学业的?有多少是看起来是在学校却已经把学习当形式的呢?还有一个数据,在我国农村地区高中普及率已经低于50%(说实话其实更低),可是我们也发现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没有钱上高中而是根本学不会也考不上高中了。教育局给每一个高中校长定的任务都不一样,重点高中的校长一定要保证达线率,让更多的学生上大学;而较差的学校的校长必须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出事故,保证每个学生都毕业。你觉得不公平?那你就得去寻找为什么总有学生不好好学习的原因了,这个是需要改变的,但是不是一两代人可以改变的,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改变的,这个问题和所有问题一样,只能通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当那个阶段的教育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后,才可以找到相应方法。

回过头来聊美国教育到底宽松与否。至少我觉得现在,你们明白了美国教育宽松与否要看学校本身,不能一概而论。

OK,那我就再给你们普及一个知识:看起来美国学生要上个好大学真的不比我们容易,某种意义上说,比我们还难,然后美国教育中最难的一个阶段不是高中、不是硕士,而是本科!

这是我们最不理解的。不要说你理解,对于中国家长来说,高考就是终点站,大学只是拿文凭的地方,至于你学到什么不重要,因为社会会教你。我们表面上总是说大学要好好学习技能多考证,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但我接触了很多家长和学生,大部分人真实的想法是,大学是一个可以放松一下地方,因为高中太累了(是被约束的累。每天早7点晚10点,没有休息日,谁能不累。大部分学生早就被消磨的没有学习的动力了,还谈什么考好大学)。

而美国大学生才累。到了大学,的确是一个相对自由的阶段。没有人管你学不学。但是,美国大学动不动就挂科、动不动就开除学生。挂科需要重考,重考需要掏高额的重考费用,按学分收费,如果是专业课,费用得几百美元;如果学生的出勤率低于80%,就会被警告,如果还不改进,那么可以滚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家长习惯在孩子18周岁后不过多地提供生活费用(学费大部分还是家长出),美国大学生有校外打工的习惯。

而且,美国的教育理念是尽量在适当的年龄安排适当难度的课程。美国的高中生虽然需要精打细算地安排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但是学习内容相对我们简单。但是到了大学,难度会急剧加大!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觉得非常吃力。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的大学考试以论文和答辩为主,每学期都需要写论文,做答辩。写论文要参考文献。很多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好就好在不用去打工,他们把时间都放在了图书馆。更为变态的是,很多美国大学不是在学期末安排统一的考试,交论文和考试是和课程进度有关,所以可以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门课要考试或交论文,这就让学生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经常需要熬夜嗑书。

说到这里,请认真思考,到底美国教育难不难?

我们不讨论中美教育哪个更好。都有优势也都有问题。我只是希望更正你们的思维。

虽然我们的教育不要求我们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且请注意这个判断力基于对事情真相的发掘。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观察多客观地思考问题。

所以我很想问作者,请问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宽松了?


这个事片面的,西方教育跟重视教育刚好相反。

中式教育是大学之前紧张,大学之后宽松。

西式教育是大学之前宽松,大学之后紧张。

各有利弊。

咱们中国要有教育改革,肯定也是取长补短。

至于想让孩子接受什么样子的教育,最终还是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最近常看到中西教育对比的文章,仁智各见,感慨颇多。我就是教师,对于自己从从事的工作也有不少“歪见”。然而,我最寒心的是,工资待遇还留在法律文本上,社会评价呢?高考不报师范,读了师范去考公务员,辱师弑师频发,学生发生什么事了全社会声讨学校教师!我常说给学生的是:我教育你是工作职责,多教育你几句是出于道义,但别要求我为教育你付出一切!

其实,现在发表的文章,我觉得大家应该综合起来读,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和判断出发点。无论是作者还是评论者,都应考虑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实际情况,做些具体点分析,泛泛而谈以偏概全都不可取,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


让那些一直都觉得国外的月亮都比中国圆比中国亮的人见鬼去吧,什么都是国外好,教育也是,其实没有一种成功是可以轻松获得,不通过努力就能换来的是。中国目前为止的高考我觉得是最公平的了,它是我们国家很多贫穷的莘莘学子努力翻盘,改写命运的机会。


我以社会经济的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和世界文化相融合的阶段。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经历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几个阶段,正在大规模的爆发着,与此同时,社会的财富的积累也正爆发着。

建国初期,社会中教育是为了消除文盲,实现全民普及教育,改革开放前,重新放开了高考,实现了选拔式的高等教育,现在,民间资本的参与和教育体系的放开,实现的是全民高等教育。

建国初期,以工农兵为社会核心,社会本质为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大家都是一个起跑线,而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赚钱机会出现,开始出现了财富体制,也就是社会的财富不再是平均分配的。出现了社会精英阶层。那么,这些少数的人手中掌握了大多数的财富。同时,因为出现了财富,也就出现了因财富决定的生产资料的集中制,同时也就出现了文化,教育,服务等软性资料的集中,而国家所能保证的,恰恰也就是人民的基础。

同时,社会的开放,让更多的国外信息和资源接踵而来,我国原来是想要出人头第干活努力劳模先进就是钥匙。而现在由于财富的变化,竞争的激烈,逐渐变成谁拥有的财富多,获得的教育或者其他资源就多,更加加剧了社会人群对财富的争夺。

文章中说西方文化在社会分层,其实看了我前边写的这些可以看出来,任何一个国家,在出现了财富,出现了分配,这个社会本身就是在分层的,谁掌握的财富多,享受的就越多。原来,社会上拥有高等教育是稀有的,所以,可以成为晋升到上一个阶层或者上几个阶层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通道,但现在,教育已经同质化了,通过教育来向上晋升是很困难的,但是,很多家庭选择了其他教育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但是,我个人认为,以上这些并没有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社会财富的能力,只是相对显得比别人有一些不同。回看近几年的社会财富的积累,除了原始的一部分继承了原有财富的人群继续创造财富以外,更多的是拥有创新能力的人群成为了财富的拥有者,但,没有改变社会阶层的划分。

所以,无论西式教育也好,传统教育也罢,它只是教会了人民拜托愚昧,接受新事物,陶冶情操,而不是教会你创造财富,真正创造财富是你在基于教育之后能够体会,学习,领悟,创造社会没有的东西,或者抓住别人抓不住的东西。

当然以上这些还需要有一定的运气,如果没有这些,还是不要想着做人上人,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一个和自己的层次相对应的幸福,会不会更开心一些呢?


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这话听着难受,但很现实。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宽松是没有毛病的,但人性的贪婪,惰性,推诿责任等等毛病,让不懂教育的人擅自为这个词赋予了太多的内涵:教育不能体罚,不能严厉批评,不能让孩子太累,作业少点,不要考太难,学科不能太难等等,恨不得把自己理想全都附加到教育和老师身上,就差没说让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笑着,玩着,乐呵着舒舒服服就学得棒棒的!

我们在获取西方教育宽松思想时,我们认为的按照自己想要强制赋予了过多自己想要的“舒服”意识。

精英的成长过程都没有随心所欲和舒服,你一定认为只能说你只看到了表面。“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如同童年时别人家的孩子,家长更愿意相信别人家孩子根本就没有怎么教育就很优秀了,是天生的,来安慰因自己的无知所带来的尴尬,平复自己的内心。这种心里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社会病态的教育思想!

西方人在认真专研中国传统的精华,我们在囫囵吞枣别人的糟粕!

最让西方学者困惑中国什么?全世界屈指可数传承历史最长和完善的名族之一。一直没有被灭族的原因是什么?其中一个学者研究到我们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是否找到了答案:我们的神话故事都是我们的祖先不断与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大自然做斗争,最后取得成功。他们对比了西方的神话故事,是臣服各种神,最后认命了!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种神话故事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基因,在环境恶劣的远古名族才得以传承并获得快速发展。对这个结论不做评论,但看得出来跟我们截然不同的视角和态度。

从历史上哲学体系的萌芽发展,中国哲学主要研究人与人关系。

教育最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就在中国,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完全抛弃,照搬别人的舶来品。熟读《论语》也就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从中国教育最落后的最西边到教育资源优厚的首都一线,体会过教育的很多不公平,我想对部分家长和孩子喊:醒醒吧!你已经被悄悄的分层了!不要抱怨,教育,可能是你一身中唯一也是最公平的一件事了!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欢迎添加关注,力所能及提供咨询。


西式宽松教育并非有些人理解的放松教育,西式宽松教育外松内紧,所谓宽松只不过是反映了西方教育的一个侧面,一般是公立学校,而教育的对象是底层民众,只是一般的普通教育,而精英教育,人才培养并非此类学校所能。现国内有钱有权有势人士为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把子女送到国外,进了精英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但也不乏有些孩子,到了国外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甚至发展到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不学习不认知就能得到知识,中国老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都是只有通过学习努力才能获得知识的道理。现如今国家科学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节奏加快,社会和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即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精英成为人才,又不想让孩子承担太多的责任,付出太多的辛苦,对孩子们来说各类物质、精神诱惑频频进入,吸引着正处在学习黄金期,世界观尚未完全建立,身心发育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们,这些矛盾要想处理好,确实很困难。处在这些矛盾中,切不可轻信一些偏激的说法,避免走入歧途。中国的传统不能丢弃,中国的国情不允许我们去做无谓的牺牲。


我来喷喷我国的教育考试体制:鼓励孩子勤奋好学没错,人人都愿意自己的孩子出人头第也没错。但是从民族科技进步方面考虑,这种应只重视课本知识,忽略缄默知识、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的教育考核方式,是存在很大偏颇的,


我不愿意孩子被悄悄的分层,小孩子小时候对新事物都会有新鲜知识求知欲望和了解欲望对切事物都充满了希望,所以大人们应该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长大以后再有金诚团结合作共赢发


原始地址:/dongtai/1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