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会员的书法水平是参差不齐吗?你怎么看?

卓剑文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现为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科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中国楹联学会、全国公安文联等会员,海南省刻字研究会和省青年书协理事,海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南省硬笔书协副主席,中原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名誉教授等,国际书画学会会员。

学书始于少年时,1987年进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统学习三年,其间聆听王学仲、欧阳中石、张道兴等当代名家授课,毕业时获优秀学员,自作诗的书法毕业作品被选赴京参展;

1993-1995年进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学习,得现代名家聂成文导师、教授(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等悉心教诲,获益很多,亦被评优秀学员,作品在学年和毕业时均被选为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二十多年来勤奋研习,寒暑不辍,还得名师方家吴东民(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省书协主席)等指导,艺事日进,如日中天,大器晚成,指日可待。

书法作品1986年在海南公安局书法和征文比赛中两项均获一等奖,1989年“琴岛杯”全国书赛获二等奖,1990年“羲之杯”国际书画夺冠赛获优秀奖,1992年第一届全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大赛获青年组优秀奖,同年“北市杯”全国青少年书画赛获三等奖,1993年第二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获金奖,同年“羲之杯”国际书画赛获银奖,同年“中华警魂”全国书画赛获铜奖,1994年在中国国际文艺作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一级品”,获“优赏奖”,同年在澳大利亚举行中华逸吟神墨诗书画国际展览会上被评为“国际文化交流佳作奖”,1996年在蓥源杯“金榜题名”中国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1997和1998年分别获全国公安系统第二和第三届金盾文化工程“金盾艺术奖”,二十多年来还获省书展金牌奖,省直机关、海口市、省公安厅书展一等奖,省公安系统、海南“高速杯”书展二等奖,海南军警系统书展三等奖等各种展赛中获奖不胜枚举,被中国翰园、山东孔子、西王母万等碑林勒石,被海南省档案馆、海口市博物馆、邢侗纪念馆、济南环城公园及海内外众多单位和人士珍藏。

书法作品照片和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大观》、《当代书法篆刻艺术大观》、《中国当代诗书画人才博览》、《当代青年书法一千家》、《廉政文化在中国》等多种典册。被二十多个国内外文艺单位联合授予“中外书法艺术家”,2008年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授予“中国优秀中青年硬笔书法家”等荣誉称号。擅于楹联艺术,楹联作品散见于各类书法作品集和《海南联粹》中。作品参加省市各类书展,多次参加全国、国际性大展赛并获奖。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全国刻字艺术展。曾获“天涯杯”、“羲之杯”等大赛优秀奖。作品还被海口博物馆、中国翰园碑林等处收藏。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这很正常。


中书协分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及官员书法家。官员书法家是中书协的害虫,书法理论家的书法也没法看。但中国体制就是这样。没办法了。


参差不齐是普遍规律,没有例外


鱼龙混杂,江河泥沙俱下。丑书或实名其副不占少数,当然不能管窥蠡测,也有高水平的,受总体风气左右,社会广大书法爱好者不屑。目前两端势不两立,由于中书协位高权重,占据几乎媒体说话权,得到很多利益,根甚深。估计多年才能退出历史舞台!


这年底头衔都是吓唬人的,真正有水平的是靠实力的。中书协大部分都是混子。看看北京实力派张兴纯先生的作品,什么头衔都没有靠实力说


中书协有写的好的,也有差的,差的多点,好的少点。不在乎加入哪级协会的职业书法家中也有很多精英,他们的书法价格不受名头的影响。很多收藏家就喜欢收藏他们的作品,绝对有升值潜力。


水平不等是肯定的。这现象在官本位体制下也是常态。


有些人头顶着一个这样的东西而炫耀着,然后说着别人不是正统,水平不是这样去衡量的,一直是中书协中美协的笑话,然后有了更多的笑料,这一双鞋笑料太多,不要太介意。


著名书法家田蕴章说过,书协里面能够把基本功楷书写好的人非常非常少。所以,我说,如果书协选择会员的标准就只有简简单单书法功底这一条的话,那么中国的书法水平会提高不少。中国书协也会干净务实更多。


水平有高有低是正常的,但要把写丑书的疯子从书协中剔除。


这正是长期被人诟病的问题,中书协会员水平参差不齐看起来正常,其实并不正常也不简单。这说明了一个实质性的不良现象,即入会的门槛并非一致;人情和利益关系混杂其中;初定的资格评审标准被人为操弄。不仅如此,拥有入会资格的各类大赛及其获奖作品全凭少数评委个人喜好而评定,等等这些因素,自然而然会造成中书协会员水平有明显的差异!

其实坊间对这种现象早就看不惯了,但又无可奈何!眼下人们都巴望中书协主动清理书户,并希望不仅仅只盯住少数几个引起公愤的“丑书”作俑者,而还应该将那些名不副实,水平低下的会员一并清出门外,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书协队伍的纯洁性和自身的公信力!


不知什么时候有书法协会?有什么意义????现在不是凭实力说话吗?为什么好多书法作品是在炒作,而不是脚踏实地的苦练真写啊?有的字还不如学生的作业竟是书协的,到处招摇撞骗,糊弄大众,这书法的明天在哪啊?


是的,而且职位高低并不代表水平高低,中书协趋于制度化,利益化。


谢谢邀请!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人对中书协了解不多,也不知入会之困难!对于入会的会员抱着猜忌嘲笑的态度,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阿Q心态!

而通过参展入会这是中书协入会章程,能够通过的水平确实有一定专业功力!

不可否认的是以前确实有肯定有代笔褴竽充数之人!

唯一办法就是入会取消终身制,每两三年进行一次各地会员进京考试〔理论十现场书写〕,这样就可以杜绝漏网之鱼,优生劣汰!

所谓高手在民间是自欺欺人,高手民间确实有,但是不多!江湖大师多矣!


中书协会员水平参差不齐那是必然的,更何况书法艺术本身就存在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性,若是有统一标准,那就算不上书法艺术。

书法水平,与书者个人审美观、学识、修为是相关联的,与其说是评判一个人的书法水平,不如说评判这个人的审美取向、学识修为、作品格调。

“眼界高时方知出处高”,今天我们看一幅作品觉得它“水平高”,随着我们个人的学识不断提高,再过半年回头看它,或许我们会发现它的很多“不足”。

中书协每年举办的展赛很多,为什么那么多人竞相投稿?绝大部分人是图名、图利,名利路上名堂多!当名利已双收,又有一部分人去追求一些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此时我们就不能再用“水平”去衡量一个人。

个人愚见,说错请方家指正,谢谢!


加入书协就认为是书法家了,实际大错,书恊不过是民间团体而意,这些人水平极差,无功底,全国书恊人数达到几千万,可笑天下人!


中书协会员的水平的确是参差不齐,现在的会员应该是以赚钱为目的,真正为了艺术水准的很少了!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对于这么大个组织来说,水平不齐可以理解,但作为书协来说,在选人才方面应该尽力去减少这种水平的差异才是……


中国协会员入会一般要求较严,近几年犹其严格。当然,有时候也篱笆扎得不紧,受照顾进去几个滥竽充数的。我们希望中书协进一步严格入会标准,千万别自降身份。


原始地址:/zhishi/2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