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赞成孩子干家务就给钱这个教育观?

现有身边也有很多的家长通过让孩子干家务来赚取零花钱,而不是直接给。一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并养成干家务的好习惯,二是担心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

这一点是近些年从西方国家学来的,并且很流行,这种做法我也不赞成。原因是“家”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场所,它不是市场,不是单位,不是圈子,“感情”是家人的凝结剂和润滑剂,是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如果孩子做点家务就付钱,可能隐藏着这样一些问题。

一、把亲情关系降低到商业关系,把亲人间的互助处理成利益交换。

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且会削弱儿女和父母的感情。中国人一直讲究孝敬父母,追求家庭气氛的温暖。而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什么被人称作老年人的地狱,许多老人有儿有女,却在孤寂中死去,我认为这和他们早早把市场法则引入家庭生活有关,文化总是有它的因果关系的。

二、容易培养唯利是图的心理。

我的一个亲戚,他曾一度对孩子实行以劳计酬的政策,规定洗一次碗多少钱,擦一次地多少钱,洗一次衣服多少钱。到最后他发现,孩子干什么都要问有没有钱,哪怕是很简单地扔一次垃圾,也要问这个给多少钱。孩子按劳取酬的习惯确实培养出来了,但唯利是图的心理也开始露出苗头。

三、会导致儿童对劳动产生负面认识。

儿童本身是喜欢劳动的,如果因为孩子干了一点活,就要付他报酬,这其实暗示了劳动是件苦差事;而且,孩子的天性愿意讨家长的喜欢,如果他的劳动给父母带来了快乐,孩子内心是比得到钱还快乐的,这种快乐,更会刺激他对劳动的热爱。而付钱既消解劳动的价值和快乐,也消解他为父母做事的兴趣。

事实上,并不是西方人都赞成孩子干家务付报酬的行为,美国名师雷夫老师认为:“小孩子做家务事就给零用钱固然很好,毕竟我们的资本主义就是这么运作的——用工作赚取报酬——但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

我认为,孩子身上一切应该培养的好品格都不可以用钱去购买,凡能用钱买到的,都不叫教育,都是暂时的成果,无法内化为孩子自己的品格和习惯。

比如有的家长用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孩子考好了就用钱奖励,或是规定考到多少分给多少钱。这些做法从短时期来看可能有效,从长远的培养目标来看,则只能造成消解。

家长如果认为花钱可以买到孩子的劳动好品格、学习好习惯,事实上你最直接的诉求就是:钱是万能的。那么孩子就会接受这个观念,他以后就可能花钱买友谊,花钱买事业,花钱买爱情……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他的一切事务都和金钱方面的奖惩挂钩,那么他在未来很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

注:本篇观点引自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经常听说有些家长要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赚取他们的零花钱,付出劳动得到报酬,这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似乎对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育儿专家们却不这么看,下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帮忙做家务是义务

孩子是家庭的一员,他们在这个家庭里生活、学习、成长,家务和孩子息息相关,帮助处理家务是孩子身为家庭人员的义务,他们有义务做家务。如果父母们每次让孩子做一点家务就要给孩子付相应的报酬的话,这会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当没有报酬的情况之下,孩子可能不愿意帮家人一起做家务。家长们不要让孩子养成这样子的坏习惯,同一个家的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大家一起分着完成相应的家务。

领取零花钱是权力

孩子是未成年人,他们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要负责孩子的经济消费。当孩子需要零花钱的时候,只要是有正常理由和需要,父母就要给孩子零花钱,领取零花钱是孩子的权力。父母不能因为孩子没有按要求完成家务,就拒绝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子的教育方式会使他们金钱观念出现偏差,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可额外给予奖励

孩子做家务积极主动,每次都完成的特别好,懂得感恩和分享,那么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给孩子奖励性质的零花钱。在长假期间,家长不妨带孩子进行社会实践,让孩子感受和体验生活,让他们接受成长教育,知道赚钱有多辛苦,这比通过家务获得报酬对孩子的教育义意更大。

帮孩子树立金钱观

有些孩子拥有自己的小金库,但是父母们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导致孩子对金钱没有管理意识,随意花费,自己想买什么就习什么,造成很多浪费现象。家长不要以为是孩子的钱,孩子就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反正家庭条件好,孩子浪费一点也无所谓。这样子的想法不妥当,孩子对金钱的认识和管理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孩子以后如何规划自己的经济和家庭收支。


谢邀。我赞成孩子干家务,但是不以金钱为奖励。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越做家务的孩子越优秀。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找。

通过我自己的孩子做家务我有几点深刻体会,做家务在教育孩子方面作用真的很棒,事半功倍,省心省力。

孩子做家务,她感到做家务很累很辛苦,不是那么好玩的简单的。亲身体会到父母的累和辛苦,进而理解关心感恩父母。我孩子二岁多,做完家务后每次看到我做饭都会表达谢意,并说妈妈你照顾我好辛苦的你给我做饭给我洗衣服。

孩子做家务,她知道哪些事情自己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做到,哪些事情需要动脑筋想办法能做到,深刻体会努力,以及自己努力后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做家务,增加责任感。孩子有时也会不愿意做。我孩子有时候也会说我不想做了,我懒了。我不开心了我不帮你做了。。。。。。。比如玩具扔的到处是,让她收拾,她不想做,这时候我就会告诉她:刚才房间里很整齐的,是谁弄乱的?她说是她。我说要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自己玩玩具弄乱了,自己收拾才是优秀的宝宝。一般也就做了。如果劝说无效,我会说如果不收拾不带她出去玩,或者不给她爱吃的东西。。。。。。

我不赞成以金钱为奖惩孩子的方法。金钱观念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培养,但不是在做家务的生活中使用。让孩子感觉用钱什么都能做到。毕竟孩子小还不太理解父母的用心。成人的一些思维方式不要用在孩子身上,不合适,而且与做家务的本意,有点本末倒置。

用金钱来诱导孩子做家务,孩子不是因为爱不是因为体会父母的辛苦不是理解父母的辛苦而做家务,她们认为是为了钱。反之他们可以不要钱也不做家务。我们让孩子做家务的本意是让孩子爱劳动理解父母懂得感恩。


单论这个题目的教育观我不赞成。

孩子在家干家务,适当的,以鼓励和奖赏的方式我赞成。但不能让孩子以为干家务就一定有钱。更不能让孩子为钱而干家务,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要错误的引导孩子的金钱观。

孩子在家干活或干家务,是锻炼孩子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要小看小小的家务,能够培养孩子许多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孩子干家务活不应该拿钱来做为奖励,表面上看是按劳分配提高孩子积极性,实际是惯性了孩子积极进取的心态,本身做家务事就是锻炼孩子自身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孩子懂的今后自立目标重要性。如孩子做家务事按劳计酬,长时间会使孩失去原有的本性,会发展变成钱的傀儡,也有的人会认为按劳计酬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没钱就没有动力,这跟教育孩子做家务事是两码事。


我是力行,很荣幸回答你的提问。

有多少人赞成孩子干家务就给钱这个教育观?这个本身没毛病,鼓励孩子劳有所获,反对不劳而获,从而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花之谨慎,养成正确金钱观,但操作中问题多多,我不赞成。

至于能否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我认为不容易,不建议这么做。很多家长和孩子就像老板和雇员一样,干活明码标价,有的现结,有的周结,有的月结,有的抵学费,看似不错,但矛盾重重,标准不一,讨价还价,欺骗耍赖等等,导致好的主张收不到好的结果。有时候孩子会感觉钱太难挣,消极不干,影响深远,有时候孩子会感觉钱太容易挣,花如流水,给属应该。

影响亲子和谐,孩子很聪明,很难的活,有时候取巧轻松搞定,钱又多,家长往往就不愿旅行承诺,要么加码,要么改革,孩子家长会抱怨你不讲诚信,再也不干了,家长就会感到委屈,我养了你这么多年,你给我钱了?矛盾产生,不易调和。

孩子会有意识选大放小,孩子会去选择性的干活,而不是该干啥干啥,这样也会破坏初衷。条条框框太多,漏洞就更多,矛盾也更多。

固定模式,没有惊喜,没有新鲜感,只有钱在督促,影响孩子主动思维和价值观。

我不会用这种方法,奖励也是物质奖励,不承诺,不确定。还是要培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知道责任,主动做,这样才能养成做事好习惯。

至于金钱观,需要教育孩子按必需理性消费,金钱是需要努力付出赚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种方式我不赞成,朋友们你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呢?

我是力行,个人浅见,欢迎条友讨论指点,认可请点赞评论转发。

注:答题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原始地址:/wenda/3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