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几岁?你觉得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什么样的事算挫折?

我的孩子四岁,是上幼儿园中班的年龄。

在课堂上算数不会的时候,在舞蹈训练班班学习的高难动作完不成的时候,体能课跳绳没得第一的时候,甚至每天吃她不喜欢的菜的时候……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挫折。

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遇到的不同的挫折,经历后,很多时候,可能他们自己都不记得了,所以家长也不必太焦虑孩子的挫折感。


我家闺女2岁半,这个时期是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迅猛发展的一个时期,有点小反抗也比较敏感。

比如,早上起床准备换衣服,自己脱裤子时把脚给拌住了,裤子脱不下来,脾气来了,使劲甩脚,甩几次还是脱不掉,就开始大哭大闹,发脾气了。

比如,准备出门,自己换鞋子,穿好了左脚,右脚怎么也穿不上去,急了,把鞋给扔老远。

遇上这些,我都是站得远远的,看着她甩完,等她平静,我会说“小裤子,谁的小脚把你踩住了,疼吗?”“小鞋子,你摔疼了吗?你的小主人不喜欢你把你扔了,我把你带回家好吗?”闺女看着我这样一说,都会赶紧把自己的东西捡起来护着,这个时候,我就开始跟她讲道理了。

2岁多的孩子,一些简化的道理是能听懂的,平日里强调几次,一般都是不会再犯的。


我的孩子一岁半,一岁半就是是一个复杂的过渡期,他们非常固执,肢体活动在所有活动中占的比例非常高,喜欢钻洞,喜欢坚持到底或者毫无兴趣,而且他们的情绪也不稳定,特别需要细心的照顾。

但这个时候的她还不能很好的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她会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向你传达出非要按照她的意思来做事情的信息。

对于她所面对的挫折可能就是我们不能理解她的意思或者她不能达到她想要的目的,但是她发泄情绪的行为能力还不太稳定,有时候会突然发脾气,有时候会突然笑。这跟我的生活当中我也在尝试你最大的限度去理解他的行为意思。


我的孩子两岁半,这期间不断的在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大人说什么,女儿就在学,摸到的有模有样的,这时也是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最佳时期,要让她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那么先从最基本的穿衣服学起,也许孩子刚开始会有新鲜感不闹腾有耐心,可是过不了一会孩子就会发脾气,这是妈妈要把孩子的行为录在手机里,等会让宝宝看看自己刚才的行为,等孩子安静下来再让孩子看看自己刚才的表现,再为孩子讲讲宝宝学会穿衣服可以帮自己的狗狗兔兔,小熊来穿衣服,这是宝宝就会很认真的学习。


我的宝宝不到一岁,但是不要认为小宝宝就没有困惑,因为他也会遇到挫折。

我上班后,他就面临着分离恐惧,需要面对和亲近的人的短距离分离,而且要学会自己玩,不能总是依赖大人。对于他他来说,在练习翻身、爬行、站立的时候,都要经过无数次尝试才能取得成功。虽然他四个月左右会翻身,六个月左右学会爬行,现在也在尝试着扶着桌子学习走步,但是,这些挫折还远远没有结束,他还会面临学会走路、跑步等更多的现实困难,也会面临情感焦虑等一系列精神困境,但我相信,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必经之路,父母需要陪他们一起面对、共同成长。


我的孩子6岁,他现在比较多的挫折一般在于不能顺利完成某项任务。

比如,美工课,画画什么的,他画不出来,或者觉得没有别的小朋友画的漂亮,就会嘟嘟嘴,不开心的样子。

又或者周末的手工课也一样,不知道该怎样下手做的时候,就想放弃了。

还有就是喜欢回答熟悉的问题,问到不会的知识,两次没答对,就像换话题。


我两个孩子,一个快三岁,一个一岁多。

每个年龄段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挫折,哪怕刚出生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比如孩子学抬头,有些孩子很努力抬头,但是久了抬不起,他们也会心烦意乱,开始哭闹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挫折。

我的大宝三岁不够,这个阶段的孩子,比如学习一样新技能,比如孩子学习用筷子,他屡次三番试用筷子夹菜还是夹不起来,他就会心急,表现出急躁的样子,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直挫折。比如孩子出去外面玩,小朋友不理他,他就会闷闷不乐,也是一直挫折。

我家小宝一岁多,玩拼图太难不会的时候,就会急躁,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挫折感。


我家老大六岁,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哎呀,没事啊!”。他在我的眼里算是积极乐观的孩子。他这个年龄段能算为挫折的应该是比赛不能拿到第一吧。

我家老二刚过生日,现在刚开始学习走路,走的不好,总是踉踉跄跄的,随时都能摔倒的样子,他这个年龄段能算为挫折的应该是不能跟着哥哥满街跑,不能看到橱柜上面的东西吧!


我家快4岁了,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什么都想自己做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但是实际能力又没有达到可以做的程度。我觉得,做什么事情不成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挫折。搭个积木没搭好、玩个游戏输了、穿个衣服没穿上,对孩子来说都会有一种挫败感。这个阶段引导好了,让孩子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并且想办法克服困难,对她以后面对人生真正的挫折非常关键。


我的孩子三岁了。每当我拖地的时候,他也喜欢帮我拖地,但是他拿不好也拖不好,只是瞎晃荡,这个时候他就会哭会闹,这对于他来说可能就是挫折。这个时期他什么都想去学,什么都想亲力而为,又是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当我在劳动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让他去做一些和我所做的相关的并且是她

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会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帮助了妈妈,喜欢得到我的表扬与肯定。


我家宝贝快十一个月了,在不满一岁的年纪,很多人会认为没有挫折这个概念。其实,从出生就开始有了。

对一岁左右的宝贝来说,遇到的问题一般表现有和妈妈的分离焦虑,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站、爬运动的锻炼。在两岁之前,妈妈是孩子的主要陪伴者,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培养宝贝的安全感。妈妈上班前要和宝贝说妈妈去上班,不要偷偷走掉。


我儿子六岁,也许小时候家庭教育方式不对,爷爷奶奶总让着他,跟爷爷奶奶所有的比赛都是以他赢来收场,以至于养成有点伤不起的玻璃心。

幼儿园小班的时候,老师总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要强,受不得一点打击。我请小朋友帮忙没喊他,他也会生气”。

六岁的孩子挫折也已经不少来,小伙伴说不跟他玩了、幼儿园要求练习跳绳但不会跳、游戏当中输了、某项任务小伙伴比他完成的更好......

因此这两年我们非常注重孩子抗挫力的培养,他目前在学轮滑和吉他。当然这两项是在他自己想学的基础之上,这两项课都是会遇到非常多挫折的事,但也能体会同样多战胜挫折后的喜悦。

其实他经历的挫折比他同龄的孩子相对来说多很多,每天练琴时每一首歌,每一个和弦都可能会失败,但在反复练习的时候,能看到他非常大的进步。

上周幼儿园笛子表演,开始因为之前旅游的问题,他没有被选上。哭了一场后,他跟老师说“我要去厕所冷静以下”,出来后就真的重新开开心心的参加集体活动了。


我家娃儿十岁,个人感觉,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能算上挫折的事情,大抵以下两件:

一是考试成绩。孩子上了四年级之后,对成绩的意识更加突出,特别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再也不像低年级的时候一样,兴高采烈地跟你说:妈妈,考试了,我考了七十。那个时候,她的感觉里,考试是一件大事情,而考七十和考一百是一样的,反正都考了嘛,但现在不一样了,对于成绩开始慢慢执着起来,特别是试卷上的数字,几乎牵动着她的喜怒哀乐。

二是和同学的关系。孩子的世界,复杂程度半点不输成人,你很难理解,她们会为了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和张三绝交,又为了同样的理由,和李四结成同盟。而某一天,假如娃回家很不高兴,一反往常,半天不肯言语,而又没挨老师批评和考试,多半是和同学关系出了小问题。


我们家儿子三岁,正处在猫嫌狗厌的叛逆期,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让小宝贝来,我会的。”所以他的挫折就是明明他觉得他会做好的事情到最后却发现做不好,还有就是家人限制他过于活跃的探索。我觉得让孩子感受感受挫折也好,至少让孩子知道并不是所以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有难度有困难才会有挑战。很多时候,我会协助孩子完成他的挑战,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也会鼓励孩子去尝试各种事情。


我家大宝四岁,对她来说已经开始萌发了争第一的念头,事事争抢第一,得不到第一名就会不高兴,这应该也算是挫折的一种吧。还有就是听不得批评,有时候说她做的不好,会哭鼻子。有时候爸爸会把她故意逗哭,爸爸总是说耐逗的孩子好玩,抗打击能力强。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挫折教育吧。


我家宝贝一岁半,现在这阶段堆积木不成功对她来说算是一种挫折。每次和孩子玩堆积木,孩子只要堆4层以上积木就会倒下,这时候孩子就会放弃再继续堆积木,每次这个时候我会继续玩,然后再用夸张的表情把孩子吸引过来,让她加入我的游戏中,当她再次堆积木的时候,帮他固定一下,让他有信心继续玩下去。


我家孩子今年四岁了,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感觉对我家孩子来说,上学后与同学们交往相处时孩子总是放不开,有时各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去,再就是在家里对自己玩具的收拾问题,总是玩完了就走或者换个其他的玩,东西扔那里不管不顾。再就是对一些事情的坚持上缺乏毅力和耐心。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对于孩子还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教育,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尝试做一些事情,让孩子走出家门接触更多的事情。


我家孩子两岁,正处于什么都好奇,又很多能力达不到的时候。比如要脱衣服脱不下来她会着急、这算是一个小挫折吧;在外面玩被小朋友抢了玩具也算挫折;还有现在她的大小便还不能自理,大人会经常提醒,我也不知道这于她来讲算不算挫折。

孩子遇到挫折是很好的成长机会。大人需要好好引导。既不包办也不放任不管。


我孩子现在快四岁了。对他来说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人了,每天都要和很多的同学相处,于是有了比较,他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永远都是第一了,总会有人比他跑得快,爬得高,做得更好,这对他来说就是挫折。他会因为别人爬得更高而着急,发脾气,我会安慰他,鼓励他,但我乐于看他自己来感受挫折,对抗挫折,没有人能一辈子躲在家里被父母保护着过一生。所以,一定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脾气小姐现在两岁半,没有什么事情是她办不到的,办不到就哭一包,再办不到就再哭一包。

她的挫折大概更容易来自同龄的小朋友,比如某小哥哥没有给她玩小汽车。这对于她来说,不是什么坏事。她想要,我就鼓励她自己跟小哥哥说;如果小哥哥不给,我也告诉她哥哥的小汽车不给她是因为哥哥还要玩,不给她也是应该的。她现在对别人的玩具没有很霸道过,对自己的东西也分配的很好。

有时候,她会因为爸爸忽视她有点不高兴。所以,在她心中,更重视的还是家人的关注。


原始地址:/wenda/1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