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以及如何在教育中践行它?

你好,谢谢你的邀请!因为这段时间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写回答,我就简短的谈谈个人的看法。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的父母是很难理解孩子的,所谓做回小孩,就是让加长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比如孩子贪玩不写作业,一种家长呢是直接破口大骂,语言暴力刺裸裸批评孩子,另一种有智慧的家长呢,站在孩子的角度,做正确的引导,玩归玩,但你的作业在睡觉前要写好。很简单的道理,试想谁的童年不贪玩呢?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经常回想自己的童年,什么是让我最开心的?什么是我最伤心的?童年家庭给我最大的伤害是什么?什么又是让我最感动的?以至于到现在我能理解我的孩子。谢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对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此,我只说一说我自己的想法。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学生时代的自己为蓝本。以自己那时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思维模式、情感特征等作为参考,在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推敲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只要有了合适的教学计划,老师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老师只有会变成小孩子,才能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只有和学生成为了朋友,老师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学生阶段的孩子,大多有依赖和逆反心理,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敏感、自卑、恐惧、焦虑等情绪。这些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老师从大人的角度对学生说教,可能会适得其反。而老师要是从朋友角度关心学生,往往能帮助学生摆脱掉负面情绪。

老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可以参考以下做法:第一,老师要以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不要太严肃,不能让学生怕你,要微笑温柔的对待学生;第二,老师要像哥哥姐姐一样多和学生沟通,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帮助关心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可以通过作业、试卷评语,以及小纸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第三,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多鼓励他们。即使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在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后,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仍然可以优秀;第四,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语气和方式。可以采取发问式批评、隐蔽式批评、鼓励式批评的等。


是以孩子的视角去了解孩子然后实施教育


“我们必须先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句话其实中心思想用四个字就可以概况,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需要家长要在平时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有换位思考的观念,并在有问题产生时要先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揣摩孩子的真实想法以及动机。

换位思考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增强父母孩子关系的必要方法。

有机构调查指出,现在部分父母孩子关系之所以不好甚至不断恶化,就是因为部分父母固执己见。

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形成一套对于孩子的教育固有的看法,并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因此部分父母会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当有问题产生时,以自己的观点来衡量孩子,看待问题,就容易造成父母孩子关系紧张并恶化。

如何在教育中践行换位思考?

个人认为其实如何换位思考说简单也很简单,说不容易的话也不容易,需要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当有问题产生时,家长要先学会冷静,摒弃固有的观念。然后站在孩子角度想象并加以理解孩子的行为,最后要跟孩子平等交流,要让孩子明白家长是理解孩子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是因为年龄小或者其他原因才有的行为,这是错误的,以后要改正。

举个例子,也是心理学上教导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的案例。

爷爷和孙子在花园里玩,孙子在花园里给花草浇水,爷爷坐在躺椅上看书。孙子看到爷爷光光的脑袋,灵机一动,就拿着洒水壶给爷爷脑袋浇水。

爷爷并没有生气,可是室内的父母看到生气了,就开始责怪孩子。爷爷问孙子,为什么这样做啊?孙子回答,我只是想让它长出头发。

类似的情况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遇到过,那么都是怎么做的呢?


如何理解?

当然是同类人才有共同语言啊!鸡同鸭讲、对牛弹琴,那只能是自我陶醉罢了。

还记得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一直为这句话深深反思,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召唤,语言对接不上,能召唤吗?

它的核心理念是要具有同理心,要设身处地将自己当做孩子,才能感同身受理解孩子,让自己的灵魂感应到孩子灵魂的需要,才能与他发生共震,才能帮助他、影响他。

试问一个并不认可你、不理解你的人,你的内心会跟他有共鸣吗?只怕给他的只有一堵厚厚的墙立在你们之间吧。

同理,作为老师,或是家长,不能将自己放在孩子的立场上,你就不会懂儿童的心理,你都不懂他,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只能是没有搞清楚状况的自以为是了。

而他的感受呢?当然就是你对他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在乎。这时他只能启动防御机制,将自己包裹起来,不能对接的交流与沟通,有什么思想传递呢?教育?真变成一厢情愿了。

所以,要做孩子的老师,必须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思维,换位思考,这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那么,如何做呢?

1、换位思考

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经常反思自己小时候,我那时是怎么想的呢?那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当你面对孩子时,有意识的回想自己小时候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期望?你就站在了和孩子共情的一方,用同理心在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不仅拉近了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也让你们之间因这份理解而渐生信任,而信任感是孩子亲近你、听你话的基石。

2、分享经历

多跟孩子们分享你小时候的经历,那些幸运和那些遗憾的事,那些永难忘怀和那些深刻的教训。

孩子天真懵懂,他们的人生刚刚起步,犯错多因不懂,和不知轻重缓急。但从过来人的经历中,他们会新奇、会震惊,原来人生是这样的,渐渐明白人生的不可逆,和避免那些悔之晚矣。

同时,你讲了你的,也鼓励孩子们讲讲自己,思考自己想做未做的事,和满怀的期待憧憬。分享自己的亲身感悟能与孩子们亲近起来,彼此理解,形成一个融洽的闭环,让沟通更为和谐顺畅。

3、玩在一起。

孩子的天性就贪玩,因为玩是他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释放自己的一个途径,同时也是交友的一个试金石,玩不到一起的人也做不了朋友。

无论你是孩子的老师还是家长,与他玩在一起,打成一片,就是孩子心目中认可的朋友了。

同时,因为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所以当你的玩法与众不同,引领孩子们玩得更高端,更有意思时,孩子们对你会充满崇拜,孩子们可是对偶像说的话,更容易心服口服呢。

可能有部分大人会觉得和孩子玩闹,耽误时间、毫无意义。其实,孩子们就是从游戏中慢慢建立次序感和规则意识的。所谓寓教于乐,就是在游戏中,在欢快的氛围下,学习更能事半功倍呢。

《小王子》告诉所有人:“我们曾经都是孩子,只是现在的我们早已忘记。”

孩子和我们一生都有不解之缘。无论是小时候我们自己做孩子,还是长大了要养育孩子,又或是年老了,我们亲近孩子,甚至老还小像个小孩子,这一生我们都会和孩子有解不开的缘分,何不坦然的保持一颗童心呢?做个童心未泯,又有觉知的大人吧!


首先明确一点,孩子虽然是你生的,但是,你不一定是合格父母。因为,为人父母,是一个很有挑战性角色,我们很多人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还停留在生物学意义上,那就是孩子吃饱穿暖,没病没灾就够了。显然是不够的,作为将来社会一份子,孩子将来的行为规范要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这个责任都推给老师属于失职。

之所以有这种低层次的认知,源于两点,第一是孩子父母本身就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不负责任;第二,初为人父人母,本身素质不高又不爱学习,抱着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心态,放任孩子野蛮生长。

回到题主问题,先做小孩在做小孩的先生很有哲理,其内涵是父母或者老师,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负起责任来:

首先,要做到积极主动了解孩子特点,才好针对不同背景和性格特点的孩子,在教育上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经常反思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以过来人的身份能够随时给孩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最后,要把孩子教育当做人生最大一个投资项目看。任何投资都讲求投资与回报,这里不展开论,只强调一点,这里的回报不是父母指望子女将来对自己如何报答,而是说,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善良和可以输出价值的人,这是对父母的最大回报。所以,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为人父母者的基本要求。

我是皮蛋爸爸说,请关注我,欢迎转发评论,让我们一起关注教育。


不幸的人,用一生来疗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滋养一生!

每一个人都有童年的成长经历,幸运的人过着幸福的童年,不幸的人过着悲惨的童年,当然也有普通的,可是到了成人的时候,便开始了童年的延续,要么为了童年没有满足的成长,要么是享受着童年成长的的福利。

我就是一个教书的,童年的成长真的影响着自己现在的教育教学行为。

因为经济的贫困,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才跳出农门,因此,接手孩子的教育教学时,总是希望孩子们努力一点,也能够借助读书,从家乡走出去,到外面去见识,到外面去闯世界,去创造财富,去提升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为此,身同感受,对这样的要求也格外的强烈。

可是与学生的不努力、不勤奋,又及家长的无所谓形成矛盾,因此教育的挫败感就特别的强。

于是,开始跟孩子们讲童年的故事,一开始,孩子们还是有点兴趣,听听老师小时候的故事,听听教师的故事里有哪些趣味的事情。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们也只是听听兴奋,在行动上也没有什么改变的。教师也只是立足在自己的角度,去讲一些自己认为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总觉得这样就像做阅读题一样,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是有帮助的。可是得到的反馈是,仅仅就是听听激动。

再接着就去讲一些让自己非常感动的故事,例如对奶奶的记忆,对外婆的记忆,对父亲、母亲的一些故事,与孩子们分享,不仅仅是讲一讲,而是写成文章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对这项的印象比之前的效果增进了一步,但是,对于学生的教育而言,其力量依然还是微弱的。

最后,就是带着孩子们自己创作成长故事。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学习,就算是学习也要有印象深刻的学习,而且还得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印象。例如游戏活动,迫于安全的考虑,我们不能带着学生去搞大型活动,但是,我们在学校里还是可以完成很多的游戏活动的。并且这些游戏活动还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就是让学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并且还是教师从接手开始到毕业,一个持续就是三年时间。我就让孩子们去写满三年的日记,一千多个日子,学生都不分寒暑假去写日记,等到三年毕业的时候,把这厚重的礼物借助一个仪式还给孩子。那么这三年的时间,就不会白费,就不会成为空白,学生的童年就是有力量的。

当然,还可以让孩子们从这上千的日记里,从平时的作文里,选择优秀的文章,编成册,成为孩子最经典的文集。

所以,我们要从自己的成长路上去挖取更多的有能量的故事与学生分享,更应该教会他们在童年里创作自己的童年,让自己拥有健康阳光、积极正向的童年,借此可以滋养我们成长的一生。


“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句话就是以一颗童心去面对童心,如果老师或家长缺少一颗童心,你自然读不懂儿童心理,自然不知道他们内心所需所求,又如何合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呢?

缺少童心的育人者,往往和孩子们心理距离很远,自然不容易被孩子们喜爱。

童心是什么?如果你问很多老师或家长,他们可能很回答出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审视儿童。我常年从事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工作,经常与家长和儿童打交道,大凡经常有亲子矛盾冲突的家庭里,家长十有八九不懂儿童心理。而在幼儿园或中小学里,同样有大量的老师读不懂学生心理。面对育人者和被育者,当彼此读不懂对方时,自然很难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感,教育便无的放矢。

作为育人者,如果不会和孩子们玩儿,便很难和孩子打成一片,被孩子们接受。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本能,如果哪位家长或老师,愿意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并且玩出花样来,保证会让孩子特别佩服。而当孩子们佩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老师时,自然愿意接受管理和教育。对于这样简单的道理,很多家长或老师做不到,因为他们感觉玩小孩子游戏很无聊。对于玩儿这件事来说,懂教育的人深谙一个道理,既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心秩序感和规则感,恰是和孩子们玩儿游戏开始,从游戏规则中引导孩子们去理解规则。

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去沟通与引导,很容易获得孩子们的喜欢,这是最起码的道理。

我喜欢和孩子们交往,每当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在孩子。如和幼儿在一起时,我会蹲下来和他们说话,尝试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去交流,有时甚至用童话语言去聊天,而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们非常喜欢。与儿童沟通时,最初就是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或者游戏活动入题,再悄然过度到引导的主题上。这样的沟通往往是优先建立起彼此信任感,让孩子接纳你,才能获得孩子们的喜爱。

孩子最讲道理,但前提是你需要坚持遵守规则,否则,孩子会和你耍无赖。

孩子内心纯真无邪,但大人就不同了,因为太世故,太容易忽视规则,哪怕是游戏规则,如果大人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认真去遵守了,就会让孩子非常喜欢你。反之,如果你成为规则的破坏者,哪怕只有一次,也会让孩子记在心里。当孩子不听话或者违反规则时,你去试图教育人家时,保证会被怼回来,孩子会说:“你都说话不算数,有什么资格教训我?”你是不是感觉特别郁闷?

结束语:面对儿童教育,家长很多时候都在扮演老师的角色,但同时更是孩子们的玩伴儿或好朋友。如果你缺乏这些角色意识,可能你就只能是高高在上的家长或老师,让孩子仰望你时,其实你并不见得能得到孩子们的尊重,因为他们更需要平等的沟通,更需要得到你的尊重与信任。


谢谢邀请。

我国大圣人、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说的是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施教对象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细细分析,这一教育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因材,二是施教。显然“施教”的前提是“因材”,也即必须了解施教对象的个性特征。那么如何才能了解施教对象——孩子的个性特点呢?我觉得关键在于施教者能否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也即题主所言——“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

这是为什么呢?

一、从年龄来看,双方存在代沟。所以无论是思维、还是行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就影响着施教者对孩子的了解、理解。试想,难以了解、理解,如何因材施教?

二、从教育的现状看,诸多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对孩子年龄特征的不了解:

家庭矛盾不断——父母整天和孩子吵架,以硬碰硬,根本不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而是维护着封建家长式的绝对权威,以语言暴力、棍棒暴力“镇压”孩子,固守着子女就要听父母的——父为子纲——的顽固思想;也不能换位于孩子的年龄想问题,不了解、理解叛逆期孩子的身心变化,自然将孩子的叛逆行为如顶嘴、不听话等等“上纲上线”,视孩子为“忤逆不孝”,以致孩子离家出走。

师生冲突激化——起因绝对是老师对孩子出言不逊、出手不轻,严重侵害了孩子的尊严,孩子忍无可忍,于是和老师对抗起来。如果老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可能怒气就不会冲冠,就不会当众训斥孩子,甚而动手了。

未成年人悲剧不断上演——孩子情绪已处于过激的状态,父母或老师却仍用过激语言“刺激、威逼”——“你去死,没人拦你”、“你跳吧,不跳就不是老子养的”……但凡父母或老师能冷静地站在“此时气头上的孩子”的立场考虑考虑,也不会抛出“那根最后压死孩子的稻草”。

三、换位思考是双方沟通最有效的思维方式,而沟通是处理双方矛盾的必要手段。

如何在教育中践行这一“换位思考”之理念呢?

首先,施教者要认识到“代沟”对教育的障碍。思想是行动的引路人,只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自身有了这种觉悟,才能付诸行动。这是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的前提。

其次,多学习儿童身心发育方面的知识,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发育的特征。这是这是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的条件。

其三,付诸行动,尽可能地消除代沟。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坚持凡事都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考虑,放下身姿多问问孩子的想法,就能消除代沟带来的思维障碍,不但不会激化矛盾,相反会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总之,身为施教者,不觉就不会“变成孩子“,无知”变成孩子“也枉然,先觉有知不行动则为空谈。


原始地址:/rebang/1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