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忧虑什么?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借鉴意义?

当今教育中何为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当今社会老师无道可传,业不专心,自惑为解何以解惑。

当今社会教育机构应偏重于师德。师有德,生方有德。师无德,何以育人?

所以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的是师德。加强自身修养,教书育人才是正途。


对教育方式而言,孔子最忧虑的是,教育方法与内容的‘教条化’‘一律化’。他特别强调‘有教无类’的教育方式。也即因其具体人之‘天赋’‘个性’‘智商’‘能事’,而分别以不同的,多元化的‘适宜性’‘针对性’方式来作为教育方法,及评定标准。


在《论语.述而》里,孔子提出了他最为忧虑的四件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面对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见善不从,有过不改”。

从反面来看,这也是对我们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四条建议。如果我们按照这四条去学习,就会促进我们不断进步,自我完善。先看孔子忧虑的这四件事:

第一,不注重道德培养。人的全部行为,除了思想,无外乎就是言语和行动,如果再分成两类的话,就是有益大家的言行和不利于大家的言行。有益大家的言行,就属于仁善的范畴,是有道德言行,反之不利于大家的言行就是不道德的言行。所谓道德,就是提高自己的学问修养水平,进而造福社会,利益大众。若是不注重道德,就会害人害己,甚至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比如现在网上的游戏、黄图、赌博等等,这都是属于不道德的,对社会大众有害无益。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最深。

第二,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孔子说“学之不讲”,就是说做学问一定要学以致用,理论实践相结合,不能学成书呆子,像俗语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那真就成废物了。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分数而学,很少是真正因为爱学习而学习的,确实令人感慨!学问也不能滥用,一定要用到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上来,否则就会变成社会的祸害。大家看现在的电影电视里,犯罪的很多都是高学历,有文化的人,就是因为把文化用错了道,把文化当成危害社会的工具。

第三,知道善而不为。现在网上有很多正能量的文章,好多都是劝人行善的,我们看了,也很有感触,很认可,但是一到事上,自己却又做不到。这就是孔子说的“闻义不能徙”。所以,每当我们听到正确的理论和意见,就应该铭记在心,立刻付诸实践照做。无论是小善还是大义,最关键的就是做与不做,很多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所以,我们一定努力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至于日后逐渐走向堕落。

第四,知错而不能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修行,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知道。犯了错误能改也不怕,怕的是知道错了还不肯改,那就麻烦了。只有知错就改,后不再犯,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完善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孔子当时所担心的这四件事,其实到现在社会,仍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尤其网上平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都为流量,为广告,为利益,很少为社会大众的利益着想。


孔子忧的是国人不讲礼义


论语【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有些人不修德,不学习,听到或看见的道义也不遵从,一些不好的地方也不去改正,这正是我所担忧的。

孔子谈了自我修炼的四个方向:修德,学习,从善,改错。

德,这个东西不是浑然天成的,是后天修炼的结果,修德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克服私欲的过程。

知识技能,更是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究方才可能获取,这个几乎人人都懂,学习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克服惰性的过程。


《论语》讲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文之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大概意思我就不在表述了,大家也都略知一二。那我来谈谈我个人对于孔子担忧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目前教育的借鉴问题。

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部分。对于我们的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2,儒家提倡入世的行为和理念。人要有所为,为社会,社稷,国家,百姓有所为,就是贡献。

3,儒家需要我们“修身,齐家,立业,平天下”上下功夫”。“”大学之道在修身,在明明德,在亲民。”

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日趋利益熏陶,缺少自身修养,私欲无法控制,恶念当先,种种念想现象面前反应出的问题,就是孔子担忧的“修德”。

我们的教育缺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缺少人性的良知教育,缺少德育的培养教育。太注重利益培养,如学校自身的升学率,家庭环境利益性,社会的失信率等等,都给下一代营造了私欲膨胀的环境。

在孩子从小的潜意识里埋藏了“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种子,导致他的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偏移良知。

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引以重视,让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修德和诚信的正能量,传承和发扬良知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行合一致良知。


儒家元圣周公旦把传承了两千年的中华政治思想从以民为本的朴实思想篡改为皇权天授。并制定繁琐的礼制来巩固皇权。通过身为摄政王政治影响力,他促成儒家成为周朝政治和社会主导思想。

传承周公衣钵,以梦遇周公为殊荣的孔子,竭尽全力鼓吹师古人,法先王,复礼乐。奈何人心不古,诸侯都不约而同,器重思想宏观,知识全面,经济,军事,管理都在行的黄老实干家。在孔子之前200年就有管仲和百里奚等。

与孔子同龄的也有通才范蠡,晏子,孙子等。当时的强国,吴越分别在孙子和范蠡手中富强起来,这并非重道轻术,知识片面的孔子所能力可及!

孔子费尽心思想在曾经的强国齐国当宰相,奈何又给晏子比下去!

眼看齐国黄老思想成为政治和社会主导思想,儒家的领导地位在自己手中丢失。对以立功立名为德行的孔子,这绝对是奇耻大辱!能不忧虑吗?

我怀疑少正卯所传授的就是齐国黄老思想,所以孔子才会杀他,而且还要暴尸三日,出口乌气……


现代人的许多忧虑不去重视,还管得了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忧虑!


孔子忧虑的是不敢讲真话,说话绕圈子。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是孔子最关注和最忧虑的,孔子传授先王之道,诗书礼乐易春秋射御书数等等,都离不开学、思和学与思的互动。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表象所蒙蔽;

思考而不学习,会因疑惑而迷失。


先天下忧而忧!!!


摘要: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授徒讲学。在其理性思考与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厚而又富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今天,我们回顾、审视孔子的教育理念,仍然可感受到,它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现代教育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理念学校教育启示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对我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单从他的教育理念而言,对当今学校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1.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

孔子办学是面向全社会的,属于开放办学。在面对如何选择学生这一问题上,孔子采用“有教无类”的仁爱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1]。意思是:学生只要“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没有不教他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坚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种立足于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论,在西周以前,以天生的血缘来决定人的高低贵贱,这一传统观念支配下是不可能有的。这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孔子认为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2.有教无类的实践体现

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可概括为三点:

第一、孔子选择弟子不分贫富,不论门第高低,只要你肯好好学习,他便教授于你。值得强调的是,束脩只不过是一种形式,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可以表达求学的心愿与志趣。而孔子看重的,便是学生有无向学的心志。这点,只要看孔子的众多弟子便可知道。孔门弟子之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人,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原宪、颜路、颜渊、曾皙、曾参、闵子骞、子张、仲弓等人,有商人出身的子贡,甚至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

第二、孔子招收弟子不分“族类”、不分国籍,一律平等对待。他的学生有鲁、齐、晋、宋、陈、秦、楚、卫、薛等不同国度的。例如,他招收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第三、孔子招收学生时不循陈例,不分老少,不分智钝,不分勤懒,都是同窗授受。孔门弟子三千,有年龄较大的弟子,如颜路,孔子只大他5岁;也有年龄较小的学生,如公孙龙,孔子大他53岁。还有父子同堂的学生,如颜回和他的父亲颜路等。

孔子办学和招生坚持实行“有教无类”,这一举措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孔子的学生仅限于民间“士”人,劳动人民仍不大可能接受教育。在孔子时代,不可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程度。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

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职业教师。孔子认为,“学”与“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的怎么样呢?”

1.关于学而不厌:孔子认为,为师者如果要想担负起社会责任,首要的是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4]即“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究,听到了应当做的事,却不能马上去做;有了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同时孔子强调好学、乐学的兴趣与精神。他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5]意思是:“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并且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孔子的好学精神是出了名的,他经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他把学习完全当作一种兴趣,一种乐趣来对待。当然,学习也要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7]便是他学习、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另外,孔子强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志向。孔子自己就是终生好学的典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9]即“我十五岁,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已掌握了各种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不仅如此,孔子还坚持广泛而虚心地向他人和实际生活学习。他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习琴于师襄。他来到周公庙,事事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孔子却说,不懂就问才是礼。

2.关于诲人不倦:孔子一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他的教学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的时间。这一阶段其下门徒不多,但是办学已有成效,在社会上已有了较大名声。第二阶段,自37岁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18年的时间,是孔子教育事业发展的繁荣阶段。其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弟子也越来越多。其中,除了鲁国的学生外,还有来自齐、楚、卫、晋、吴等国的求学者。第三阶段,自68岁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直至去世,共5年的时间。这期间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期间学生众多,而在孔子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弟子,他爱学生就象爱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亲疏厚薄之分。他曾对他的学生讲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三,收获很大,既懂得了君子应学诗、学礼,并且从这件事上还知道了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子贡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孔子并不因为他富有而特别优待他,还时常批评他夸夸其谈的毛病。闵子骞是孔子学生中又迟钝、又贫困的学生,在家中常受到后母的虐待。孔子不但没有看不起他,反而给他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他,并把他作为孝的代表。孔子常对他的学生说,要看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不要只看贫富。君子只做雪中送碳的事,而不去锦上添花。孔门之中,确实达到了师生如父子,同学如兄弟,师生同学平等相处,一视同仁的境界。《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许多“诲人不倦”的生动例子。当时的教授方法是一个个地耳提面命,个别教育。学生的年龄、经历、水平各不相同,提出的问题自然也是多种多样。但孔子从未厌烦过,总是耐心地予以解答。一次,子贡问道:“满乡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道:“满乡村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还不行,最好是满乡村的好人都喜欢他,满乡村的坏人都厌恶他。”像这样学生一问再问三问,孔子也一答再答三答的例子,《论语》中有很多记载。

三、对现今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贯彻“有教无类”教育理念。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系统应合理配置和优化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和确保,每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优质的学校教育。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将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至每一个教育环节,平等对待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不因学生的出身环境、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不同,而区别对待,以免造成学生等级概念的滋生。第二、贯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理念。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管理与监督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三、贯彻“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创设宽松环境,鼓励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地探讨和实践个性化教与学方案。真正实现从口号层面到操作领域的突破。很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多样化,更要讲创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分析、理解、判断,并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班级教学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求同,教师一味苛求齐步走,学生的个性思想和特点,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影响了整个教育效果。孔子的教育理念,足以启发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第四、贯彻“学思并重”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更为广阔的教学观、课程观。更快地转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设计教学载体、选择切入角度、充实时代内容、活化教学形式等方面多做思考,大作文章。

综上所述,在简单剖析孔子教育理念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它仍然有着,无可否认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借鉴。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份可资利用的宝贵的精神资源。同时,更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予以理解、继承和弘扬。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大概是庄子的话,意思大概就是说敬圣人等于敬大盗。庄子又说,圣人无名,圣人无功,是说真正的人类圣人在人类发展着后世,现在还没有出生,所以其现在无名且无动。将来能够使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制造出神奇有效的大器的就是圣人,大器晚成,大器一定在人类的后世。


谢谢邀请,我水平不高,但是我会尽可能中性的分析您的问题,没有半点不尊重的意思。请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

①孔子之忧是孔子的(吾忧),不是世人的。世人不是圣人,去忧圣人之忧,有点杞人之忧了。以圣人的言行做标榜,个人可以学习,但是用于大范围的育人则要注意适度。所以思考孔子忧虑有助于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而对教育则是另一个范畴。

图片来自网络

②德之高低各有不同,何况盗亦有道不同人的德也不一样,对教育来说,修德也只能是要求大家要有最起码得基本道德而已,其他的则见仁见智了;

讲不讲学,是否能体现社会人的价值,难说。白手起家闯社会的人大都“行先于学”,找到落脚点了回头再学倒是有,为了端正自己的出师之名。

道义不是法律也不是道德,要求众人重视道义在当今的教育实在有失偏颇。愤青还好,就怕激起废青。何况梁山好汉道义满满,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不能以此做指导的。

善与不善本身只在一念,世人无统一标准。换言之,圣人可以明辨善恶,也不过个人标准。我们有能怎么样呢?你的善恶,是大家的善恶吗?

孔子虽有四忧,其实还是“忧吾”而已,都是他个人主观的想法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③孔子抛去自身,才是教育应该重视的方向。这个就比较接近你想要的答案了。不得不说老子还是境界更高,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句话道出的教育方向,相信我不用赘述了。


教书育人,孔子在古代无疑是,为人师表的楷模。老师起一个应道作用,到底要不要听,要不要学,还是在于一个人的本身。孔子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担心的是:品德不好的人,又不去修养品行。学问不够,又不去研讨学问。听到了该做的事情,拖拖拉拉的,又不去做。做错了事或者身上有缺点,又不去改正,我真的很担忧这样的人。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靠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如果,没人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孔子担忧的事,在很多人身上有体现。

穷没关系,如果思想穷了估计就没救了。人穷志不穷,但是你可以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逐渐富裕起来,自学成才不行吗?

如果,一个人的品行不好,曾经做错了事情,哪怕是偷盗,如果能改邪归正,你也是一个完人。

今天交待给你的任务,你拖拖拉拉,甚至过了几天,要问你,你才去行动,才去完成。或许看到一个赚钱的机会,你犹犹豫豫,只知道幻想,你认为你能成功吗/

知道自己身上有缺点,总希望把别人塑造成你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总是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你为什么不站在别人的角度,把自己塑造成,对方认为很完美的样子,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强求对方。不要总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先做好自己。

读书你认为没用,当需要使用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读书真的很有用。就好像创可贴,当你没有受伤的时候,它一无是处,一旦你受伤的时候,你就知道它的价值了。

孔子一生有很多遗憾,他周游列国也没能混个一官半职,但是他的学问,却比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要大。如果,孔子这一辈子只在鲁国做一个大夫,不去学习,研究学问,我想他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所以,要想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有很多途径,碰了壁也正常。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为什么不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总是那么消极,总是多愁善感呢?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乞丐被人瞧不起,总有人去做乞丐是吧!同样是人,总有三六九等,你自己莫着良心说:“你真的努力了吗?”人家早上5-6点起床,晚上凌晨才睡,不断的学习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让自己升职加薪。你呢?除了打游戏和睡懒觉,还能干嘛?

你看见哪些网红,收入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你以为别人的钱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别眼红!你如果那么努力,转不了几百万,几千几万还是有可能的是吧!所以,网红不是随便就能红的。

学习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贬值,等你需要的时候你就知道他的价值了。孔子说的话,不仅仅是道理那么简单,你可以转化成行动,如果你努力了,比如我一年读30本书,要想做某个领域的专才,十年后再来看现在的自己。如果你做不到,就当我没说!


子曰:德之不修,学知不讲,闻义不能图,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四点的内涵,尽现孔子当时,忧天下、有国家、有民族、有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孔子说,那个时代不得了,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讲现实,不讲求真正的学问。

这四点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何一个国家社会,都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就能把国家光复回来,没有什么可怕。尤其我们这个民族与众不同,历史上已经有好多次复国的经验,就是因为我们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国虽亡而文化犹存。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

孔子在这里不谈国家政治而谈人文文化,实际上这正是民族历史的重点。国家天下,尽在其中。

孔子教学思想的借鉴意义在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孔子的教学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谢邀试答。

这又是猜想别人思想的提问。好在孔子留下了《论语》对社会现象、人的本性、人性修为、理想社会都有论述,可以从中寻找答案。

孔子最担忧的是什么?如果没有提问者的副标题,我认为“悠悠万事、维此为大,克己复礼”做论据,孔子最担忧的是能不能恢复周礼。能不能达到“周礼”中包含的治国理念。

但是提问者已经提示“德之不修、学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之忧矣”,问对现代教育的意义,这是叫答题者做“命题作文”。

孔子是古代教育学家。“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之忧矣”总结了教育工作的宗旨。教育工作的宗旨就是解疑释惑。这是教育工作性质的普遍意义。

孔子是古代教育学起源者。“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之忧矣”,又说明了教育工作的任务。在讲怎样修德、讲什么样的“学”,释什么样的“义”,怎样解释“善”过程中,教育工作又有特殊性。

“德”、“学”、“义”、“善”四个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同时代都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孔子不可能在两千多年前就给现代的教育工作,规定好了工作内容。现代教育工作坚持两千多年前的“德”、“学”、“义”、“善”四个概念不变,就是“食古不化”。

重读孔子这段话,现代教育把“工作的本质是解疑释惑”这个宗旨不能丢。但什么是“德”、“学”、“义”、“善”,需要做重新定义。

因为现代世界,全世界成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平等合作、对等交换”为世界人民交往的根本原则的时候,对什么是“德”需要重新定义了,不可能用孔子时代的“井田制”“家族文化”条件下的“德”的定义了;现代社会以“量子力学”“核动力能源研究”为最高知识的时候,对什么是“学”需要重新定义了;现代世界,以“维护各国人民为主权和人权为最高道义”的时候,对于什么是“义”需要重新定义了;现代世界以“利益共享、和平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目标的时候,对什么是“善”也需要重新定义了。不能把孔子时代小农经济的国家的治国理念“仁义礼智孝”,做为衡量“善”的标准了。


谢谢邀请,我简单的说一下个人的观点。

孔子一生心忧天下,忧国忧民,那最让他忧虑的是什么事呢?在《论语.述而》里,孔子提出了他最为忧虑的四件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面对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见善不从,有过不改”。从反面来看,这也是对我们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四条建议。如果我们按照这四条去学习,就会促进我们不断进步,自我完善。先看孔子忧虑的这四件事:

第一,不注重道德培养。人的全部行为,除了思想,无外乎就是言语和行动,如果再分成两类的话,就是有益大家的言行和不利于大家的言行。有益大家的言行,就属于仁善的范畴,是有道德言行,反之不利于大家的言行就是不道德的言行。所谓道德,就是提高自己的学问修养水平,进而造福社会,利益大众。若是不注重道德,就会害人害己,甚至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比如现在网上的游戏、黄图、赌博等等,这都是属于不道德的,对社会大众有害无益。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最深。

第二,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孔子说“学之不讲”,就是说做学问一定要学以致用,理论实践相结合,不能学成书呆子,像俗语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那真就成废物了。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分数而学,很少是真正因为爱学习而学习的,确实令人感慨!学问也不能滥用,一定要用到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上来,否则就会变成社会的祸害。大家看现在的电影电视里,犯罪的很多都是高学历,有文化的人,就是因为把文化用错了道,把文化当成危害社会的工具。

第三,知道善而不为。现在网上有很多正能量的文章,好多都是劝人行善的,我们看了,也很有感触,很认可,但是一到事上,自己却又做不到。这就是孔子说的“闻义不能徙”。所以,每当我们听到正确的理论和意见,就应该铭记在心,立刻付诸实践照做。无论是小善还是大义,最关键的就是做与不做,很多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所以,我们一定努力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至于日后逐渐走向堕落。

第四,知而不能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修行,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知道。犯了错误能改也不怕,怕的是知道错了还不肯改,那就麻烦了。只有知错就改,后不再犯,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完善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孔子当时所担心的这四件事,其实到现在社会,仍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尤其网上平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都为流量,为广告,为利益,很少为社会大众的利益着想。

下面说说对现代教育的借鉴和影响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文化教育被政府垄断。孔子建立了私立学校,收集了弟子,打破了政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这种思想在当今人生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教育等方面,仍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比如说在当今社会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孔子思想教导我们,教育应当是建立在发现孩子内心优秀和潜质的基础之上,应当是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应当是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应当是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

孔孟儒学的修身和入世思想,最直接体现在立德、立功、立言的思想上,并且修身与入世思想有一种内在和谐的统一关系。

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充分体现了孔孟儒学内圣外王的思想,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教育意义是,在发现孩子内心优秀和潜质的基础之上,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

孔子《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语录,比如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孔子的语录以及思想,不仅仅教会了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还充满着人生哲理,勉励我们去学习。他的思想在当今人生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教育等方面,仍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最后大家怎么看呢


孔子忧虑后人不重德,不讲仁,不道义。孔子的金钱观是,仁义值千金,钱财如粪土。现在很多人,把钱与义颠倒了,一心向钱看,忘礼忘义,忘德忘道。把社会风气,公心,公德,搅浊了。请客送礼,拉关系,都不怀好意,一切言行和目的全是为了钱。


德之不修害自已,学之不讲误子弟。闻义不徙不遵法,不善不改不成器。

孔圣教诲明大义,大千世界有秩序。人生识字忧患始,修身养性行为立。

教育先从立德始,开卷明旨鉴有意。


原始地址:/faxian/3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