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教育家孔子怎么看待教育?

谢邀!关于世界第一教育家孔子怎么看教育的问题,以我一孔之见,主要是指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育者,教化培育也!遥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在仕途道路上历尽坎坷之后的孔子,转而一心求学施教,周游列国广收学子圣化百姓......留下许多动人故事,传为千古佳话。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而因材施教,使受教之人皆感到教化之德而乐学好学形成了很好的教育模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给你说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邵旭峰

孔子年轻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有教无类。

关于有教无类,很难找到最确切的翻译。即便如此,我们从中可看出年轻孔子的意气风发、自信爆棚:只要是活着的,我都能给它教好。

几十年过去了,孔子教人数千,但真正成才的不过七八十人——72贤。

虽然这个成绩单已经完爆世界所有人,但面对客观现实,倔强自信如孔子,也从内心深处发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感叹、顿悟。

意思就是教育对象自己内心不愤不奋、不辗转悱恻,没有极强的动力和抱负,自己不动弹,你就不要去启发说道,没用。

孔子的意思,就是教育介入的起点,应该是对象的愤和悱。

要让一个人愤和悱,最好的办法不是说教,而是环境基础、经历刺激,还有简单诱导。

比如一个孩子生下来家里就到处都是世界名著,自己睡的卧室更是如此,然后自己的父母爱看书学习,他从小必然就爱看书学习。

在这个基础之上,父母需要的,是让尽可能少看、多玩,注意学习方法、然后注意眼睛和身体等健康就是。

另外你比如要让孩子有生活的感悟,必须有生活的经历,比如你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和真谛,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际体验生活,比如暑假到大西北农村实打实参加劳动,手心掉几层皮,开学的时候,不用说,他已经懂的很深了,能再次基础上稍微引导几句,就更好了。

······

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时候和孩子简单交流几句,发现其理解的偏差,在讨论的基础上纠正就是了。

总体而言,就是环境重于强压,身教重于言传,言传在有一定基础的基础上,是诱导和引导。

可惜的是,现代大多父母根本不懂这些,自己不爱学习、孩子从小也没有学习的环境,但要强迫孩子学习,这多半会实现不了目的,推己及人想想自己就一切清楚了。

作者公众号:shxf95


提起孔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圣人这一神话了的称号,他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其实孔子还是一个大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首开“私学”,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康熙皇帝于二十三年(1684年)到曲阜孔庙祭孔时,听完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御赐“万世师表”匾,后来,康熙根据大臣奏请将此题字制成匾额在全国各州府的孔庙大成殿内正中悬挂,此匾从此名流天下。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起从事教育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即使是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也从未间断过教育工作。“大树之下”、“杏坛之上”、旅途的车中,都是他讲学的场所。孔子一生,弟子达三千多人,深通六艺的高材生达七十二人(一说七十七人。,这些学生来自宋、齐、鲁、秦、楚、吴、晋等国。在这些学生中,岁数大的,仅比他小四岁(如鲁人秦商),岁数小的,则比孔子小五十四岁(如叔仲会);有奴隶主的子弟,有新兴地主和商人的子弟,也有包括小手工业者在内的“贱人”的子弟。就学生的成就来说,有取得鲁相、卫相等显赫地位的子贡,有取得显著学术成就的子夏、子游、子思,有安贫乐道的颜渊。

孔子身处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混乱的政局,他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于是他想用宣传“仁”来转移人心,力挽狂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孔子认为就必须培养一批能安邦治国的统治人才,即培养“士”和“君子”。而他的教育目的也是为此来服务的。

孔子认为人生下来,天生的素质是相近的,后天的教育才使人产生了差别。因此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充分肯定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在教育方法上,更有许多独到之处。他主张启发式教学,他在学生面前的发言是谨慎的,他不轻易给学生下结论,或当众斥责,而是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他非常重视因材施教,经常注意了解学生的性情和生活习惯,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去教育学生。他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上是我对孔子教育方面的一些总结,欢迎大家共同探讨,批评指正!


对于教育的的见解,见解万千,对于孔子公认为圣人,对于《论语》公认为是影响深远。

个人到现在为止,对《论语》中体现出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仰视而观,其中体现出的教育理念不止一种,现在有多种名称的教育机构所标榜的自己的教育理念都能从《论语》中找到出处。但我理解孔子所说的教育第一要务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点是:为人处世。

不懂为人处世,双料硕士求职四处碰壁;不懂为为人处世,留学生机场刺母死亡;不懂为人处世,清华高材生硫酸泼熊验证自己的想法;诸多极端事件、奇葩事件等看似偶然,实际上偶然中有其必然性,这其中就是为人处世能力的缺乏所导致。

我们可在寻找生活中或者古今中外的事例:

幸福美满的家庭的人际关系大多很好,家庭内部成员尽管有不同意见,可依然能相处融洽,在外面也能和他人相处融洽,不管其知识水平如何,可遇事总能得到贵人相助,也许其知识水平不是很高,可其能得到很多高知分子的相助。

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首先是衣食保暖、和人相处,知识、文化和科技等更多的内容是在之后衍生出来的。孔子教育学生一直注重于人的培养,仁、义、礼、智、信,有教无类、因此施教、温故而知新等等都是围绕为人处世来提倡要求并且践行的。


孔子的教育观最出名的就是“有教无类”,意思是不分贵贱、不分差别,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的这个观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制度。孔子本人是怎么实行的呢,《论语》里面有记载,只要带着十条干肉当做礼品,孔子都会对你进行教诲。

孔子的学生也是五花八门,有贵族出生的南宫适,也有家境贫寒的颜回;他自己周游列国,所以学生也遍布天下,比如齐国的公冶长,宋国的司马耕等等。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给广大普通老百姓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这一点上可以说真的是“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

在教育上,孔子非常重视“仁”,这是他心目中非常理想的一个精神境界。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孔子是把“仁”和“爱”作为他教育的一个中心。

在具体操作上,孔子采用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的方法。

《论语》中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因材施教的观点,对待不同的学生的提问,哪怕问题是一样的,孔子都会根据发问者的性格、需要、动机等等给予不同的回答。颜回形容孔子,“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可见孔子的精深与灵活。

另外,世界第一教育家这种说法有点过于浮夸了,当为中国第一教育家。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原始地址:/zhishi/3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