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到了,说说有哪些你忘不了的童年记忆?

第一次跳舞,这可是我读小学来的第一只舞,高兴了一整天。


哈哈小时候还没有过过六一儿童节呢,也就是长大了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节日可以过,


小时候经常陪爸妈摆夜市,熬夜。大了后,反而不怎么在意了!!


我们那个时代的六-儿童节就是开一个庆祝活动,然后就昰放假不放人,要人孩子们知道四季在变化,劳逸要结合,要让他们知道勤劳智慧的双手,能得到丰收的喜悦


小时候过儿童节在学校玩游戏,套环,弹珠,踩汽球,拔河比赛等等,那时的我们单纯快乐!


《儿童节返老》

倒转流年过六一,返老还童正当时,难忘嬉戏小伙伴,更念打闹旧相知,手攀树杈摘野果,腰别弹弓背古诗,遛鸟捉鱼晨去早,骑驴戏水暮归迟。


童年的回忆很简单,两毛钱的雪糕来一块,幸福;一个小西瓜切两半,用勺子挖着吃,满足;一元钱十个的玻璃球,玩一天赢了揣两兜;输了回家哭!我们八零后的童年,很苦,很真,很快乐……


儿童节到了,今天看到每个小孩子都在欢欢喜喜地过属于自己的节日,脸上充满了阳光和稚嫩的笑容。我也为他们感到开心和幸福。

今天在这个不再属于自己的节日里,让我也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是80年代生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童年的生活很苦。我记得从我记事起,每天我们除了去上学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要帮家里做农活。那时候农村的小孩到了七八岁左右基本每个人都要帮家里干活,没有现在的小孩那么幸福。

七八十年代的那个时候,农村家里每个家庭都会种很多田地,这些田地都是靠人力去完成,不像现在这样有机器代替,所以每家每户都会养有一头牛。我记得小时候放学了经常要帮家里去放牛,甚至有时候要到山上去放,一去就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回家,如果肚子饿了我们就会找山上的野果子吃,渴了就喝山坑里的水。那时候就算是一个人在山上待半天也不觉得害怕,现在想想觉得自己挺勇敢的。除了放牛我还要帮家里洗衣做饭,春耕秋收都少不了小孩的身影。

童年很苦,但是我们总能从苦中找到乐趣,只要稍有空闲我们不会像现在的小孩有手机玩,有电视看。我们会三五成群结对去河边游泳,捉鱼,爬树上捕知了…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游戏,如果要说说一天都说不完。时间是不可能回去了,但这些记忆却能记一辈子,我们只要珍惜现在,不要让明天有遗憾!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盼望着成大的我们,已经不在年轻!6.1儿童节来临,请给自己一份“童心”,毕竟我们也曾欢乐过!

还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造纸厂家属区,和我同龄的很多小伙伴都在一个大院里!每天早上我们成群结队的一起去上学,虽然离学校有点远,一路走,一路玩开开心心到学校。学校门口有位老爷爷摆个小摊,那是我们的最爱,夏天自己带个水杯,花上一毛钱买一包糖精一根吸管,上课的时候偷偷的喝糖水,那滋味别提有多美味了。在搭配上偷偷藏在书包里的爆米花,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调皮捣蛋的熬到放学,背起书包一起回家!晚上大人们也下班了,最欢乐的时光也即将开始!早早地吃过晚饭,约起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调皮的男孩子们单脚斗鸡,骑马打仗玩的不亦乐乎,文静的女孩子则喜欢跳皮筋,踢毽子。当然了,我们调皮的男孩子会捉弄女孩子,打扰她们玩游戏…后果就是常常引得女生的嬉笑怒骂。

那时候的电视机也是稀罕物件,谁家如有一台,晚饭过后那必定是人山人海!随后有了小霸王游戏机,男孩子们就迷恋上打游戏了,常常为了玩一把游戏挣得脸红耳赤口水四溅。交流游戏心得,怎么通关就成了热门话题,一心只在游戏上…耽误学习,考试不及格回家免不了一顿皮肉开花!

那时候文化娱乐少,偶尔会有露天电影放映,早早吃过饭搬个小板凳去占位子,等着电影开始。大人们也一边聊天一边看电影,我们小孩子就不会老老实实坐着看电影,时不时的的跑到幕布前捣乱,引来大人们的一顿大声呵斥…夜色朦胧,大人说话声,电影声音,小孩的吵闹声,交织在一起,虽然很吵,但在那时,这就是最欢乐的场景了吧!

最后用一首歌《小小少年》来致敬我们渐渐远去的欢乐童年!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

但有一天,风波突起,忧虑烦恼都到了。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童年的记忆,太遥远了,真的。

努力回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朦朦胧胧的,仿佛就像昨天。

奇怪,一说到童年,忽然就想到了课本里的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是北方人,我的童年没有少年闰土那样的迷人和有点伤感的浪漫。我只记得和小伙伴上树折柳枝,还有就是顽皮的采下马尾巴的尾丝,做成套知了的套子。也玩过放风筝,还用自行车的链条做手枪,然后放进去一根火柴,一扣板机,啪的一声,枪就响了,火柴的硝烟就弥漫开来……对着发小儿说,举起手来,不许动……

晚上也玩游戏,唧唧铃,抗大刀……

过去了,都是记忆了,一切就像昨天。


1999年

我上小学一年级

第一天上学发现忘记拿水杯

吓得边哭边跑回家找我妈

结果我妈不在家

水杯没拿到

人生中上学的第一天也迟到了

真丧

2001年

小学三年级

六一跟同学借了张《剑侠情缘》的游戏碟

跟我爸一起

他负责加血

我负责走位和打怪

记不清最后我们的通关结局

但是

真爽

2003年

小学五年级

有了自己的朋友

那年六一我们几个大孩子约在校门口

我戴着妈妈的墨镜

自信的谈笑风生

我们从山的这头爬到海的那头

在礁石滩捉了好多可爱的小螃蟹

傍晚带回家炸着吃

真香

2006年

初中二年级

六一学校不再放假了

放学的时候

喜欢的男同学拿着一瓶汽水和一条悠哈糖

在校门口递给我

晚上回家偷偷在书桌上拆开一颗

真甜

小时候有很多想不通的问题

为什么爸妈总说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光

但是我却总盼着长大?

为什么上微机课要穿鞋套?

长城这么矮究竟能拦住什么?

为什么《红色警戒》要叫红警

《星际争霸》却叫星际?

为什么僵尸片里的僵尸都要穿清朝的官服?

算了不去想了

还是玩我的4399换装小游戏吧

我还想看一会大风车

2015年

大学毕业

为了迁户口的事情回到那个有海的城市

突然发现原来学校离我家的距离这么近

好像马路变窄了操场变小了

那一刻突然觉得六一这个节日不再属于我

后来

再也没有漫长而无所事事的暑假

再也没有闲得无聊、苦闷、悠长而又不愿意结束的夏天

开始为莫名的焦虑不能再放松

我曾一度怀疑

也许从来没有过池塘边的榕树

也没有过五彩蜡笔和万花筒

更没有过下雪天的体育课在操场上打雪仗

2019年

大学毕业第四年

我还是期待儿童节

大概有些人的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有些人的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最后

晒几张昨天的买家秀

愿你们都能被宠成儿童

不论今天的你有没有收到礼物

你就是自己的英雄啊


我们哪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哪有儿童节,无论是天睛还是下雨,都得给父母拾柴扯猪草……


忘不了的儿时的儿歌,怀念那时的快乐和幸福,今天的孩子是没有的。


六一儿童节,80后的我,最忘不了的童年回忆,是父母给我们姐弟四个十块钱,让我们随意玩耍随意花的儿童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的六一儿童节是简单纯朴的。

我老家的县城被一条汇入长江的大河一分为二,我家在大河的南边。

每年的儿童节那天,赚钱不容易的父母都会给我们姐弟四个十块钱,然后,我们几个就可以拿着这些钱去街上潇洒了。

先是穿着新买的凉鞋去河边踩水玩,那个时候的河水特别干净清澈,过来玩水的人很多,这是儿童节必玩的项目。

玩够了后,我们姐弟四个就开始去买东西吃,李子桃子瓜子皮蛋等都买一两块钱的,自由花那十块钱的感觉真的很爽,比现在花几千块钱的感觉都好。

接着,我们肯定要去录像厅看个电影,记得是五毛或者一块钱一场,一伙不认识的小孩挤在一堆看电影的感觉也很奇妙。看的是什么片子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大家都站着录像机面前的情景。

最后,我们返回家时又经过那条大河,再玩会水,衣服打得有点湿了也没关系,父母绝对不得在这一天训我们,最后心满意足地浩浩荡荡地回家。

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却也难得地记住了六一儿童节,还给了十块钱让我们姐弟几个出去任意玩耍,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童年回忆。

谢谢父母大方地给我们钱花,谢谢他们给了我们足够的信任让我们出去随便玩耍,谢谢他们给了我们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谢谢他们默默负重前行下给了我们岁月静好!


我前几天答过了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介绍几首我们那个年代的儿童歌唱吧~

《火车向着韶山跑》

《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

《我爱北京天安门》

《井冈山下种南瓜》

《革命故事会》

《小司机》

《小八路》

《小号手》

《红花向着毛主席开》

《学工劳动就是好》

《开门办学就是好》

《歌唱二小放牛郎》

《酸枣刺》

《卖报歌》

《只怕不抵抗》

《大庆花开遍地红》

《牧歌》

《草原英雄小姐妹》插曲

《小小银球闪金光》

《歌声飞向地拉那》

……!

就到这吧,谢谢!


童年没有“中心思想”,一本书、一首歌带你回忆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

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

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

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这是罗大佑写出的歌曲《童年》,发布在20世纪80年代,我是伴随着这首歌长大的一代,当我走过童年进入《成长的烦恼》,那时候看过的美国拍摄的大型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是进入青年时流行的国产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的范本。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

小小肩膀大大书包上呀上学堂

新的时代新的主张新新的模样

琴棋书画文理双赛补锌补铁补血补钙呀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象都一样

贪玩耍讲义气我们都一样

校里校外一不留神就会把祸闯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脸儿又拉长

见势不好爷爷奶奶身后藏一藏

翻开这本书,那些童年的旧时光迎面而来,亲切又温暖,唤醒沉默在照片里的记忆:

花裙子、甜棒冰,梧桐树下的橡皮筋踢踢踏踏、越跳越高;

小高跟、大网兜,26式自行车上歪歪扭扭、转出一家人的吃穿行路;

篮球衣、回力鞋,黄书包里的童年渐渐蓬勃长大;

大公共、小店铺,市井里的旧时光慢慢褪色消散……

孩子读起这本书,跟在妈妈自行车后面跑,眼前闪过妈妈的一幕幕童年故事,越来越近地来又渐行渐远地去。跑到妈妈的工厂,又走向欢乐的课堂,妈妈,这是我的现在:那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和作文讲评出现在以前和现在的课堂,陈旧又新鲜;那“苍鹰”和“苍蝇”有意无意的误解和玩笑发生在每天的教室里,成为很多日记里的趣事或“闹剧”。

当故事从作家的笔端流淌出来,当图画从画家的勾勒中鲜活起来,这个故事就不仅仅是作家的童年、画家的童年了,它来到千千万万个童年眼前,它带着你的记忆画面、他的情感温度、我的相似故事、她的心灵共振娓娓动听起来,它不再是只属于某个人的故事,而成了大家的童年故事。

它不只是妈妈的童年,但妈妈在故事中想起童年的很多故事;它也不只属于孩子,但孩子从故事里看到了自己和伙伴;它是不同人的童年汇流在一起,潺潺、淙淙、哗哗、汩汩,它来自不同心底的歌声,激越、欢快、舒缓又悠扬,是不同生命的脉搏,是不同心灵的歌唱,是很多童年的投射。

童年不同样,就像每个童年的脸蛋各有各的模样和气质;童年千姿百态,但现在或将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童年故事也许并不会一打开回忆闸门就奔腾不止。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不同,童年也就没有了“中心思想”,这不妨碍我们去回忆童年、珍视童年,也不影响我们从各自的情感体验去接近这本书。童年的车轮转起来,链接你的童年故事的又将是哪个画面呢?请你自己来发现和找寻吧!


回不去的童年,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那时没有麦当劳,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看的是黑白电视机,吃最多的零食是爆米花。没有电子游戏,也有没有遥控飞机,有一本小人书和一套简单的搭积木玩具,就开心的不得了。

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没有作业,也不需要天天写字,更没有整天埋在题海里苦读,跳绳,踢毽子,打沙包,那是每天玩的,有的时候,晚上还去草地,树林里抓知了,捉萤火虫。夏天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们像一群野孩子,整天躲在豌豆田里,偷吃还没有成熟的豌豆夹,把它当成最好吃的零食,一咬满嘴流汁,又脆又甜,又好吃又刺激,把它当饭吃的,吃饱了又摘了很多,装进胸前的衣服里,整个肚子圆鼓鼓的,就这样子大摇大摆的回家了,有时被看田的发现了,拼命跑,豆角掉的一路都是,记得有一次追到家里了,挨打了,屁股都肿了好几天,板凳都不敢坐,坐下痛的要命。

也喜欢秋天收获的季节,到处是一片金黄,小麦都是机器收割的,小麦收割完毕,我们就在田里捡麦穗,有时一天可以捡一两麻袋,回家晒干,把小麦分出来,可以磨成白面蒸馒头。喜欢秋末,马铃薯田里,马铃薯都收获完了,然后机器在田里耕地,我们跟在机器的后面,可以捡到不少耕地翻在表面的马铃薯,也是收获满满。过去的地都是集体的,谁都可以去挖去捡。有的时候去山上挖药材,遍地草原长的都是甘草药材,挖它卖钱的,每天可以挖几十斤,算是一个付业,后来当地的藏族不让挖了,说是破坏草原。

总之来说,小时候的童年是开心快乐的,自由自在,也算是非常幸福的童年,如果能回到过去,我肯定回到过去的童年,太好玩,太有意思了。

蓝色的忧伤原创,图片侵权必删


六一儿童节哦,但是说真的,在我记忆里对这个节日没有什么值得追忆的。因为我从小父母便不在了,家里条件有限,爷爷奶奶年纪又大了,所以只上到初一就没有上学了。

记得那时候我也就六七岁,奶奶在家后院养了两只老母鸡,每天早上奶奶都会给我蒸水蛋吃,嫩嫩的,味道至今也不会忘记。

童年里似乎最好吃的就是炒鸡蛋了,夹在馒头里,可好吃了。每次炒鸡蛋,奶奶总是在我吃完后,用馒头把盘子擦的干干净净,吃在嘴里还笑着说真香。那个时候我不懂事,每次都笑话奶奶,说她嘴巴真馋,连盘子也不放过……

那个时候农村孩子六七岁才开始上学,我也不例外,学费都是爷爷在河里下网捕鱼,再拿到集市上卖赚来的。现在回想童年,才真正能感受到爷爷的辛苦,那么大年纪起早贪黑,只为我能上学,以后长大了能有出息。

十九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受煤熏走了,我第一次感觉那种无助,心痛的感觉。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不知道何去何从。即使是现在,每当逢年过节或者一人独处之时,想起两位老人,还是会忍不住落泪。

想起骑在奶奶背上骑大马,想起爷爷拿着拐棍追我,追到了又不打我,抱着我去河边钓鱼。

童年虽然很苦,但我真的很快乐,我感激有疼我爱我的爷爷奶奶,也感激正是那样的生活,让我现在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

父母在,不远游。听到别人说这句话,心里总是酸酸的。多陪陪父母,多看看爷爷奶奶,他们都还在,那才是一个家。等以后我们都老了,最起码心里不会有所愧疚。

尽管大家都已经老大不小了,但最后我还是祝愿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


谢邀。悠悠岁月,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忘不了那一年,小学五年级的六一儿童节,学校为我们过六一做了精心的准备,去山里坦克部队,与解放军叔叔联欢。我们欢呼雀跃,迈开小腿,走了七八里山路竟不觉得累,连花草都不顾地看。

到了部队驻地,还有邻校小朋友,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和解放军叔叔在一起联欢,先是学校、部队领导讲话,后是给叔叔戴上红领巾,最后是解放军叔叔,把我们带到坦克跟前,让我们参观坦克。

我们看着坦克这个庞然大物,不知怎么上去,面面相觑。解放军叔叔把我们一个一个举起来,放到坦克顶上,我们小心翼翼地从坦克顶上的洞口进去,里边不是很宽敞,老师也进来了。慢慢地往前边挪动,谁都不想快,只想着慢一点,多在坦克里呆一会儿,毕竟这坦克不是谁都能进来的,也不是想什么时候进来就能进来的。但是后边还有好多小朋友,在等着,虽然几辆坦克同时都向我们开放。老师到里边是督促我们快点出去的。我们一个挨一个地从坦克前边的洞钻了出来,快乐极了。

每到六一这一天,心里总是满满地回忆,感谢学校老师们的安排,为我们的岁月中留下了这么美好的记忆,也感谢那些解放军叔叔,帮助我们钻进了坦克,增加了见识。如果我们的六一,所有的儿童都快快乐乐,健康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祝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祝我们已经过过六一儿童节的老朋友身心健康。

(图片源自网络)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六一儿童节是从上小学的时候才开始有的。

那个时候由于当时社会的状况及经济条件的原因,那个年代的大人小孩生活都过得非常的艰苦,别谈什么六一儿童节了,六一儿童节这天也就是放天假罢了。

那个时候,六一放假这天,小孩子们也没有好玩的,只是小伙伴们三三俩俩的相约在一起,白天上山捣鸟窝,下河摸鱼虾,晚上在村子里捉迷藏。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六一儿童节这天一大早就吃完饭,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山给家里放牛,到了山上,牛吃草来,我睡觉,记得有一次睡着了,牛跑到了别人家的庄稼地里,中午回家的时候,免不了被父亲一顿暴打。

还有一年儿童节,家里没有让我去放牛,母亲给了我一块钱,我就拿着这一块钱,叫了几个小伙伴去了集镇上,五分钱买了一根老冰棍,一毛五分钱买了中午饭,剩余的钱都买了小儿书。

在有以后的儿童年时,不是上山放牛,就是下河洗澡摸泥鳅。晚上还是捉迷藏。

哎!时光一去不复返,当年的儿童变了样,在过几年就要当爷爷。

到时候带着孙子过六一,我就把自己六一儿童节当作故事给孙子讲。


原始地址:/yule/3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