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小时候的六一儿童节都是怎么过的?

没有彩色气球,没有红色条幅,没有塑胶跑道。只有一片树林,一舍平房,一杆国旗!还有我们最淳朴的童真!


苦,连一件白衬衣都没有,坏了的白球鞋泛黑黄只能用牙粉刷层白,少年宫不是每个人能进去的,顶多有二到三个学校织织一个剧场开个大队會替新队员带红领巾,看个电影结束,还有组织到公圆游玩,用饭盒帶午餐,想想现在的没法比。


小记者们采访校领导,棒棒棒!


我小时候已经是30多年的事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哪听过儿童节呀!自己更是没有过儿童节的经历。

现在很注重孩子们的儿童节,每年都给孩子们惊喜,希望若干年以后提前儿童节,孩子脑海里都是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啊。在学校表演节目,然后爸妈会去看,然后表演结束了,爸爸妈妈会带我去吃好吃的,给我买很多玩具,但现在,时光荏苒。哎,自己都快是当爹的人了,不过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祝全天下所有小朋友儿童节快乐,永远开开心心的,


五十多年前,那还是读小学二年时,也不知道是不是儿童节,老师带领我们十来个人去到公社边的大学校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当老师把鲜艳的红领巾系在脖子时感觉到是多么的菜耀和自豪。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总是系着,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就不兴这个了,改成红小兵,记得比现在的校徽还大一点红布牌子,红底黄字印有红小兵三个字。什么庆祝六一话动还没经历过。


礼物也买了我家的带去游乐场


六一儿童节,永远不变的形式就是文娱汇报表演,二十年前是这样,二十年后依然是这样。只要安全方面没问题,随老师怎么折腾吧,难得一天,孩子们开心就好,不管是形式主义还是什么,孩子们通过演出锻炼了胆量也会培养出集体荣誉感,好处还是挺多的。


首先我们小时候都是盼着过六一儿童节的,因为呢父母会给我们买新衣服,前一天或当天学校里会有表演节目的儿童节会,现场就跟庙会一样有卖小吃的,卖玩具的,非常热闹,到时候手里还有一些零花钱,总之那时候的我是非常盼着过六一的。


我是80后,我记忆中的儿童节最深刻的是可以开开心心玩一天,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泥巴,跳绳,玩弹珠,打四角板等等!至于吃的,没有特别的,我们小时候对于六一儿童节也没有现在那么热衷,就是平常的一天,只是不用读书而已吧!!


过去不想说灰色的童年,现在的六一我只想说——这也太冷啦,我想穿裙子


每个班级准备一个游戏,然后去玩游戏,通关了找老师盖章,不同的章数对应不同的礼物,我记得礼物有书包,铅笔,铅笔盒……嗯٩(•̤̀ᵕ•̤́๑)ᵒᵏ…超级开心的


六一这天,特意挑了最好看的衣服穿上,早早的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学校,上午老师安排看文艺汇演,每一个节目就用力鼓掌,很羡慕台上表演的同学。下午就是游园活动,各种有趣的游戏,有筷子夹弹珠,钓鱼,猜谜语等等很多好玩的游戏,赢了就可以积票,然后拿票去换奖品!每个游戏都有好多人参与,玩的不亦乐乎!最开心的还是拿着爸妈给的零花钱,学校校门外集齐了各种小商贩,小玩意儿五花八门,三五成群的小伙伴拿着钱蹦蹦跳跳的一起去买零食吃,一起分享!


我记忆中的儿童节好像很简单,就是放一天假然后回家写作业,作业写完了就给妈妈帮帮忙


那是最快乐的一天,因为那天家里会多给零花钱,还允许全部花光!学校组织体育运动会,一天的时间,参不参加体育运动是次要,最主要的是,可以嘴里塞满好吃的零食为同学们呐喊助威!


吃饼干吃糖


游园有糖果领,名正言顺有零花钱买冰根吃,还有学校组织电影看,反正简直比过年还开心。


记得小学里每年六一,上午是全校联欢会,在社区大礼堂里,几乎每个年级每个班都要贡献一个节目。我是文艺骨干分子,几乎每年都上台表演,唱歌跳舞小品都出演。

中午班级里聚餐,每个人带一个菜,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分享。各个家长真是各显身手,色香味都讲究。学校还会发蛋糕、饮料、文具什么的。

有些大年晚上在操场上还有庆祝晚会,由高年级同学献上质量高的节目,还有一起做游戏。

学校活动结束后班里小伙伴还会偷偷聚在一起在学校操场或周围街道花园做游戏,什么狼来了之类记不太清了,一直玩到家长来找我们。

一天下来真的好欢乐,现在的小朋友估计难以想象吧^_^


过六一家长会给钱,开心!

兜里装上两块钱

能过出富豪外出度假的气势

汽水吨吨吨的喝

辣条吃一包装一包

全身散发着有钱两个字


在我的记忆当中,学校大不了就是排一些节目,没有像现在孩子那样有漂亮的演出服,也没有那么隆重。那个时候我们家种的地特别多,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就是夏收麦子的时间,这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大人们都忙着收庄稼呢,哪有闲工夫给我们过六一呢,反倒是我们还要帮着家里干活,最大的奖品应该就是一根冰棍了吧!


原始地址:/dongtai/2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