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米芾的书法?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历史上上几乎没几个书家能入得了米芾的眼,甚至王羲之父子!那这是否就说明米芾的书法水平就比欧虞,颜柳更高呢?显然不是,不仅如此,可以说,他还差得很远。米芾对太多前辈书家都可谓“出言不逊”,那么后人又是如何评价米芾的书法及认知的呢?

我们看看米芾说的话,米芾说:“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氏始有俗书。”

而颜真卿是米芾抨击的重点对象,诸如“颜书笔头如蒸饼,大丑恶可厌”等等评论不一而足。

不仅如此,米芾还说:“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钟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通过米芾的字,我们其实也可以窥见米芾性格中较为重大的缺陷。尽管字如其人的说法太过绝对,字好人就好更是无稽之谈,但如果我们按照苏轼的说法,所谓字如其人,并不是看字的“好”与“不好”,而在于字的“气质”。苏轼在《渡海帖》中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有的人写字虽然“精到”,但透露出飞扬跋扈之气,有的人字虽然丑拙,但不乏沉抑之正气,苏轼强调,应当注意字的“气质”,而不是外表,好比长相漂亮的人不见得学养和气质很好,反之亦然。

明项穆《书法雅言》评价米芾的书法之短在于“猛放骄淫”,而他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米芾“天资虽胜,学力乃疏,手不从心,藉此掩丑”。而清代梁巘《承晋斋积闻录》:“米海岳软笔作书,下笔极细,钩剔极粗,放荡散漫,太无规矩,终不为佳也”,“然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一个说米芾“猛放骄淫”,一个说米芾“放荡散漫,太无规矩”,虽然看似评价过激,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非常好,人家19岁就是一代大家了


打破了文人与江湖的界线


駕雲霧行空中……王铎


谢邀!不好意思~这个问题直接干倒了我的知识面~惭愧!


选帖一定要和自己的性情相投,我也练过其它的帖但真不适合我,最好多看一些古代大家的作品选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帖。


米芾行书作品,八面出锋,痛快淋漓!


米芾,宋四家之一。擅长行书,传世作品几乎都是行草书。年轻时不喜欢颜体,老来才喜欢颜体,人称米癫,据说他少年时写楷书老是写不好,以后干脆不写楷书了,直接练行书吧。想不到以后居然成功了,还与当时的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蔡襄齐名,真是不简单。


感谢邀请。

米元章是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属于书法史上重量级人物,学米芾的人很多,米芾奉承了二王书风,晚年有所改变,结字险峻,用墨流畅,笔法丰富,点画轻盈,行书的应该临习。


米芾的狂草恣意浑圆,笔画流畅,通篇看上去布局精巧,实实在在的是一副艺术品。


米芾,字元章,为“宋四家”之一,擅篆、隶、楷、行、草诸体,精签别,因行为怪异,人称米癫。曾随其母阎氏侍奉英宗高皇后而出入皇宫,有幸目睹了皇家大量的书画精品真迹,是故眼界极高,加上天资聪悟用功精勤,其临名家真迹几可乱真。其用笔特点是善于在正侧、向背、偃仰、顿挫中形成飘逸沉着痛快的风格。其主要作品有笤溪诗卷、多景楼诗册、虹县诗卷、蜀素帖,其中蜀素帖用笔八面出锋,体态万千,最能体现刷字风格,董其昌跋云“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米芾作品,原自古贤,发于己心,有于规矩之中又形于意象之外,形成自己的特点与风貌,一些用笔非常具特点,让初学者摸不着根据,久久为攻,方解其意,我乃在学习中。不知认识对否?谢谢!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法理论家。他是一位学者型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学术研究方面,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米芾用笔灵活多变,自称“刷字,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八面出锋,用笔沉着痛快,气势超迈飘逸。苏轼评米书超逸入神。作品有《虹县诗帖》、《元日帖》、《多景楼诗帖》、《蜀素帖》等,史评其字风樯阵马,现学米者甚众。


米芾天赋极高;功底扎实(早年习王義之字见功底);书法随心所欲,彰显个性。你看他有些字中的关键一笔、列中关键一字都能压住阵角。收放自如,如狮捉象。应排入中国十大书法家之列。


悔人不倦,学而不厌。不要动不动就去评价这评价那。


@抱月草堂#怎样评价米芾的書法及其特点

答题:抱月堂主·钝翁

 

米芾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苏轼,黄庭坚一起共同创出一条“尚意”与“顿悟”的艺术道路。米芾书法的表现手法多样,其书法作品传播和影响程度最为深远。从米芾行书的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二王传统的笔法脉络的延续;更多的是开拓性地笔法运用,清健腴润,瘦不露筋,八面生锋,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一洗晋唐平和简远的书风,创造了一种阳刚之美。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是董其昌对米芾的高度评价。

    米芾的书法特点,其特殊的笔法和笔势造就了他独特的书风魅力。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在書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对王羲之,王献之评价甚高,字画秀美,妙绝时伦。其实是他的性情笔法,与王献之更相投。“八面出锋”并非米芾所首创,是对锺繇、二王一路书风的总结。主张笔力通过手臂达到毫端,故须悬手提笔,八面出锋,才能达到,“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风神皆全”。可见,他的王羲之笔法是敬畏的和推崇。

米芾是极力反对写字,状如珠子,主张结体要随字形变化,有意趣;主张大字的用笔结体要如小字结密,而小字的用笔结体要如大字一样舒展。这也是符合米芾书法审美观的。

米芾推崇帖學。其观点:“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史书记载,米芾书法典型的“八面锋”之“刷笔”,被誉为最有功力、最富天分。崇拜“米字”者颇多,学米芾书法成风。

 


米芾是宋四家之一,历史已经给了他一个定位和评价。所以说米芾的书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座丰碑。

米芾的书法源于二王,但又不同于二王,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笔法。他自己说自己的书法是八面出锋,由此可见,米芾的笔法非常的活,兴致所至,笔之所达。欣赏米芾的书法,有一种酣畅淋漓,神采气韵飞动的感觉。

米芾的性格放浪癫狂,追逐自由,这种性格也形成了他这种书法飘逸潇洒,气韵灵动的感觉,加上他酷爱书法,勤奋加天才终于成就了米芾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古有定论。笔法表现力丰富,意态万千,然终未得道法自然之境界耳!


评价一个艺术家,必须先了解他的成长、学习轨迹,了解他的作品,才能做出准确评价。

米芾、站在行书塔尖上的的怪异书者。

米芾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家境非常不错,和大多数官宦家庭里出生的孩子一样,从小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七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家里还为他找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罗让做他的老师,可以说学习条件非常好了。

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上米芾聪慧的天资,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不了,字也练的有模有样,十岁时又开始临摹碑刻,写的很不错,在当地附近有了点小名气。

这时他的家庭出了点变化,他的母亲被宫里征调去侍奉宋英宗高皇后,也就是将来的皇帝的母亲,米芾也随着母亲进了宫,到了治平六年,宋神宗继位念及米芾的母亲在自己小时候的乳育之情,就下旨任命米芾为秘书省校侍郎,相当于现如今的编辑工作。就是搞一搞文字的校对,改正工作。这也是米芾的第一份官场工作,后来他又当过县尉、知州、礼部郎中、知道县、太常博士等官职,在官场上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

因为在官场上不如意,当的也都是一些没有实权,实事的闲职,所以米芾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他没事就写诗、画画、练练书法。其实这个状态令我非常羡慕,有人给开工资,还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了,但米芾毕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他有更高的追求,他开始访名师,寻古帖。

元丰五年,米芾赴黄州拜访苏轼,向苏轼学习讨教,此后二人成为书友,常在一起边喝酒边练字,受苏轼的影响,米芾又迷上了魏晋书风,潜心学习魏晋之法,遍寻魏晋法帖,并将书斋取名为“宝晋斋”,后又寻得王献之的《中秋帖》,这帖对他影响很大,通过学习,他书艺精进,元佑三年,在一个半月内,接连创作了《苕溪帖》,《殷令名头陀寺碑跋》,《蜀素帖》。这时米芾才三十八岁,其中《苕溪帖》和《蜀素帖》成为传世经典,被誉为法帖。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绕不过去的范本。

上图为米芾《殷令名头陀寺题跋》

上图为米芾《蜀素帖》

上图为米芾《苕溪帖》

尽管这时米芾的行书水平已经达到了极高的,令人仰望的水准。但其实仍然在探索中,对到底写成什么样的风格才好他还是在犹豫,从他上面三个作品的风格上就能看出来,《殷令名头陀寺碑跋》与《苕溪帖》和《蜀素帖》风格迥然不同。前者风格深受王義之,王献之影响,作品仍未走出二王笔意,但后二部则完全是米芾个人在通过吸取前人的精华的基础上自已摸索发展而成,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用笔不拘于法,沉着痛快,常常侧峰取势,八面出锋,在字的结构上也是极有特点,左低右高,向左倾斜,奇巧险峻,增其趣味,在整体上注重取势,以势胜人。这一点上强于其他书家。

此后多年的时间,米芾的风格始终处于摇摆之中,其作品也是风格各异,一直处于摸索状态,年近五旬才基本定型。这时的米芾,楷、行、草皆工。但楷书,草书成就均不及行书。

米芾的晚年行书作品颇多,其中《多景楼诗册》为其力作,用笔老辣,更加厚重,字结构上较早期偏向平稳,整体仍率性自然,为上品佳作。

上图为米芾《多景楼诗册》

米芾书法的主要成就在其行书,其行书作品更注重以取势见长,体势的营造是米芾书法的精髓,也是米芾行书高于其他书家之处。欲左先右、欲扬先抑、左右顾盼、奇巧生趣。自然率真,绝不矫揉造作,通过打破字的平稳来营造风度神韵,或偏或侧、或左或右、自然天成,不拘小节,任意挥洒,人称之为“刷”书。因为米芾行书风格过于独特,用笔技法难度极高,他人很难学习和掌握,以至于写出“米”味成为后来学习行书者长期的追求。

但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米芾的作品也是有缺点的,后人评说米芾的作品有“集字”之嫌,字与字之间缺少联系,行气稍差,但瑕不掩瑜。

据古人记载米芾其人生性放纵狂妄,行为怪异,尤好石。玩石成癖,遇石称兄,故人称“米颠”,“米痴”。其诗、画也有传世佳作。

米芾在中国书法史上拥有极重要地位,创立的米体行书风格独特,书风豪迈,洒脱自然,格调高雅,为后代学书者极力推崇,为行书史上的一代宗师。

以上纯属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留言指正。


我学米芾的行书也有些年头了,米芾的书法之所以受后人追捧,一是他符合宋朝尚意书风的时代风格,二是米芾的字也确实有特点。米芾对书法的研究很深,自称“集古字”,也正是有了“集古”的基础最终成就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清代书法家王文治曾叹赞道“天姿凌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

米芾的书法是宋朝尚意书风极为突出的代表,他的字在结构上多为左右倾斜,很难找出一个规规矩矩的字,这也是有人说他是丑书鼻祖的原因;在章法的处理上也是天马行空,常常把字连贯着写或者在纸尾画一串曲线,关键是让人捉摸不透写的是啥;在笔法上,米芾可以说是高手,八面出锋,一泻千里,而且线条质量还非常高,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自宋代以后,有很多书法家都学过他的字,或从他的墨迹中寻找创作灵感,像董其昌、祝枝山、唐伯虎、徐渭、王铎等书家的字中都能找到米芾的影子。特别是在展览体盛行的今天,更影响着现代的书法爱好者。


原始地址:/yule/1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