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部关于父亲的影视作品让你最有感触?

长江七号


《摔跤吧,爸爸》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展现的是价值,拼搏的价值,努力的价值!


2018年星爷的电影《长江七号》上映,影片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父亲”这个沉甸甸的话题。那种绵绵的父爱所表现出来的无限张力,更是换来了小浪子的回头——“爸爸,你不要不管我,我以后会听话的……”。

影片中的爸爸(周星驰饰)不是大富大贵,不是人生导师,却也为儿子(徐娇饰)规划着未来的蓝图,教授着为人的立足之本:我们虽然穷,但是不说谎话,不说脏话,不去偷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虽然没有办法给儿子优质的生活,却也不愿儿子的生活太过单调,对儿子的爱成为了他生活中的唯一。所以他做民工来供应儿子去贵族学校,所以他拼命加班为儿子买来电风扇,所以在超市打了孩子之后立即慌张的找跑走的儿子。

因为儿子的一次考试得100分而兴高采烈,即使在工地里也与工友分享心中的喜悦。

当得知儿子的100分是作弊的时候,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激愤情绪,对于儿子作弊却毫不悔改行为的失望。默默地转过身,留下孤独的背影,那一刻爸爸仿佛老了许多,那种深邃的目光中泛着淡淡的泪花。这就是爸爸,儿子的叛逆让爸爸看起来十分无助。

在发现儿子上学之后没有带饭盒,又带着饭盒去学校。本来可以进入学校把饭盒交给儿子,却是说出了“我这个样子给人看见了,我怕同学会笑他”这样一句话。

谁说爸爸的爱是虚无缥缈的?

谁说爸爸的爱是粗犷的?

谁说爸爸的爱是不言声色的?


说来真惭愧,要不是看见你的问题,我都忘记了今天是父亲节,感谢提醒![祈祷][祈祷]

说实话,我看过关于父亲、父爱的电影也不多,但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还是这一篇——《那人那山那狗》

故事主要讲的是儿子第一天做乡邮员,退休的父亲陪着走最后一次山路,崎岖泥泞的山路,路旁的树、青山、梯田不再是游客眼中的风景,而是切实的树和山和田,太阳晒在身上会热,水是冷的刺骨,淌得多了会生病,风来了会刮跑信,就在这样的路上,父亲走了一辈子,没有奖励,没有报酬,嗯……大概也就只有乡亲的情谊了。

现在他又将儿子送上邮路,当然现在儿子有流行曲听了!

影片朴素、真挚、温暖,油画般的色彩,虽然没有什么煽情片段,却处处体现伟大朴实的父爱,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父亲的样子!

最后,在这里祝天下所有父亲节日快乐,永远不要变老!

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关于父亲的影片触动到你呢?评论里告诉我,我一定去看,谢谢!


《失孤》

2015年上的映,如今距离电影上映已经过去5年了,可是就在这个刚刚过去的父亲节,网上还在播着《失孤》原型的父亲还在找自己的孩子!

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只是听说一旦失去父母的孩子,无论多大都成了孤儿,可是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人一生中最悲惨的事情是什么?是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所以谁能体会被拐卖了孩子,只能独自追寻孩子的一位父亲?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刘德华,一个影帝一样的存在,演起来一位失孤的父亲,让人只剩下心疼与难过!他的一言一行诉说着一位找不到自己孩子的父亲的悲哀!但悲哀之外是满满的自信,满满的希望,希望能有一天找到曾经遗失的美好!

可事实呢?世事无常,到处都是真悲哀,假欢喜,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孩子,有人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可是,我的呢?我的孩子呢?你在哪里?

这是一条孤独路,一条同样未知的孤独路,没有人懂他的悲观与哀喜,抚不平的是过去的伤痛,治愈不了的是失孤路上的伤心,你说这是剧情片?错,这是一个孩子的父亲!

人生有四大喜,也有四大悲,无论悲与喜如何交织,也好过没有希望,一路都是碌碌却无为!

《失孤》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部影片,更让我看到了一位父亲的坚持,还有成千上万个像他们一样的父亲,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生是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里,只能寻找,只能等待,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可真的会有奇迹吗?

愿他早日找到自己的遗失!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把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当我一长大,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是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一看这首歌就知道看过《咱爸,咱妈》这部电视剧,而且能哼着唱主题曲。这首歌是原版,而不是人们常唱的那首歌曲。因为里面有改动,原版是,当我一长大,山里孩子往外走。而现在人们常听的多是,当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其实这一改,改掉了原版的味道,写的有些平淡无味了。

当我一长大,一句“一长大”,突出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希望孩子赶紧走出大山,让孩子去过孩子想要的好生活。一长大中的一个“一”,突出了父母的迫切心情,有马上去,别耽误的意思。同时后面加上一个“长大”,更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长大说明孩子能自立了,这样父母才放心,这才真真切切的表现了父母的真爱。

而改后的“当我长大后”,一个“后”字就表现得平淡无奇了,反正是长大以后,只是说明了顺序,孩子要长大之后才能去,有一种“去就去吧”的意思,里面含有多种含义,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显得五味杂陈了,表达的不是那么清楚。不知道作者是有意为之呢?是想和后面的“走”押韵吗?还是什么什么续貂呢?当然不得而知了。

一部好电视剧配上一首好的歌曲,那叫强强联合,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会更好,当然我也记住了陈宝国这个好演员。不过也有这种情况,电视剧不火而歌曲火了,还有歌曲不火,电视剧火了,你能找出其中的代表吗?

在这里声明一下,没有做广告的意思,只是有感而发。


《教父》!

很多人对《教父》系列第一反应是黑帮题材。但是你仔细品具体情节和细节镜头,里面满满都是父子情!

一个黑帮大佬,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莫大的牺牲!豁出去家族的声誉和利益!

同样,一个儿子,为了父亲的声誉、为了家族的发展,也可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黑帮的仇杀纷争里,夹杂着非常浓的父子之情。虽然没有太多镜头描述,但却很有感染力!


误杀

这部电影真的是刷新了我对父亲伟大的认知,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可以将自己看过的电影里的手法运用到现实,做到天衣无缝就非常的厉害。

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将一个父亲面对必须战胜的困局所表现出的那种精神力与行动力,展现了出来。

而最后父亲虽然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给自己制造了有利的证据,但是他最后还是自首了,这是完全符合父亲的这个设定的。

作为一个父亲,不能让女儿和妻子被抓,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又选择了替妻女承受牢狱之灾,因为制造证据这种行为,无论是情感上如何理解,法律都不能容忍这种行为。是父爱的伟大使之为之。

米南德:“没有哪一个人真正懂得自己的父亲,然而,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揣测或某种信赖。”是啊,每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潜意识里想起的都是自己的父亲啊。


原始地址:/wenda/3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