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前度》,是怎样的感受呢?

看完电影《前度》,是怎样的感受呢?

《前度》这部电影,从第一次看到现在基本上每年都要看两遍以上吧,也不是说有什么特定的状态下才会去看,只是有时候突然想起来电影里的某些片段就又想去回味一遍。

在生活里可能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陈均平和周怡的影子吧,每次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心底里偶尔还是会记起原来的那个他(她),电影里周怡和陈均平吵架的时候说:你总是说以前,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只会想以前。

其实大多数人都这样吧,眼前的这个太没有距离了太触手可及了,反而会对之前的那段回忆念念不忘,电影在结尾的字幕这样写: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真的觉得陈均平好暖,而周怡身上有大多数人都觉得的作,其实在现实当中有几个女生不作呢,而那种作恰好是出于恋爱中女生缺乏的安全感,因为太爱了所以缺乏安全感,在电影里周怡和陈均平最后一次的吵架,陈均平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妥协,而是主动提出了分手。

再结合剧情,其实这个时候阿诗已经出现了,真的是周怡太作了吗,她砸东西歇斯底里的吵闹其实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发现陈均平已经开始变心了吧。

而当陈均平提出分手的时候,这次周怡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跑掉,而是突然低三下四的一边收拾自己摔碎的玻璃残渣一边说要不以后换塑料杯子吧。

其实还是太爱了啊,所有的作都是为了得到他的回应,需要他来证明他是真的爱她,就是用这种偏激的方式来求一个答案。

但是显然这次陈均平没有给她她最需要的安全感,两个人最后还散了。

而陈均平真的不爱周怡吗?其实还是爱吧,不然到最后他不会选择跟阿诗分手。

既然两个人都彼此相爱,为什么却没有在一起呢?陈均平跟阿诗说:这个世界没有谁是离不开谁的。

爱情在到了一定的阶段,可能总有一个人会左顾右盼,而陈均平就是如此,心里惦记了偶遇的阿诗,最后和阿诗在一起了却发现心里忘不掉周怡,这或许又回归到红玫瑰与白玫瑰的问题。

陈均平被阿诗这种新鲜刺激的感觉所吸引,而在和阿诗也归于平淡后发觉内心里的真实所爱。

在电影快结尾是那个被摔破的塑料杯将这种无奈的情感表现的很到位,就好像说再结实的杯子用力摔也会破,虽然不像玻璃杯那样会碎,但是也再也装不满水,再坚固的感情不去珍惜也会失去,就算看起来还跟原来差不多,但是也再也回不去了。

不要把你真爱的那个人变成前度。

以上就是《看完电影《前度》,是怎样的感受呢?》全部回答了。

我是娱乐蜀,明星八卦电影电视一网打尽,做有态度有观点的吃瓜群众~


这部影视还没看,国产电影的爱情片会让人非常的感觉不合适,个人不喜欢看这种肥皂片。有那么几点:

1:明明简单的爱情故事,非得长篇大论

平时朋友同学都喜欢刷国产电影和电视剧,而往往一些简单的镜头却花大量无用功描述,更加可怕的是那些脸T演员全程就三个表情,高兴的笑,伤心的哭,正常状态的僵脸。

个人喜欢看周星驰那种来去如风,有内心表达出来的爱情故事观,虽然很浮夸,但是意思表达的很到位啊。曾经有一份....(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能表达那份爱,为什么要长篇大论呢?要哭天喊地呢?)

2:很多爱情影视讲的爱情观,简直就是毁三观

拜托,这些年这类影视毒害了一代年轻人,这些影视无非表达:

追求耍炫富,鲍鱼燕窝,过着王后娘娘的生活。

通过把妹追男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混乱的三角(或者更多)的关系,影视里面有这C轨,偷Q等等,剧情

拜托这是中国人爱情观吗?中国五千年来,爱情观就这么肤浅吗?简直是岂有此理

能不能纯正一点的友谊和恋爱观?

暂时说这么多吧,毕竟这些话说出来,会有不好的,谢谢阅读


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前度》里阿娇这样一个姑娘,让人又爱又恨。也是因为《前度》第一次知道了陈伟霆,曾一度觉得他戴眼镜的样子是他最好看的样子。

第一次看《前度》好像是在大学时期,这样一个女孩子,对待每一段感情都是这么认真。她极度没有安全感,总希望对方时刻的陪伴,同时在感情里她又可以卑微的付出,为了迎合男朋友的喜好,可以没有底线的改变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占有欲,纹一样的纹身,戴一样的耳钉,听一样的音乐。胆小的她不断的迎合对方的喜好,男朋友说去旅行,她可以立刻辞掉工作陪着一起。男朋友说去国外躲躲,她也不敢挽留。

可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她的脾气也是不小的。一个不满意,就摔东西。摔杯子,摔相机。用这种强硬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地位,可也是这样的脾气,逼走了对方,伤透了自己。这样的姑娘让人心疼。

不得不说,整部电影的泪点,几乎都在她和陈伟霆的关系中。男主的体贴,真的是羡煞旁人。可在这段关系中,其实女主还是很作的。一点小事,发起脾气,什么都可以摔碎,她还不懂,摔碎的更多的是男主爱她的心。一次一次,碾压的无以复加。尽管如此,几年之后的重逢,男主依旧无法忘记女主,生活中也依旧保留那些他们曾经一起生活时的习惯。爱情依旧在,而现任女友也因女主的出现,变得像替代品一样的无足轻重。

换一个视角我们再来看看现任女友,起初会觉得这是真的很爱男主,但后面才发现,其实现任女友也只是在男主身上找心理安慰。任何一个体贴入微的男人都可以取代男主的位置。而我们的男主,只有在女主身上才显得那么深情,面对现任女友时,也是不折不扣的渣男。

对自己的感情负责,才是对的。幸福,与未来有关,历史,就让他随风而逝吧。


为什么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丝毫感觉不到阿娇的颜值呢?就是觉得她好滥情,很容易跟别人在一起,但是每一个都没有好好相处好好珍惜,然后就是不断分手。反正这部电影我是不怎么喜欢。


这部片子,我很喜欢两个部分。

一个是那个有裂缝的塑料杯。

周怡从前生气喜欢摔杯子,陈均平就把家里的玻璃杯都换成了塑料杯。

哪怕他们分手以后很久,使用塑料杯的习惯依旧延续。杯子上的裂缝可以弥合,心里的东非大裂谷呢?看起来完好无瑕的塑料杯,原来早就装不了水了。

 

另一个是周怡的妈妈这个角色。故事轻描淡写周怡父亲早逝,母亲教导她,最喜欢的那一个,一定不是身边的那一个。她误读了这一部分,导致感情观错位,总是沉溺于寻找和重来。直到最近一次分手,母亲旅行回来,告诉她,我没说过最喜欢的那一个,一定不是身边的那一个,而是最喜欢的那一个,已经不在身边了。

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些甜头,为什么到头来,都融成了苦涩?相爱的人可以分手,但是分手的人再相爱,两次也不可以再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样说来,拥有始终缺失,只有失去才是不朽。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来。


给爱过不止一次的人,分手过的,属于过去的人,毕竟我们都是爱过的,这就是《前度》。

影片讲述了一个酸涩的爱情故事,两个人的爱情,却多出了一个人,这段爱情注定走向消亡。陈均平与周怡,相爱多年,却以分手告终。分开后的两人都开启了新的生活,陈均平交往了现任女友阿诗,周怡也有了阿树。

如果时光的轮回一直向前推动,两人分手不再相遇,是对这段爱情最好的结局。可惜,本与男友阿树相约旅行的周怡,因争执,两人闹至分手,更是在慌乱之中遇到了前度陈均平。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勾起了满满曾经属于彼此的回忆,那么最终两人将何去何从呢?

其一,恋爱中的女人都是脆弱又失去安全感的。

周怡,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女孩的缩影,当遇到爱情之际,便全心全意去付出,以为自己的真心会获得相同的回应。可这前提是,你相遇之人,是你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周怡所遇到的不是愿与她共度一生之人,是自私,劈腿的渣男。

陈均平,是这些年周怡最爱之人,她曾有未来的蓝图,等待着与这个男人去描绘。愿意与对方挤在狭小的出租房生活,分享喜怒哀乐,分享快乐和幸福。可这个男人,在遇到温柔,漂亮的阿诗时,选择了分手。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当轻而易举得到的爱情,放在面前,也不会珍惜。

浪漫刺激的古惑仔阿升,在喜爱周怡之际,给予了她无数的欢喜。

敢做敢为的周怡,从不在意这个男人没钱,没工作,一心想要与对方在一起。可这份爱情是易碎的,诺言若被一直坚守才最为珍贵,可若有朝一日许下承诺之人反悔,便不值一提,阿升最终还是离开了。

阿树是个作家,周怡为了想与男友来一段浪漫的长途旅行,将工作辞退。可发现的却是阿树书中前女友的照片和支支吾吾地回应。

周怡的每段爱情,都以悲剧告终,可她却天生有着港女的飒爽,敢做敢为。与陈怡平的再次相遇,让周怡看破了爱情的本质。在每一个前度中,我们获得过欢乐,为此哭泣嫉妒,却也慢慢的长大。

去旅行,一个人就够了,本就不需要结伴而行,每一个前度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那个只能够陪伴自己一段旅途的人,有些路,自己可以自信乐观大踏步的向前走。影片的最终周怡不再去寻找男友陪她旅行,一个人踏上了远方的路途,送别她的是多年的好友兼暗恋者阿苏。

“为什么你不来找我”,周怡终于在来来往往的前度之中,发现了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的人,相信阿苏与周怡未来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其二,男人是拥有着劣根性的。

陈均平,是游走在两个女人之中的男人。在与周怡在一起之际,相爱多年的激情退散后,荷尔蒙分泌的火花已经消失,周怡之于他已经不再是心爱的存在。

慢慢的,周怡在他心中是大发脾气的,是蛮不讲理都,是无数次摔碎东西让整个家庭都不安宁的野蛮女人。而突然出现在他世界中的阿诗,是美好,温柔,贤惠的,一句“算了吧”是两人最终的分手。

可当周怡离开过后,与阿诗共度生活的陈均平,开始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收留周怡的陈均平,开始怀念周怡曾经的好,多年时光留下的痕迹,是很难在生活中完全抹消得,以至于他后来又对阿诗提出了分手。

陈均平这个男人,就像现在很多男人一样,在这个浮躁的爱情世界之中,他们不知道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求的,一直在追逐。

往往当生命中最弥足珍贵的感情逝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男人的心头,永远有两个女人,白玫瑰和红玫瑰。得不到时,你是天上皎洁的明月,而得到之际,你是地上最微不足道的尘埃。最爱的永远不是身旁之人,是这部电影之中的台词,切切实实也是现在很多人对于感情的态度。感情是一场轮回,以美好开始,以破碎终结。

其三,摔碎的杯子是永远无法复合的。

陈均平和周怡的爱情中,这个胶杯是最大的象征。无数次的争吵,无数次被摔碎的玻璃杯,最终换来了胶杯的使用。

玻璃,易碎,透明,就如同爱情一样,清澈见底的同时,也最容易被粉碎。玻璃杯一旦摔碎了,便无法复合,可胶杯,在掉落之后,也留下可一条细细的裂痕,从中流淌下的是水。重新换了的胶杯,预示着内心的伤痕,而这种裂痕只能够靠时间和自我开解去弥补。爱情,一旦走远,消磨殆尽,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了。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没有了谁便不行的。阿诗面对周怡和陈均平擦出的火花,若隐若现的暧昧,是惶恐的,是嫉妒的,是不愿意接受的。

她在这份爱情之中,是无辜者,一味地讨好,让她失去了尊严,这才是一件最为可怕的事情。爱人者要先学会爱自己,一个人若是不懂得珍惜自己,又怎会值得被他人尊重。

前度,永远是爱情之中最为忌讳的话题。真心相爱的前度,很多都相识于微末,两人一同走过属于彼此的艰难困苦,却在幸福来临之际,分道扬镳。可即便如此,曾经的回忆,默契,爱意,都被封存在记忆深处,永远不会被遗忘。

每一个前度,都是一场成长的旅途。假若你有一天遇到一位完美先生,他懂得生活中的细微体贴,更会在你需要之际为你送上最温暖的呵护。这样的爱情看似美好,可这些温柔,又是哪一个前度曾经教会的呢?

每一个人,都是在分手之中学会的成长,终有一天,你会学会珍惜身边,留存下来的人。因为这将不是前度,而是现任,是永远。


整部电影概括就是每个人心头只有一个白月光,不管在与他或她分开多少时间,交往过多少人,对她的那份心很难改变。

陈均平和周怡之于对方都不是初恋,但是他们的羁绊确实最深的,陈均平明明已经有了长期女友阿诗,但是在遇到周怡后,陈均平就做了一个男人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让前女友住到他和阿诗住的房子里面。

陈均平表示周怡现在的情况不得不帮忙,但是为什么非要把她带回自己和女友的家里?外面有宾馆,酒店,避嫌难道不知道吗?阿诗什么都没有说,但是陈均平自己应该有自觉,女友只是不想让他难做,但是他就顺杆往上爬,认为女友是真的不在意,就过于情商低了。

其实陈均平说到底就是还爱着周怡,在周怡到来后,陈均平曾经埋下的激情火焰再次燃烧起来,一次次打破自己和阿诗的生活规律。在周怡做夜宵时,阿诗表示自己和陈均平不吃夜宵,但是陈均平却大半夜煮好面叫周怡一起吃。周怡来例假,陈均平帮她买好卫生棉和止痛药,从周怡的角度来说,这个前男友真的很贴心,但是从阿诗的角度而言,男朋友给前女友这么体贴,该如何大度接受?

当然如果只是普通道义上的关心,好意,也就算了,但是在阿诗上班后,陈均平却和周怡在家重新燃起过往情愫,差点越过雷池那一步。但这不是说陈均平和周怡比较有道德,而是阿诗上班途中刚好回家。

这里阿诗终于露出真面目,请周怡离开。之前装出来的大度果然已经受不了了,周怡和陈均平那种特殊的默契让阿诗无法再忍受。其实这不能怪阿诗,最初也是因为爱陈均平,才努力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但是陈均平就是在精神出轨,所以,她自然要保卫自己的爱情。

陈均平为什么说他懦弱呢,就在阿诗赶走周怡时,陈均平就躲在周怡暂住的房间,一声不吭,要么就干脆说清楚,你爱的是谁,放阿诗走,可是又不当面说,转头等到周怡走了,又无法和阿诗继续交往,提出了分手。

而周怡这边,有时候人要有个自觉,明知道陈均平已经有了新女友,就该远离,别人女朋友大度不是你欺负人的理由,理直气壮住在人家家里,享受别人的照顾,也是很厚脸皮了。

如果说两个人实在忘不了对方,就不要为了忘记真正爱的人去用其他男女作为你们爱情的牺牲品,太不道德了。


《前度》这部电影第一次接触是在我大二的时候,晚上寝室同学们没事做,以往都是聊会或者是打会扑克就这样打发时间,当时手机功能没有这么完善,网络也没有现在发达,上个qq也只是网页版的,因为大部分用的手机还很落后,条件好的也就拿个诺基亚c2300,好像就是这系列的,那种长方形砖块的大屏的。所以对于电子产品等等的特别好奇,恰巧那天室友买了一部,听说还可以看电影,当时那种好奇就好比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几个人围着研究了好长时间,这部电影也是从手机上看的。而且是好几个人围在一起,堆堆挤挤的氛围里看完的,所有观感自然更是很不同。

《前度》由陈伟霆、阿娇、卫诗雅等主演的爱情电影,里面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网,让这部电影增添了不少看点。这部电影相对于看过的其他爱情片来说,他是更具有真实感,好像就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不是很离奇、不会很浮夸。个人感觉其实导演并不是想传达如何伟大的爱情,或者轰动的感情。而更像是在唤醒恋爱中男女对前任的一丝回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他是一部及不易传播的电影,理由有如下:

1、它完全违背了中国人对爱情的态度,中国人的思维和爱情态度是千年流传下来的道德伦理来决定的。提倡的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不是随随便便想喜欢谁就喜欢谁,想和谁在一起就移情别恋。所以这种家常便饭式的爱情并得不到很多人的称赞。

2、如果你有自己另一半,是两个人相敬如宾,还是天天吵吵闹闹?或许每个人选择不一样,但是当你另一半生活做派让你感觉到不适应了怎么办?甚至是发生了很严重冲突了怎么办?那就是分手,分手解决一切。然后重新开始,可以感情还在,还随时都有可能擦出爱火花。这就是整部影片构架,一次偶然相遇,从回忆开始,到回忆结束。

3、人物角色设定的很不合理,明明是一个非常阳光帅气的男孩,可是种种行为让人很不舒服。电影尺度也有点大,不符合那时候人们的观影心里,因为电视机时代很多都是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的。

4、本来可以用60分钟就回忆完故事,导演却足足花费96分钟才把它描述完。几个演员表演个个都是呆如木鸡,除了一张青春靓丽脸蛋摆在镜头前面再也看不出其他?将近96分钟时长,我感受到不是旧爱有多么值得自己留恋,而是无聊和乏味。

电影告诉我们,爱情从来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好人就多眷顾你些。就像普世价值里的好人阿诗,任她再温柔体贴卑微哀求,陈均平那句算了吧,还是说了出口。该锁在心底的千万不要试图找到钥匙。


原始地址:/wenda/3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