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教家风有哪些突出的问题?

家风古时为一个家族的意思!但当今过年都就几口人,家风的意义何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家风最近几年再次兴起!家风很重要,非常重要,相当重要!家风!!!


在过去来讲,家风可能是一个家族家规的传承。可是现在的人受到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多,有的喜欢外国的那些鼓励式教育啊!快乐是教育啊!然后接触的东西多了,别人讲怎么好就怎么去试试?还有,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偏多,遇到问题了,不敢打骂,要想着以德服人。可是这以德服人的方法又很难掌握,每一个做父母的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现在算教育孩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让人头疼的问题!


据我所知,现代家教情况同贫富差距类似,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

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包括大部分城市家庭和部分农村家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有能力搞好。

但对大部分农村家庭而言,有的是忽视了这一块儿,有的是有这个意识但是却没有好的方法,况且很多孩子是由奶奶爷爷带着,家庭教育情况就更不乐观了


思想上保守固执,不懂变通,以古论今。虽然得遵循古法,但也得遇今而变。遇势而行。

2.行为上过于偏激,以理服人,当理服不了人,所谓的“君子”就会恶言相向。

3.沟通上的大代沟,缺乏沟通的艺术,不会沟通,不去沟通,不敢去沟通。

4.面子大于一切的问题,爱面子爱到可以伤害亲朋好友的程度。此法切不可取。

5.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万家灯火各有明暗。

6.男子当家,女子做主,男主外,女主内,角色互换,相互体验生活的不易,家合才能万事兴。

7.家教:女子相夫教子,给予柔情。

8.家风:男子守护家园,灌予刚正。

9.子女:优秀的家庭把家教家风当做人生必修课,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10.家无教不立,家无风不存,刚柔相济,定能遇事沉稳,处事谦让。

11.好的家教:女子端庄儒雅。

12.好的家风:男子谦谦君子。

13.家教家风影响深远,应该从小做起,从小学起。


现在家长教育子女,我觉得主要还是个社会环境有关,比如现在社会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所有家长也都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术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学习好,这就导致了孩子心里压力过大,致使有些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感,使得孩子的学习往往更差,最后是劳而无功,有些家长就不理解,也不从客观找原因,总是埋怨怨天怨地,还有一些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使孩子动手能力极差,什么都不会做,等长大了,家长老是说孩子什么都不会,特别是爷爷奶奶这辈人,对孙子辈的那真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把孩子都宠上天了,再有现在社会好人难当,所以有些家长就告诉孩子不要什么忙都帮,尽量离得远一点,这种现象不能怨家长,因为现在做了好事被人讹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说,孩子好与坏在于家长,也在于社会。


我觉得爱老婆的人和爱小孩的人。什么事都会讲道理。不会无理取闹。


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问题,


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软性道德约束。古代那么注重家法以及尊儒思想那么浓厚也不见得能教出怎么样的好人来,现代人的家庭的教育缺乏的不是传统思想了,因为传统思想有一些已经发展得面目全非,而我们看到的家庭教育很多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高尚的教育以及自私自利的教育为主。举个例子:

某位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携带的铅笔都断了笔芯而且没有绞笔刀。她向老师反映,老师也没有多余的铅笔于是就叫这个学生去跟同学们借。她问了几个同学,有的只有一支笔自用有的索性不肯借,连班长都告诫同学们别借笔给这个同学。考试后她回家跟家长说了这事后,家长在家长群里埋怨起同学们不肯借笔起来。我问我的儿子,他说考试的时候没有发现谁跟他借笔,那个同学坐的离他远所以也就不知道有人需要帮忙了。儿子说当时他有两支笔,我问他如果有人跟你借,你会怎么做?他说我会借给她。我附加一句:“如果有人跟你借东西,你首先要确保自己需不需要用以及够不够用,如果自己都不够用就无能为力了,如果自己有帮人的能力,那就要帮人一把。”我问儿子,为什么那么多同学不愿意借笔给那个同学而且班长也告诫大家别借笔给她。见死不救!儿子说,那个同学平时很拽,跟其他同学相处不融洽,大家都不愿意跟她玩,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肯借笔的吧。

这件小事我们能看出怎么样的家庭教育呢?


个人认为家教家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1.在孩子快入学前,培养以孩子感受为中心,而少以怎样培养孩子、要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为中心。这个问题究其根源:第一,家长会因为独生子女而过度偏爱孩子,托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平时很注意孩子的喜怒哀乐及要求。第二,隔辈带孩子,因为父母工作忙,孩子基本都是隔辈在带,隔辈对孩子溺爱还是偏多的,他们以满足孩子需求为乐,而忽略孩子的前期培养工作。

2.在孩子快入学前到读大学前,培养以“学校和父母”为中心,而少以孩子自我发展为中心。快入学前,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班,感觉孩子简直就是一超人,甚至有些孩子早出晚归,绝大部分时间用在补习学前课程或兴趣班上,其实这种做法不是孩子想要的,而是家长想要的,根本不知道这种安排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身心健康。入学后,学校填鸭式教育,家长跟风式安排孩子补习,总希望孩子通过成绩一飞冲天(以望子成龙的名义),但事实呢?通过努力即便考上稍微好点的学府又怎样?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完全无视了孩子的自身特长,搞一刀切式教育,最后隐患就是一刀切式失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提法可谓正当其时。

3.在孩子整个成长中用比较法(自己家长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激励”孩子,这种做法实则在伤害孩子,刺激孩子,是个适得其反的方法,但实际中很多家长在做却意识不到。

4.在孩子整个成长中用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孩子,比如谁通过什么(尤其是不当得利的情况)挣多少钱?谁家住多大房子?谁家孩子在国外如何如何……平时这些做到都会潜移默化地引致孩子价值取向扭曲。


家风,家规,家法,随着破封建破四旧的浪潮被冲淡了,近百年的改革解放社会的确前进了,进步了,社会的公德公益活动,包括法律与文化教育的正面引领,国风,社风已替代了家庭的大部门教育,感谢党和政府的培养。

但谁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影响很早很深,与其说家教不如说身教,父母用优秀的品德去影响孩子。比如父亲家暴好斗,经常不让人有时还同邻里打闹,搀着儿带着妻兴师问罪,儿子在校打同学骂老师父母还护着;父母喜欢赌钱,经常约人上门賭,出去赌,从小到大抱着孩子去参赌,为小孩早早认识麻将牌九扑克而高兴,我家孩子真聪明?等等,不一一坠述。

如果父母敬业,无任工农商学兵,用自己的优点带头学习工作,勤劳善良,对孩子做到严慈并用,监督不交有恶习的朋友,知冷知热,疼爱而不是溺爱,严格而不是出格,少些家规家法,搞好家庭和谐亲蜜,这样让孩子有一个温馨的环境。


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我也一样,也许是我少见了。读书知道过去人们注重(1)“光宗耀祖”“兴家立业”也就是说怎样立志壮大家庭祖业,报效国家(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等也就是说“怎样培养一个孝顺老人的孩子?”。现在的家教家风就是(我的感受而已)怎样培养小祖宗,小孩子是家庭的红太阳,一切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转,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因此现在的孩子也就“以自我为中心,既不知道感恩父母,承担家庭责任,更不懂报效祖国为何物?”。孩子们比吃比穿,以明星也演员为榜样,现在很少听到那个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3)过去嫁女儿,娘家妈会叮嘱女儿千万不要做出让母子不和的事,男方家庭叮嘱儿子,千万不要委屈了媳妇。”“家和万事兴”离婚是很丢人的,现在离婚已经很正常的事。过去当了小三就怕人知道,现在当了小三比正妻还厉害……


习主席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现在的家教家风突出的问题有:

1.思想上保守固执,不懂变通,以古论今。虽然得遵循古法,但也得遇今而变。遇势而行。

2.行为上过于偏激,以理服人,当理服不了人,所谓的“君子”就会恶言相向。

3.沟通上的大代沟,缺乏沟通的艺术,不会沟通,不去沟通,不敢去沟通。

4.面子大于一切的问题,爱面子爱到可以伤害亲朋好友的程度。此法切不可取。

5.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万家灯火各有明暗。

6.男子当家,女子做主,男主外,女主内,角色互换,相互体验生活的不易,家合才能万事兴。

7.家教:女子相夫教子,给予柔情。

8.家风:男子守护家园,灌予刚正。

9.子女:优秀的家庭把家教家风当做人生必修课,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10.家无教不立,家无风不存,刚柔相济,定能遇事沉稳,处事谦让。

11.好的家教:女子端庄儒雅。

12.好的家风:男子谦谦君子。

13.家教家风影响深远,应该从小做起,从小学起。


上梁不正下梁歪。


现在的家教家风,相对有些淡化,或者说被某些原因所掩盖、替代。这不知是否有人真不懂“家教家风”,或者是否真有人,将有“家教家风”的传统习俗,视为很“古板”、或称其为“观念落后”等置疑。还有人认为,现在都啥年代了啊,还谈老古董的“家教家风”,起什么作用……等云云。

由此可见家教家风,从主观意(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照此发展下,会否令人担忧。值得推敲。

但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偶尔也会听到有人谈论对方或责备他人:什么“少家教”、“没教养”、“涵养差”、“缺人品”……等,之类的话题,其实这就是事关“家教、家训、家风缺失的问题”成在。

现在对“家教家风”显得忽略不计的,是突显在儿童时代,其少年时期也没有“缺席代表”。天真幼稚与叛逆儿童,也许稍有突出。尽管此时的家教难度增大,天下父母心疼自己的子女也是必然和应该。值得一提的是,不应该顾此失彼,则须与学校无缝对接,配合做好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工作。

而恰巧在这个阶段,会导致诸多不利因素、不良习惯的发生。久而久之,年复一年,习以为常,形成不应该、或不能适应社会大家庭的,诸多不良习惯。最终将可能导致不和谐、或道德伦理上出现问题,或不忠不孝,甚至是“恶习、恶果”。

比如宝贝在家中争强好胜、一家人忍着、让着;在学校里老子天下第一、动粗口、霸凌、高腔、高调、不依不饶、或不容纳别人;进入社会后或随意性很大,无拘无束,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打闹无常、乘车翘脚、抢座、霸座、任意强占他人利益、蔑视忠告、警告、唯我独尊、……或致违法犯罪。

从小若有娇惯成性的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猖狂时还会对别人任意发泄,(如去年重庆万州公交车事故,其当事者就是例证);有的宝贝对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稍有不慎就是骂骂咧咧,哭得不依不饶……。或动不动就生气、堵气、甩东西、不吃饭、不认错……。还妄自博得长辈的同情、或威胁他们向自己“妥协投降”,终将用脾气赢得个人的一场“胜利”。

假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家庭风气”,又缺乏自我约束,其不良习惯、行为,似如习常,固然难以逆转,或将会危及他人。

当然,这些也许不是共性问题,但应该是家庭风气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原始地址:/wenda/3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