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何选择资源科技?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第一,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就在于科学与技术、生产正在迅速一体化,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动力基础,成为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现代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凝结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正如邓小平所说,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第二,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初,科技因素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只有5%~20%。而20世纪后期,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科技因素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一半,达到60%~80%。由此可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第三,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代,高科技的竞争,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竞争,它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成败。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里面占有一席之地。没有高科技,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而且还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1)科学不是直接生产力,但是科学渗透到生产的其他要素中,可以转化成直接的生产力。(2)科学在现代生产中,越来越成为主导和超前的力量(3)科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

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标志。什么是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而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正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探索。是可谓科技是生产力,且第一。

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自从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工业革命所带动生产力的发展相当于此前人类几千年生产力的发展,而这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应用,所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等同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够极大的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质的飞跃。

第一节科技人力资源中国的科技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R&D成果应用以及科技服务活动。2002年,中国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了322.2万,其中,R&D人员数量为103.5万,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为217.2万。可以说,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科技队伍。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规模的增长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建国到1966年是快速增长阶段,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进入停滞阶段,1978年后则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

第二节科技投入

1.科技活动经费

2002年,中国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为2938亿元人民币。用于R&D的经费为1288亿元人民币。

作为科技活动的主要资助者,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增加科技投入。1949年,中国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只有5600万元人民币,到1960年即增加到38.81亿元,但在1966年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只有25亿元。

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拨款从1978年的52.89亿元人民币,迅速增加到1985年的102.56亿元,1995年达302.36亿元人民币,2002年更增加到816亿元人民币。

2.研究开发(R&D)经费R&D及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的这两个指标也增长很快。从R&D的投入来看,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最大的投资者。2002年,政府投入经费占R&D总经费的33.4%,各类企业则投入占61.2%。

第三节科技基础设施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建成了一批科学研究设施完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高速的网络科研环境、大型的科学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共享中心。

1.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始建于1984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为加强中国科学研究,选择大学和研究所中的优秀研究团队,集中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1984年至1993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9.1亿元人民币,建成了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8634万美元和1.78亿元人民币又建设了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按照“优胜劣汰”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对部分实验室进行了调整,2002年中国的重点实验室总数为164个,基本覆盖了中国基础学科的各个领域。

近几年来,中国启动了多项重大科学工程,全力加紧重大科学装置建设。2004年,投资总计高达18亿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和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建设两项重大工程先后开始全面实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总投资为6.4亿元,将用五年时间完成。届时,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科学装置的主要性能将会提高100倍,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总投资高达12亿元的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项目预计2010年完成。同时,中国目前还有LAMOST(拉莫斯特)大型天文望远镜、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等多个重大科学装置正在建造中。

如何选择科技资源,往往的就是加大投资力度,使科研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原始地址:/wenda/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