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可以从哪本书开始看?

儿童时期:上下五千年!!

青少年时期:中学历史课本、史记。

成人后:儿童和青少年没学习过的,那就不必再读中国历史了,读也读不懂了。


范文兰编的中国通史,四书五经,史记,资治迈监,左传,战国策,黄帝内径,山海经,北史,宋史,金史,南史,


看你要了解什么程度了,如果是入门的常识,《中华上下五千年》就可以。如果想了解多一点,《中国通史》就可以,或者把初中高中历史书看一遍也是不错的。想要深度了解,去看看《易中天中华史》,历史和哲学自己人性是密不可分的,易中天中华史系统的从人类共同与不同的文明解刨,从中国的女娲伏羲等开始讲述中华文化传承的奥秘,结合考古发现,第二历史,以及人性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了各个事件的可能性和作用。


想了解中国历史的话,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是一本大火的现代文版的明朝历史书,他并不深奥,却极有韵味,当年明月以讲故事的口吻阐述了整个明朝的著名人物。这本书在UC上评分4.6。

按照评分的高低,我推荐的第二部书是孑与2的《唐砖》,这本书的评分高达4.7,除了女主太多外,整体架空的还是不错的。

这两本书和《三国演义》一样,不是正史,却传播度极高,《唐砖》也要拍电视了,和正史有差别是必然的,请不要苛责,如果真的想看正史,可以找《史记》、《三国志》等书籍。或者找钱穆先生的书。

最后,我想说的是,历史也好,现在也罢,有些时候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罢了。


如果想对中国历史了解,必须从中国历史上可信度最高的史书《左传》开始。读可《左传》后,再读秦朝之后,可信度最高的史书《史记》。

中国历史上可信度最高的史书——《左传》

在先秦时期,诸侯皆有国史:楚国史书名曰《梼杌》,晋史名曰《乘》,郑史名曰《郑书》,鲁史名曰《春秋》。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化典籍。其对鲁国国史进行笔削后,中国首部私家史书诞生。经过孔子修订之后的《春秋》不仅是史,还被赋予了儒家思想以及“春秋大义”,成为儒家六经之一。

《春秋》极其简略,这类似于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书面文字。而历史老师讲课口述的内容,肯定比教科书更加丰富。与此类似,孔子讲《春秋》时的口头文字,就是传。正如《史记》所言: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旨。鲁国史官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而失其真。便对孔子讲《春秋》时口述的内容加以整理补充,成书《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丘明为《春秋》作传后,儒家弟子吴起等人,又对《左传》的内容作了增益。大致是《左传》中使用周历的篇章,大多为左丘明所作。使用夏历的一部分篇章,其为吴起所著。

也就是说,《春秋》是孔子讲学时的书面文字。而《左传》则是其讲学时的口述。由左丘明及后世儒家弟子,将孔子口述之言整理成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各诸侯的官方史书全部焚毁。儒家弟子不顾秦朝的禁书令,私藏《左传》。使这部先秦典籍得以保存。

一、《春秋》大义与主旨

《春秋》用语十分严谨,这就是“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

《桓公十五年》记载:“天王使家父来求车。”此为贬天子——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求私财。

《隐公元年》记载的“郑伯克段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此为退诸侯,讨大夫。

再以弑君为例:“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卫州吁弑其君完。”书弑君者之名,是言臣之罪;“宋人弑其君杵臼”,“莒人弑其君密州”,书不言弑君者之名,是言君无道也。孟子的无道之君,人人得而诛之的观点正是源于此。

甚至国君思念嫁与他国的女儿,与女儿见上一面,都要被贬斥——“公会杞伯姬于姚,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

春秋笔法不仅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劝善惩恶。甚至把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特权和欲望全部扼杀,把权利关进牢笼。

二、《左传》中的儒家思想

1、礼治

儒家提倡依礼治国。何为礼?且看《左传》之解读:

《隐公十一年》有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

《昭公五年》有曰:“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

《昭公二十五年》记载:游吉称赵简子揖让、周旋是仪,并非礼。“礼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生死。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民之所生也。是以先王尚之。”

正如《礼记》所言,礼包括诸多内容。有道德规范:“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还有公俗良序:“教训正俗,非礼不备”;以及法律制度:“分争讼辨,非礼不决”;社会伦理:“君臣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师学之道:宦学事师,非礼不亲”;政治军事制度:“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追远慎终:“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庄。”

礼还包括环境保护等内容,稍后解析。

2、重视刑罚

正如上所言,儒家之礼包含了纲纪和法度。《左传》中的许多内容,也体现了儒家对刑罚的重视。

《隐公十一年》记载:公孙阙与颖考叔有隙。公孙阙趁郑、齐进攻许国,颖考叔帅先登城之时,公孙阙却将其射死。但郑庄公并未追究公报私仇的公孙阙。《左传》评价郑庄公:郑庄公失其政也。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刑威,是以及邪。

《僖公二十八年》中,详细记载了晋楚城濮之战,战后晋文公诛杀了渎职的舟之桥。君子曰:“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刑赏之谓也。”

《昭公十四年》记载,晋国大夫刑侯与雍子争田,罪在雍子。叔鱼(叔向之弟)暂摄刑狱,雍子为得刑侯之田,将女儿送与雍子。雍子便归罪于刑侯。刑侯怒,杀二子于朝。晋国执政韩宣子问于叔向,叔向曰:“刑侯专杀,雍子知其罪而赂,叔鱼枉法。三子同罪,诛生戮死可也。”于是诛刑侯,尸雍子与叔鱼于市。

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治刑,不隐于亲。杀亲益荣,犹义也。”

通过以上可知,孔子即重视刑罚,又刑不隐于亲。

《昭公二十年》记载,子产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轻而玩之,则多溺焉。”子产卒,游吉为政,不忍猛而用宽。郑人结伙为盗,祸乱郑国。游吉兴兵攻焉,尽杀之。郑盗少也。

仲尼曰:“善哉,宽政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子产卒,仲尼泣之曰:“古之遗爱也。”

儒家对刑罚的态度与法家的截然不同。法家主张夷族连坐,宁枉勿纵;儒家主张不罪无辜,疑罪从无。

《襄公二十六年》有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与其失善,宁其利淫。这一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上承《尚书》,下启《荀子》。遗憾的是由于“百代皆行秦政治”,中国两千年来皆以法家宁枉勿纵的有罪推定论断案。直到1996年,中国才修改刑法,开始适用儒家利于被告,不罪无辜的无罪推定论。

在《昭公二十年》中,亦引用《尚书》之言: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同样遗憾的是,由于中国两千年来,皆是半部《论语》哄天下,半部《韩非》治天下。实行法家极端人治的主张——诛连夷族。儒家不罪无辜的法治思想被后世统治者们“遗忘。”

3、使民以时

《左传》中有诸多儒家使民以时的主张。

《隐公七年》有曰:夏,城中丘。书,不时也。

《隐公九年》有曰:夏,城郎。书,不时也。

《僖公二十年》有曰: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

孔子书之,是为批判统治者征伐徭役耽搁农时。同时,对使民以时者,也予以记载。

《桓公十六年》有曰:冬,城向。书,时也。

《宣公八年》有曰:冬,城平阳。书,时也。

《襄公十三年》有曰:冬,城防。书,时也。传文记载:鲁国原计划农忙之时在防地筑城,在臧武中的建议之下,等农时完毕后才动工。传文赞之——礼也。

《左传》中对每次劳役加以记载,表明了孔子鲜明的态度。赞扬使民以时,这是合乎礼的;批判使民不以时,这是违背礼的。

4、保护环境

今天我国把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其实早在2500年前时期,儒家就已提出这一思想。

《桓公七年》有曰:春二月,焚咸丘。非礼也。

《定公元年》记载,诸侯为周天子筑城之时,魏献子“田猎于大陆,焚焉。卒而还,范献子去其棺椁。”以示惩戒。

《昭公十六年》记载:郑国大旱,屠击、祝款、竖拊祭祀于桑山,斩其山木。子产曰:“有事于山,艺山林也。而斩其木,其罪大矣。”随即夺其官爵与封邑。

《礼记》中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等思想,又与《左传》相辅相成。“草木零落,然后如山林。不杀胎,不覆巢。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群掩。”

5、忠于人民

先秦时代,儒家提倡的忠本意为与人坦诚相待,工作尽职尽责。君民、上下级之间都可以互相尽忠。

《桓公六年》有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夫民者,神之主。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庄公十年》中,记载了曹刿论战的故事:曹刿问鲁庄公,你凭什么和强大的齐国作战?庄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所言“忠之属也”是指鲁庄公是尽职尽责忠于人民的合格君主。

儒家提倡的忠是精华思想。但却被法家篡改为糟粕,只限于下级对上级尽忠,臣民对君主尽忠。以被法家化的忠君思想为基础,韩非提出了“君为臣纲”的三纲理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与儒家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为心腹;君视臣如犬马,臣事君为路人;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为贼寇。”

韩非甚至提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极端专制独裁的主张——“主而诛臣,焉有过!”

毒害中国两千年之久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以及其三纲理论。去伪存真,还儒家思想本原。对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的繁荣,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6、反对人殉

孔子对秦穆公甚为敬重。但到最后,穆公却晚节不保,死后用人殉。以秦国贤良之臣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钳虎等一百七十七人殉葬。传文曰:秦穆公不为盟主,宜哉。死而弃民,况夺之善人乎?君子是以知秦不复东征也。秦穆公的一生英明,毁于一旦!

与秦穆公极其相似的是宋文公。宋文公也是一代贤明之君。但死时陪葬品极其奢侈,并且用人殉。与对穆公评价不同的是,传文批判的不是宋文公,而是宋国大夫华元和乐举。猛烈批判二子置宋君于邪恶之中,是“不臣”之举。

由上可知,传文中只所以批判秦穆公,是因其死后人殉,是他本人生前之意;而未批宋文公,只批宋大夫,说明其用人殉并非文公本人之意,而是两大夫的主张。可见宋文公与邾文公,楚昭王一样,皆是如何儒家标准的合格君主。

《左传》是一部恢弘的先秦巨著:孟子读之,继承了孔子的君君,臣臣。即君守君道,臣守臣道。对无道之君,坚决诛杀,以利万民,定社稷;荀子读之,提炼出人性本恶论,并成为其思想的理论基石;韩非读之,深感国君是个高危职业。为此,不择手段捍卫君权。以驾驭群臣,奴役人民;墨子读之,便对鬼神深信不疑(在《左传》札记——鬼神篇中详细论述)。笨笨谓之:读书为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邪者见邪,愚者见愚。


学中国历史个人认为一下几本书是必要读的:

1《大秦帝国》孙皓晖先生所著,讲述秦国自秦孝公至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那时汉朝》

《那时汉朝1》刘邦崛起楚汉争霸

《那时汉朝2》从刘邦登基当皇帝写起,到刘启平息七国之乱为止。

《那时汉朝3》第三部从汉武大帝刘彻登基写起,到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回国为止。

《那时汉朝4》宫廷决斗霍光舞权

3、《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4、《如果这是宋史》、偏重正史,文体上和当年明月著的《明朝那些事》比较相像

5、《明朝那些事》、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4]。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6、《清史稿》,这本书比较详细,对于清朝的介绍是立体式的,人物、社会什么的都比较全面,是正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野史。百家讲坛

7、《大清十二帝》、是2007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思平。本书主要讲述了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全部12位帝王的生平事迹,以此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繁荣衰败的内在规律,让历史更好的服务于当代。8、《中国上下五千年》

历史是人写的,就必然有不公、不平、不清、不楚、遗失等情况,大家不要以一书而定历史,要从多方面去看去观察历史的存在。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了解的态度去读史,最好的就是选择一些简明扼要、文字可读性强的通史性著作,而不是前面有些朋友所说的一上来就去看十分艰涩的史料或者专门史,乃至史话、历史小说一类的读物。

在有关中国历史的简明的通史性著作方面,推荐下面几种: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都属于是大师级的普及作品,而且篇幅相对不大,适合用来作为培育兴趣的入门读物。

在对通史总体有所把握后,如果还有兴趣,可以去考虑看一些由浅入深的大部头通史性质的著作,个人比较推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6册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

由这些通史类著作的阅读开始,对中国史基本上可以算得上看到了门径。而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方向所及,可以再去读专门史,以及相关的史料、研究著作。


原始地址:/shijie/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