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本书后有没有做笔记或者思考或者总结过?

看书最重要是记录总结,记录和总结会提高你对内容的更深理解,所以我习惯记录总结!


我的个人号悦读阅笃,里面基本为书籍的读后感,供参考。

求关注。


我先读,再做笔记。后思考。


思考经常有,也会结合实际总结,但是做笔记比较少。


偶尔有吧,读书的时候就有这个习惯,工作以后就没那个闲暇,有空看书时也不方便做笔记。

不过读书还是做笔记的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哪天整理成章就是一本读读书笔录。向《容斋笔谈》之类就是这么来的。还有就是做笔记偶尔翻翻,还能有些启发,那感觉就像看见一张陈年老照片回忆起一些往事一样,会有一种恍惚感。


说实话,自己读过的书少之又少,但是每天要保证在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阅读。

要想阅读有收获,那么最好的方法确实是做笔记和阅读过后的思考,特别是对其中一段话一句话的理解,思考透了,那么这本书读的就很到位。相反,如果不思考不笔记,这本书读是读完了,但是收获确没有那么明显。


我是一名读书的践行者。

以前也经常读书,但从来都没有做过笔记,书中的内容读过就忘了,甚至大家聊起来时,都忘记自己曾经读过某本书,这样的书还不如不读。有些能记住的也不过是书名或者作者,具体里面是什么内容全部都忘的一干二净了。

是读书笔记改变了我,我发现通过记读书笔记,自己也可以思考或总结,而且还能越来越有自己的观点。现在我读过的书,基本都会做笔记,只不过是笔记内容、形式有所不同。

做读书笔记很浪费时间,这大概是很多普通人的思想误区。其实,你仔细观察那些爱读书、思想见解比较深刻的人、还有那些成功的人物,他们无一例外的是会在读书的过程中做笔记。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脑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本书的精华内容不可能通过一遍阅读就完全记住。而且,大部分读书的人,对读过的书,一般都不会再有兴趣读第二遍,更谈不上看书中的精华内容了。

2、认为做笔记太复杂或笔记内容太多。

很多开始读书的人,经常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做笔记。有些人说做摘抄、有些人说写自己的思考、有些人说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其实做笔记的方法千千万,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处于不同的读书阶段,你笔记的内容和形式是有不同的。对于刚开始的初始阅读阶段或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可能摘抄的内容会很多;但当拥有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模型或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树以后,摘抄的内容就会相对减少,会有更多的思考;层次再高一些,笔记的内容会有不同领域的延伸。

读书笔记的形式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电子版;有的人喜欢手抄版,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就好了。

3、很多人认为做笔记没有用。

做笔记有没有用,不是笔记说了算,而是你有没有去用你的读书笔记。笔记不是做完放在那里的形式主义,而是要不断的反复诵读,并不断实践笔记里的内容。这样读书笔记才会起作用。做完不用的读书笔记确实是浪费时间。

在这里推荐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里面对笔记的记法、做笔记的困惑都给出了很多实用性的建议,有时间可以读一读。

总之,没有读书笔记,就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模型。可以把一个领域的几本书读通、读透,做笔记,形成自己针对该领域的思考模型。有了思考模型,就更容易对内容进行思考或总结了。当然一本书的思考或总结也是必须的,而思考和总结的依据就是读书笔记。思考和总结更能够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客观的看待一本书的内容。


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吧!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基本读书时要在认真思考,在书本上写上自己的思考,以及可以应用的地方,最后我还会写成文字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再制作成视频分享给大家!

举个例子,以下是我在读《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的一些笔记内容,和分享文稿!

部分读书勾画及笔记照片:

在读完之后,我会把相关知识点,用自己的表述方式,记录下来,分享我对“大脑的适应能力”这部分知识点的读书笔记:

脑科神系统的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大脑的适应能力也与我们身体的适应能力非常的相似,这种适应能力被神经系统的科学家们称之为“可塑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像锻炼身体一样去锻炼我们的大脑,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

在脑科神经系统科学家在对盲人大脑的研究时发现,那些眼睛或是视觉系统出现了问题的人,虽然无法看见东西,但是他们脑部的视觉皮层以及其他处理视觉信息的部位依旧存在,只是他们接收不到眼睛传来的信息罢了!

可是,没有眼睛传来的信息,这些脑部皮层处理视觉信息的部位就闲在那里没事情干了吗?研究表明,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大脑神经元的重新布线,就像一个单位的人力调配,如果单位的一个部门长期没有业务,这个部们的职员可能就会被调动到其他部门,从事其他业务!大脑也会通过重新布线来分配神经元的工作路径,比如会把盲人大脑的那些原本处理视觉信息的神经元,分配到处理嗅觉、听觉、味觉等信息的区域,以便于帮助盲人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此外,科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如同单位里一个部门如若业务异常繁忙,人力部门就会派出其他部门业务相对轻松的同事前去支援一样!大脑的这种重新布线不仅仅是发生在大脑没有运用的部位上,如果你足够多的练习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适当调整某些神经元的用途,来帮助你完成你的任务,即使这些部位平时已经有了其他的工作任务!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重新塑造的,无论你现在是一个众人眼中绝顶聪明的天才,还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个体,只要你愿意努力,你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重塑大脑,让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在将这些内容记录成文字之后,我会录制成短视频再度分享给大家!

以上便是我读一本书的大致过程!


在这个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时代,想要安安静静的读书似乎成为了一种奢望,即使是学生,每天也被各种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人心浮躁的时代,我们读一本书大概也只是为了告诉别人,这书我读过。很少有人会在读完之后思考一下这书讲了啥?对我有什么帮助?只为读书而读书,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

参加工作的前两年,碎片化的时间增多,所谓的阅读也只是读一些新闻资讯或者公众号文章,读完以后的想法最多的就是,你说的对,朕知道了,笔记和总结的完全不存在。偶尔有较长时间来阅读也就看一些网络小说,纯属娱乐,不会去总结。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开始放弃了读网络小说,减少了公众号文章以及新闻资讯类文章的阅读,改为读一些经典名著。由于个人习惯了电子阅读的方式,所以阅读几乎都是通过阅读类的APP。但有一点,我选的APP都是那种能够即时记录自己想法,发表自己见解的APP,像微信读书已经被我放弃了。现在我读书时会准备一本笔记本,及时摘抄一些个人觉得经典的句子。同时,读到某些感触深刻的句子时还会记录下自己的想法,读完一本书之后坚持去写书评以及看看别人的书评。有的时候也会选择把自己的读后感写成文章,通过自媒体账号发表。

这半年来,读的书不算多,也有点杂,但收获颇丰,以后会坚持继续读书。


我想起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你们学文学的,大学没有一本本厚厚满满的读书笔记,怎能好意思毕业。所以我现在给你们安排个作业吧,这学期先写八万字的读书笔记,期中检查四万……”

所以我刚开始写读书笔记,是被老师所驱动的……但是写完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之后,我好像突然明白,这真的很有意义,尤其是纪念意义。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在思考的过程。

比如说我看一篇小说,我会写下我对他们每一个人物性格的分析,写下我对某句话的感想。坚持下来,你就可以发现你得到的很多,其实读书,也是给我们增加经验的一种温和的方式。

书籍给我们的启发是突兀的,当你在读书后思考发现了什么或者感悟了什么你会受益一生。前提是你愿意记得那种感悟。

书,也可以干看,也可以做笔记。其实做笔记不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如果没有时间的话看看就好了。但是学文学的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我默默听着,炉火闪烁在她的脸庞上,她的身体消融在黑暗中。青春多么美好,却再无人看到。

刚上大学那会看的一本书,随手记的一些上心的句子,你若喜欢,暂且一读。

冬牧场

李娟

二三天的行程

2017-07-22

傍晚荒野中,扎达的身影越走越远。我总是爱着这青红相接的天空。

曙光微明

2017-07-22

眼前起伏的大地空空荡荡,只有痕迹微薄的一条土路。太阳刚升起不久,蓝天空旷。

2017-07-22

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三最重要的羊粪

2017-07-22

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每道茶喝饱了就捞出奶疙瘩揣回口袋,到了下一道茶继续再泡。做这件事时,她不但有耐心,而且有乐趣。

四冬牧场

2017-07-22

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

2017-07-22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五地下的家

2017-07-22

有一天我的手机从挂在墙上的背包里掉到地上,小牛默默啃了一夜。本来一直关机的,硬是被啃得开了机。居麻说:小牛想妈妈了,想给妈妈打电话了。

注:

你家的牛厉害

六冬宰

2017-07-22

这是一个被宰杀者看着长大的生命。宰杀它的人,曾亲手把它从春牧场上的胎盘旁拾起,小心装进准备已久的毡袋,再小心系在马鞍后带回家……宰杀它的人,曾漫山遍野带着它四处寻找最茂盛多汁的青草,当它迷路时,冒着雨把它找回……曾一次又一次给它抹灭虱的药水,处理发炎的伤口……在寒冷季节,领它去往开阔暖和的南方旷野……这些羊都记得吗?宰杀它的人,又有什么仇恨和恶意呢?大约生命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吧:终究各归其途,只要安心就好。

注:各归其途安心就好

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

叶尔克西

2017-07-22

至于那一大盆血,全冻成了冰坨子,丢在远处的雪地里,作为狗唯一的零食,被舔了一个冬天。一直到二月份天气暖和时,才舔干净。

注:……

七唯一的水

2017-07-22

加玛认为头发实在太脏了,非得用强效洗涤剂不可。于是第一遍用洗衣粉……第二遍才用洗发液。洗发液是她的姐姐乔里潘送的,她用得非常珍惜。

我呢,洗衣粉就算了吧……

总之,那半盆水洗得那个黑啊……作为女性我很羞愧。但还是安慰地想:总比不洗好吧?虽然残留了大量刺激剂品,但晃晃脑袋,起码轻了二两。

2017-07-22

雪停后的晴空,明朗灿烂得无从形容,似乎天上真的全都空了,真的把雪全都交给了大地。从此天空不再沉重了,不再那么辛苦了。

八冷

2017-07-23

无论如何,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的“正在过去”。我们生活在四季的正常运行之中——这寒冷并不是晴天霹雳,不是莫名天灾,不是不知尽头的黑暗。它是这个行星的命运,是万物已然接受的规则。鸟儿远走高飞,虫蛹深眠大地。其他留在大地上的,无不备下厚实的皮毛和脂肪。连我不是也啰里八嗦围裹了重重物什吗?寒冷痛苦不堪,寒冷却理所应当,寒冷可以抵抗。

2017-07-23

一切总会过去的。是的,一切总会过去。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九羊的冬天

2017-07-23

在阴沉的雪夜里,无星无月,天地笼统。我站在东方沙梁上的假人身旁,向东方挥舞手电筒,给远方晚归的牧羊人确定方位,使之不致迷失方向,在苍茫夜色中无尽地徘徊。

2017-07-23

生命的必经之途

2017-07-23

我不管,仍然每天给它开小灶……因为它是一只差点就熬不过这个长冬的羊!它差点死去,应该被无尽地安慰。

2017-07-23

长夜漫漫,温柔地等待天亮吧。

十加玛苏鲁

2017-07-23

哈萨克有句谚语是:“姑娘是家里的客人”。——她只在这个家里出生、成长,总有一天会嫁为人妇,成为别的家庭的一员,因此要善待女儿,给予尊重。

2017-07-23

我默默听着,炉火闪烁在她的脸庞上,她的身体消融在黑暗中。青春多么美好,却再无人看到。

注:青春多么美好,却再无人看到

2017-07-23

作为父亲,居麻是想留住这个女儿,他想要为她稳稳当当地定一门亲事,想她就此稳稳当当地生活下去。他担忧变故,他想继续把握这个孩子,想永远保护她,照顾她,不愿她吃苦——照他看来,只有一切如故,才不会吃苦。

注:担忧变故

只有一切如故,才不会吃苦?

十一居麻

2017-07-23

聪明又心高,能干又自负。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乐趣呢?真是说不清楚,因为他同时又是善良温和、易于柔软的。很多很多时候,看到他突然而至的快乐,心里一动,会很难受,又立刻随之一同欢喜起来。

读过很多书,却还是没活成自己期盼的样子,还是在……


我读过一个微小说叫谁是最可爱的人,对我感悟很深,在内心深处起到很大震撼。做笔记,写读后感。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但小说里的英雄人物象深刻在我心上,一旦想起热血沸腾。他们二十几岁牺牲,不图名利,只为追求唯心的理想而献出生命,他们确实是我心里最可爱,最可敬的英雄,我曾经无数此落泪,敬仰英雄!


根据个人习惯,或者所读书的内容而定,喜欢的肯定会笔记或者思考总结的。


身处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获取信息是越来做容易,但也越来越零碎;手机现在对一般人来说巴不得是24小时不离手,比老婆都亲,比老公陪自己的时间都长,有道是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手机不能不看。当然,手机智能化的趋势,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微信、微博、对我来说信息获取是越来越便捷,占用我们的碎片化时间也越来越多,比如说游戏、视频对我们的吸引力,会牵扯我们很大一部分精力。

以至于现在你要是拿出本书来,安静的做个美男子,身边人没准把你当做山顶洞人,这么复古,您穿越的吧?有点不大相信。一开始我也不大相信,后来是我不小心就成为了那个山顶洞人,没成了美男子。

年纪大了,心就静下来,拿起书来读。读的书多了,慢慢的变的谦逊起来,觉得做个别人眼中的山顶洞人没什么不好。知识增多了,学识丰富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灵魂不忧不惧。不再为获取资讯类的书比别人少而感到自愧不如,也不再为读不进一本书而苦恼不已,多读经典更能提升自己,读书让我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

以前读书是瞎读,博而不专,读完拉到;后来是读瞎,一本书精髓没吃透,就果断弃书,辜负了作者也浪费了时间。后来觉得这么读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读完就忘,对不起自己看这么久熬红的双眼,还有珍贵的时间,决定要列计划,做读书笔记。

2019年计划读上100本,每个月8本,并且记笔记,做总结。还好,这个计划还有做笔记的习惯是坚持下来了。一月份8本,二月份4本,三月份12本,四月份到今天已经八本,并且每一本都做了笔记,一本96张的笔记本已经用了一半多,拿起来心里有点小自得。

随便拿出看过的一本书,还有做的笔记分享给诸位。


笔记没做过,但思考经常会,想书中的描述的画面,有时会代入去想问题。


虽然不知学习,但从小喜欢文学,对别的也非常爱好,于是对书上有用的东西,总是记下,留下保存起来,以是将来学时,用时能用上不费力。只是在我学写和仿照几首小诗和几篇小故事向报刊投了二,三次稿没见音讯感到失望和没有什么前途时,心灰意冷就不在留笔记和收藏了,而且还把它们当废纸卖了,包括所写的一些东西,虽然不怎么样,(但有利用价质)只到发现问答,后有下载了觉的有用了,可惜为时以晚,后悔莫及。说来他妈的一巧,这件事,就发生在发现问答的前几个月。

如今虽然不在留笔记了,但都有了手机,遇到可用的东西,也仍收藏起来。我觉的养成这个习惯最好,虽不一定在学什么,写什么东西时,让你一学就会,一写成名,但确有很大帮助,我现在所学写的几首小诗和问答,就是,当时是看了别人的东西和以前所收藏的东西,而写出的,虽然质量不怎么好。

不过从没看后总结过,但思考过,要不也学写不出什么。

另外这二天白天干活,晚上加到夜十二点之一点的班,有好多问题没能回答,只在今天什在熬不住,睡到十点多醒来时发现这个问题,才回答实在不好意思,望看到的能谅解。二,由于打工劳累,今后有的好友提出的问题,可能难于回答,也请愿谅。


我个人是把书通读一遍,觉得好的会再看第二遍,然后做笔记,最后对全书进行总结


原始地址:/changshi/1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