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首次直播“晒书房”,你家孩子有多少本藏书,觉得怎样?

不是不爱书,是缺房子。


没数过,就客厅两面墙都做到顶的书柜,规规矩矩摆满了,新书开始叠着放了,读书买书是娘俩共同爱好,刚刚过去的读书日买了30本。


孩子一岁时,我家开始亲子阅读,现在他三岁多,他爱读我爱买。目前家里有童书500+


不一定需要藏书,古语:书非借不能读也。可以以家庭或个人办理图书馆的借书卡(政府的图书馆、中小学学校的图书馆、大学的图书馆、社会力量办的图书馆)都是可以办理借书卡的。不需要像老俞那样晒的,他晒家里藏书的目的是为了他的辅导班招生的。


看到几个回答都强调“藏书和读书是两个概念,读了不少又有多少能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呢?”“藏书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得认真去读。”

这是想抖机灵?

难道俞敏洪这类愿意为孩子藏书的家长藏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晒”?

能这样藏书的家长,能科学、有效引导孩子读书的概率只怕比不想或不能为孩子藏书的家长高几个数量级吧!

看到这样的观点,我只能联想到“光种葡萄有什么用,如果种不好,吃起来就是酸的!”问题是,人家都在种葡萄了,会不考虑怎么让葡萄不酸?


我喜欢爱读书的习惯,每次看到别人家书柜里很多书,特别佩服!

我家俩娃的书大概不到一千本,具体没数过,反正隔断时间就忍不住买买买!

每次都不敢看太多卖书的朋友圈,因为看了会控制不住。目前家里还有一些书没看完,看完再买了。

你要问我觉得这些书怎么样?

我家的书反复看

俩娃经常一本书看很多遍,都觉得不腻。去年看的书,有的今年再看一遍,孩子获取的信息不一样,感受也会不一样,所以即便是看过的书也觉得新鲜。

甚至刚讲完一遍再让我讲一遍,记得去年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大宝去幼儿园了,我在家陪二宝,中午睡觉,他要看书,选了一本《菲菲生气了》,我讲了一遍又一遍,块吐了!他依然不厌其烦让我讲,哪怕很困了。

后来我还发了朋友圈,说我自己是不是讲得太生动形象了,把菲菲咆哮的样子表演太真实,让儿子觉得太有趣了。有朋友应到估计是这样子的

我认为书不在于多,而在于读了获得了什么?

曾经看到很多人说自己一周读一本,说实话我真的很羡慕,因为对于我一般看一本书需要大半个月,当然给我一天时间,我会一天可以看完一本,可惜已经没这机会。

我也看到很多有娃家庭藏书几千册,羡慕!我也尝试想一天读几本新的,再读几本读过的。发现有时会进入“因为读而读”,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

我自己喜欢一本书慢慢读,需要品味并且消化,否则读一遍闭上眼睛想想看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有时脑子一片空白,即便记住了内容,没和实际生活联系,不单转化不了知识技能,还很容易忘记了。所以对于我特别喜欢的书,我喜欢看第二遍。

我想孩子们,应该也是!每一次我们在亲子阅读时,带给他们的信息不同,感受也不同。而反复阅读,才更容易被孩子们理解、消化和吸收吧。

阅读兴趣和习惯更重要

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于是给娃买很多书,有的可能像完成任务一样,这本读完了,可以放一边了,来下一本。

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没投入进去,自己再唱独角戏,这种就属于得不偿失了,不仅不会让孩子喜欢阅读,还会让孩子可能觉得阅读挺没意思的。

我老公给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似的,每次匆匆忙忙,读完就完事,有时也不管孩子们的反应。

我每次都是会表演式地阅读,俩娃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大宝给二宝读,也学我的样子,真的是有趣极了!

让孩子爱上阅读,有阅读习惯,比学知识更重要!所以先放下功利心,陪孩子阅读变得有趣起来!退一步讲,即便孩子学不到我们想让孩子学习知识,亲子阅读至少是很好的培养亲密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我是俩娃妈妈,家有儿女各一枚,喜欢研究育儿、早教、亲子关系和绘本阅读,欢迎关注@陪两小只蜗牛去散步,一起交流成长!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立删!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93年前后上小学四年级时候,学校门口就有个新华书店,上学放学都从书店门口经过,家里很少给零花钱,所以看到书店那么多喜欢的书是非常羡慕的,当时看到玻璃柜里放着一本厚厚的《十万个为什么》万分喜欢,一问价格当时好像10元左右,对我来说已经是超级贵了,不过我还是有恒心,家里给的饭钱就省下来,攒了好几个月终于攒够了,一放学就飞奔到书店,结果玻璃柜里的书不见了,一问营业员说卖出去了,没有货了,想想当时失望的情景,欲哭无泪!后来就买了一套小人书!

现在多少年过去了,上大学,工作,结婚生活,孩子出生,一直在为生活奔波着,时而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工作了就每月买几本书,自己没时间看,想想孩子大了也可以看。

孩子从小就给买书看,孩子读书的习惯算是养成了,所以只要孩子喜欢的书我毫不犹豫的买回来,现在我的书柜孩子的书柜都挤的满满当当!所以从小给孩子多买书,熏陶熏陶,孩子将来也一定有所收获!


从儿子两岁多开始,我有意给他买书,每天睡前给他读书,希望激发他的好奇心,开阔他的眼界,锻炼他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如果他的书算藏书的话,现在应该有五六十本了。

这些书主要是一些绘本、图册和少数几本故事书。

比如神奇的校车系列,有两套,一套带拼音一套不带拼音,其他内容基本一样,我讲完了他可以拿带拼音的继续读,希望借此能多认识些字。这套书非常有意思,包括对人体的探险、读恐龙时代的探险、地球内部的探险等等,全是科学探险故事,每次我和儿子都读的津津有味。

还有几本英国DK出版的儿童百科全书,比如恐龙大全,机器人大全等等,都是大部头精装,内容也是男孩子的最爱。

还有一些绘本故事,绘画精致,绿色印刷,是儿子3岁左右读的。给孩子看的绘本一定不能马虎,一定要选绘画出色、故事温馨幽默有趣、绿色环保印刷的绘本,这样才不会破坏孩子的审美健康和身体健康。

最近正在读的是一套叫万物有数学的丛书,一套8本,每章讲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比如小数、分数、奇数等等,后面带一个数学游戏,读完故事紧接着游戏实践,让孩子可以更好地记住数学知识,让孩子的数学学习不那么乏味枯燥。

现在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试着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的童年,可能不会孤单吧。


能晒书房的家庭,在读书氛围方面算是有了物质基础。俞敏洪曾经提倡: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作为忙碌的企业家,他肯用心关注孩子,引导孩子在家多读书,读好书,是值得我们家长学习的。

我家的情况:孩子卧室有一面墙的书柜,客厅有1.5面墙的书架。孩子在客厅还有一个小书架,我俩的主卧另有一个小书架。我们仨各有一个专属学习桌,后来孩子长大些,他那套桌椅的椅子用着小了,我又挑遍市区买了近千元的椅子给他用,长身体时,椅子很重要。

家里藏书的数量没有办法统计,太多了些。有些书是我小时候和年少时的珍藏,如今逐渐推荐给孩子。

读书是一件很自我的事,但师长及时有益的引导也不可或缺。当孩子尚未出生,我已经为他买好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当孩子尚未识字,我带他畅游中外优质绘本的海洋;当孩子开始读书而识字不多,我为他整本整本地朗读;当孩子第一次迷上低俗小说,我用最优秀的武侠小说和推理小说把他引回了正途;当孩子向我提问,或跟我讨论各种问题,我回答之后顺便推荐一本相关的书;当孩子问我什么书最好看,我领他走进了中外名著的殿堂;当孩子开始喜欢游戏,我们用电影院和图书馆吸引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当他终于养成习惯,坐火车去旅行也带着正在读的书,到一个城市先去拜访图书馆和书店,最感兴趣的是名著和科普,我们的教育算有了一个成功的基础。

虽然我家没买学区房,但从小到大不上补习班的孩子,校内成绩不断上升,作文时常拿到优+,甚至自己开始写小说了,尤其遇事总是心宽,这是令人欣慰的,我想,这是书籍给他的滋养。

最后,不管家里有没有书房,各地免费的图书馆都是父母最可利用的资源。


图书馆藏书应该是每个城市藏书最多的地方吧,每次进去,那些工作人员都在絮絮叨叨大声喧哗拉家常,我想他们这么好的条件,却不见得读了多少书呢。

藏书和读书是两个概念,读了不少又有多少能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呢?


原始地址:/remen/1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