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一生只参加一次科举考试?

谢谢邀请

杜甫可以说是年少成名,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少年时的诗作就被洛阳的名士们所惊赏。三十五岁时杜甫赴长安应试。但因奸相李林甫耍弄权术,“野无遗贤”——应试者全部落第。因此,杜甫一生只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

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谢邀请,我简要回答一下此问题。

诚然,才华横溢的诗圣杜甫,一生中只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

当年是唐朝天宝六年,正是玄宗时期,为了广泛笼络天下人才,皇帝特批举行了一场制举考试。年轻气盛的杜甫参加了考试,但是他与天下举子一样失望了,等待的结果是“零录取”,彻底凉透了学子们的心。

从此,为什么杜甫再未参加过科举考试呢?原因大概有几点:一是杜甫也是出身官宦之家,对朝廷的黑暗早已熟知,尤其是奸臣李林甫当道。在此次考试后,李林甫以“野无遗贤”欺骗、愚弄皇帝,而玄宗也是开始走向昏庸之时。经过这次科考,杜甫更加对朝野状况有了清醒认识,更加心中有“恨”。二是杜甫由此也想另辟上升捷径,依仗豪门势力进入仕途,但只是做了小官。三是家道衰落后,他已有些恢心丧气,沉浸于文学诗歌创作,以此而扬名天下,风流千秋。


谢邀,我是爱历史的老猫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杜甫这个伟大的“诗圣”吧,杜甫字子美,祖籍在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

杜甫祖上也算小有名气吧,祖上可追溯到晋代名将杜预,所以也是属于仕大夫家族,但他父亲职位不高是兖州司马,俸给有限。他小时候母亲就不在了,长时间寄居在他的亲戚家中(据说是二姑)。这个二姑很有先见之明非常卖力的培养杜甫,不然也培养不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

年轻的杜甫跟绝大多数爱国诗人一样,他们雄姿英发,都想要在最好的年纪建功立业。在经过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参加科举考试。

开元二十一年,科举考试在洛阳顺利召开,而且洛阳离他的家乡巩县非常近,所以杜甫觉得机不可失就参加考试了,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参加乡试,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参加进士,当时投考的人将近三千人,而进士名名额只有二十七人,就这点名额难免其中有些小九九,杜甫家里底子薄托关系是比不上人家了,再加上考试的学子都是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这次杜甫科举落榜了。

所以综合来说,杜甫应该是受到了一些不公平待遇,再加上心理素质不是很强才导致了落榜。

除此之外,唐朝异常严苛的考试制度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考试试题非常全面化,难度也是很高的。这还不算完,异常低的录取率也是一个大难题,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杜甫没有成功入仕把。


杜甫、李白、高适本是好友,三人曾有着共同志趣,但由于生活在同一时代,初时命运也都颇为相似。

杜甫因科场舞弊、权贵作祟无缘官场、李白则因父亲是商人无缘科举,还有高适是小混混出身,几乎沦为“江湖人士”了,但他们三人也正因此而结识于“江湖”。

除高适在“安史之乱”的乱世机缘下官居高位之外,“李杜”的命运都不怎么好,由此可见,唐代科举也不是因才举拔的、许多名闻全国的文人在科举制度的掣肘下也是报国无门。

杜甫能够参加科考是因他在三人中的“出身成份”最好,其祖上曾是宰相,但到他这一代时已沦落为平民之辈、不可能再凭举荐出仕了。不过他参加科考时已是李林甫专权的年代,唐玄宗已不再是昔日意气风发的明睿帝王,杜甫注定沦为了科场的炮灰。

虽然如此,但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始终不忘他的报国初心、始终以“无名之辈”的身份追随唐朝流亡政府,最后终于在唐肃宗李亨那里讨到了个“左拾遗”之职。然而杜甫在这无关紧要的官职下频频向皇帝进言、干了皇帝认为不该干的事情,最终触怒了李亨被贬华州和蜀中。

在蜀中期间,他又被举荐为工部员外郎,虽是寄人篱下之职,不过杜甫平生担任过的这两个职务也成了他“杜拾遗、杜工部”的别号,可见他本人是太在意这点官场“成绩”了!然而这两个职务却非因科举而来,这对杜甫来说实是一平生遗憾,对唐天宝晚期的科举制度也是一种讽刺。


先说明一下,杜甫其实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一次在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一次发生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

我国古代诗人大多数对政治有着极高的热情。

杜甫就是其中之一,“少陵一生,只在儒家界内”,儒家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充斥着杜甫的思想当中,所以追求功名利禄,施展自己的才华是杜甫一生所追求的政治目标。

而在当时,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需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有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杜甫就是如此,但是他的科举之路有点坎坷,他一生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都以落第而终。在此之后杜甫再也没有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对于唯一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为什么杜甫尝试了两次就放弃了呢?

(杜甫画像)

杜甫生于天元年(公元712年),这一年就是将要“四纪为天子”、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即位的第一年。杜甫的一生,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时年24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了他第一次科举考试,但是“举进士,不第。”洛阳科试作为杜甫政治生涯的开始,可以他却落榜了。但这次落榜对杜甫来说打击不大,考完过后,依旧过着自己浪漫的生活,杜甫能有此锐气,我想,他才落第一次,自己又还年轻,还有时间准备下一次。

其次,虽然当时的人都很羡慕进士,进士及第看成是成佛成仙一样,但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还有其他路子可走,那就是有党徒,只要党徒够多,名声够大,还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第一次落第后,杜甫“放落齐赵间”,跟李白、高适等友人浪迹于河南、山东等地。(与两位大诗人过着寻仙炼药的生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该玩的都玩了,该浪的都浪了,在他35岁时回到了长安,结束了游浪生活。回到长安后,杜甫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结识了一些权贵子弟,然而他们在杜甫的求仕途中并没有帮助他什么,好在第二年,唐玄宗恩施天下,诏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来京师。

于是杜甫抓紧时机,开始了他第二次考试,但是他再次落第。这一次落榜比第一次的打击更大,二次碰壁,却因年事渐长,平生大志,前途渺茫,不得不有点发牢骚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经历了两次考试之后,杜甫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了。分析杜甫他为何没有再参加考试,就要从当时的背景下寻求答案。

阴谋险恶,考试不公

杜甫曾诗云“破胆遭前政府,阴谋独秉钧。”杜甫在诗中讲到天宝六年的那一次考试是一场阴谋。

对此,我们先了解一下唐朝得科举考试是怎么样的。根据历史资料可寻,唐代科举取士分为进士和制举两类。当时的唐朝非常重视制举,考试的规格、要求都比进士考试早高,礼遇也比较隆重,能够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如果考上了,自然而然当的官也不一样。

制举的科目比较繁多,少则六十多科,多则八十多科,要是放到现在,根本考不了这么多的科目。

(李林甫,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性人物)

制举以试策文为主,然后就是诗赋。所以天宝六年杜甫参加得那场考试就是制举,也就是在这种制度之下,阴谋发生了,这场阴谋的幕后人就是当朝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当时垄断朝政,权倾朝野,他很怕士人“泄露当时之机”,因此一人不取,导致考试得任都落榜了,回去就跟皇帝说天下没有才贤之士。

杜甫也就落榜了。总之,天宝六年的制举“阴谋”就是当时政治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表现,杜甫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抛下幻想,面对这腐败的现实,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写诗的道路,用他的诗句,写下这腐败不公的朝廷。

杜甫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让他看透了科举考试,看透了朝廷的腐败。“微生霑忌刻,万事益酸辛。”

时代所迫,无法参考

杜甫所在的时代背景是在唐朝由盛转衰的的背景之下,在晚唐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给杜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成就了这位中国诗歌史上的巨人。杜甫从755年到他去世,十多年里所度过的生活基本上是流浪生活,饥寒交迫的生活,忧心如捣的生活。

(安史之乱一方面断绝了杜甫的科举之旅)

安史之乱爆发于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的反迹已露,杜甫后来被反军所俘,身陷长安,长安城由于战乱变得支离破碎。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杜甫根本没机会再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其次,杜甫眼前的这一切让他彻底的认识到了封建制度下的阶级社会的本质。

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杜甫一生虽然没有什么功名成就,但他一生感受了“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的盛唐气象,经历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安史之乱,看到了“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衰败景象。用诗句记录了这一个朝代的兴衰灭亡,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

我是海浮人,你也在漂浮吗?欢迎关注。


杜甫的一生,适逢,安史之乱,生逢乱世,颠沛流离的生活,科考,对他失去了意义。

公元747年,杜甫赴长安应试,结果因李林甫作梗,未能考中,他也由此滞留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为叛军俘获,后来他只身逃出,至凤翔渴见肃宗,得以授官,左拾遗,之后随军返回长安,又因仗义执言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连续的战乱,使唐朝的社会生活遭到极大的破坏,在颠沛流离中,杜甫深切体会了生活的苦悲。在这段时间,他也写下了大量表现社会现实的作品,《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他描述了战乱残酷造成田园的荒芜,人烟灭绝的凄凉惨景,对官吏的凶残又作了深刻的鞭挞。

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蜀,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很多田园诗作,在《矛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他愿以自己,冻死,来换取人间,温暖,的愿望。这些都是一般知识分子难以企及的。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繁荣走向家衰落的过程,为此他以现实主义的笔锋,关注描写了大量以社会现象为提材的名诗,在一定程度上,诉写表达了民众的心声。

杜甫后来在贫病交加中,逝于从潭州至岳阳的湘江上,临终前,他仍吟出了,战血流旧依,军声动至今,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之情。他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绝句,至今都感动着后人。

杜诗,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千锤百炼,字字珠玑,杜甫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千百年来,成为我国诗坛的丰碑!


原始地址:/rebang/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