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公元761年。

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

此情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公元759年岁未,安史之乱以后,杜甫辗转流浪到了四川成都,在当地亲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茅草屋。公元761年8月,一场秋风把茅草屋吹破,并卷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屋内被秋雨淋湿,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涔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在通宵难眠的痛苦、难堪和无限感慨下,杜甫挥笔写下这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描写了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形,第二段写茅屋上吹落的茅草被一群顽童抢走的情形和诗人感慨,第三段写秋雨大作,屋漏床湿,诗人在夜雨中愁迫难眠的情景,第四段写诗人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这首诗语言朴素、生动,没有典故和华丽的辞藻,但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有较强的感染力。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罢了。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而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作者叹息的内容有三:1.自己的苦;2.周围人的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2]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巩县。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 [7]  。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困守长安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短期任职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蜀中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舟中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   。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时年五十九岁。 

主要成就

诗歌成就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 ,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

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

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神韵一气写下,无声无息不期然而来,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气。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王禹偁、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研究资料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 《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书法成就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杜甫书法《严公九日南山诗》拓本 ,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文学特点

诗文表述

语言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 ,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意象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 ,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

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 。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格律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内容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  ,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   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主要思想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行道相联系。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就是一种企望入仕,在仕途大业中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即渴望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建功立业,兼济苍生。三十五岁以前,是杜甫的读书和壮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杜甫的经济状况也较好,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在这长期的壮游中,杜甫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经想到退隐,作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杜甫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杜甫也曾有这样的诗句“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又如“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等,这些诗句无一不反映出杜甫身上那种渴望济世扬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怀大志,但是杜甫的这种理想和抱负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的。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如他的诗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通过远眺,想到了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社会状况,从而凭依窗轩,胸怀家园,不禁涕泪交流。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在这首诗中,由于听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而惊喜若狂。这两首诗都是杜甫流落漂泊之时所作。由于安史之乱,社会显得一片狼藉,所以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因此当他想到国家遭殃,战火不熄,生灵涂炭的时候就流泪不止,而当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于是又喜极而泣,不能自抑。可见,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乾元二年(759年)七月,杜甫弃官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憎厌官僚,所以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介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大历五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国家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先读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爱国忧民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诗人晚年的一首重要作品,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没平定,诗中的茅屋就是指现在成都的杜甫草堂。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杜甫弃官到泰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并在这里创作了不少诗歌。

茅屋建起的这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的挂在了树梢,低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大风过后,黑云涌动,秋雨不请自来。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新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旧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

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何用?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配”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出现这样高大坚实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草屋,受冻而死!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关怀国家命运,体察人间冷暖的家国情怀。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落魄。没钱,年老,有病,没有定居地,被小孩子欺负,被秋风欺负。杜甫心力憔悴,但是他身上毕竟流淌着中国文人的血液,在自己都难以避风雨的时候还能憧憬未来。这不知道说是一种乐观好呢还是说是一种对现实的愤怒呢?我相信,一定是前者。因为他还有家人,还有朋友严武,还有时间,最重要的是,还有梦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所作。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为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受风吹雨打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就在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一所茅屋,总算有了自己的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看到自己眼前境况,联想多少天下寒士也正在饱受战乱的痛苦,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在历史堪称经典的诗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作者公元761年写于成都。自己好不容易有个栖身之所,奈何被大风吹破,被大雨所淋。此情此景,感慨万千!此诗表面写的是身边的景象,用写实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经历,但随着层层铺垫升华,最终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杜甫于公元761年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杜甫一家在成都浣花溪边的茅屋中生活,那年诗圣49岁。

这首诗是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典范之作。

那么,他是如何来到成都草堂?又为什么会如此忧国忧民呢?

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一直在长安求仕,但命途多舛,十年才求得了一个看钥匙的小官。

在长在安求仕过程中,杜甫的日子穷困潦倒,他经常寄人篱下,受到朋友的接济,老婆孩子都被安置在了奉先县。

在长安他见识到了官场的黑暗,贵族的腐败和贫苦百姓的艰难,所以十分忧虑。

得到官职后,杜甫赶忙回家探亲。

在回乡途中,他眼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回家就看到了这幅场景:“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自己的小儿子被活活饿死,所以他感叹道:“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其实杜甫出身很好,自己也是个公子哥,本身就有免税和免劳役的特权,但是他还是贫病交加。

一想到这,他就明白普通老百姓日子肯定更不好过,于是他深刻地同情穷苦人民。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亨太子在灵武即位,为唐肃宗。

杜甫听闻肃宗即位后,尽管兵荒马乱,还是十分想为朝廷效力,遂奔往灵武投奔肃宗。

途中他不幸被叛军俘虏,但由于他官职小,所以又被放了。

但是杜甫并不死心,在两年后即757年,他终于来到了肃宗跟前,被封为左拾遗。

但后来他受牵连被贬官,759年,杜甫眼看黎民在战乱中水深火热,官吏却腐败污浊,因此深恶痛绝,于是弃官。

后来几经辗转,杜甫终于在760年到了四川成都。

在友人严武等的帮助下,杜甫一家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如今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

全家人总算有了栖身之所。

761年八月,就如诗中所说:“八月秋高风怒号”,突然来了一场大风,把屋顶的茅草吹得四散,还被小孩抱跑了。

其实这些小孩偷茅草,可能因为他们自己的盖屋子的草也被风吹了,他们也在找草。

所以,天下穷苦百姓的日子都是一样的。狂风大作之后,又下起了大雨,这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越到晚上人就越容易思绪万般,他看到屋里的雨比外面还大,噼里啪啦;看见自己家的被又冷又硬,还被儿子蹬破了,这日子太难熬了!

然后他又由此想到老百姓了,要是能有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该多好呀?天下的贫穷的文化人都能在里头住,那自己的草屋破了、受冻死也心甘情愿了!

这首诗提现了杜甫的无私与崇高,他是个伟大的诗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梦想写在天空上,而在很多很多年以后,又有一位诗人,他把他的梦想牢牢地建筑在大地之上,这位诗人就是杜甫,晚年他流落在成都,全家在茅草屋里栖身,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想到的不仅是个人的前途,而是希望有一间大大的房子,让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够遮风避雨,也就是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

时代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关中地区又闹饥荒,民不聊生,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杜甫当时的情况:

在759年杜甫放弃了官职,带领全家几度辗转最终到达四川成都,初到成都没房子住,先寄居在成都城西七里浣花溪旁的一个很破败的寺庙草堂寺,到了第二年760年的时候,他想要筹资来给自己建一个草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杜甫草堂,大约在760年暮春的时候,草堂基本落成,杜甫算正式在成都有一个家。又过了一年,到了761年的8月份,发生了一次很大的风雨,杜甫之所以选这个地方来安家落户,他是看中了那里有一颗很好的树,已经好几百年了,是一颗楠树,没想到这一次大风一吹,居然把楠树给吹断了,所以杜甫非常伤心,他就写了一首诗《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楠树都能吹断,由此可知当时的这个风得有多大,这一场大风雨同样也把他茅草屋的茅草也都给吹飞了、吹破了,他自己的草堂也跟着遭殃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和《楠树为风雨所拔叹》同一时期所写下的,接二连三遭遇到这种打击,有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什么?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通过描写他本人遭遇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体现了时代的苦难、社会的破败、人民的艰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绝唱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迫切改变现实的理想,直至今日,这种忧国忧民的光辉仍然照亮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当时安史之乱闹得凶啊!关中大饥荒,饿死不计其数,杜甫弃官辗转到四川,在亲人的帮助下建了一个破草房。

从官员到老百姓,身份的转变,他表面上生活平静,尽管贫穷伴他左右,可他依旧饮酒赋诗,好似快乐满足,实际上他内心里却依旧忧国忧民,也闹得很啊!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一场暴风雨的到来,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写下了这首诗。


安史之乱后杜甫因关中饥荒,于乾元二十年759初夏弃官离华州迁居秦州,现甘肃天水,十月离秦州往同谷,十二月流浪四川成都,在当地亲友协助下,诗人在浣花溪畔盖了几间茅屋定居,在这,杜甫写出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非常经典的歌行体古诗。写作时间为公元761年八月,地点为成都。

一生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在官场沉浮多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始终不得实现,最终看透了官场黑暗,遂于759年辞官而去,向西流转,于760年到达成都,并在浣花溪旁盖起了一座茅屋,用于居住。可惜天有不测风云,761年一场大风袭来,将茅屋吹坏。杜甫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这首诗里,有两句几乎耳熟能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也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诗人在遭受居所被破坏后,没有仅仅流落于对自身处境的哀叹,没有只顾得哀伤自己的不幸与可怜,转而想到了在这天下还有那么多贫寒的可怜人,怎么样才能有一所“大房子”,让这些可怜人都住进来,为他们遮风挡住,给他们以安乐?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辞官后的杜甫,落魄至只有一间茅屋可住,还被秋风吹破,这时的他却并没有只想着“独善其身”,而是心怀天下,还在想着如何能“兼济天下”,这份情怀,让人敬重!

一生忧国忧民的杜甫,晚年却异常不幸,穷困潦倒,贫病交加,仅仅活了59岁便离世,哀哉!但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注定会流芳千古!


杜甫创作《茅屋被秋风所破歌》是在安史之乱时期创造的,国家面临衰亡,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像杜甫这样的名流寒士也不得不迁徙。此诗有感于作者在成都浣花溪边,所建的茅屋,被大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不仅仅单纯的描写作者本身的痛苦,而是更深入的表达了天下寒士的痛苦,整个社会的苦难,引起共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乾元三年(公元760年)的春天,杜甫穷困潦倒,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吹破茅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被风吹破,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自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孤单地、单纯地描写他自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杜甫这种炙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荡读者的心灵,并产生积极的作用。


此诗是是杜甫在四川草堂时创作的一首古诗。表面看是作者在生活困苦时对生活的无奈实则全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的思想境界。

全诗共分为四段,其中前三段是写实表达了作者家庭困难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最后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作者对理想的升华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其中还留下了千古绝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仕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安史之乱开始后的第五年,即公元760年秋季。

该诗是杜甫后半生颠沛流离却又无可奈何的真实写照。约10年之后,公元770年冬季,臧玠于潭州作乱,杜甫在战乱中从潭州前往衡阳投奔亲戚,却路遇大水涨潮,在岳阳的一只小船上饥寒交迫,最终因病去世。

作本诗之前,杜甫经历了什么

其实杜甫的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的。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唐朝表面上还算安定,但已有祸起萧墙之势。杜甫在青年时期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终都没得到赏识和重用。在这期间,杜甫官场不得志,还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对唐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

最终,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一切都跟着改变了。

像杜甫这样的小官吏的遭遇几乎就是和苦难的百姓们一样,为了躲避战乱苟且偷生。在公元759年,杜甫干脆辞官,躲入了蜀中平原。在那里因为地形地势的原因,叛军们打不进来,杜甫总算是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虽然日子拮据,但到也过得下去。

可即使是这样,他的内心依然时时牵挂着国家大事,时时牵挂着黎民百姓。

这便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代背景。

作诗那晚发生了什么

在到达四川成都之后的公元760年,杜甫几经周折,最后和自己的妻子在当时成都的郊外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总算是有了一个安身之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深秋的一个夜晚,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衣被。他和妻子拿了所有能够盛雨的容器,但还是不能阻止大片大片从屋顶灌进来的瓢泼大雨。在只有一把打开的油纸伞下面,孩子们困顿地睡在潮湿的床上。

而杜甫,就在这样一个茫茫黑夜里,辗转难眠。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心系自己的国家,心系天下的穷苦百姓。想到自己和孩子们还能在这个大雨瓢泼的夜里尚有一间草房可供庇护,而那些在战乱中的穷苦百姓,在这样的大雨里又有何处藏身呢?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宏愿,于是便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结语

可以说杜甫的一生,是中晚唐时期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他的一词一句,一笔一划,都是在用自己的思想记录这一时期的历史。“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

在这期间,他也深入地接近了穷苦的劳动人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渴望,这使得杜甫成为了中华诗史上政治性最强的诗人。

后人称杜甫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此号当之无愧。

以上是笔者对该问题的回答,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开元末年,唐玄宗怠慢朝政,宠信奸相林若甫、杨国忠,沉迷声色,宠爱杨贵妃,致使杨贵妃一家权倾朝野。统治阶级的腐朽,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与人民的矛盾、军事矛盾,导致了天宝十四年(755年),史上最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刚升任官职(右未率府兵曹参军)的杜甫去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随后,安禄山进逼潼关,杜甫带着家小逃难,辗转多地,过着颠沛流离,食不饱腹的生活。仅过一月,京都沦陷,唐玄宗仓皇西逃,太子李亨(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得知后,安置了家小,只身前往灵武,准备为国效力,行至半路,被叛军抓回长安,在长安大半年后,杜甫伺机逃出,投奔唐肃宗。

唐肃宗封杜甫为左遗使。当时唐肃宗急于收复长安城,命文生出身,时任宰相的房琯平定叛乱,房琯不通兵事,用人不当,大败而回。后又遭贺兰进明、崔圆等人的谗言,被唐肃宗贬官,杜甫仗义执言,惹怒唐肃宗,758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弃官而去。

弃官后的杜甫携家小从洛阳到华州、华州到秦州、同谷,再到成都,一路流离失所、穷困潦倒。760年春天,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间茅屋。不料761年8月,一场大风吹破了茅屋,紧接着大雨又接连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甫由自身遭遇想到战乱中国家衰落破亡,民不聊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后人高度传颂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的名字标题写错了,应该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是在四川成都的草堂居住期间,时间是761年8月,当时正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辞官带家人辗转来到成都,并搭建了一个草房子,一天起大风把草房子吹破了,还下起来大雨,生活非常窘迫焦虑,有所感,就作了此诗,在表达了内心对生活的悲凉的同时,抒发了对百姓疾苦的体察,将爱国爱民的情怀表露无遗。

诗的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话翻译

八月里秋高气爽,刮起来了大风,卷走了我草堂房顶上的茅草。茅草飞过江面,落到江的对面,飞的高的茅草有的挂在了树枝上,飞得矮的就落到了池塘里。南村有一群小孩子欺负我年纪大没有力气,竟然学盗贼抢东西,把我的茅草抱去了竹林里去了,我口干舌燥的也喊不住,拄着拐杖回来叹息。一会风停了,乌云密布像墨水一样的颜色,天阴沉的快了黑了。被子盖了多年冰冷硬如铁,孩子睡觉不安稳,把被子都蹬烂了。屋顶漏水,屋子里没有一点干地方,雨水像线一样,不停的漏。自从安史之乱开始,我睡眠的时间就很少,黑夜漫漫,怎么熬到天亮呀!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大房子,让天下学子都能露出开心的笑容!刮风下雨也能很安稳的像山一样。唉呀,什么时候眼前突然出现这样的房子,即便把我的草堂吹烂,让我冻死,我也心甘情愿!

结语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湖北襄阳人,一生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官场黑暗,官员贪腐百姓疾苦,乾元二年,辞官定居成都,生活疾苦,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杜甫一生有大概1500首诗传下来,多数收录在《杜工部集》,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被尊称为诗圣。

图片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


有点低血糖和年纪大了有点计较于小事,无所事,又温饱成问题时,无明业火上头写下的牢骚?处境值得同情。宁可饿死也不劳动是不好不对的。老了流更行看开。写写春联,出出诗集,教教学童,种种蔬菜水果,干农作物...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是起于唐肃宗乾元二年,陕西发生饥荒,安史之乱未平,杜甫弃官西行,几经颠沛流离,年底到达成都。上元元年春,杜甫得亲友资助,在成瑞西郊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离乱之后,终于有个落脚之处,却实令人欣慰。不料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大雨又接踵而至,杜甫饱经风雨,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著名诗篇。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两韵一转,多次变换,有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全诗表现了诗人坎坷的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同时,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具有积极现实主义后作用。《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过许多爱国优民的好诗。本诗就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希望,他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灵,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原始地址:/yule/3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