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有什么故事?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他生活在宋代,却影响了中国之后的很多朝代,因为他是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他写的诗词清新豪迈,十分有名,除了他的诗,苏轼还有很多故事被流传了下来,那么苏轼有哪些故事呢?关于苏轼还有什么资料,他的简介资料是什么呢?

1037年,苏轼出生在眉州,其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也对诗词颇有兴趣。因其生性豪迈,待人真诚,故写的文章也十分清新洒脱。在苏轼二十一岁的时候,参加了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在当时文坛大豪欧阳修的称赞下,苏轼父子在京城名噪一时,风光无两。正当他们要大展拳脚之时,苏轼的母亲病故,父子三人赶回家乡。直到1061年,苏轼才初入仕途。可惜,碰到王安石变法,苏轼对此有不同意见,遭到了王安石的排挤。无奈之下,苏轼只好自请离京,来到地方上任职。 

1074年到1084年,苏轼先后担任过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及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任职期间,推陈出新,对百姓十分仁厚,政绩较佳。后被调任去汝州当差,因路途较远,且在途中痛失幼子,苏轼向朝廷请辞,愿在常州短暂居住。

1089年,朝廷出现了新旧两党之争,且引发的争执越来越大,苏轼不愿归附任何一方政党,便再度自请外调。到了杭州担任知州,在杭州建造了流传至今的苏堤。只因当时西湖淤塞严重,影响了西湖边上的农业生产。1097年苏轼被调到儋州,在当时那已经是极其偏僻之地,被调任只是说辞,实则与流放差不多。

1100年新皇登基,苏轼被召回朝中担任朝奉郎,本该是安度晚年的他,在舟车劳顿中,逝世于途中。刚好地处常州,在苏轼遗嘱的安排下,苏过将其安葬在常州。 

吟诗赴宴:苏轼在去京城赴考的时候,被几个相同年纪的读书人看不起。于是他们摆下酒宴,邀请苏轼来,打算借机戏弄一番。苏轼受邀后,立刻动手前去赴宴。在宴会开始之时,有人提议用行酒令将餐桌上的食物单独食之。意思就是引用历史人物搭配相关事迹,还必须与菜的主材相呼应,这样就能单独吃一份菜。于是众人纷纷出口成章,有人说“姜子牙渭水钓鱼”,有人说“秦叔宝长安卖马”,还有人说“诸葛亮隆中种菜”。六人先后将菜全部抢完之后,苏轼说了一句:“秦始皇吞并六国”,将他们面前的菜全部端到了自己的面前,六人无言以对。

出人头地:苏轼参加科举开始时,书写了一篇极为精彩的案卷。当时的主审官欧阳修对此十分欣赏,但当时案卷都是密封的,无人知道答题人是谁。欧阳修觉得这份答案的文风与自己的弟子曾巩很像,为了避免他人说自己徇私舞弊,就将苏轼的案卷排在第二。开榜后,知道作者是苏轼的欧阳修悔恨不已,对苏轼十分惭愧,而苏轼的大度也十分对欧阳修的脾气。于是欧阳修收苏轼为弟子,并说了一句:“如此俊才,真应该出榜于人头地”。

苏轼出生在眉州,他从小就对诗词很感兴趣,他曾当过官,经历过风风雨雨,最后实在了回朝中任职的路上,这就是苏轼的简介资料。


苏轼在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了进士。他和弟弟苏辙这一年参加科举考试,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发生,不过,这要先从他的父亲苏洵说起。

北宋文学家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才气纵横,笔力雄健,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代,均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可惜的是,这位才子却科场蹭蹬,一生未能进士及第,这成为了他毕生的遗憾。

好在,苏洵的人生理想在他儿子的身上得以实现。嘉佑二年(1057),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兄弟俩向父亲报喜时,苏洵百感交集,脱口念出了四句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他们去拜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读了三个人的文章,大加赞赏,他不仅极力夸赞了苏轼和苏辙,而且向朝廷推荐了苏洵。于是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父子的文章,父子三人名震京师,被人称之为“三苏”。

到了第二年,各地的考生齐聚京城,准备参加考试。据说,有一次,魏国公韩琦很惊讶地问自己的宾客:“今年有二苏在,怎么还有那么多的考生敢来同场竞技?”这话流传出去,居然有不少考生没有参加考试就回去了。可见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声之大。

到了八月中旬,会试即将进行,谁知苏辙却突然病倒了。韩琦非常欣赏二苏兄弟,就向皇帝上奏说:“今年参加进士考试的人中,声望最高的是苏轼苏辙兄弟。可是苏辙突然生了急病,怕是赶不上考试的时间了。这两兄弟之中有一个不能应试,恐怕天下人都会很失望,希望陛下能把考试延后一些,等苏辙病好了再举行。”仁宗皇帝也听到了二苏的名声,就答应了这个请求。韩琦就一直关注着苏辙的病情,直到他完全康复后,才上奏朝廷安排考试。

这一年的考试,仁宗亲自出了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主考官正是欧阳修。在阅卷的时候,有一份试卷深深吸引了他,这篇文章说理通透,文辞华美,是极上乘的作品。欧阳修在这篇文章里读到一个典故:“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意思是说古代帝尧时审理案件,皋陶多次判决囚犯死刑,尧却多次赦免囚犯。欧阳修觉得这个典故用得很好,但也觉得很奇怪,这个典故出在哪里呢,自己怎么从没读到过。他就询问副主考梅尧臣,梅尧臣疑惑地说:“我也没读过。”

这份试卷在本次考试中脱颖而出,本应取为第一名。但欧阳修觉得这篇文章,很像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若是取为第一,怕有人要说自己徇私舞弊,于是就把这一篇列为第二。发榜以后,他才知道这份试卷的作者是苏轼。

后来,苏轼来拜见主考官,欧阳修忍不住问:“‘尧曰宥之三’的典故出自哪里?”苏轼笑呵呵地说:“出在《后汉书·孔融传》。”苏轼走后,欧阳修找出《后汉书》,把《孔融传》翻来覆去地读了几遍,却根本找不到这个典故。

过了几天,欧阳修又见到了苏轼,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苏轼笑着说:“《孔融传》里写到曹操平灭袁绍后,把袁熙的妻子甄氏赐给了儿子曹丕。孔融嘲笑他说:‘武王灭纣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很遗惑:‘此事在哪里记载?’孔融就说:‘下官是以今日发生的事情来看,想当然而已。’学生我在文章里写的尧和皋陶的事情,也是这样,想当然而已。”也就是说,这个典故是他编出来的。欧阳修这才恍然大悟。

欧阳修胸襟广阔,不但没有因苏轼开的这个玩笑生气,反而逢人就夸:“苏子瞻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谢谢邀请。

巴蜀山水有奇秀,眉州劲竹一东坡。

话说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正值二十一岁韶华,与王弗结婚后的第二年秋季,时逢天下“大比”之年。读书人十年寒窗之苦,为了就是这一刻的到来。王弗_苏轼的结发之妻,是苏轼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不仅美丽悦人,而且聪明贤惠,对苏轼恩爱有加。可以说才华上不逊色苏轼多少,为了自己的爱人,委屈自己当了全职太太。红颜知己难得最是王弗,苏轼从心里往外喜欢她。

苏轼苏大学士,学问上才华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人无完人,他这人除了对他所青睐的事物外,在生活中处事为人上,捉襟见肘。因为他性格开朗豪放,不拘小节。所以王弗时时刻刻都替他担心,总是(哼哼教导)。

是夜王弗面对着苏东坡,语重心长的说;东哥此去京华,奴家颇有些耽虑。虽然一路有父亲和小弟结伴,但是你的为人处世还是让我牵挂不已。边说边给苏轼收拾东西,东哥这里是洗漱用品,这是换洗的衣服,这个包里有你的文房四宝。你这人啊!哪都好,就是心直口快,有时候还像个小毛驴。你这次赶考,我不担心你的文才,你一定能考上,并且是头筹。记住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路边的野花要躲开。行了……行了……老娘们家家的,咋这么磨叽呢!苏轼不耐烦的道。哎哟……怎么着,说你还火了是不,火什么火……。谁火火了……好了好了宝贝,夜色已经不早了,睡觉是主要的,我来给娘子宽衣。这还差不多,哼……。

古道新途赴东京,才华横溢映汴河。

父子三人从眉县出发,临别之时,王弗目送苏轼直至不见踪影,才掩面而归。苏轼是第一次离家远行,心头上除了王弗就是赶考。这一天来到了一个小山村,在村口有位二十几岁的读书人,坐在石头上唉声叹气。苏轼一行来到近前,苏辙问到兄台为何事叹息呀?书生起立拱手道;仁弟大比之年,我无缘笔试,十三年哪,白白浪费了光阴叫我如何是好。苏洵见状即刻会意苏轼开导,苏轼立刻明白了家父的意思。要不咋说姜还是老的辣呢!苏老泉可不是吃稀饭的。苏轼上前搭揖道,同窗,学弟赠词一首,望你有所开悟。

破阵子。重来。

光阴虚度似箭,春秋枉然同行。

十载孤灯苦读炙,一木独桥泪落声,青山夜风轻。

马落征尘无憾,人披斗志天惊,七十二行平民事,留得几个状元名。

谢谢这位同窗以词相赠,感谢您的良言相劝,祝你金榜题名,一路顺风,告辞了,说着读书人转身而去。嘴里嘀咕道,靠……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权和钱对我来说那个都重要。

苏轼洋洋得意,以为规劝了一位(失足青年),做了一件圆满功德。岂知事与愿违,很打脸啊!其实是人之常情,人在社会上的位置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

这一日父子三人临近东京不远的一个小镇子上,路遇一位年近六旬的江湖术士。初出茅庐的苏轼,对算命打卦很感兴趣。老伯可否给晚生推上一卦,老者看看苏轼三人,说道,三位可是从川府而来。苏轼顿时感觉到,呀!这么神奇吗?他如何知道的呢?其实四川话已经出卖了他的来路。苏轼还多了心眼,想试试老者能力究竟如何。问到这次大比科考我名在几层啊?老者一本正经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此次赶考定能名列前三甲。苏轼咧开嘴乐了,谢谢您的吉言。老者说我出一对子,考考你如何。苏轼想也没想;先生请先。老者开口道;

苏老泉流上东坡,岂能安宅文定。

苏轼三人目瞪口呆,心想真他娘邪门了嘿……?遇到神仙了,我们爷三都在这。苏轼想问老者如何知道他们爷三的事,老者早已看出,作了一个手势挡在嘴上……嘘……快来回答。苏轼一脸懵逼,……只好如此。

曹孟德溪下曹丕,应是建业曹植。

老者点点头,说道;京华烟云处,城府巷口深。风云多变幻,读古便晓今。

苏轼回敬道;从志寓竹山,就有惊天处。正字心中在,敢破苍穹路。

说罢挥手父亲和弟弟,咱们走……。

老者道;一路如意,不送……。

谢谢各位文友!本故事纯属虚构!


苏东坡,名苏轼,北宋眉山县城人氏(今四川眉山市),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之"三苏"。

苏东坡才华横溢,他既是散文家、文学家、诗人、词人,又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理论创立者亦是著名的美食、美茶、美酒的行家。

他21岁参加殿试,题目是策论巜刑赏忠厚之至论》。

他的这篇文章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题一泻千里,其巧于引喻取譬的文风,精于预事料人的思辩,颇似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士,大有孟轲文章的雄风。

当时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左手展开试巻,右手一掸直,那一手别具韵味的字体使他颇有兴趣的看了下去,清新自然的文风,大胆热情的词句,考官不禁拈须颌首称赞。

欧阳修认为可能是自己的门生、临川才子曾巩的文章,沉呤良久,为了避嫌,把这篇本应拿第一名(状元)的文章定为第二名(进士)。

欧阳修为文章中有"皋陶杀人"的典故一事,询问苏轼"典出何处"?

苏轼引用自巜三国志》.孔融传中,孔融对曹操将战败了的袁绍之儿媳妇甄宓赐给曹植为妻的事情,比喻为周武王伐纣以妲已赐周公的同一类事情,曹操才知道孔融借题发挥,讽刺自己。

原来苏轼的这个典故是假的,虽然皋陶是大禹时代管刑法的。

苏轼此举只是为了阐述文章观点而胡编这个典故,目的就是证明文章观点,这种假借无伤大雅。

不过文章的纵横连结不等于官場的风平浪静,因为政坛毕竟是权力争夺的竞技场,有着极其复杂的人事斗争,缺少生活历练的大文豪未必能理解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


原始地址:/chaoliu/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