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当年科举,为何欧阳修只给了他第二名,第一名是谁?

苏东坡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

嘉佑二年苏轼同榜的状元是章衡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字子平

中状元后,通判湖州,值集贤院,默默十年后,改盐铁判官,同修起居注。因对三司总理财政提出建议,被贬知汝州、颍州。熙宁初年(1068),回京任太常寺,上疏建议编辑《厚陵集礼》,以传后世作为依据,被神宗采纳。曾出使辽国,于宴会上施展射技,发发中的,显示出文武兼备才略,赢得辽国优厚待遇。章衡担心学者不知古今,编写了《编年通载》,神宗阅后称善,赐之品服。后任吏部流内铨,剖析人才铨选制度利弊,多次上疏与宰相争辨,言“衡为朝廷大法,并非个人恩怨”。使宰相从其所言,时名声大振。不久,知通进银台司,值舍人院,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曾请朝廷允许百姓贩盐,但如泥牛入海,未得回音。改成德军时,因朝中同僚犯案受牵连,被免官。元祐中(1086—1094),历知秀、襄、曹、苏州,复以待制知扬、庐、宣、颍州。章衡历事三朝,享年七十五岁。


宋代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在省试的时候,21岁的苏轼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主考官欧阳修赏识。误认为是自己弟子曾巩的文章,欧阳修为了避偏向弟子之嫌,提笔判定该文定为第二名。结果一揭榜,文章作者却是苏轼,非欧阳修弟子。第一名是李实。这一故意,并未暗淡苏轼的文学星晖。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才20岁,与弟弟苏辙一同进京参加会考,苏轼中进士第2名。当时主试官是欧阳脩,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原本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而取为第一的是曾巩,正是阴错阳差,弄巧成拙。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居曾巩之前,中乙科。

进士考试时,梅圣俞为考官,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苏轼的试卷给辅助主考官欧阳修批阅。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实际为苏轼所写),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将原本第二名的卷子取为第一。欧阳修对梅尧臣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但却事有碰巧,欧阳修为了避嫌,取为第一的卷子,恰好是曾巩所写。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1057年他中进士后,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越州通判,济州、福州知州。后受宋神宗邀请,到京师担任中书舍人,进行编修史书工作。曾巩参与了整理并校勘《梁书》、《陈书》、《南齐书》、《列女传》、《战国策》、《说苑》等书,写有“叙录”。著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外集》等。代表作为《墨池记》。其文风细,笔墨犀利。

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

元丰六年(1083年),因母丧免官,四月十一日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苏轼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误认为是弟子曾巩所作,本想给他状元,为了避嫌使他得了第二,据说本该的第二的章惇成了第一。但这只是传说,没什么可信的证据和依据。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又一杰出的文坛领袖。其在诗、词、文方面,并驾齐驱,均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代表了宋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领衔古今。此外,在水利、烹饪等方面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苏东坡论文学成就,彪炳千古;其人生态度,也成为后人仰止尊崇的典范。

苏轼的文风清新洒脱,豪迈奔放,极具创新风格,与欧阳修所倡导的诗文革新的方向如出一辙。1057年,苏轼在其父苏洵的带领下,与弟弟苏辙共同出川入京,应试科举。而当年会试的主考官便是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继承了唐代韩愈的古文理论,倡导平实文风,开创并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此次会试题目为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而苏轼的文风,令主考官欧阳修、试官梅尧臣触目惊叹,直声称赞。这样的文章取第一名,乃当仁不让。却不曾想,阴错阳差地变成了第二名,这恐怕还要从欧阳修的另一位爱徒曾巩说起。

曾巩,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天资聪慧,少时读书,便能出口吟诵,文词富有气魄。青年时期结识王安石,并拜师欧阳修。但当时科举主试时文,而曾巩以策论为长,故屡试不爽。直至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会试,设命题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曾巩如期应试。据说试后阅卷中,欧阳修与梅尧臣见有一文章,文风出众,语言淋漓,说理透彻,与自己倡导的文风相辅相成。心想这不正出自于文章自然淳朴,却典雅温厚、说理通透的学生曾巩之笔吗?文章无可厚非,却碍于是自己人,只能避嫌,忍痛割爱,将这份原本数一的卷子,取为第二。却不曾想,拆封后竟发现试卷的作者并非自己的爱徒曾巩,而是苏轼。就这样,苏轼便遗憾地与会试头名失之交臂。但此后欧阳修一直对苏轼这位弟子奖掖有加,并称其文章“以后可独步天下”。苏轼也始终未辜负欧阳修的期许,名声大噪,成为一代文学巨匠,而享誉千古。

苏轼考中进士,而当年皇帝亲临殿试中,获得进士及第第一名(即状元)的人,名为章衡。但其是否为此前欧阳修主持会试中的第一名,仍无明确的史实资料可考。章衡,虽说文学成就不及苏轼的分毫,却是文武双全之才,其历史政绩也当无可非议。

皇帝亲临的殿试中,章衡以“运启元圣,天临兆民”作为文章开头破题之句,被主考官拟定为第一,并上呈宋仁宗。仁宗看后,喜笑颜开,钦定为状元。章衡任职期间,出使辽国,以文武兼备之才,赢得辽主的赞赏及特别优待。在朝耿直明辨,不畏权贵,不附言趋势,一心为人民谋福,得到老百姓的拥戴。与苏轼更是亲密同事挚友,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时,修筑“苏堤”,后人为念其功,故命其名。但这项工程建筑最初的倡议者,并非苏轼,正是其好友章衡,并派数百船只鼎力相助于苏轼。

苏轼赞其为:“子平(章衡之字)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宋徽宗赵佶称其:“内德温纯,外容庄重,翰苑词宗,国家梁栋”。

其实此次科考中,不仅有文坛巨匠、“唐宋八大家”之称的苏轼、苏辙、曾巩,还有宋代理学的两位奠基人物程颐和张载,以及吕惠卿等具有相当历史贡献的人物,都名列榜中。因此,这次科考遴选的人才辈出,光耀千年,被称为“千古科考第一名榜”。虽然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监试,但这些才子的选拔,终究离不开会试主考官欧阳修的慧眼识英雄,尤其这位了不起的千古旷世全才苏东坡。

更多精彩原创,欢迎关注“Jumine乐铭文艺”。每日相约,追随文明光影,解锁文化密码!


苏东坡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

第一名是章衡。有宋史记载为证。

“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科登进士第388人:【状元】:章衡,字子平.建州浦城县人.嘉祐二年进士第一人,授将作监丞、湖州通判.仕至宝文阁待制、集贤院学士、知郑州.…”


苏轼何许人也想必我不用多说大家也清楚,他的诗文才气拿第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为什么造成了他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屈居第二呢?

这就要说说当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了–欧阳修。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当时文坛的巨擘。当时文坛上流行华丽工整的骈文,欧阳修等人不满于骈文的卑靡拘谨,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以效法先秦两汉的古人为手段,力图打破当时陈腐的文风,推行“古文”。这也就是为什么欧阳修十分赏识苏轼的原因之一了,苏轼的文章豪放不拘一格、别出心裁很符合欧阳修的口味。那么为什么在主考官是欧阳修的情况下,苏轼还得了第二呢?

当时苏轼科举考试写的是《刑赏忠厚论》,文章一扫文坛遗留的拘谨之风,自成一派。主考官欧阳修一看到这篇文章就爱不释手,文章风采正中他的下怀。正当欧阳修要将这篇文章推为第一的时候,他转念一想不对,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好,应该是我的徒弟曾巩写的。要是让我徒弟拿了第一名,还不落了人家口舌,说我们师徒二人徇私舞弊,败坏我们二人的名誉。欧阳修这样一想,小手一抖这篇文章就只好屈居第二啦。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没有呀,后来欧阳修知道了这篇文章并非是自己徒弟曾巩写的,而是苏轼写的,内心很羞愧呀,让苏轼屈居第二了。

欧阳修私底下见了苏轼一面,彻彻底底被苏轼的诗文才气所折服了。他给当时文坛另一位掌舵者梅尧臣写信道:

“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了,当时欧阳修在文坛的分量可想而知,这样便把苏轼推荐出去了。

同时这一句话,也是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云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年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苏轼的豪放之作。2000年,法国的《世界报》从1001年到2000年终评选了12魏千年英雄,苏轼成功上榜。苏轼的水平可见一斑。那么就是这样一位大文豪在当年科举考试时却考了个第二名,平心而论,以他的水平,考第一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啊!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也是一位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批阅试卷时看到一个考生的试卷文章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个题目很刁钻,得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得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才能把这篇文章写好。当时的主考官是当朝的翰林院学士文坛领袖欧阳修看到了苏轼的考卷。不由得赞叹,这作文写得真太好了,立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精炼老道颇有些大家风范。欧阳修把文章给几个副考官看了看,意见比较一致,觉得这个人应该拿第一名。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点第一名。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就琢磨这文章写的太好了,肯定是我的弟子曾巩写的。欧阳修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这要是我给我的学生得了第一,将来传出去岂不是说我们师徒之间相互串通徇私舞弊吗?这不行,我的名声和我的学生的名声都毀了,我得大仪义灭亲、忍痛割爱。于是乎,苏轼写了一个第一名的文章,被主考官判为第二名。

不巧的是第一名正是欧阳修的徒弟曾巩。


简单说来就是由欧阳修的大公无私闹出的一个佳话,由于封名阅卷,欧阳修误把苏轼判断为他的弟子曾巩,师傅叫徒弟的试卷屈居第二,开封后一看卷上落款不是他徒弟曾巩,却是苏轼,惊骇不已,而后与十八岁的苏轼面谈后更是佩服苏轼,后叫苏“出人头地”。


公元1056年的三月份,父亲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八岁的苏辙从四川走向京城。

同年的秋天,苏轼和苏辙先在开封参加了乡试,兄弟二人皆高中,苏轼还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第一名是个叫做章衡的文人。

第二年春天,两人继续参加省试,这场考试,阅卷者是当时的文学界权威欧阳修,也是大主考官,而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

欧阳修做学问,一向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以致用。

他根据《大禹谟》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这两句话,为考生拟了个策论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

在唐宋时代,考试是考你做学问的情况,即一个人一旦出来做官谋事,真要做出一番事业的道理,这个叫“策论”。“策”就是一个计划,你对国家政治看到某一点,写一个计划,就叫“策论”。

因苏轼在考卷上胡乱用典,让阅卷官梅尧臣犯难,不得已上呈主考官定夺,这才有了欧阳修妙眼识才,在众多的考卷中发现了这篇与众不同的文章,其要点说:“皋陶为士,将杀人……”

那时候的考卷都是密封的,欧阳修越看越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思想也好,便猜想这个考生大概就是自己的那个门生曾巩的手笔,唯有自己那个出色的学生,才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

欧阳修本要给他第一名状元,但为了避嫌,怕惹来外人说闲话,就“忍痛割爱”,将这份卷降为第二名。

考生及第后,都要拜座主,就是“拜恩师”了。

欧阳修一看,奇怪了,及第的第二名并不是自己的那个得意门生,而是个四川人,叫苏轼(苏东坡)的人。

谈话之后,苏东坡就要走了,欧阳修扯住他说,你慢点,我问你,你写的文章,“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出自哪部书?

因为欧阳修读了那么多的书,可从没有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文字。苏东坡笑了,说:老师,实在对不起,那是学生“想当然”信手写来的,不在“本”上。

欧阳修一下愣在了那里,他不觉眼前一亮,感到既惊喜又佩服,心说这个年轻人太优秀了,他的想象竟与《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之道不谋而合。

后来苏轼便拜在欧阳修的门下,师生情谊深重,共同缔造了不少千古佳话。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是位刚正不阿、举贤避亲的人。

欧阳修后来曾对自己的儿子说道:“十年后将不会有人再记得我欧阳修了”。

苏轼也确实不负众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我们也不会忘记欧阳修这位伯乐,因为没有他当年的赏识,苏轼也不会有后来这么大的名气!不是吗!

其实当年这届科举产生了中国三位文学大师,即苏轼、苏辙和曾巩,而且还产生了两位大思想家,一位是程颢,一位是张载。而这次榜上有名的进士竟然有九位先后官至宰相。

而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次科举的状元竟然不在以上人物之列,而是被苏轼赞为“百年无人望其项背”的章衡。

章衡1057年当上状元后,他历任长史、汝州、颍州。

苏轼任杭州知州,我们现在知道西湖的治理主要功劳是苏轼,修建的西湖大堤被命名为苏堤,以此来纪念苏轼的功劳。然而,大家或许没有想到,最先提出治理西湖的是章衡,而且苏轼在治理西湖时章衡也是大力相助。修筑苏堤,主要功劳还在章衡,不仅有首倡之功,还有鼎力相助之功。

而后章衡出使辽国,当时辽主看他是一介文人,便有意让他下不来台,在酒宴时提出射箭助兴。章衡当仁不让,连发几箭,箭箭破的,令辽主对他刮目相看,也为北宋保住了颜面。

章衡平生只有一首诗存世:

《送程给事知越州》北宋•章衡

雅留威爱在南昌,又拜新恩指旧棠。

一节帝颁严使旆,十州人喜拥壶浆。

彯缨自结凝旒眷,揽辔思澄插笔乡。

刘晏有材将大用,豫章楼上急飞觞。

这样的水平与苏轼相比逊色很多。

他能当上状元要么就是当时考场上超水平发挥,要么就只能说皇帝的喜好确实和一般人不一样。

章衡虽然写诗水平一般,但苏轼对他却是很服气的。苏轼评价他时却说:“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


原始地址:/chaoliu/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