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司礼监执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哪个权利大?二者在历史上都有谁当过?

司礼监是明朝政治体系特有的产物。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国号大明。大家知道,老朱是穷苦人家出身,孩子当家早,干活卖力,即便当了皇帝,也是兢兢业业。作为大明朝的董事长,按理说应该设立总经理,协助董事长处理日常事务,但老朱不这么想,老子精力充沛,不需要帮手,何况我打的江山凭什么把权利分给你?于是,趁着明初三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朱元璋撤销了宰相制度,决定自即日起不再设立宰相一职。

但,不是每一个皇帝都像朱元璋这么能干,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代,国家步入正轨,政治体系建立健全,已经不需要皇帝事必躬亲,于是朱棣设立了内阁制,由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处理国家大事。这是最初的内阁。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大,门槛越来越高。内阁阁员往往由六部的部门长担任,内阁首辅虽然没有宰相之名,但权利却远远超越了宰相。这样一来,皇权和阁权之间就开始你来我往,政治生态失衡。

大家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为了平衡皇权于阁权,也是皇帝怕内阁做大、为了制裁内阁,司礼监就这样应运而生。

按照诞生之日算,其实司礼监要在内阁之前,设立于洪武十七年,当时的秉笔太监,就是负责写字的,掌印太监,就是负责用印的,属于体力工作者。后期,随着明朝中后期诸位消极怠工皇帝的出现,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的地位不断提高,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朝政。

司礼监管事的,有好几位太监,排名第一的是掌印太监,第二的才是秉笔太监,毕竟你就算写了一篇论文,掌印的不给你盖章,也就是一张废纸,擦屁股都嫌硬。

有明一代著名的太监,几乎都出自这两个岗位,比较出明的有王振,刘瑾,汪直,冯保,魏忠贤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太监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如明宪宗时代的怀恩、明神宗时期的王安,都有非常高的政治文化素养,而且都为人正直,仁德兼修。


明初,司礼监与各监主管设“太监”一,左右少监各一,各司设“司正”一,各局设“大使”一。以后编制扩张,各监分设“掌印太监”。司礼监以“掌印太监”为首,下设“秉笔太监”数人,首席秉笔主管东厂、诏狱等特务刑讯机构,各秉笔分管各监各司局。就司礼监官位设置地位而言,秉笔太监就在掌印太监之下。司礼监秉笔诸太监权力来自明代特有的票拟与批红制度。明代废相,内阁与各部大臣奏议公事先行“票拟”,由皇帝“朱批”决定可否。由于废相后繁琐朝议使皇帝无力负荷,加以若干君主废弛朝政,遂有秉笔太监代为“批红”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上面网友说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环节——由掌印太监审核、盖印)。所以说,秉笔太监的权责也不如掌印太监。从明朝历史来看,如刘瑾、汪直为掌印太监,魏忠贤、冯保、王振则为秉笔太监,上面所说的只是就权论权,具体到某一朝,就另当别论了。


明朝的司礼监执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哪个权利大?二者在历史上都有谁当过?

答案:每个时期不一定,谁当上厂公就谁大

继锦衣卫后,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又设立了东厂,目的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

特命心腹太监提督。东厂内署设在北上门,外署设在皇城东安门外,东厂建筑有大厅,东侧有小厅,厅内供奉岳飞画像一幅,厅后有砖影壁,雕刻有狄梁公断虎的故事,大厅西侧有祠堂,里面供奉历任厂公的职名牌位,里面还有一个牌坊,上写“百世流芳”,这与他们的社会形象构成强烈的反差。

再往南有监狱一所,专押重犯。东厂存在时间很长,一直到明亡的220多年里,一切侦查、诬陷、屠杀、冤狱,直接或者间接都是从这里开始、组织和发动的。

东厂的高级官员全部是宦官,主持东厂的是掌印太监一名(明代宦官共设24个部门,各司其职。其中司礼监太监是

最受宦官尊崇的衙门,设有提督太监一人,掌印太监一人是宦官头子,另有秉笔太监数人,可以代皇帝“批红”,同时又提督东厂事务,很有实权,是明代最有权势的宦官之一),全副官衔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东厂提督,厂内人尊称为“厂公”,他有一枚特制牙章,一切事情该封奏的,就用它印封,文曰“东厂密封”。

明中期以后规定,东厂提督必须由司礼监秉笔第二或第三人担任,不让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也是为了防止宦官大权独揽,手遮天。提督东厂入宫奏事时,提督太监和掌印太监也要回避,以防机密外泄。

当然也有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的,如嘉靖年间的麦福、黄锦,万历年间的冯保、张诚,这些人的权势又在秉笔太监之上。

东厂下设掌刑千户一名,理刑百户一名,二者称为贴刑,都是从锦衣卫调拨来的。

底下是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分子丑寅卯十二颗,每颗管事,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

负责在外面侦査辑访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也叫档头,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十二颗,戴尖帽,着白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他们的服饰非常显眼,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

番役也叫干事,有千多人,都是从锦衣卫那里挑选的骨干分子。

东厂设立之初,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连锦衣卫也在侦查之内。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邻里纠纷、夫妻反目,以及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

侦查清楚了,写成一个报告,便呈给厂公的心腹内官,然后下发司房,进行抄写和文字润色后,在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晨立即交给皇帝。

为了扩大侦查范围,特务们就必须跟街头的混混地痞相勾结,依靠他们刺探消息,而地痞无赖们则趁机对百姓敲诈勒索,作威作福,还可以从东厂得到津贴。

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得多。东厂番役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里面活动,并非完全为朝廷办事,更多的是为自己谋私利。

他们常常罗织罪名,诬赖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到了明中后期,东厂的侦缉范围甚至扩大到了全国,连边远僻壤之地,也出现了“鲜衣怒马作京师语者”,搞的举国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则是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

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明宪宗成化年间,先是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

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宪宗由此深感侦刺力量的不足。

于是他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派身边机灵的小太监汪直具体负责。

西厂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资格的东厂。

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地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

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

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在这种情况下,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

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但是一个月后,西厂再次恢复,汪直复出主持。

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人一一翦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

但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

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

有趣的是,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其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厂样,但侦缉范围更大,是个监视特务的特务机关,东西厂包括锦衣卫都在它的监视范围内。

一时间,锦衣卫、东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并存,缇骑四出,天下骚动。直到五年后,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

明王朝豢养了一大批特务,目的是让他们监视朝野官民的言行,钳制人们的思想,以维护朱家王朝的社稷江山。

但是这些特务机构的陆续成立,却极大地伤害了王朝的统治。作为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秘密警察机关,他们除了奉命充当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一把“屠刀”外,还利用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制造事端,罗织大狱,陷害良善,既可以打击异己,也可以作为自己升迁的资本。

明成祖时期的锦衣卫广布校尉,“日摘臣民阴事”,曾经将浙江按察使周新诬陷致死;英宗时的逯杲、武宗时的钱宁等人,也是臭名昭著的大特务。

朱厚照时期刘瑾主持内行厂,东厂邱聚是他的党羽,锦衣卫使石文义是他的心腹,西厂谷大用是他的亲信,众多特务机关连成一气,缇骑四出,争先恐后地侦缉罗织,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他们的监视之下,对他们的命令只要稍有拂逆,就会家破人亡,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中。

据记载,一日有四人在密室饮酒,一人醉后大骂魏忠贤擅权“不忠不贤”,另三人吓得不敢出声,只得好言相劝之。

那人骂声未止卫密探即破门而人,将四人一并带走。魏忠贤凌迟处死骂人者,其余三个却给了赏银。

厂卫特务们可任意缉拿刑讯,下至民间斗鸡骂狗之类琐事,上至朝廷要员、皇亲国戚,一旦落入厂卫手中,十之八九难以生还。

在大明的边远地区,百姓凡见骑大马、着锦衣、说京腔之人,如见猛兽一般,纷纷躲避。

地方官吏则用重金贿赂以免祸。京城的朝廷命官,惶惶不可终日,每天上朝走在路上,便担心着还能不能安然回家。北镇抚司大牢中更是关满了各种各样无辜的人,死于锦衣卫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土更是不计其数。

“幽絷惨酷,害无甚于此者,太祖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这种恐怖的氛围,终明一朝几乎是绵绵不绝,这种无节制的滥捕极大地影响了皇帝与官僚机构之间的关系,使百官、民众、军队与皇帝离心离德,难怪有人说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厂卫。


当然是掌印的权力大啦,有最终的决定权啊,就好像现在的公司申请经费一样,老板不签字拿不到钱…,言归正传,明朝的魏中贤,还有刘瑾都干过…


  要说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哪个权利大?二者在历史上都有谁当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司礼监。后面笔者查阅史料及文献尽可能祥细罗列出了谁任职过司礼监的宦官太监,欢迎大家讨论评论。谢谢

  明朝内廷之司礼监概况简述:

  明朝宦官机构主要有十二监四司八局,俗称二十四衙门,而司礼监则是24衙门中权柄最重的一个行政机构,如外朝内阁,国之重地。司礼监的权力在明朝究竟有多大呢,据明史记载:

  司礼监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掌东厂,权如总宪。秉笔、随堂视众辅。——《明史》

  由此可见,司礼监几乎可以和外朝分庭抗礼,力量十分强大。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司礼监建立的的过程、原因、工作职责、人事组成、架构:

司礼监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明朝官方史料是1384年,也就是洪武17年,不过依据太祖实录上的说法,司礼监刚开始是掌宫廷礼仪纠察内官违犯礼法者,这些正是之前典礼纪察司的工作职责,所以我们可以推出司礼监是由典礼纪察司整改而来。

  洪武28年,朱元璋再次整改内廷宦官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整改中司礼监的职责中包括了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之事和御前勘合。光禄司就是后来的光禄寺。前者代表了这开启了明朝内廷机构第一次督外衙门的例子。后者代表了朱元璋有意将内官编进帝国行政体系的链条中,从而达到监督和制约外臣的作用,明帝国几乎所有是政策商讨和推行都必须经过内廷程序才算完整和合法。

  如果不经过内廷的同意就推行不了,这是明朝政治的一个特点,这个也表明了宦官在帝国行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合法性,总而言之,就是宦官与士大夫集团共同执政是师出有名,不像汉唐那样师出无名。虽然其中都有皇帝的放任,但是宦官们更多的是利用的帝国的行政体系,所以明朝宦官200多年来,不管历经多少风雨都始终让这个国家离不开他们。

  司礼监在建立之初的时,因为朱元璋是比较防范宦官干政的,所以权利不大,更多的只是在于内廷这一亩三分地有些影响。后来随着外朝势力的逐步扩大,还有因为朱棣的皇位来之不正,不太相信外朝,所以内廷包括司礼监这些机构的权利越来越大,于是明朝宦官干政由此开始。宣宗时期皇帝对太监参政采取比较放任的态度,将朱批的权利下放到了司礼监的手中,使司礼监权柄日重,后来渐渐的成为了与外朝内阁分庭抗礼的国家决策机构。

司礼监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司礼监有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太监一员,秉笔太监、随堂太监、书籍名画等库掌司、内书堂掌司、六科郎掌司、典簿这些都不定员,多的八九位,少的也有四五位,排名前三位秉笔太监中的一位负责东厂事宜。

秉笔太监负责批红,就是打钩,随堂太监负责整理大臣的奏章整理,掌印太监负责最后的盖章,而提督太监负责机密文件的看管和做些后勤的供应。其余的一些下属宦官还负责一些宫廷礼仪,宫门的宵禁时间,皇家的历史资料收集等等一些职责。

  值得强调的是,提督东厂和上文提及的提督太监是俩码事。东厂不属于司礼监管辖,是皇帝直管,只不过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兼职。

届时即将下班的秉笔太监把一枚长一寸左右的象牙牌交给下一位上班的秉笔太监,要呈给皇帝审阅的文书奏章由当班的的秉笔太监收拢,觉得特别重要的文书要则要上呈掌印太监。正常来说每一个秉笔太监都有代表皇帝批红的权利,司礼监内还有一位长住的太监,就是前面说的提督太监,这个太监是吃住都在司礼监里的。提督太监掌握着司礼监的重要文件和提供一些文具的后勤保障。

  外朝所进呈的奏章文书先送到通政司,然后由文书房掌收,先由10个左右的司礼监宦官来审查这些文书,用颜色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决定该立即上呈掌印太监过目,还是正常的转给内阁,然后这些文书还会经过内阁送回司礼监,让皇帝做最后的决断,外发的文书则是相反的流程,司礼监大概的运作模式就是这样的。

   司礼监下属的机构有文书房、礼仪房、内书堂、经厂等等,其中文书房如外朝的翰林院、太学院等机构,明朝要想入司礼监必须要先文书房历练一番,就相当于外朝的翰林、庶吉士。

   凡升司礼者,必由文书房出,如外廷之詹、翰也——《明史》

   大名鼎鼎的郑和就是第一个以太监身份掌军和明朝第一个镇守太监。司礼监镇守太监这类的级别一般都会有秉笔太监的头衔,这个制度开始于仁宗年间,嘉靖时期撤销。

   要说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比较谁大的话,我们可以看的出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有“内相”之称。所以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笔太监之上,是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的。

    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与司礼监秉笔太监

   在明朝时期都有谁当过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呢?笔者查看史料及一些文献记载,尽可能罗列出早期到明末的大部分司礼监宦官太监以供参考。

  欢迎大家讨论明朝宦官大太监尤其是司礼监太监的“忠”与“奸”。谁“忠”谁“奸”呢,且看笔者所写的执掌司礼监太监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仔细阅读评论点赞。

王振

(?-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初年宦官。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

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又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被称为王伴伴。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英宗祖母张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等齐心辅政,故而不能干预政事。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相继老死,王振于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专权八年,被英宗称为先生。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力劝英宗亲征。途中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杀死。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

尚铭

(生卒年不详)曾担任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的主管,明成化年间东厂总管太监。善于欺压富人,藉以敛财、或卖官求财,无所不做。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联合上林监丞李孜省弹劾西厂总管汪直,此后不久便被李孜省上书弹劾,遭到抄家,被罚到明孝陵扫地(一说罚到南京充“净军”,“净军”,即用宦官组成的军队),后不知所终。

曾担任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的主管

冯保

(?-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著名太监、政治家、音乐家、书法家。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史称万历中兴。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陈洪

明代宫庭要人,是一个司礼监太监。在《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未被单独列传,在李芳、冯保传内仅有以下零星记载。

当时司礼监缺一名掌印太监,按资历应由冯保升任,但穆宗不喜欢他。大学士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掌印司礼监。等到陈洪罢职,高拱又推荐掌管尚膳监的孟冲补缺。按照规定,孟冲是没有资格掌管司礼监的,冯保因此痛恨高拱。

孟冲

明穆宗时,高拱所推荐之司礼监掌印太监。

厨师出身,掌尚膳监,善于谄媚,“争饰奇技淫巧以悦帝意”。不为李贵妃所喜,明穆宗死后,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时,冯保继任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刘瑾

(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朱厚照,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

后被同为“八虎”之一的张永带头揭发,明武宗朱厚照下令以“反逆”罪凌迟处死。

虽逐利腐败,任人唯亲。但其在其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时,有效遏制打击文官集团。

魏忠贤

(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王安

明神宗皇宫太监,河北省雄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由太监陈炬推荐,命为皇太子伴读。当郑贵妃谋立己子为皇太子,皇太子处于危机之时,多由王安保护。明光宗即位,擢司礼秉笔太监,并劝光宗重用东林党人杨涟、刘一燝等人。光宗去世,熹宗即位,王安协助天启将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住哕鸾宫。魏忠贤、客氏得势后被杀。

魏朝

魏朝,明朝万历,泰昌,天启年间的“三朝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下属,魏忠贤的拜把子弟兄,同时也是魏忠贤的入宫介绍人。

张诚

(1464年—1519年),陕西华阴岳前里人,内官监太监。张宏卒后,代掌司礼监,后兼掌东厂。

张鲸

杭州人,就是他扳倒了权势熏天的冯保,阻止了张居正改革。后代冯保掌司礼监东厂。万历二十四年春,以诚联姻武清侯,擅作威福,降奉御,司香孝陵,籍其家,弟侄皆削职治罪。鲸性刚果,帝倚任之。最后充军而死。

张宏

(16世纪-1584年),明朝宦官,明神宗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宏原来是张鲸的座主。宦官初入宫,一定投靠一个大太监为主人,叫做名下。冯保掌权,张鲸嫉妒他受宠,为万历帝计划陷害冯保。张宏对张鲸说:“冯公是前辈,而且有势力,不应该除去他。”张鲸不听。最后诬陷驱逐了冯保,张宏于是取代冯保掌管司礼监,张鲸为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张宏没有过失罪恶,以贤著称,万历十二年(1584年)去世。张诚代掌司礼监。万历十八年(1590年),张鲸罢东厂之职,张诚兼掌东厂。

《明史·宦官传》中列举了三个好的宦官:怀恩、李芳(明穆宗时内官监太监)、陈矩。

陈矩

(1539年-1607年),字万化,号麟冈,北直隶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安肃镇麒麟店村人)人。明朝中后期贤宦,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他为人廉洁,力主安静,矫正时弊,在任内成功处理了“妖书案”,稳定朝局。死后被明神宗谕祭九坛,祠额为“清忠”。

怀恩

(?--1488年),明代著名宦官。本姓戴,高密(今属山东),因族人犯罪而受到牵连,很小就做了宦官,赐名怀恩。明宪宗时被提升为宦官机构中的最高领导者:司礼监掌印太监。他廉洁不贪、正直忠诚;明孝宗幼年时期几度危难,怀恩调护得以保全。弘治元年(1488年)闰正月二十八日,为了表彰怀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批为他建造显忠祠。

汪直

(?-1487年),明朝宦官。广西桂平西北大藤峡人,祖先因反对朝廷被抄家。成化三年,汪直被阉为宦人。之后得到明宪宗的宠信而统领西厂,兼职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与万贵妃垄断朝,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后来由于朝臣反对,被撤职。成化十三年恢复西厂后,汪直又开始掌管西厂。最后因为东厂宦官尚铭所忌,在朝臣许宁、中官阿丑的联手下,汪直遭揭发诸项罪行被明宪宗贬逐而亡。

高忠

(1496年-1564年),字廷显,号进斋,顺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徐水区)临津里人。嘉靖时期的御马监掌印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

杜茂

(1540-1620):字子康,别号瑞庵,陕西咸阳人。父三聘,母王氏。万历时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生有异征,善文艺。嘉靖三十八年(1559),选入司礼供事,寻掌经厂掌司。万历二十年(1592),擢文书房兼署惜薪司,历左右丞,随升太监,掌天下诸司章奏。廿二年(1594),敕为承天督护,辖二陵内外官军。后以疾告归,天子准以驰驿还。复晋乾清宫近侍、司礼监秉笔太监。81岁疾终。

黄锦

(?——1567年),字尚,别号龙山,汉族。河南洛阳龙虎滩人(今偃师市首阳山镇龙虎滩村)人,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入宫,被选派至兴王府为世子朱厚熜(cōng)伴读。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朱厚熜入嗣帝位后,黄锦升为御用太监,此后又调任尚膳监、司设监、内官监太监。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被封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掌司礼监事兼总督东厂。

王承恩

(1617年[1]—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口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南明弘光帝闻之,赐谥忠愍。

张永

(1465—1529),御用监太监,字德延,别号守庵。洪武初年,其曾祖父迁居至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市),遂成了新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选入宫,在乾清宫侍候宪宗,当时年仅十岁。后升为内官监右监丞。

诛了刘瑾,大快人心,客观上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廷臣皆上表称贺,而颂张永功者“多溢美”。英国公张懋、兵部尚书王敞等,奏张永辑宁中外,两建奇功。于是封张永兄张富为泰安伯,弟张容为安定伯。赐给张永金牌、银币,岁禄加至三百石,并再三赐敕褒谕。又改任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掌管司礼监事,而过去管理的监、局照旧兼管。

覃昌

(1433—1493),字景隆,别号葵庵,广西宜山县人,司礼监掌印太监。正统十二年(1447)被选入宫,送内书堂学习。天顺年间,为太子朱见深伴读。天顺八年(1464),朱见深继位为宪宗,立即升他为奉御。不久,再升针工局右副使,管针工局事。成化元年(1465)提升为司礼监右少监。成化二十一年(1485),掌司礼监印。

在司礼监期间,单是为皇室主持选妃、皇子冠礼、太皇太后上徽号等等大礼,即达十多次。曾受赐蟒衣、玉带、庄田及各种珍宝。又受赐象牙印章二枚,分别镌有“忠诚不怠”、“谦亨忠敬”字样。金石印章各一枚,分别镌有“才华明敏”、“补衮宣化”字样。

弘治六年(1493)病逝于私宅,孝宗三次派礼部官员谕祭,由工部给棺营坟,坟有祠,赐额为“褒德”。

萧敬

(1438—1528),字克恭,别号梅东,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礼监太监。自幼入宫服役,因聪明伶俐,被选入司礼监内书堂读书。他学习努力,进步很快。天顺初年,任长随。

正德初年,萧敬请假回私宅。正德七年(1512),武宗起用他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赐给他绣着坐蟒的袍子,准许在宫中乘小轿出入。这时他已经七十四岁了,但对时事仍然能常常提出好的意见。

高凤

(?-1512年),字廷威,号梧冈,司礼监太监。正德时宦官“八虎”之一,曾屡被劾,后被罢免官职。

魏彬

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太监。起初在刘瑾手下,执掌三千营(神枢营)。后来刘瑾被杀,代掌司礼监。因叙宁夏功,被封都督同知,世袭锦衣指挥使。

李国辅

(?—?),字腾宇,大兴人,司礼太监韩赞周养子。明末宦官。崇祯九年(1636),授御马太监,奉命守沿北关,不久撤回随韩赞周守备南京。弘光帝继位,李国辅附拥戴功,改司礼监,提督勇卫…

韩赞周

(公元?-1645年),字相文,鄠县人。明末宦官。

崇祯九年,在司礼监任职,满清入塞时,为京营副提督巡防京城。后为南京守备太监。

1644年北方变闻传到南京,韩赞周与握有实权的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等拥立朱由崧上位,建立弘光政权。

曹吉祥(权势滔天)

(?-1461年),永平滦州人。明代权宦。曾隶属于王振门下,任司礼监太监,参与出征兀良哈。1452年,参与分管京营,累官至司设监太监。后来又与大将石亨等密谋,率兵迎明英宗复辟。天顺初年,奉命总督三大营。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事后被磔刑处死。

司设监,明朝十二监之一。专责管理卤簿、仪仗、雨具、大伞等,设掌印太监一员。司设监事繁且杂,又无实权。清初废司设监。

黄俨

(?—1425年?),中国明朝宦官。《明史》无传。在《明实录》中,有他一再介入皇位纷争及出使朝鲜的零星记载,而在《朝鲜王朝实录》中,则有他在朝鲜言行举止的详细记录。黄俨生年和原籍不详,在明太祖时是燕王朱棣府中的宦官。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还是王子的朝鲜太宗李芳远在北平(今北京)燕王府拜见朱棣,便提到黄俨是“钦差内官”,这是关于黄俨的最早记录。

黄俨在永乐年间为司礼监太监,位高权重。

范弘

原名安,宣德初,宣宗给他改名字,赐名为弘。交阯人。司礼监太监。

孙彬

(1487年-1538年),字尚中,号质庵,直隶保定府蠡县人,明朝正德、嘉靖时期的内官监太监。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出生。弘治十四年(1501年),选入内庭,进入内书堂读书。弘治十六年(1503年),入职司礼监。正德二年(1507年),任乾清宫近侍。正德年间,任内官监太监,屡赐蟒衣、玉带,奉命署理惜薪司事务。明武宗去世后,按惯例,应革职去康陵。但明世宗欣赏其才能,留用任乾清宫近侍、内官监太监,赏赐蟒衣、玉带、加禄米,许令内府骑马。嘉靖十七年(1538年),去世,享年52岁。墓志出土于北京宣武区西便门内大街。

王体乾

昌平(今北京)人,明代司礼监掌印太监。

涂文辅

河北人。明司礼秉军太监。初为客氏子侯国兴授读,谄附魏忠贤,由司礼秉笔历掌御马监,总督太仓、节慎二库。夺宁安大长公主第为廨,署曰“户工总部”。驺从常数百人,部郎以下皆庭参,势焰出群阉上。庄烈帝(即明思宗)立,复附徐应元,谪南京。

田义

(1534年-1605年),号渭川,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人,明代司礼监太监。

田义为人正派,不仗势欺人,乐善好施,而是尽最大的努力拯救无辜。尤其是他在大事上能分清是非,主持公道,敢冒死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这些行为在当时权监中是极为少见的。

蔡东藩先生在《明史通俗演义》中就矿税一事称赞田义:“不期太监中,亦有此人,其名曰义,可谓不愧。”刘若愚在《酌中志》中称赞他“贞介忠诚,有大臣度……性俭朴寡言,休休有量,人不敢干以私”。也正因此,他死后万历帝给予他隆重的待遇,赐祭三坛,树享堂碑亭,祠额题为“显德”,更证明其德性高洁。后代的太监追随他气节品行而葬于其墓侧。而清代太监慈有方诚心发愿捐出私产,营建慈祥庵来保护田义墓地,使之以存久远。

麦福(也有说秦福)

(1498年-1552年),字天锡,别号升庵,广州府三水县(今南边镇涡边村)人,嘉靖时御马监掌印太监、尚衣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

自幼入宫,明正统十二年(1517年)供职清宁宫。翌年入乾清宫近侍,这年他才20岁。

1522年(嘉靖元年)任御马监左监丞,后为御用监佥押管事,接着升左少监,可在宫中骑马。

1524年(嘉靖三年)升太监、后升御马监,监督勇士四卫营务,提督上林苑海子。

1527年(嘉靖六年)奉命随朝,晋升为乾清宫牌子。1528年(嘉靖七年)执掌御马监印,提督勇士四营禁兵。次年提督十二团营兵马,掌乾清宫事。

1533年(嘉靖十二年),提督内西教场操练并都知监带刀。

1537年,总督东厂。

1539年,嘉靖帝南巡,麦福奉命留守京师。

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调到司礼监,1548年再次督东厂。第二年,又兼掌司礼监印。开了总督东厂和司礼监掌印的先例,权势至此达到顶峰,前后达四年之久,直到他去世。如此详记麦福的履历,在其他太监中很少见。当时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在其墓志上说“累朝诸中贵所未有也”。可见嘉靖皇帝其宠信。

方正化

明朝时山东人,崇祯朝做司礼太监,崇祯十五年(1642)冬,北京城附近的地方被清兵包围,崇祯帝命他总管保定的军务,有保城的功劳,不久撤还·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又命他出任地方长官,方正化磕着头推辞,皇帝没有允许,他又磕头说:“我这次去一定做不了什么事,只想一死报主恩,”皇帝也流泪派他去了·到所在地后,和同知邵宗元等人登上城上的矮墙一起防守·有人奏请事务,方正化说::“我的心绪已乱,你们还是好自为之,”等到城门陷落,击杀了几十人,贼问:“你是谁?”方正化厉声说:“我是总管方正化·”贼人拿刀砍杀了他,他的随从都被杀死了·当时内臣殉难的人,另外有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

高时明

(?-1644年),初名昇(一作“永升”),赐名时明,永清(今河北省永清县)信安镇人,崇祯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十五岁入内廷,明熹宗至崇祯时期太监,掌司礼监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其于宫中自焚殉帝。有墓一座,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大工村。

李凤翔

崇祯时司礼秉笔太监。

崔文升

明朝宦官。郑贵妃内侍。光宗立,升司礼秉笔太监,掌御药房。光宗死,以误用药罪,贬南京。魏忠贤用事,用为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庄烈帝时,充孝陵净军。

兴安

(1389年-1459年),安南人,明朝宦官

宣德元年,任长随、奉御,掌库藏出纳。

正统元年,明英宗即位,他和司礼监太监金英都受宠信。

王岳

明朝正德年间秉笔太监。根据史书记载正德初年,司礼监太监王岳反抗刘瑾身死,历代多赞期“忠直”。

李荣

(1430年-1512年),字茂春,河南洛阳人,正德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正统五年(1440年),进入宫廷,侍候乾清宫。

成化元年(1465年),官至太监,允许在宫廷乘马,赐蟒衣一袭。

成化十四年(1478年),汉阳王冒报宗籍,奉命前往勘察核实。回来之后,奉命进入司礼监,赏赐玉带,赐贵岁禄十二石。

成化十八年(1482年),奉命守备留都。

弘治元年(1488年),被明孝宗召回。

弘治四年(1491年),奉命与驸马都尉周景勘和核徽府狱。

弘治十年(1497年),奉命主持德清公主婚礼,赐肩舆。

弘治年间,侍奉太子朱厚照,担任太子身边的诗文朗读。

正德元年(1506年),奉命阅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及十二营军务,赏罚明当。晋升司礼监太监,凡国家大政皆能参决。

正德三年(1508年),赏赐白金彩币表示慰劳。

卢受

 明代司礼监掌印太监。掌管东厂,纵容下属到处横行。万历四十七年(1619)九月朔,受潘真(1468年-1527年),字克诚,别号实菴,湖广会同人,弘治时御马监太监、嘉靖时南京司礼监太监。传免早朝,百官趋出,受从后讪侮,为国子博士徐大相疏论。

 天启元年(1621),高攀龙疏谓“梃击”大案实由受主使。二年(1622),徐大相调外任,宦官数十人持梃噪于门,搜其行李。

邹义

(1555年-1627年),号龙渊,顺天府宛平县人,万历时期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  

刘克敬

明朝熹宗时司礼监秉笔太监,其余无考。 

滕祥

(?年-1569年),字惟善,别号两山,(今河北省雄县)人。嘉靖时期的御马监右少监、御用监掌印太监,隆庆时期的司礼监掌监事,兼掌御用监、司设监。

郑真

(1517年-1577年),字惟诚,别号化庄,河南开封阳武县人,万历时司礼监秉笔太监。

魏文质

(1461年-1539年),字文质,号药庵,陕西平凉府隆德县弼隆里人,明朝正德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尚衣监掌印太监。

麦福

(1498年-1552年),字天锡,别号升庵,广州府三水县(今南边镇涡边村)人,嘉靖时御马监掌印太监、尚衣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

李永贞

(?-1628年),通州(今北京通县)富河庄人,阉党,天启时司礼监秉笔太监。

还有以下在司礼监任职:

朱宝

(?年-1567年),号谦斋,广东人,嘉靖时期的内官监太监。嘉靖十一年,入司礼监。嘉靖十九年,任内官监太监。

怀忠

(1398年-1463年),字秉直,明英宗时期的司礼监太监。

潘真

(1468年-1527年),字克诚,别号实菴,湖广会同人,弘治时御马监太监、嘉靖时南京司礼监太监。

宋兴

(1508年-1582年),字廷起,号瀛海,河间肃宁人,嘉靖时期的司礼监太监。

梁端

(1450年-1518年),字玄中,安南国谅江府平河县人,明朝成化时期的南京司礼监左监丞,擅长抚琴及各调音韵诗词,尤其精通算数。

杨云

(1391年-1473年),江西吉安永兴人,正统时南京内官监太监。永乐十五年(1417年),任司礼监奉御。

金英

(1394—1456),安南人。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时太监。金英入宫后,历侍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在永乐末年大约三十岁的时候,升任司礼监右监丞。仁宗登基后,即将充军交的犯人张定名下的人口、家财包括房产和树株及其女婿田狗儿的人口、田地,都赏赐给了他。宣德七年(1432),由于他的忠诚勤谨,又赐给免死诏。后来又赐给银记,并升为司礼监太监。 

感谢阅读评论加关注


明朝内廷设有有十二监,下设有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其中以司礼监为首。司礼监里面提督太监是最高职务,但提督基本不设,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掌印太监为首。

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有“内相”之称。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笔太监之上,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

司礼监诸太监权力来自明代特有的票拟与批红制度。

因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创立内阁制度。内阁与六部堂官处理公事用的是“票拟”,然后在呈报皇帝决定是否可行。由于废除了丞相一职,变得所有事务都要由皇帝处理,所以就有了秉笔太监代为“批红”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照阁票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但秉笔太监只是写上意见,最后由掌印太监审核,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印章。如果认为不行,有权打回去重批。

所以掌印太监的权利是高过秉笔太监的

历任掌印太监无从查找,秉笔太监更是数量众多只能挑几个出名的出来说。

明朝太监专政是出了名的多,比如英宗时期的王振,王振可是秀才出身的太监,深受英宗信任,应该是太监里面文化最高的一个。继王振之后还有一个曹吉祥,此人也是胆大包天的人物,因为拥立英宗复辟而被封为昭武伯,但是后期居然想造反,带着八百名死士就想攻进皇宫挟持英宗,结果刚出门就被剿灭,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也是明朝太监领兵造反的独一份。

还有宪宗时期的汪直,汪直就是电影里面大名鼎鼎的西厂厂公的原型,但汪直只是因为太监的身份而被人不齿,其实此人能文能武,多次出塞打击蒙古人和镇压女真人。是明朝以太监身份掌握“京营”的第一个人,因为文官的不断弹劾,宪宗也只是将他发往南京得以善终。

再来就是武宗时期的刘瑾了,他是明朝第一个被凌迟的太监,是内厂第一个厂公也是最后一任,有着立皇帝之称,最后因为藏匿盔甲兵器玉玺等违禁物以谋反罪凌迟处死。

到了万历年间的大太监冯保是少有的好名声的太监之一,这位就是配合张居正改革新政,营造“万历中兴”的人。虽然最后是病死的,但死后很张居正一样被抄家了。

到了熹宗年间,出了一个明朝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大太监魏忠贤,值得一提的是魏忠贤并不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而是秉笔太监,当时的掌印太监是他和天启帝乳母客氏扶植上去的王体乾,所以虽然名义上王体乾是诸太监之首,但实际上都是依附于魏忠贤的走狗罢了。而魏忠贤是在天启三年才插手朝政,到了天启七年天启帝病死后就马上被崇祯帝清算了,所以魏忠贤掌权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

以上我只能概括出几个稍稍出名的大太监,没办法全部列举出来,手打不易请谅解。


明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权势最重的朝代,

明朝后期一片腐败,跟宦官就有很大关系,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以及中书省,而后又采取内阁制,在当时,内阁应该是除了皇帝以外权势最大的了.

洪武年间,统治集团监督内部官员的需要,设立了太监衙门,而司礼监又是负责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宜的“十二监”之一,也是因此,宦官权力上升,司礼监也是成为了“十二监”之首,权力最大,之下又有执笔太监、掌印太监、提督太监以及随堂太监,其中,又以执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权力最重,那么,二者之间究竟谁的权力更大呢?下面进行分析:

首先来说说执笔太监与掌印太监二者的主要主管方面,执笔太监一般是统领臭名昭著的东厂,离朝廷近,方便太监进来禀奏各种大小事宜。而明朝时期,内政的处理程序一般是这样的方式:全国各地呈上来的奏折先是由皇帝进行批阅,然后由内阁大学士进行第二次过目,内阁成员可以给出一些一件,写在纸条上,然后贴上相应的奏折.

这在当时,称为“票拟”,然后皇帝再次进行批阅,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率,集思广益。皇帝二次批阅之后,再交给太监盖印下发给各地,而到了后来的宣德年间,也就是宣宗当政时期,皇帝开始懒于朝政,奏折的二次批阅都是交给了太监来处理,也就是执笔太监,然后交给掌印太监盖上大印进行下发。

所以,从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力是要大于执笔太监的,毕竟掌印太监主管着最后的大印。

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执笔太监就是魏忠贤,魏忠贤于万历年间入宫,熹宗即位时,提拔他为司礼监执笔太监兼提督太监,而后掌管东厂,权倾天下,以至于一些攀附权贵的人直呼其为“九千岁”。后来思宗即位之后,就下令将他逮捕治罪了,没有落得好下场。

其次,明朝时期扰乱朝政最严重的宦官刘瑾也是司礼监太监,不过是掌印太监,孝宗当政时期,本来他是犯了死罪,但是皇帝赦免了他,侍奉太子,而后太子即位,他就理所当然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其后,刘瑾便开始操纵朝政,扰乱内政,给百姓带来无尽的苦难,后来,武宗判了他的死刑,恶人终究有恶报。

总而言之,明朝宦官的乱象主要是由于皇帝的懒政造成的,这也导致了明朝后期腐败不堪的状况。


明朝的官制是比较有意思的,它的权利结构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朱元璋开国之初实行的是皇帝-丞相二元权力结构,国家的主要权利在这二位之手。但老朱是何许人也,怎么能够允许有别人来分享他的权力。于是,忍耐良久,终于借助胡惟庸大案干掉了丞相这个职位,并宣布有明一朝不在设立丞相,同时一起给这个官职陪葬的还有几万条性命。

不设立丞相这个官职,意味着大大小小的事情就要由自己亲自来做了,老朱精力极其旺盛,当然没问题。但是他的后代那些皇族宗室子弟娇生惯养,未必就能受得了这个苦。这不,太子爷朱标去巡视了一趟西安就染上了风寒死了,才有了朱棣的靖难夺取皇位了,朱棣上台后虽然不能公然违抗老爹的命令,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设立了内阁,和大学士。基本上原来丞相的活就交给这帮人干了。

可是干着干着,这帮人的权利就大了起来,为了保持权利的平衡性,需要有人来中和他们,谁来呢,还是自己人来比较合适,谁是自己人呢?当然是宦官。宫中二十四局,十万宦官,他们的掌权者被称为太监。这其中有数司礼监和御马监权利最大。惯例是御马监太监掌管令人谈之色变的西厂和锦衣卫,司礼监掌印太监则被称为内相,是宫中所有太监的名义上的领导者,俗称“老祖宗”,司礼监秉笔太监则作为“老祖宗”的副手被称为“x祖宗”。

通常来讲,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权力最大的,秉笔太监其次。但凡事都有例外,隆裕年间的冯保就是秉笔太监,而高拱却弄了个资历比冯保浅的孟冲做掌印太监,结果冯保根本就不尿他。最终联合张居正一起干翻了高拱和孟冲。所以,还得看谁更狠!


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是掌印太监的权力大。后来秉笔太监有了“批红”的权力,逐渐就形成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平起平坐的局面。他们是明朝权力中枢中,权势最大的两个人。

司礼监始建于朱元璋时期,当时的司礼监设提督太监一名,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随堂太监若干名。司礼监,顾名思义,就是掌管宫中“礼仪”事务。比如重大节日,命妇朝贺时的排位、仪容,还有就是纠察宫中宦官的违法乱纪行为。后来又逐渐增加了执掌范围,比如婚丧祭祀礼仪、制帛,御前勘合,内使出入马牌,以及廷筵安排等等。但这时的司礼监也只是一般衙门,没有太多权力,因为朱元璋明确规定不许宦官干政。

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在靖难期间,朱棣就是靠着建文帝身边的宦官打探消息。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宦官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有些被视为心腹的太监,就被派出宫去担任镇守中官以及监军等重要职位。这些有权势的太监也不受司礼监管辖,这时的司礼监也还不是宫中“第一监”。

真正让司礼监从“二十四衙门”中脱颖而出的,是在明宣宗时期。明宣宗正式确立了“票拟”制度,并给秉笔太监赋予了代笔“批红”的权力,这才让司礼监真正成为一个权力部门。由于明朝的宦官大多都有文化,宫中会对宦官进行文化培训,所以他们也就可以为皇帝分担一些事务。

明英宗时期,由于皇帝朱祁镇继位时才9岁,不能行使皇帝的权力。而实际掌权的张太后碍于宫闱制度,不能和内阁成员面议政事,于是就将内阁票拟法定化。同时,“批红”也成了司礼监的职责之一,之前太监“批红”也只是在皇帝的批准之下才能代笔。而现在“批红”则成为司礼监的日常事务了,司礼监又在权力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此时,司礼监还加强权力的集中,逐渐将各衙门的权力掌握在手中。镇守中官的选任,三法司录囚,提督京营,提督东厂等大权都落到司礼监手中。同时,司礼监也形成以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为首,领导所有宦官衙门,和内阁、部院分庭抗礼的一个内廷官僚机构。

此时,掌印太监被视为能和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由于秉笔太监还兼有提督东厂职务,被视为“次辅”。接下来才是随堂太监,相当于“众辅”。

要说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谁的权力大,按职位来说肯定是掌印太监权力大。但真正实际中,不一定是这样。像有名的大太监刘瑾、汪直、魏忠贤,他们都是秉笔太监,但他们就是压当时的掌印太监一头。可见,正要是看谁权力大,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司礼监以“掌印太监”为首,下设“秉笔太监”数人。单从太监官职排序上来看,掌印太监是大过秉笔太监。但在实际中,个别身兼东厂提督的秉笔太监要比掌印太监权力范围更广。从身为秉笔太监的魏宗贤和掌印太监的王体乾的实力对比上就能看得出来。

在明朝,凡是能叫的上名的太监,都做过这两个职位,魏忠贤、冯保、王振当过秉笔太监,刘瑾、汪直当过掌印太监,而要说谁的权力更大,则要看的是个人对权力的极限运用和对时势的精准把控。

什么是太监?

明清时代的宦官被称为太监。那些在影视剧中动不动见着个阉人就叫太监也是不对的。明代宦官机构有十二监、四司和八局,共称为二十四衙门,其中十二监的长官,官从正四品,才被叫做太监。

二十四衙门以十二监为尊,十二监以司礼监为首。所以司礼监的最大领导,掌印太监自然成为了所有宦官的第一领导,除了管辖宫廷礼仪,宦官奖赏处分,还要负责皇帝文书、印玺、御前会议,这种频频能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怪不得很多宦官见到掌印太监都要磕头膜拜。

秉笔太监诞生的政治背景

朱元璋的政治创新,废宰相,建内阁,给秉笔太监带来了时代红利。“泥腿子皇帝”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为了更好地将皇权集中在自己手上,便按计划地先后罢免了四位宰相,而后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

这样消除了中间商,皇帝便可直接和官员大臣对话,朱元璋成了亲力亲为日理万机的模范皇帝代言人。

但他究竟是肉体凡胎,分身乏术便只好组建内阁,搭建自己的秘书团,因为他们没有实权,朱元璋则不会感到威胁。

内阁秘书团的作用很简单,先是票拟,而后让皇上朱批

票拟,就是内阁秘书看过各部门上呈的奏章公文后,提出个人观点的处理意见,这些意见用黑墨笔写在纸条上,放在公文旁,然后被送进宫里给皇上预览。

朱批,则是皇上看过秘书所写的意见后,觉得可行无错,便用朱砂笔正式将小条上的意见,抄写在正式公文上,而后将小条撕掉。

这种模式一开始为了减轻皇上阅览负担,提升执行效率,励精图治的皇上可以使用的得心应手,但是遇到不思朝政的昏君,票拟和朱批便完全成为了依赖,成为了懒政的工具,甚至可以假手于人。

而这个人,就是秉笔太监。按照《明史职官志三》中描述,他们是“照阁票批朱”,这样权力寻租的空间来了,批朱是批朱,但是不是完全按照阁票来批,这里面是有很大的学问了。秉笔太监成为了皇上的代笔,甚至可以自行下达圣意假皇帝。

但是批朱后的公文还要重要的一步,就是盖章才能正式生效,而这最后的一哆嗦则是掌印太监负责,如果掌印太监觉得批朱有问题,则完全有权力有理由驳回,而这也成为了两者互为牵制的一环。

东厂谁来管?

朱棣恢复了朱元璋创建的锦衣卫,而且觉得只有一个特务机构是不够的,监督者也需要被监督,所有他又创建了东厂,而东厂则被宦官所掌握,东厂厂公则是来自于司礼监,是由秉笔太监中的二号或三号人物担任。

如果这样一个秉笔太监既握着笔又拿着刀,那么他的权力自然炙手可热,直通天庭。为什么魏忠贤不想做一个掌印太监,那是因为作为秉笔太监的他手里控制着一群具有雄厚权力的特务武装力量,而这种力量才是实际的,也是力量无穷的。

以上。


这个问题三哥来回答。明代的司礼监,实际相当于外廷的内阁,由掌印太监掌管,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差不多对应的是外廷的内阁首辅,而秉笔太监职位要低一些,和随堂太监都相当于外廷内阁的其他辅臣。

司礼监从“司礼”开始

司礼监从字面上理解,好像是掌管宫廷礼仪的。实际上,刚开始设立的时候,还真是如此。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口口声声说严禁宦官干政,但正是在他的统治期内,明代的宦官机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开始设立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设都知监和银作局为止,建成了一个包括十二监、二司、七局的庞大宦官机构,基本完成了二十四个宦官衙门的建制。

司礼监是洪武十七年设置的,当时规定它的职能是“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纷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司礼监的职能改为:“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人等出门马牌等事,及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之事”。在原来掌管礼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职能。不过,仍然属于一般衙门,地位不突出。

在永乐、洪熙时期,宦官更加受到重用,权力更为扩张了。但这些掌握权力的宦官,有很多不是来自司礼监。比如,曾多次率船队出使“西洋”的郑和,是内官监太监;朱棣病死榆木川时,与杨荣同奉遗命驰讣仁宗的宦官海寿,是御马监少监。也有来自司礼监的,永乐十八年(1420)特务机构东厂成立后,担任提督的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时期,司礼监在宦官机构中的地位仍然不优越,各机构宦官能不能出任要职全凭皇帝宠眷,没有制度性安排。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统治时期,司礼监的地位开始上升。变化是从宣德元年正式设立宦官学校——内书堂开始的。

其实,在永乐年间,由于宦官的地位越来越显要,明成祖朱棣已经开始对小宦官进行培养和训练。明代第一个专权的司礼太监王振,就是在永乐时被选拔培养的。《明英宗实录》记有英宗给王振的一道敕文:“尔振性资忠厚,度量宏深。昔在皇曾祖(朱棣)时,特以内臣选拔,侍我皇祖(朱高炽),深见眷爱。教以诗书,玉成令器。委用既隆,勤诚益至。肆我皇考(朱瞻基),念尔为先帝所器重,特简置朕左右。”

王振发迹的一条路就是通过在内廷读书,得以伺候东宫,最后进入司礼监,成为宦官权要。这也成为明代中后期宦官不断升迁的正途,就类似于科举士子通过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最后成为内阁大学士的仕途。

掌印太监实为“内相”

宣德年间,直接影响司礼监地位变化的关键原因是内阁“票拟”制度的确立以及相对应的司礼监宦官代替皇帝掌握“批红”权力。

当时内外奏章,在送达皇帝前,先送到内阁,由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等一张小便条写出处理意见,贴在奏章上,谓之“条旨”,等着皇帝用朱笔批示,当然,不是每一件奏章皇帝都亲批,可能批个几件,其余大部分就让受过教育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替“批红”,司礼监太监开始成为皇帝处理机务最贴近、最可靠的助手,司礼监作为宦官机构第一署的地位得以确立。

明英宗当政后,司礼监作为宦官机构的第一署,逐步将宦官各衙门的主要权力集中于司礼太监手中。在组织形式上,司礼监已形成了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官僚机构。司礼监设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其下有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八九员或四五员。职能是负责掌理内外奏章,照阁票批朱等,同时监督、管理皇城内的书籍、内书堂、仪礼、刑法、关防门禁。《明史》称:“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

司礼监掌印太监实质成了和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而且他是能向皇帝面奏取旨的“内相”。

(冯保剧照)

这里举一个太监冯保的例子来说明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的权势。隆庆年间,高拱是内阁首辅,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太监,两人势同水火,司礼监掌印太监出缺的时候,无论是按惯例还是按资历,冯保都应该接任,但高拱力阻冯保上位,先是推荐陈洪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在陈洪被罢后,高拱竟然又推荐完全没有资格接任的尚膳监太监孟冲来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为此,冯保对高拱恨之入骨。

在隆庆皇帝去世、年幼的万历登基之时,冯保通过内攀皇后和万历生母李贵妃,外结内阁次辅张居正,夺得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把高拱驱逐下台。在隆庆皇帝的遗诏中,冯保甚至与高拱、张居正、高仪三名内阁辅臣并列为顾命大臣,足见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势之大。

(魏忠贤)

再说个魏忠贤的例子,魏忠贤本来是个大字不识的小混混,刚进宫时是个杂役太监,后来结识了司礼监太监王安手下的魏朝,通过魏朝接近了年幼的朱由校,勾搭上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朱由校当上皇帝后,在客氏的推荐下,魏忠贤破格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提督。

为什么魏忠贤不直接上位掌印太监?还是不识字的缘故,无法成为皇帝“批红”的助手。之后,客、魏联手陷害本来要继续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安,推出内书堂出身的傀儡王体乾当掌印太监,王体乾也深感客、魏两人的栽培之恩,甘做他们跟前的一条狗,为虎作伥。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并关注我的帐号@听三哥说历史~


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有很多事,理论上如何如何,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司马今天就结合这个问题,跟大伙来聊一聊。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太监绝对没有挑战皇帝的可能)

首先,我们要知道,司礼监的执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说白了就是两个皇帝身边的小助手,一个帮忙拿笔,一个帮忙拿印章而已,而真正做决定的,其实是皇帝。只有皇帝说你来盖章,你才能盖章,皇帝说你来写,你才能写。

所以可以这么讲,如果皇帝做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这个制度是没有问题的。明史上朱元璋、朱棣,他们就是这么干的,你听说过哪个执笔或是掌印太监权力滔天?

所以太监有权,根本就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皇帝太懒,不尽忠职守的问题。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来讲司礼监的制度变化就很轻松了。

第一步,朱元璋初设司礼监那会,这个部门名符其实,就是管宫廷礼仪这档子事的。

第二步,洪武后期,司礼监开始扩大业务范围,还掌管内使出门马牌等机要工作,这就从管礼仪拓展到立规矩阶段了。

第三步,宣德年间,最大的变化出现了,朱元璋当年不许宦官识字的规矩被废除了,太监开始有文化了。而宣德皇帝为什么要让小太监识字,就是为了干这个事情:记录御前文字、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

这个其实便是皇帝慢慢放弃自己批阅文件的权力,而皇帝太懒,他不愿意批文,这个批文的权力是不是可以放给大臣呢?如果放给大臣,这便是明朝版的军机处。但是皇帝不放心,怕出曹操、司马懿,所以他又指派了一批身边人干这个事。这个身边人,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正统以后,每日所奏文书,除皇帝御笔批数本外,其他都归众太监拟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

但是皇帝也真不傻,他也觉得权力是需要监督的,所以又设置一个掌印太监,也就是说秉笔太监处理完公文之后,要给这个掌印太监审核,通过了才能盖印章。从这里你也看出来了,掌印和秉笔太监的法定权力谁更大?当然是掌印的啊!

可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权力分配,实际情况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制度设定合理,但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譬如说皇帝做木工做得正高兴,太监拿着奏折让他批阅,皇帝咋回答?)

譬如说: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你看这个就是实情,按照理论流程,身为秉笔太监的魏忠贤,上头还有一个掌印太监制约着他,何以就如此嚣张呢?

当时的掌印太监是谁?王体乾!

他为什么不制约魏忠贤?很简单,第一这个官位就是魏忠贤帮他得的;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皇帝更信任魏忠贤,王体乾如果拿自己手里这点小权力再去压制魏忠贤,这不是找死么?

掌印太监王体乾,非但不能起到权力制约的作用,反而处处帮着魏忠贤。譬如说,当时杨涟不惜一死,写了一份奏折弹劾魏忠贤,皇帝让王体乾念给他听,他就故意把其中一些切中要害的话语略去不读,结果魏忠贤便逃过一劫。

如果魏忠贤被打倒,他就可以成为真正有实权的掌印太监,王体乾为什么略去那些话呢?这里其实有两个可能,第一是王忠于魏忠贤,第二是他深深了解皇帝的心思,知道皇帝对魏忠贤的信任是自己无法化解的,既然无法化解,为什么要念出来得罪魏忠贤呢?

所以什么都是假的,太监的一切,就是皇帝。


明代内府设置十二监、四司、八局侍奉于皇家的宦官机构,总称二十四衙门;司礼监地位最尊,为二十四衙门第一署。

司礼监设令一人、丞一人;后改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又设长随、奉御,正六品。后改置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书籍名画等库掌司、六科廊掌司、典簿无定员。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应礼仪、刑名,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严关防门禁,催督光禄寺供应等事。

掌印太监为二十四各衙门负责人,是各衙门最高宦官,其中尤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品秩最尊。司礼监掌印太监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

秉笔太监为司礼监所独设,无定员,由最有权势的太监充任,因需参与批红,故多为识字的太监(魏忠贤就是文盲)。秉笔太监掌奏章文书,照阁票批朱(明代皇帝对章奏文书的批示,因通用硃笔,故称披红)。凡每日章奏,除皇帝亲自批阅数本外,按例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众太监用朱笔楷书分批,再由内阁拟诏谕颁发。秉笔太监中最受皇帝宠幸者往往兼提督东厂,权势最炽。故秉笔太监尊于掌印太监,为明朝第一位高权重的大宦官。

冯保(明神宗朝)、陈矩(明神宗朝)、崔文昇(明光宗朝)、王安(明光宗朝)、王体乾(明熹宗朝)、魏忠贤(明熹宗朝)、李凤翔(崇祯朝)等担任过司礼监秉笔太监。

王承恩(崇祯朝)、高时明(崇祯朝)等担任过司礼监掌印太监。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太监权势最受宠的王朝,也是太监权势最大的王朝,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组建内阁之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为了压制和监督文武百官,洪武年间设立了太监衙门,到了洪武末期,司礼监成为了二十四监之首。

司礼监是明朝内庭中二十四监中专门掌管太监的机构,下设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和提督太监,其中权势最大的当属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了,那么到底是谁权势更大呢?

明宣宗时期,为了压制内阁对于国家决策的权力,把国家大事决策权力分为了票拟和批红,票拟的意思是内阁大臣对于政事处理提出的意见,批红的意思是皇帝对于内阁大臣们的处理意见的批示,而到了明朝中后期,批红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司礼监太监手上了。

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般是代替皇帝用红笔对内阁大臣的处理意见进行批示,行使批示权,权力可谓是极大,如魏忠贤就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但是秉笔太监虽然进行批示了,但是并不是生效,还需要掌印太监进行审核盖章,掌印太监如果认为批红可以,就盖上大印,如果认为不行,就可以打回去重新批示。如刘瑾就当上了正德年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当之无愧是司礼监第一号人物。

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有一个,如果兼任了东厂厂公,那更是集政事和批示于于一体,权势滔天。秉笔太监可以有两个或四个,从我们日常常识中也可以知道,正职一般一个,副职才有多个,所以可以看出掌印太监权势更大。

明朝的太监如王岳,刘瑾,冯保,魏忠贤等都是出自于司礼监,都做到了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他们的权势之所以压制文武百官是因为文武百官的奏折全部要经过司礼监审批,如果有人告他们,他们怎么可能进行批示,所以也就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称号。


明朝司礼监是十二监之首,下设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司礼监的崛起,源自于明朝特有的票拟和批红制度,所谓秉笔太监主要负责代替皇帝行使批红,而掌印太监则负责“批红”后的审核盖印。从权力来讲,掌印太监的权利要大于秉笔太监。

司礼监太监的崛起,源于明朝特有的票拟和批红制度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将中书省职权归于六部,六部则直接向皇帝负责。如此虽然皇权得到高度集中,但皇帝的工作量却骤然加大,为了应对繁杂的政务,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内阁制度下,皇帝牢牢掌握着决策权,内阁则拥有议政权,六部则掌握着行政权。凡是朝廷的重要事务,均先由内阁拟定几条意见,以笔墨写于票签上,然后呈送皇帝批准,这个过程便被称为票拟。皇帝则只需根据内阁提供的意见,进行最终的决策便可,如此便大大降低的皇帝的工作量,而最后拍板的仍然是皇帝的“朱批”。

明太祖朱元璋在汲取了前朝教训之后,为了防止宦官干政,曾下令不许宦官识字。然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他为了使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并成为皇帝和内阁之间交流的桥梁,于宣德元年(1426年)在宫内设立“内书堂”,教授小太监入堂读书接受教育。

这一改变,使得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学有所成,甚至能够达到学识通晓古今,拟旨援笔立就。后来,朱瞻基又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协助自己处理公务,其中秉笔太监负责代替皇帝行“批红”之权,而掌印太监则负责最终的审核盖印。

从司礼监职权来讲,掌印太监的权力要大于秉笔太监

司礼监始设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最初的职权是掌管宫廷礼仪,之后又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对宦官机构进行调整,司礼监的职权又变为了掌管婚丧祭礼仪、赏赐笔墨书画、督导光禄司供应皇宫筵宴等事务。票拟、批红制度出现之后,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应运而生。

虽然票拟、批红制度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但事实证明批阅大量奏章是一个人难以办到的,尤其是长此以往,对皇帝来说乃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从明中期开始,皇帝便经常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交给宦官来代批,而经过内书堂训练的宦官也就此开始成为皇帝重要的帮手,这使得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获得了一定决策权,开始迅速崛起。

从本职工作来讲,司礼监秉笔太监主要负责代替皇帝批红,而司礼监掌印太监则负责最后的审核盖章,如果认为秉笔太监的意见不对,掌印太监还有权将奏折打回去重批。由此可见,掌印太监对秉笔太监其实有一定限制。

此外,随着司礼监权力的扩大,他们逐渐将宦官各衙门的权力全部集中在了自己手中,凡镇守太监的吊牌,同三法司录囚,提督京营、东厂、西厂等大权皆归属司礼太监。而在组织形式上,司礼监已形成为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的官僚机构。

正如《明史》所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掌东厂,权如总宪。秉笔、随堂视众辅。各设私臣掌家、掌班、司房等员。提督西厂,不常设,惟汪直、谷大用置之。刘瑾又设西内厂。寻俱罢革。提督京营,提督太监,坐营太监,监枪、掌司、佥书俱无定员。”

从实际权力来讲,司礼监已经相当于在内廷形成了一个以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为首的另外一个内阁,其中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而秉笔太监可权视次辅。

至于明朝历史上都有哪些太监担任过这两个职位,实在无从统计,查了下《国朝献征录》,大约有以下这些人:覃昌、王振、曹吉祥、麦福、刘瑾、张永、黄锦、张宏、萧敬、冯宝、魏忠贤、王承恩等人。


秉笔太监负责代替皇帝“批红”,掌印太监职掌皇帝玉玺,当然掌印太监是老大了:“掌印秩尊视元辅,掌东厂权重,其次秉笔,其次随堂,如众辅焉。”当过秉笔太监的有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掌印太监有明英宗时期的王振,明宪宗时期的汪直、怀恩,明世宗时期的陈矩等,明神宗时期的冯保。

司礼监是干什么的?

我们看到的影视剧,司礼监的太监都那么牛,有的被称为“立皇帝”,有的称“九千岁”,其实,最早司礼监就是二十四监之一,一个“掌礼仪”的普通办事机构,太监们就相当于勤杂工,也没有秉笔太监、掌印太监之说。

那时候朱元璋对太监们管理很严,认为他们都是阴险小人,不许干政,甚至都不允许他们读书识字。但是后世子孙显然没他那个政治热情,更没他那个能力,政务根本处理不过来,需要有信得过的太监协助。从成祖朱棣开始,太监们就逐渐走进政治生活,甚至从小就有老师专门教授文化。

司礼监的职责,随着这个变化,地位越来越重。明英宗即位时才八岁,只能由太皇太后张氏秉政,张氏又没法和内阁议事,就是就令内阁,在奏章中列出处理意见,由皇帝做选择题,即所谓的票拟。这样一来,皇帝只需要选择“照准”还是“不准”就行,这就是所谓的“批红”,批红就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

从此,后宫二十四监、四司八局的大权,都逐步归集到司礼监,慢慢形成了以掌印太监为首,秉笔太监为辅的“第二内阁”,掌印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内相”。到了明武宗时期,“遂专掌机密,凡进御章奏及降敕批疏,无有不经其出纳者”。

司礼监为何能突破朱元璋的戒律,进而变身帝国最有势力的群体呢?一是环境使然,太监成天与皇帝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皇帝幼时的保姆,感情深厚,信任度远超别人;二是太监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能力帮助皇帝分担工作中的重负;三是出于掣肘内阁的政治需要,司礼监成为对抗内阁的第二股势力,相互制衡。

秉笔太监的职责和地位如何?

秉笔太监有批红特权,也就是代替皇帝在奏疏上批复意见,当然批复时,用皇帝才能用的朱笔,所以叫“批红”。看起来秉笔太监似乎是最牛叉的,其实不是。

正常情况下,奏疏已经由内阁草拟了处理意见,批复的时候只需要批复准与不准即可,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成分,只能按皇帝的意见批复。所以,秉笔太监其实就是个书写机器。

如果秉笔太监仅仅是书写机器,何来位高权重?原因就在于,秉笔太监除了批红外,有时候还要负责草拟圣旨,向外臣传达皇帝的口谕等等。这个学问就大了,皇帝的意思能不能表到位?表达过程中有没有“携私夹带”,全看秉笔太监的本事了,口谕更是如此。

当年刘瑾把持朝政,靠的就是一支笔,在皇帝和大臣之间,怎么说全凭他一支笔,玩弄皇帝和朝臣们的本领,不是一般的高,连掌印太监张永都不得不服。

掌印太监的职责和地位如何?

字面上看,掌印太监就是盖章机器。玉玺代表皇权,掌印太监有审核权,你可以欺骗任何一个人,却欺骗不了掌印太监,他才是最终的把关人。

而且掌印太监提督东厂,为内监之首,后宫的一应大小事务,皆决于掌印太监,所以,掌印太监才是太监中的老大。

不过,在人治社会,凡事都有特例,复杂的政治斗争,随时可以改变一些惯例,比如魏忠贤虽然是秉笔太监,但权势却比掌印太监王体乾大。

说起来好笑,魏忠贤这个秉笔太监秉不了笔,他不识字,“忠贤不识字,体乾与永贞等为之谋主,遇票红文书及改票,动请御笔,体乾独奏,忠贤默然也。”

王体乾执笔盖章一人包办,只要魏忠贤批准即可,掌印太监成了秉笔太监的打工仔!

为何是这么个结构,因为王体乾资格比魏忠贤老,起点比魏忠贤高,但是王体乾懂事,早早投靠了魏忠贤,凡事以魏忠贤马首是瞻。既然如此,魏忠贤也就犯不着非得干掉王体乾。

黑白分明的太监群体

我们看到的明朝太监,都是坏得头顶冒疮脚底流脓的家伙,其实有点妖化了这个群体。客观地讲,除了身份上的特殊之处,他们也是一个人,也有常人一般的思想。这个群体有奸也有忠,有恶也有善。

比如陪伴崇祯皇帝走到生命尽头的王承恩,耿直尽忠的怀恩,廉洁自守的陈矩,还有那个名垂青史的郑和,他们都是明朝太监中的佼佼者,值得后人尊敬和敬仰的人,他们不比任何一名士大夫做得差,无论能力还是品行。

我们之所以只看到太监们的黑,看不到他们的白,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这个群体的有色眼镜。太监这个群体比较低贱,要么出身贫寒的平民,要么是罪犯家属,都是一些文人士大夫看不起的群体。

阉割之人,在文人士大夫眼中就不算人,这个有色眼镜,从太监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古时候有腐刑,受刑的叫刑余之人,万人鄙视。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跟他受刑后极度的悲愤心境有关,他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就是表明,为了这部《史记》,我选择了最屈辱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司礼监之所以走上权力的顶峰,其实是大明政治生活的走向,与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相切合,被皇权选中,作为可信赖的群体,用以掣肘内阁的工具而已。


司礼监(官署名)——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物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明朝初年太监识字是被禁止的,后来明宣宗设置了太监学堂鼓励太监识字,于是皇帝口述命令,由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再交内阁撰拟诏谕并由六部校对颁发,其实是为了让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自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司礼监遂专掌机密,批阅章奏——实权在内阁首辅之上。

司礼监是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宫内负责皇帝及其家族私人生活的官宦机构)中最重要,其在明代历史上因为可以替皇帝誊写*朱批*而出尽风头。

你提出的执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谁的权力大,这些太监宦官互相勾结为了挣宠又

互相倾扎,如果遇到的是昏庸无能的皇帝,为了国库的金银财宝他们又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原始地址:/rebang/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