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终身成长》这本书?

《终身成长》这本书用了大量案例展现了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差异,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成长型思维者的思维要点:人的智力是可以改变的。基于这个观点,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面对挫折、成功、努力、批评等时将会持更积极的态度,从而取得更高的个人成就。这种观点对于父母、老师、教练、学习者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能更好的激发人的学习潜力。

当我们面对困难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时,也可以看看这本书时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用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导致困境。


1

《芳华》中刘峰是一个善良的、有雷锋特质的山东汉子。他心灵手巧、乐于助人、任劳任怨,尽情的享受着助人的快乐,将此当做人生一大乐事。入党、当标兵、巡回演讲、拿各种奖品……善良也为他带来了种种实惠与优待。

可是一场爱情的萌动几乎要了刘峰的命,也剥夺了了他曾拥有的一切优待。世界的残忍背叛让这个朴实的汉子看清了世事看透了人心,就此寒了心也死了心。青春在最该萌动的时候却结了冰。

从此生命中给爱情留下的只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忧伤的黑洞。死了心的他在战争中负伤,一心求死,却死里逃生成了一个残废的退伍军人。从此在生活的洪流中奋力拼搏,撞的头破血流,却毫无建树。生活始终陷在困顿之中。最终他身患绝症,在窘迫中去世。

在我看来,刘峰的问题出在精神上。一次挫折打击让他的精神垮了下来,从此一蹶不振。他的生活再也没有阳光与鲜花,他的天空失去了星光,他的世界从此是悲伤的深渊,永远乌云压顶。他已失去了爱的能力,站起来的勇气。

2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爱迪生一生共有数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从小就因为求知欲过于旺盛,问题太多让老师厌烦;回到家热衷于做各种小实验的他也发麻烦不断;在火车上卖报引起火灾被管理员打聋了右耳……但他从未放弃求知,如饥似渴的阅读、兴致勃勃的进行各种实验。正是这样的执着造就了他的成功。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时,为了使性能更好些,试验了9000多次都毫无结果。朋友惋惜地对他说:“作了那么多实验都毫无结果,你不觉得后悔吗?”“为什么后悔,我不是已经得到几千种物质不能用的结果了吗?”最后,他终于制成了碱性电池。

爱迪生一生是发明创造的一生。只是在美国所获得的发明专利,就有1099件,加上新型专利和商标的注册便有1500件,另外再加上其他34个国家所获得的专利,其数目高达3000件以上。真正无愧于“发明大王”的称号。

3

一个小说里的人物,一个现实中的伟大发明家。他们的故事昭示了一个真理——不同的思维模式创造不同的世界与生活。

美国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者卡罗尔.德韦克在对成功进行数十年的研究后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在《终身成长》中,她将人类的思维方式归纳为固定型思维方式和成长型思维方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下人们会认为人的才能(智慧)是一成不变的。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们会认为人的能力或智慧是天生的,是上天赐予的。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天赋异禀,急于一遍遍的证明自己的能力,急于成功。他们认为努力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因为如果需要努力就代表他不够聪明;他们对挑战毫无兴趣,因为如果完不成挑战则意味着他是无能的;他们认为自己是特别的、高人一等的,所以也更应该拥有特权。

固定型思维人群不善于从失败从吸取教训,而将失败与挫折当做致命的打击。一次挫折足可以让他从此一蹶不振,永世不得翻身。永远活在失败的阴影中,自怨自艾。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人们把发生的事情当做一个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可悲、不顺心,也最容易产生逃避、自暴自弃、乱发脾气、抑郁等负面情绪。

《芳华》中的刘峰就拥有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一次爱情带来的挫折毁了他一生。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成长型思维模式下人们认为人的才能(智慧)是可以发展的。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们认为人的能力(智慧)是可以通过学习与训练等努力来培养和提高的的。他们乐于并寻求挑战,在挑战中成长;他们能够很准确的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快速成长;他们认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努力达到成功;

他们相信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合资质兴趣或者心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他们在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时,依然可以茁壮成长。可以这么说,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为成长型思维的人们提供了成长的养料。

爱迪生便拥有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9000多次蓄电池的失败实验和那句“我不是已经得到几千种物质不能用的结果了吗”就是最好的证明。

两种思维模式下结局迥异的人生是否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呢?也许,成长思维下的人们不一定都会成为如爱迪生般伟大的科学家,但至少我么可以重新定义成功。

在成长型下,人们认为每一次从失败与挫折中获得的成长都是成功。而自身没有成长,没有达到想达到的目标或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是失败。成长型思维的人们总是拥有强烈的学习热情,持续不断的努力,投入学习与工作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讽刺的是,“顶峰是很多固定思维模式者渴望达到的地方。却是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工作激情带来的副产品。”

所以,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断论:“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4.

既然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下竟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拥有怎样的思维模式?如果判定自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拥有者,要怎样做才能改变呢?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这本《终身成长》的原因——它既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固定型思维,什么是成长型思维,还告诉了我们如何改变思维方式。

其实,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很明白,成长型思维模式明显较之固定型思维模式更有优势。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模式的人们更容易快乐、且更接近成功,并有更大的人生格局。那么,如何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为我们定制了“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接受

想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首先要接受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改变的前提是接纳。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拥抱它,才有可能心平气和的去改变、改善。

观察

在处理事情时,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关注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或比较倾向于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在面对挑战时?还是在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亦或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之,是在承受压力时。关注这些时候。

命名

根据固定型思维模式出现的时机、事件、情绪,为它们起一个名字。可以是生活中你的损友、电视剧中的角色、小说中的人物的名字。了解这个名字下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属性,是嫉妒、沮丧、拖延,还是自我怀疑、自暴自弃、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我们在它出现时与它进行斗争。

教育

当被命名的固定型思维来临时,我们要试着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与它沟通,了解它的真实目的,在理解和缓冲的原则下说服它做出让步或同意你的建议。

读到这一部分,突然有一种感觉。改变思维模式的过程像极了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将孩子放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立场上,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为前提与之沟通,再试着提出一些客观性的引导性的建议让孩子参考,最终使其接受建议或做出让步。其实,在书的第七章,作者专门阐述了作为家长、老师如何在教育中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

每个人都逃不开成长这个话题。马里奥.普佐说:“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我们不期望伟大,只期望有一个终身成长的美好人生。


如果把《终身成长》这本书往薄里读就八个字:拥抱变化,终身学习。

变化分二种,是自我的变化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当外部环境跟你所熟悉应对思路发生落差,不要逃避,要善于面对;怎样面对?要有成长型思维,敢于冲破固有模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学习的心态,从而改变自己,促使自己成长。

这本书里提出了二种重要的思维模式,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讲了一堆大道理也不外乎是说这八个字:拥抱变化,终身学习。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真言也。唯一难冲破的那堵墙就是思维的墙。我们常听到一个词:老顽固。顽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加个“老”字?老年人常常害怕改变,不接受变化,他们的年岁很难再有学习的精力和能力,更没有了拥抱变化,终身学习的想法,就只能守着过往过余生了。

三国吕蒙,年少勇猛有之学识不足,孙权曾劝学吕蒙,吕蒙就秒懂了这八个字。多年后鲁肃与其对谈,不禁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自然不惭: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这个故事里,吕蒙就有成长型思维,而鲁肃就有刻板印象,老眼光看人,岂不知吕蒙早就成长为一个饱学将才。

我们在生活中的角色也在改变,从儿子女儿变成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乃至更多的角色,总不可能以一种姿态面对所有人,要试着学着去担负每个角色应该的责任和义务。正如《银河补习班》传递的情感一样:学习做个好爸爸,学习做个好儿子。

这本书不仅在工作事业中给人指导,对于生活的帮助也是绝佳的。


我认为很多人低估了《终身成长》这本书。可能因为全书都是围绕着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有人觉得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翻来覆去讲得就一句话。

然而,你认为你知道这两种思维模式,你认为自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但是很可能未必是这样的。我刚开始觉得自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

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两种思维模式:在努力工作方面,你可能持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在学习写作方面,你可能又持有固定型思维模式。

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像《这样写出好故事》的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他一开始不相信写作能力是可以学的,但是在出版了20本小说后,他相信,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学会写作,并开始教人写作。

《终身成长》这本书对于我的作用,就是当脑子中出现了“我做不到”的想法时,我能提醒自己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当因为遇到困难想退缩,想走别的路的时候,我能提醒自己,应该思考怎么才能把眼前的问题解决掉,怎么能把这件事干成,而不是逃避。

总之,我个人认为《终身成长》是本好书,尤其是在你状态不好的时候,能帮助你换一个思维看问题,避免钻牛角尖和过于沮丧。


总结来说,《终身成长》讲了两种思维和一个观点,即

两种思维: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一个观点:借助成长型思维,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可以改变的

来源:MindMaster导图社区

一键体验MindMaster导图社区

mm.edrawsoft.cn/community/show/1

固定型思维

抱持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才能是一成不变的,或者某些能力是很难以通过努力获得的。这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教育上(看看自己中了或者中过几条)

1)喜欢做简单的项目,刻意避开困难的项目,或有挑战的项目,担心自己不够聪明2)为了得到良好的成绩而作弊或者谎报成绩3)学习方法固定,死记硬背4)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学不好数理化学科,对女性能轻松掌握编程感到反感

竞技体育上(看看自己中了或者中过几条)

1)人们更认可运动员的天赋,而忽视运动员所付出的艰苦努力2)不允许队员出错,遇到出错,教练经常用不尊重的方式(如飚脏话、恐吓、贬低)激励队员3)习惯躺在胜利的温床,认为可以一直赢下去

商业上(看看自己中了或者中过几条)

1)领导:喜欢下属或同事给予赞赏(拍马屁),不喜欢被别人质疑2)领导:打压或屏蔽在某些具有建设性意见的员工,不允许有别的员工比他有才能3)CEO:不愿意在投资者和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4)普通员工:虽然工作努力,但是更愿意接受不用努力就能升职加薪

交际上(看看自己中了或者中过几条)

1)认为最理想的爱情是即刻的、完美的、永恒的和谐相处。强调命中注定,真命天子2)认为如果需要为爱情努力,说明它注定不属于你3)对两性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去面对和解决4)喜欢与那些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为伍5)不愿意接触社交技巧比自己强的人

固定型思维的存在,会限制人的成就,让人们头脑充满干扰信息,让人不屑于努力,毁掉学习策略,也会让他人变成审判者而非同伴。同时容易受刻板印象所害,被刻板印象禁锢思想,影响能力发挥。

成长型思维

抱持成长性思维的人,相信很多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

教育上

1)对成绩好的坏的学生都能一视同仁2)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3)拥有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改进创新和调整

竞技体育上

1)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女人:威尔玛·鲁道夫从早产儿小腿瘫痪(小儿麻痹症),经过物理治疗到跑的最快2)面对教练的训诫,选择性的接受聆听不足之处,对恶言左耳进右耳出

商业上

1)员工:不断学习,努力胜任工作2)领导:不会刻意贬低他人显示自己的强大3)领导:积极与一线员工沟通,听取员工的想法并一起探讨企业的发展

交际上

1)相信健康长久的两性关系需要双方的努力,需要双方彼此不可避免的差异进行磨合2)伴侣之间都在帮助彼此做他们想做的事,成为彼此想成为的人,为各自的目标相互鼓励加油

成长型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偏见的本质只是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能让他们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对抗偏见;不会让人充满局限性思维,归属感薄弱,也不会担心其他人定义自己。

如何建立并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第一步:认清并接受几个事实

1、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基因存在差异,个人在某些方面的具有天赋,但某些技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以及练习获得。

2、思维模式是天性的一部分,但不是固定的,可以改变。

3、思维模式对事不对人,做某些领域的事带有怎样的思维模式。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做事,事情的发展以及结果会有显现。

4、人会同时具有两种思维模式。面对不同的事物或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5、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成功,某些人不需要努力也能成功。

6、两种思维模式没有绝对的对错,重点是你如何选择。可以选择固定型思维模式,但要要考虑缺点(比如选择职业);成长型思维模不会强迫追求某件事,更加关注能力或技能的拓展。

7、改变思维模式并不意味改变自身的所有一切。

8、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一定会变得出色,但是会成就意想不到的事情,兴趣爱好作为导向更会表现出色。

第二步: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如何激发的

第三步:给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命名

把固定型思维模式具象化,比如我的第二人格:狗子。

第四步:教育你的第二人格

接纳您的第二人格,让他与你一起踏上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你的第二人格(固定型思维模式)本来就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才存在的。

第五步:学习与帮助学习

1)设立成长型目标2)归纳总结自己的两种思维模式的表现3)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4)计划实施,融入生活

最后,附上全书思维导图↓↓↓,作品来源:MindMaster导图社区创作者@VALUE-GYB

mm.edrawsoft.cn/tplate/83492

这份导图还整理了本书提到的书籍,以及@VALUE-GYB个人推荐的相关书籍,希望对大家延伸阅读有帮助~


原始地址:/faxian/3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