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不缺故事内容,缺的的精良用心的制作


动漫,它有四个因素来判断你的作品是不是优秀第一个是剧情,它能直接反应你这部作品的三观和你的看法,剧情新颖的作品会受到许多老漫迷的追捧,因为他们习惯了老套的剧情,作为中国动漫,在剧情方面的题材是非常多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或者上古的妖魔神话,每一个如果用心做都会打好头牌。

第二个就是制作方式,现在国漫的制作方式都是用电脑模型来制作,而日漫很多还是手绘,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脑模型有一种科技感,而手绘动漫更能牵引观众的眼球,对于中国的动漫未来,还是推荐用手绘来制作动漫

第三个就是配乐,本人不但是一位漫迷,也是一位非常喜欢日本音乐的少年,相信大部分听日本音乐的人会发现,日本好的歌曲很多都是某部动漫的主题曲、插曲和片尾曲,那些好的动漫作品为什么能博得观众的认可,是因为在剧情发展的需要处能插入适合且能带领人们进入作者想把你带入的境界的音乐,使得这个作品达到高潮,让观众难以忘记。

最后一个就是声优,说到这个确实惭愧,中国大陆至今没有专门的声优培训机构,他们是配音演员,很多都是一个演员配着一堆作品,这就回让观众看不下去这个作品,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这是我认为的四个因素,希望国漫能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慢慢尝试,做的更好


前有大圣归来后有哪吒的热播,说明中国动漫不是缺少人才,只要继续以中国文化为骨,一定能走出国漫的未来


动画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潜力还是相当大的。新颖的层出不穷的技术也被应用于这个年轻的行业中。当今世界的大众对影视作品的大量需求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生机(例如我们看的很多电影都需要CG技术来制作特效,动画片的话就不用说了)所以说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现在的动画片也好电影也好,都越做越好看了呢,从各方面来讲。


世界各国尤其是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英国的动漫业已成为该国第一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四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漫产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仅次于旅游占第二位,动漫及相关产业的经济规模要大于汽车、房地产、钢铁等传统产业。韩国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动漫产业也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从全球及主要国家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产值已达到2228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今天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各国动漫发展趋势。

美国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之一,据统计,美国非营利性文化艺术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拉动的经济效益为369亿美元,提供130万个就业机会。文化艺术表演、艺术博物馆、影视、图书、音乐唱片等行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做大幅度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目前,随着动画制作与电脑科技的结合,利用3D影像软件增加了华丽炫目的画面效果。此外,电脑动画制作还应用于真人的电影拍摄当中,成为电影工业中重要的一环,在整个电影市场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动画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领先是全方位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动画产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实现了美式动画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而美国动画的这种良性发展,包含了几个关键性的转变。首先新技术完成了从2D动画到3D动画(平面到立体)的升级换代,然后是越来越多的表现出真人动画这种新口味新趋势,在未来美国动画的商业之路上,激烈的竞争必将呈现给大家更多优秀动画。

日本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就认为,日本正处于自明治维新以来又一次伟大历史转折中,其结果是在日本出现了动漫、娱乐等一串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

近年来,世界也越来越关注日本文化产业的崛起。《时代》杂志曾刊登一篇封面文章认为,日本正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当世界其他经济体将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通讯产业的时候,日本却将其应用于制造新文化产品,这种旁溢斜出的趋势得到了日本社会上下的赞同和追捧,青木昌彦认为,日本正在借助新文化产业的兴起尝试一种渐进式的经济转型。

韩国

文化立国战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文化大国、知识经济强国。韩国政府主要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立法立规,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二是确保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供给,通过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等保证了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以中国、日本为重点,把海外市场作为利润增长点。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加大对影像、动漫、音乐等重点文化领域的奖励力度。

韩国作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动画产业大国,漫画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在国内,漫画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日趋得到认可,美术馆展示和学校教材采用增多。漫画与动画、游戏、电影、电视、广告和卡通产业结合,而衍生出新的产业和产品,其经济价值更受青睐。多年来,韩国培养了一支不错的漫画及漫画片创作、制作和营销队伍,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经验和市场营销也日臻成熟。因此,随着数字技术持续发展及新的媒体手段的不断普及,只要企业努力和政府支持,韩国的漫画产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与此同时,韩国的文化市场也不得不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将从2006年起向日本全面开放以往曾限制的影院用动画片市场。这也将给韩国带来不小的冲击。为实现在今后数年内把韩国发展成漫画产业大国的目标,2003年韩国文化观光部制定了“漫画产业发展中长期计划(2003—2007年)”。该计划提出了至2007年的漫画产业发展计划,其具体指标是:到2007年漫画制作规模达到5000亿韩元,消费市场达1兆韩元,使国产漫画市场占有率提高到70%,销售市场与借阅市场各占40%和60%,出口占10%。同时,要实现以创作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幅提高民间自身的产业发展能力,扩充高品质动画创作队伍。为此,将从实现创作、制作系统先进化、扩大内销市场、增加对外出口及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强化与相关产业间的联系和改革相关制度等5方面入手,加大调整和改革力度,推动漫画产业不断发展。

中国

1、关于人才。有业内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像能力,有时甚者需要的是极富夸张的想像,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据了解,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意研发人才、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因此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有技术、有思想的动漫人成了当务之急。

2、关于剧本。业内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如今我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植原创漫画的力度还很不够。漫画可以延伸出动画,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目前几乎“无漫可动”。原创漫画是动画和游戏的基础和本源,没有欣欣向荣的漫画难以改变当前后劲乏力的状态。我国动漫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一些适合时代发展和符合日益长大的孩子们口味的优秀剧本。

3、关于运营。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后,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专业的运营操作。曾专程前往日本考察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说,国际惯例显示,动漫产业并不靠出售的播出版权赚钱。他说: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影视播出的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放和生产。就以日本动漫产业为例,日本动漫的大量附属品———动漫周边产品,丝毫不逊色于日本的动漫产品,只要有一部动漫热播,市场上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优质的动漫周边产品,关于动漫主人公的玩偶、服饰、挂件、文具„„一切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而目前我国的动漫周边产品,依然只停留在以毛绒玩具为主,在大量盗版横行的阶段,并没有将动漫周边产品发展为产业。而将动漫周边产品产业化,成为我国动漫产业的重要走向。

未来或许是美好的,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以及中国目前强劲的发展势头,都让大家对中国动漫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往往现实是残酷的,今日的中国动漫俨然是个充满了希望、失望、口水、抱怨的杂烩缸。《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成功为中国剧场动画的发展也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动画电影或许也是中国动漫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国产动画长远的路还是水墨,自己的就是国际的。


原始地址:/zhishi/3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