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体育老师说,你们连乒乓球都打不好,做什么事情能成功?

老师就是那么一说,不要太在意。老师鼓励的话你为什么不听呢,说你优秀的时候你怎么看待?老师不是神,难免说话会有不当的地方,没必要深究。再者都是大学生了,成人了,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别人说你行你就行吗?别人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了?是为了别人说什么而活?活在别人的声音里,多么不值得。别人怎么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认为?认为你自己行,想行,就努力的做出来。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认为,你想不想成功。想就行动起来。时间纠结在这鸡毛蒜皮的事上,那就是啥也干不成。


对于老师这样说自己,自己要表示反省老师这样说其实是想激励我们做事要做好,并不是只要你没有把乒乓球打好学好以后就没有成就,在大学体育生更是要注重自身体育基本功的扎实,多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对自己以后当老师或者不都会有所帮助的。从一些看似小事做起,做好它将来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你!


你好,我是孙老师。我来聊聊我个人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我的回答较长,请耐心读完。

大学体育老师说,你们连乒乓球都打不好,做什么事情能成功?

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此句话的不妥之处

对于这句话,其实我们都能理解体育老师的良好初衷,但是我认为这位老师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有改进的空间。这句话是从体育老师口中说出,又是关于体育运动的评论,并且试图从体育运动的成就高低上升到个人发展做事情上,我认为有些不妥。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显然老师的运动能力与水平是在学生之上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智能”被科学家大体分为八类,具体如下: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打乒乓球”显然是属于“运动智能”中的一种。而运动智能的高低是因人而异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很多高水平运动员,其实都是天赋异于我们常人的。

而作为大学生(非体育相关专业),显然“运动智能”并非在大学期间主要考察的能力,甚至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也仅仅是针对人的多元智能中的“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自然智能”等方面的训练和考察。例如无尽的练习题、小升初、中高考乃至考研,包括很多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都主要考察以上几类智能,对于“运动智能”很少涉及。

所以造成我们现在看到,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运动能力,普遍达不到家长、社会、老师的预期。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课会作为各学龄段都要开设为必修课的原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勤于锻炼是好事,这点毋庸置疑。

回到本题的语境中,这位体育老师其实是用“运动智能”的水平高低来得出“人生做事是否能成功”的结果。而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看出,其实“做事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运动智能”,甚至仅仅以各类考试而言,“运动智能”几乎对考试结果不造成决定性影响。

所以孙老师认为,这句话的不妥之处在于,这位体育老师的逻辑,是用自己擅长的智能类型对其他的智能类型进行评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值得探讨,并且直接将此事与“成功”挂钩,也并不可取。

二、体育老师这句话,其实是在使用“负向激励”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相信各位都能感受到,这位体育老师尽管出言或有不妥,但是其出发点依旧是好的。

体育运动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这一点是教育学界的共识。这位体育老师是想用激励学生锻炼的方式,培养学生越挫越勇,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完全是好事。

只不过这位老师使用了“负向激励”的方式来表达,所以可能会使学生有些反感。

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在职场甚至生活中,“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都是特别常见的行为。例如:

父母对孩子说,这回考好了领着去旅游;考的不好没收玩具;

老师对学生说,考得好在全校面前表扬;作业写的不好罚写10遍;

领导学员工说,工作认真涨工资;绩效没完成扣年终奖。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而这位体育老师便是用了“负向激励”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毕竟大多数人也不是专业运动员,乒乓球不必打得很好。但能够失败和错误中获得成长,这便是普通人运动的意义。

或许体育老师可以想想那句俗语:“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正向负向激励相结合,也许学生作为被激励者,更容易被接受。

三、结语:共情能力很重要,讲故事会比讲道理更深入人心。

“锻炼有益于健康,克服困难使人成长”,这样的话即使是大学生也是从小到大听了无数遍了,因此再单一地利用批评的方式令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听众已经有了“免疫”,当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学生的想法很可能是老师“站着说话不腰疼”,“打好乒乓球跟做事成功没什么联系”。这证明体育老师在价值观的传递过程中,“共情”这一点处理的并不够好。我们可以观察优秀的演讲家或者教育家甚至企业家,他们在讲话过程中,常常是用讲故事来讲道理,而不是单纯空洞地输出的价值观。

原理也比较简单,说话者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尽力达到“共情”,让听众认为“这是自己人说的话”,才能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能量衰减”,令说话者的行为意识、价值观、教育理念更好地被听众接受。至于具体做法,则有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介绍,篇幅所限孙老师就不过多引申了。

孙老师并不是要批评或指责这件事中的老师或学生,仅仅是通过此事此话,来聊聊背后的教育心理学常见的小问题。

希望通过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我的同行——老师们,或者学生家长来采取更适宜的方法表达自身的意识与价值观;

同时也希望各位受教育者——学生们,能够理解一些“过来人”的行为方式背后的逻辑。

双方互相理解,教育传递过程才能更高效。

看到这里,点个赞呗?欢迎留言交流。


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件寻常小事都不能做好,说明自己的做事态度有问题。我们常说,态度决定成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师的话也有一定道理。打乒乓球,也只是你人生中需要迈过的一个小关口而已,如果认真练,一般水平还是可以达到的。这也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当然,我们要看到另一个方面。老师这么说,肯定不是嘲笑你的无能,未来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好;而是激励你养成一个逆难而上的勇气和拼搏精神,这样既能顺利完成体育课的学习,又能为以后的打拼奠定基础。

同时,作为我们个人来说,既然已经成年,就要学会承受生活可能给我们的各种嘲讽和打击,学会面对各种困难;只有这样,以后的人生之路,才能一帆风顺。所以,与其琢磨历史的话是否对,倒不如自己拿起球拍拼命练球。

请记住一点,嘴长在别人脸上,怎么说是人家的事,但怎么做决定在自己。我们一定要事事争第一的竞争意识和态度。

加油,小伙子!


原始地址:/yule/1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