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获取行动!

一个不会读书的人,行动力自然是很差的,当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有行动力,因为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父母或者老师,为了获得他们的赞赏。

中国的父母,学校的老师也正在这样摧毁年轻一代,因为,100%的家长、老师告诉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只有书读得好,将来你才有能力在社会竞争,只有书读得好,你才能出人头地,甚至龙应台也说过,读书的意义是更多的选择,我想这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欢迎交流!


;可@说文写作.@何红雨%-@何红雨M4


谢谢邀请,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

1,培养并养成正确的三观;

2,培养并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3,具有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和掌握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是在塑造一个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时代特点的人。

从一出生开始,通过动作声音的提示,告诉婴儿应该怎么做,有什么反应;到慢慢接受知识,能够读书写字,有逻辑运算判断能力,都是在塑造一个能够在当时社会环境生存的单元。

传统教育充分发挥了其社会政治功能,当个文人就是为了功名利禄。有力的保证了政治集团的绝对特权,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现代教育则更注重生产、经济功能,这更符合当前的时代特征:生产力!教育正在为提高生产力塑造了无数个单元,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

所以说不管是传承文化,提升个人修养水平,提高罗辑思维能力,发展科技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直接成果。其根本,则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当时的时代,塑造时代单元,推动时代发展。而每个时代,恰恰又带有很强的特征。

因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在创造时代单元,产生时代特征!


教育的本质从从字面上讲分教化和育人两个层面。教为手段,育为目的。

教育的手段分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

教育的结果分正面教育和负面教育。


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为教育指明了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现在主张进行素质教育,而更多的人把素质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品德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应等同于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教育,否则,素质教育就有失偏颇。


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的多重审视

(1)内涵:所谓教育本质,就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征。

(2)关于教育本质的四种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多重属性说。

(3)关于教育本质的第五种观点“意识替代说”:唐震认为,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许可以概括为: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关于我们的对象及对象关系的知识,教给新的个体以应付对象的方式方法。它以一种意识改变另一种意识,以意识之间的碰撞、磨合、渗透及变革为目的,是一种意识覆盖以至消除另一种意识的、令个体可能产生痛苦的过程。由于任何两个个体所面临的对象均有不同,从不同对象中得来的意识之间就具有差异性或冲突性,文化教育活动的受体也就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了减弱受体的排斥心理,一是让教育活动主要在长幼之间进行。年长者(或者先得知识者)一般居于教育者地位,年幼者(或者后得知识者)知识匮乏,像个白板,因而是被教育者。

二是通过功利等方式加以诱导。比如古代有“学而优则仕”,今天有“知识就是财富”等教育目标的召唤,使得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地开展下去。

关于意识替代,作家三盅则说:我们强迫孩子用死记硬背替代想象与创造,于是我们易中天多,而陈景润少,甚至一万个易中天里挑不出一个陈景润。

教育文化教育通过改变个体的意识空间来改变个体的选择指向。人类通过文化教育增大了个体的意识空间,从而找到了教给个体选择对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径。人类的文化成果通过教育者附着在个体的意识当中,塑造了新的个体,为个体关于未来的指向提供了透视器和显微镜。

(4)人类的教育有社会性、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质区别。人类教育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第三,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关系。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告子上》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由此可见,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拥有的这些良好的品质其实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教育并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道理,只不过是将孩子那颗沉睡的善心唤醒而已。

所以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首先是信任。

充分地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努力唤醒、挖掘、发扬孩子的优良品质,让孩子在正面积极的环境中培养浩然正气!

其次,教育离不开赞扬和鼓励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家长不仅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还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死盯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要集中精力去发掘孩子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善端”,及时给予鼓励,精心养护,并适时因势利导,最终让孩子在积极、健康、正面的氛围中,将这些“善端”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一名富有正义、正气、正道的“君子”。

另外教育的本质是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反映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环境对他们造成的巨大影响。所以笔者一直信奉身教重于言教的观点,教育的本质不是你要教孩子做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无论是家长或是教师,都要高度自律,努力做一个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的人,才能使我们所教育的孩子积极向上,一身正气。


教育的本质是出来知识的传播外,更应该是思想品质教育,品质不好受学到的知识越多,干坏事的本领越大。毛主席时代最重视的就是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因此,那个时代的人有信仰,各行各业的人们为的是国家集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各种方法培训引导一个未成年人慢慢成为一个拥有一定谋生能力,知法懂法,品德高尚,能够很好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成年人的行为。

懂得了教育的本质,才能知道如何成为一位会教且会育的老师,我总结了几条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是明白何谓“尊重”。尊重不是单向的,一个好老师更应该知道如何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是明白何谓“引导”。引导不是管理,更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人,一个好老师应该去倾听学生真实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去靠近他,才能牵着他的手慢慢地回到正确的方向;

三是明白何谓“平等”。我坚信人人生而平等。老师也是从尿炕的小屁孩长来的,也曾经犯过各种各样的错误,也没少被爸妈揍,所以绝不要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我就是真理的模样,那样看起来更像是个笑话;

四是明白何谓“宽容”。宽容是包容学生的各种思想,不管是你认为对的还是错的,对的继续鼓励,错的也要弄清楚其思想产生的背景和逻辑,给他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地去引导他认识到自己思想的错误;

五是明白何谓“理解”。当学生说出他的苦恼、困难甚至是错误思想的时候,很多老师首先想的就是如何劝慰他、鼓励他、批评他、教育他。其实很多学生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句“我理解”,需要的只是你心灵上与他在一起的陪伴;

六是明白何谓“架子”。这个东西真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东西,很少人愿意承认自己有架子,但是很多人天天都在摆架子而不自知。老师总是容易被学生捧着、奉承着,更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很多老师苦恼于学生不愿意亲近自己,没法教育学生,却很少去想为什么学生不愿意亲近自己,很少去思考自己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是否有问题,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没有错误。

动机、态度、方式、方法,这四个词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关键词。没有正确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再高尚的动机都是空中楼阁,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老张一直认为,老师这份工作真是需要如履薄冰地去做,因为学生就如同幼嫩的苗,你的一件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个语气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各种影响。从一个个学生喊你一声老师开始,老师的身上便系上了太多的因果,一个不慎可能就会毁掉一个学生的未来,即便你成就了千万人,也依旧是个罪人。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一定要真诚、公平地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不敢有一丝怠慢、偏见、傲慢、轻蔑,因为我知道自己可能是他们行为的榜样,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绝不是戏言。

我喜欢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也喜欢让学生在我面前展现真实的一面,或者说是让他们敢于勇于在我面前展现出真实的一面。

我会告诉他们圣人也要吃喝拉撒,不要迷信权威更不要神话权威;

我会告诉他们认真学习、好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也同样重要;

我会告诉他们积极努力只会增加你成功的概率,但是不是你成功的保证;

我会告诉他们要恋爱就认真点,大学里的恋爱真能修成正果其实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会告诉他们该喝的酒一定要喝,但是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喝就不喝;

我会告诉他们功名利禄很重要,但是明白什么样的生活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人生不止,教育无涯。


是培养思维和思考的能力,让人在自然中由弱势群体活得更好,所以教育除了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毛主席说,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可惜现在教育只重视一样了,一代人没了品德,没有健康的身体能行吗?


教育的本质不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不是培养优秀的人才,而是通过鼓励、启发,让孩子扬长避短,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教育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激励孩子,让孩子处于最佳状态,找到最好的自己。

教育就是隐其恶,扬其善。当我们把孩子当作天使的时候,他展现给我们的就是天使。

每个孩子总有适合他的土壤。天性懦弱的孩子,不必让他勇敢;天性粗犷的孩子,不必让他细心;天性内向的孩子,不必让他能言善辩。

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那片土壤。是雄鹰就翱翔天际,是麻雀就安乐于丛林。


原始地址:/shijie/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