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说的对吗?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强调学习时的注意力和意志力。而注意力和意志力是学习习惯的好与坏最为重要的两项指标。

注意力集中的人,记忆力就强,也更容易在学习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学习也更有成效。在米哈里·埃克森米哈赖《心流》一书中特别强调做任何具有一定挑战意义的事情注意力越集中,越容易产生“心流”的最有体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即使是今天的应试教育下,很多优秀的学生,学到兴致,仍有神来之笔、浑然忘我的感觉,这就是埃克森米哈赖的最优体验。孔子读书“三月不知肉味”相必也是达到了“心流”的最优体验吧。


应该是大圣人孔子!


那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又怎来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什么对错,如果你不用为生活奔波,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开始可以这样做,积累理论知识,儿童期过了就要去社会实践,接地气


不对


不全面,读圣贤书为知天下事,知天下事而读圣贤书。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出自《增广贤文》

意思就是说,读书人要少管是非,多钻研学问.

和这句话相反的一联更有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很多时候做学问,确实要有这种不闻窗外事的执著和甘于寂寞,但凡是不能绝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话比较倾向于个人,有些“独善其身”的味道


没有对错可言,因为真理是无相待的,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圣贤书读懂了,天下事易懂。圣贤书读不懂,不妨关心关心天下事。


我个人认为不对,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更多的眼见。当下网络发达,不会电脑基本上就是文盲,而一心只读圣贤书,则活在自己的世界,眼界也仅仅存在于书中,不闻窗外事,便意味着放弃开阔的眼界,书是读不尽的,只只读书,变成了读死书,这并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新时代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读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理论联系实际,让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才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知识。


所有的名言警句都是有应用场景的。

不可能都一概而论。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假如现在的单身青年,身边有了心仪的对象。

非得套用第一句话,岂不耽误终身。

一个道理,应用到正确的场景,就是正确的。

如果只做拿来主义,听到一句话不加思索的就盲目运用,而不利用所学去思考。只会人云亦云。

回到题主的问题。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用于排除干扰,专心思考,努力冷静的解决问题,就很好。

但是要是直接用在死读书,不知变通,不去了解世界,相当不能融汇贯通,当然是不可取的。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人生我以前是不屑的,觉得太迂腐,总以为参与世事,与时俱进,甚至做所谓弄潮儿,才能体现自己价值。现在,我终于明白,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一个人管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尚且不易,况乎他人和世事?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真是一种殊胜的清福呢!


勿庸置疑,这肯定是对的。窗外事有大小,大的没资格解决,小的不要你解决。一个人实实在在读一下圣贤书,无用却可修身!


这句话,也有两种解释,1是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读书就好好把自己的书读好,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打扰。2它也有一点贬义,认为有的人只会读书别的事都不知道,读的是死书,变成了书呆子。


读圣贤书要认真读不会错但要理解透,如二耳不闻天下事就成了书呆子,圣贤书就读了也白读。


不对!


不对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圣人说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但只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把古代的事拿到现代说就有点尴尬。

读圣贤书并不是读死书,而是要活学活用。现代的时代是个信息高速爆发的时代,是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学而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发挥到极致,不但要读圣贤书还要闻天下事。

花花世界需要我们用知识来分辨,用经验来总结,不但要读圣贤书也要闻天下大事。


不对。既要闻窗外事,又要读圣贤书,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说明心里已将“圣贤和书”归为“天下事”,不是不闻,而是一心就想当官管天下事,这句话也就可以当作糊弄衙役的顺口溜,不用当真。[可爱]


不妥!马南邨先生在《燕山夜话》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也曾说过“位卑不敢忘忧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始地址:/shenghuo/1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