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城乡不均衡突出问题在哪里?

我觉得两个问题都是因为资源不平衡造成的,学校分成重点、非重点,就导致好的老师和资源设备一边倒,好的就成了顶级好。差的要么保持要么继续更差,基本呈现优胜劣汰、两极分化状态。


我觉得关键是教育经费投入。如果各个省份的每个学生教育经费投入是一样的,那么教育差别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大。黑龙江为什么是教育贫乏地区,因为穷

而成长问题,我觉得家长素质是个大问题。同样,乡村教育环境落后,导致教师力量不足,这个不可避免


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要有好校长、好老师,而且需要人力资源必须稳定;好校长、好老师流动大不仅仅是城乡二元结构所致,更重要的行政力量对人力资源的调动,我是农村学校出来的,深知症结所在!


教育要均衡发展,须将公平普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近日教育部举行发布会,回应关于就近入学问题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北京学区房暴涨,上海民办学校不合时宜的公开信。实际上,就近入学争议本质上是教育均衡的问题,国家关于就近入学的政策不会变化,教育部为了落实好这项政策,教育部正在力推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就是把每所学校都建合格,每一个地区的学校都均衡优质。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12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县区名单,共有7个省份的69个市县区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2767个市县区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占95.32%,比例算是较高,教育均衡取得较大成果。

每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都会对往年通过国家认定的市县区进行年度监测,2019年对2013年以来通过认定的情况进行年度监测复查,监测显示,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总体情况向好,但也存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下滑,教师待遇落实不到位、学校占地面积和运动场面积不达标、出现大班额情况等。

我国义务教育经历基本普及、全面普及、基本均衡之后,又开始进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过渡期。教育优质均衡是一个学校标准化建设更高、促内涵式发展的工程。

目前城乡教育不均衡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

1、部分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思想观念保守。不管是管理理念还是教育教学方法,都沿袭传统模式和思维,而城市学校的师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有些农村学校只重视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教学,不重视音乐、体育、美术和实验教学,音体美和实验室等功能室长期不用,音体美、实验课、劳技课、综合实践等课程开设质量差或不开设。不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精神、艺术情操、个性特长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2、城乡教育的基础设施存在差距。虽然这几年对农村学校加大了投入,城乡学校硬件上差距进一步缩小,但还存在差距。

3、部分农村学校常规管理不到位。如校园存在脏乱差情况,学校食堂卫生不合格,学校设备维修维护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

4、与城市教师比较,农村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偏低,老龄化现象普遍,而且农村留不住人才,优秀教师都流向城市的学校。

5、农村学校存在结构性教师紧缺。如有的长期缺少音乐、美术、体育和英语专业教师,这些科目都让其他科任教师授课,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随着优质教育均衡化的推进,城乡教育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如何做到教育均衡发展呢?特别是要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差距,我个人认为应该这样做: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要逐年增加。统筹每一所学校发展建设中的资金保障,每位教师工资都要按时足额发放,财政应承担的教师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要得到落实。

2、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如改善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学校寄宿条件,深入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着力解决“乡村弱”的问题。

3、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要通过多种方式及时补齐教师队伍,重点推动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如组织开展“国培计划”、省级示范性培训、骨干教师送教送训下乡等方式,提高农村等薄弱学校教学水平。

5、合理调整教育空间布局。落实教育项目规划优先权,以适度超前的原则,调整、完善教育布局规划,解决教育资源布点不均衡问题。在开发建设中,优先保证教育用地,凡上一定规模需要配套建设学校的,开发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提供教育用地建设学校,不得挤占教育资源。

6、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加强每一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进行校舍改造、农村教师周转房等教育工程项目建设,新建、改建校舍,实施学校卫生条件、体育场馆、实验室、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7、完善关爱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惠民。要关心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可以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就近接收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使其与本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和措施,关爱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群体,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8、提升教育质量,丰富办学内涵。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

总之,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应将公平普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硬件和软件都要抓,及时回应群众和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切,坚持有教无类,五育并举,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实现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水平不同,城乡教育不均衡突出的问题在于理念与师资。

教育理念不同。城市经济水平较高、教育水平也较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全部,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城市的孩子也只能通过读书才能解决就业问题,所以读书成为城市孩子唯一的出路。乡村家庭一般家庭条件较差,家长希望孩子能早当家。农村的一亩三地为孩子的生活提供了最低的保障,读书不成还可留守农村,所以读书的紧迫性就没城里强。

师资力量不同。农村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老师的发展水平。老师很难在农村艰苦环境中得到有力发展。乡村老师硬件条件不足,思想落后,竞争力低,再加上乡村生源学习兴致不高,从而造成乡村教育水平整体低。而城市作为行政单位的中心,学校教育的硬件条件好,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习意识强,从而成就了城市教育水平整体比较高。教师学生教学相长。

由于农村的孩子所面临的是生活压力,城市孩子更多的是升学压力。目标不同,方向不同。唯一解决教育失衡问题的是尽快达到小康水平,让农村孩子扭转受教育的理念,让所有的孩子,不论城乡都认可的读书才有出息这一理念上来。农村经济水平提高了,农村的师资力量才会发展起来,农村教育才能追赶上来。


先要分析城乡教育哪些方面存在着教育不均,然后才能提出解决办法。

首先,是师资力量不均。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城乡发展差距造成的。农村学校留不住好教师,好教师和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去农村学校任教。

其次,是教育设施不均。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较。很多农村学校有几间像样的瓦房当课室就不错了,更别提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实验室等等了。这和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关。

再次,是家长观念的落差。农村学校很多学生家长并不重视教育,认为孩子送进学校认个数字,会个加减乘除就可以了。远不如城市家长希望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所以农村学校的孩子,很多上完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就不再出钱支持孩子读书,反而希望孩子出去打工,减轻家庭负担。

最后,还是待遇的问题。教师职业并不是人人羡慕的职业。农村学校无法吸引但教师是因为整个教师储备库里人数就不足。尤其是优秀教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有些地方工资都无法按时发。一直说教师待遇要不低于公务员。但是一直也落实不到位。公务员除了工资,是有其他奖金收入的。即使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一样了,收入也不是一样的。这是大环境造成的的城乡不公。

因此,农村要留住优秀教师,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教师城乡轮换制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待遇要向农村学校倾斜,要使得农村学校教师收入比城镇教师高。财政上,要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学校,缩小教育设施的差距。同时,加大农村教育宣传,改变部分村民落后的观念。


教育实行均衡发展是国家的教育方针,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一些配套工程给予了大力支持,有的甚至优于城市学校,但不足的1是师资力量匮乏,2是农村孩子的家长素质远不及城市孩子的家长素质,导致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缺失。3是农村有大量的留守儿童。4是农村孩子缺少社会教育,因此目前城乡教育之间仍存在差距。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如人、财、物及教育基础和氛围等方面。

一、人力资源不均衡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团队、师资队伍质量、后勤服务质量、教学研究团队等方面。

1、管理团队不均衡:就是是同类型学校,农村中学的校长与城市中学校长的视野、能力就有很大的差异;

2、师资队伍不均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学理念、人才结构差距大;

3、教研团队与研究氛围不均衡:农村城市之间的教研队伍、教研内容的前瞻性、教研的层次和教研实质内容差距极大;

4、学校后勤服务质量不均衡:人员配置、服务态度质量、服务意识都不是同一层次。

二、财力供给保障差距大

1、福利待遇差距大:农村中学教师工资与城区老师工资差距不大,但农村老师津补贴及其他福利是农村老师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再如奖励性工资、十三个月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征缴比例差别大,有很多项目,如误餐补助、交通费、取暖费等,农村老师没有,甚至连听也没有听过。

2、隐性收益差距大:单就非规范性收益比,农村老师与城区老师在补课效益上的差距就无从说起。

3、财政投资力度不同:农村学校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规划不科学、设计没前瞻性、投资不到位、建设质量不理想,使用效率低;

三、物力保障与使用效率不均衡

1、使用效率不同:农村城市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均衡,但硬件使用效率差别很大:同样的功能室(实验室、图书室、音乐教室、舞蹈室)使用频率和效果差距惊人,农村中学的功能室几乎是摆设,城市学校的功能室就能发挥作用。

2、耗材增补不及时:农村学校的实验器材补给困难,从学校报到中心学校,从中心学校报到仪器设备站,再通过县设备站集中采购,然后分级下发,收到相关器材的时候,学期基本结束了。城市学校这个问题就少许多。

3、物资品种单一多寡不同:农村学校就是那么几种常态化的教学器材能保障外,其他的设施设备就要看相关部门责任心了。有的不需要,却及时送达;有的急需的,却迟迟没有。

四、教育环境教育氛围不均衡

1、家长对孩子读书的态度不同,农村家长是顺其自然,读到哪儿算哪儿;城市的家长关注孩子学习,督促孩子学习。

2、农村父母的文化层次普遍比城市父母的文化水平低、见识就不一样、格局、文化品位也就大不同。

3、教育生态不同:农村城市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农村文化生活单调;

农村虽然有城市没有的许多优势,但与城市日益繁荣的进程比,农村的发展、经济增长、人口密度和质量迥然不同。如此巨大的差距怎么追求教育的均衡?

真正的均衡是不可能的,只能追求相对均衡,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就是对教育均衡的最大贡献!


原始地址:/paihang/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