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传奇女子杜秋娘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杜秋,后世多称杜秋娘。生于今江苏镇江。

与其母成长于青楼中,得到悉心教导,歌舞俱佳,芳名远播。15岁,被镇海节度使李锜重金买入府中充为歌舞伎。在一次宴客时,一曲自写自谱的《金镂衣》艳惊四座,李锜当即纳为自己的侍妾。

这李锜又是何人呢?他身为李唐宗室子弟,依靠父亲的权势,私加税收,疯狂敛财。有地方官上告朝廷,反被他所杀。这么一个不忠不义的人,对于杜秋娘来说,实在不是个多好的良缘。但是烟花女子,命不由己,也只能这么委身以此了。

权利欲望极度膨胀的李锜,竟然还豢养了兵将。至宪宗时,起兵造反失败,被处以腰斩。

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充入宫中为奴,结果竟然又被宪宗看上,极其宠爱。杜秋娘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一日,宪宗不明不白地暴毙于宫中。穆宗即为,派秋娘去教导自己的儿子李凑。没过几年,沉迷声色犬马的穆宗驾崩。15岁的敬宗即为。这位少主爱好打猎,不思朝政,没几年被弑于内室。此时的杜秋娘已经经历了三位皇帝的不正常死亡,

因漳王李凑获罪,杜秋娘被放归故乡。此时距离她进宫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回到故乡的杜秋娘孑然一身,没有家人,没有子女,住在道观中,靠官府供养,生活十分凄苦。

一代红颜,出身歌妓,成为皇妃,历经三朝,可谓是传奇。


杜秋娘原名杜仲阳,古代十大名妓之一,唐代金陵人,15岁嫁给李锜,李锜起义失败,被纳入宫。成为李凑傅姆!后来李凑被费,赐杜秋娘回乡!为躲避战乱冻死在湖边!


导读: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字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可是六朝脂粉之地,秦淮河水养美女。杜秋娘长的很美,也许是对自己的容貌过于自信,也许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胭脂,杜秋娘从来不施粉黛,“不劳朱粉施”......

和皇帝出身三六九等一样,后妃们的出身也各不相同,有前朝皇室公主,或干脆就是前朝皇后,如五胡时刘矅的羊献容。有贵族世家或地主土豪家的千金,这类最多,还有就是出身平民。

在平民出身的后妃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妻马皇后可称是名头最为响亮的一个,但要说到传奇性,唐宪宗李纯歌伎出身的皇妃杜秋娘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让人好奇的是,史料上关于杜秋娘的记载极少,倒是风流诗人杜牧曾经写下一首《杜秋娘诗并序》,让后人在历史的迷雾中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这位传奇皇妃的故事,在此先向杜牧之先生表示一下敬意。

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字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可是六朝脂粉之地,秦淮河水养美女。杜秋娘长的很美,也许是对自己的容貌过于自信,也许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胭脂,杜秋娘从来不施粉黛,“不劳朱粉施”,素面朝天,是个原生态美女。

杜秋娘家世已不可考,虽然在唐朝,京兆杜氏是有名的世家贵族,门第高贵,但从现有的资料上来看,杜秋娘应该不是出身京兆杜氏的。杜秋娘虽然容貌倾国倾城,但因家庭出身不好,为了糊口,杜秋娘只好去做了歌伎,在江湖上飘泊渡日。

后来,唐浙西观察使李锜出镇润州(今江苏镇江),李锜是唐初名将淮南王李神通的后人,和李唐皇室的亲戚关系稍远。不过李锜治下多的是金银珠宝,硬是用钱买通了唐德宗李适,深得老主子信任,让他兼管江南漕运,这可是个人见人馋的肥差。李锜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又是个大财主,在江浙一带胡作非为,山高皇帝远,也没人管得了这个老家伙。

李锜不仅人品差,而且是头色狼,但凡民间有美色,他都不会放过。李锜听说江南有位名伎叫杜秋娘,便花钱强行将杜秋娘买到府中,李锜一见如此绝色美女,差点兴奋的吐血。

刚开始杜秋娘在李府的歌舞伎中并不显眼,毕竟大家都想鲤鱼跳龙门,没两招真功夫别想混出头来。不过杜秋娘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她除了能歌善舞,而且还会作诗。一次在宴会上,秋娘借着三分酒醉,边舞边唱自己写的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本就是江湖飘零身,李锜虽然年纪足够做她的祖父,但总是嫁鸡随鸡,嫁谁跟谁吧。没想到杜秋娘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倒不是这头老牛,而是一个真正的天子--唐宪宗李纯。

李纯是唐朝中后期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甘心李家天下被一帮藩镇霸着,决定铲除这班恶霸,其中就包括李锜。李纯想先礼后兵,下诏征浙西节度使李锜为尚书左仆射,名为升官,实际上是想夺去李锜控制的江浙富庶之地。李锜做惯了恶霸,当然不想进京做个清汤寡水的官,李锜一狠心,于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的十月初五,扯旗造了反。

不过李锜有倚红偎翠的本事,军事上的能力却基本等于零,勉强和朝廷的人马打了几个回合,一败涂地。在十月十九日,李锜的部下又造了他的反,把他给活捉了,打包献给了朝廷。

唐宪宗李纯得理不饶人,敢造皇帝的反,是绝对没有好饼吃的。李纯下诏将李锜和他的儿子李师回斩于城西南大柳树下,并且削夺了李锜的宗籍,李锜死的时候六十七岁。

按照惯例,大臣叛乱被杀,家属女眷都要没入宫掖,实际上成了皇帝的奴婢,杜秋娘就由此进了宫。

李纯从来没亏待过秋娘,只是从来没有给过秋娘一个正式的名份,原因可能是秋娘的歌伎出身。当初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群臣就以武则天家出素族为由竭力反对,李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毕竟为了一个女人得罪朝臣,大不划算。

杜秋娘虽然出身歌伎,但她却绝不是个花瓶,她也是有些政治才干的。李纯性格刚毅,他打算以重典治天下,秋娘知道后就劝李纯:“仁者无敌,当以仁德治天下,古之盛世,周成康、汉文景,皆可以为陛下所效仿,不宜学秦朝暴政。”李纯没想到这个小娘子居然有如此政治见识,大为叹服。

从杜牧的诗序来看,杜秋娘做过唐穆宗李恒的儿子李凑的保姆兼文化课老师。唐朝后期政局非常混乱,等到李凑长大之后,唐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这时候的皇帝是文宗李昂。杜秋娘真的很有两把刷子,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李凑不仅饱学,而且人品贤良,在朝野中声望甚高。

自古做皇帝的,谁都不愿意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帝位,皇权至高无上,容不得他人染指,至亲至爱也不行。李昂盯上了李凑,正好大太监王守澄的狗腿子郑注摸透了李昂的心思,上书诬告李凑,说他想当皇帝。李昂在盘算:李凑是自己最年长的弟弟,而自己的儿子都太小,万一自己早死,难说李凑不敢夺位,就下诏贬李凑为巢县公。随后李昂又假腥腥的安慰李凑,说什么国法如此,兄弟你也不要怪哥哥太无情了,李凑无兵无权,只好让哥哥当猴子玩弄。

李凑落了架子,她的保姆杜秋娘自然跟着倒霉,被朝廷放还金陵养老。杜秋娘一生飘泊惯了,视荣华富贵如狗屎,说走便走,是非之地,离远点也好。这一年是唐太和十年(公元837年),这时距秋娘被没入宫,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秋娘也老了,关于秋娘还乡,杜牧写的非常煽情:“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秋娘出宫的时候,看样子是没带什么钱财,到了家乡,因为没钱,只好到素未平生的邻居家讨一碗饭充饥。她的家人应该都过世了,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默默的看着蓝天、白云,数着忽而南来,忽而北往的大雁。

也许她经常北望,远眺长安,那人世间最尊贵的皇宫,那里有她一生都难以抹尽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记忆都化做一片片云朵,飘散在空中,慢慢的散去,不留一丝岁月的痕迹。


杜秋娘,唐代金陵人。能歌善舞,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在15岁时,便被镇海节度使李锜花重金买回家当歌舞伎。杜秋娘自己谱写了《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节度使李锜听完之后,欣赏不已,立刻纳杜秋娘为侍妾。

唐宪宗即位后,削减节度使的权力,李锜不满,起兵造反,终在战乱中被杀。而杜秋娘,也被贩卖宫中为奴,当歌舞伎。一次,杜秋娘表演了《金缕衣》给唐宪宗看,唐宪宗又立刻被杜秋娘吸引,坠入爱河,立刻封杜秋娘为秋妃,宪宗经常还和秋娘讨论政事。两人在过了10多年恩爱日子之后,唐宪宗莫名其妙的死了,死因不明。

随后24岁的唐穆宗李恒即位。秋娘就被安排去照顾皇子李凑。唐穆宗沉迷酒色,31岁不到就死掉了。随后15岁的李湛当上皇帝,不久也被人刺杀身亡。这时的李凑已经封为漳王了。接连三位皇帝暴死,宦官专权,杜秋娘就与宰相宋申锡计划扶植漳王为皇帝,除掉宦官王守橙。不料事情暴露,结果漳王李凑贬为庶民,宰相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被削籍为民,返回故乡。

杜秋娘回到故乡,穷困潦倒。杜牧路过金陵时,感之穷且老,为其赋诗,作了《杜秋娘诗》,简述其身世,诗中附了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当过节度使的侍妾,又成为皇帝的爱妃,最后也当过皇子的傅姆,其人生经历丰富多彩,晚年却只剩下贫穷和一副年老色衰的容颜。


真实的历史远比小说更精彩,这个论断用在唐朝某位女子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作为寒门女子,此人一生中曾留下两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第一首让她成为藩帅的宠妾,第二首则让她成为皇帝的宠妃,人生经历实在是过于传奇。此人,便是唐宪宗的秋妃杜秋娘。

杜秋娘本名杜仲阳,以表字“秋娘”闻名于世。正史中关于杜秋娘的记载极为简略,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得知,她出生在润州,原本是个寒门女子,年仅15岁时被浙西观察使、盐铁转运使李锜买入府中,成了一名歌舞姬。杜秋娘冰雪聪明,学东西特别快,入府没多久便歌舞娴熟,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杜秋娘并不满足于歌姬的身份,为取悦李锜,便自写自谱了一首《金缕衣》的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并配以曼妙的舞姿,唱给主人听,一时间艳惊四座。在旁人听来,这是一首涵义深永的爱情诗,意在劝喻人们要及时摘取爱情的果实,不能只被富贵荣华蒙蔽内心,但是在李锜听来,却是在启示他要及时建立功业。

李锜之所以作如是想,在于他的地位和志向。李锜不仅管辖富饶甲天下的浙西,并且掌管天下的榷酒、漕运命脉多年,再加上他在辖区内私自增加税收、疯狂聚敛,由此积聚起惊人的财富。随着权势和财富的不断增长,李锜开始做起“皇帝梦”,所以在他听来,《金缕衣》好比一首“励志诗”,鼓励他尽快去实现梦想。

一想到此,李锜不禁心情澎湃,此时再细看杜秋娘,便愈发觉得她美艳动人。很快,李锜将杜秋娘纳为侍妾,对她异常的宠爱,并且经常命她咏唱《金缕衣》。数年后,李锜举兵造反,然而起事没多久便被朝廷的军队击败,最终被手下的将领逮捕后送往长安,与其子李师回一起被腰斩,时在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

李锜伏辜后,其家被抄没,杜秋娘则以叛臣眷属的身分被没入宫庭,在内教坊(唐代设置于皇宫中掌女乐的官署)中仍旧当歌舞姬。说来也巧,唐宪宗偶然间看到《金缕衣》后赞叹不止,在得知它出自杜秋娘之手后,兴致大起之余便将她召进宫中,命她依照《金缕衣》的韵重填一首诗,并唱给他听。

要说杜秋娘的才思也真是够敏捷,只是略略思索一阵后,便赋诗一首道:“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花谢花开缘底事?新梅重绽最高枝。”全诗超然洒脱、积极奋发,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令唐宪宗听后龙心大悦。很快,杜秋娘摆脱宫奴身份,并被唐宪宗册封为秋妃。

此后十余年间,杜秋娘在宫中服侍唐宪宗,并用她过人的聪慧、深远的见识和温柔的性格深深吸引着皇帝,令后者对她爱到近乎痴狂的程度,以至于当大臣建议皇帝应该广采佳丽以充实后宫时,唐宪宗竟然得意地回答道:“朕有一秋妃足矣!”由于杜秋娘没有子嗣,所以唐宪宗便把爱子李凑交给她抚养,亦可见对她的宠信。

然而好景不长,唐宪宗因为经常服用长生药,由此性情变得暴躁易怒,并经常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引得宫中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内常侍陈弘志等人便将他弑杀,对外则宣称皇帝是死于药物发作,时在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

宪宗遇弑后,唐朝的政局动荡不安,短短6年时间里竟然换了3位皇帝(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而在此期间,杜秋娘由于失去庇护,境遇每况愈下,最终在大和五年(831年)被驱逐回润州。杜秋娘之所以得到如此薄待,原因在于文宗朝佞臣郑注诬陷漳王李凑与宰相宋申锡“谋反”,而作为李凑养母的杜秋娘因此受到牵连。

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錡妾。后錡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见杜牧所做《杜秋娘诗并序》。

杜秋娘回乡之初,尚且能得到浙西观察使李德裕的照顾(“初,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漳王傅姆杜仲阳坐宋申锡事放归金陵,诏德裕存处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但等到李德裕离任后,杜秋娘的境遇便每况愈下,以至于沦落到要靠自己织布缝衣来讨生活的境地(“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见《杜秋娘诗并序》)。

一个身份低微的歌舞姬,因为两首韵律相同的诗,先后得到藩帅和皇帝的宠爱,人生经历足够传奇。但由于命运的捉弄,让原本风光无限的杜秋娘最终陷入贫寒之中,实在是令人唏嘘。史书中并无杜秋娘最终结局的记载,但想来应该很凄惨。

资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杜秋娘诗并序》


杜秋娘的传奇人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的题目是“金缕衣”,也叫“金缕曲”或“杂诗”,是唐诗名篇。《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就是这一首,在书中作者署名是杜秋娘。但在《乐府诗集》中,这首诗编在李锜名下,《全唐诗》说是无名氏所作。北宋人所编的《唐文粹》中收录了杜牧的《杜秋娘诗并序》,在“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两句下面有注:“劝君莫惜金缕衣……李锜长唱此词。”这应该是杜牧原注。从诗中“与唱”两字和注可以看出,李锜是唱这首的人,杜秋娘是参与唱这首诗的人,他们都不是作者。此诗作者不详,当署为无名氏,但后世许多人把它归入了杜秋娘的作品中,包括《唐诗三百首》。

无论杜秋娘是不是作者,这首诗都和她的传奇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杜秋娘(约791—?),唐代人。杜牧的《杜秋娘诗并序》中,诗题称她为“杜秋娘”,但诗序却称为“杜秋”。据《太平广记·李锜婢》记载,“杜名秋。”而且,唐末罗隐《金陵思古》诗、北宋钱易《南部新书》等都称她“杜秋”。可见她名“秋”,而不是名“秋娘”,称她为杜秋娘是有敬爱之意。《资治通鉴》称她为“杜仲阳”,古代二月仲春叫“仲阳”,“仲阳”与“秋”意义相对立,按照古人有时会采用与名意义对立的语词立字的习惯,“仲阳”应该是她的表字。古人称表字而不称名是表敬意。杜秋娘入宫后地位高了,所以称表字而不称名。

杜秋娘原是润州(镇江)人,从小家境贫寒,但她相貌清丽,能歌善舞,还能吟诗作赋。所以在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不惜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李锜是割据藩镇,家中的歌舞伎很多,但色艺双绝的杜秋娘很快就脱颖而出,她唱的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深深地打动了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诗正迎合了李锜及时行乐的心意,酒酣耳热之时,李锜常常唱起这首诗,杜秋娘便在一边应和。李锜把她纳为侍妾,非常宠幸。

唐德宗驾崩后,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被没入皇宫为奴,仍旧当歌舞伎。李锜的宠幸,使得杜秋娘摆脱了卑贱的歌舞生涯,而如今,命运的捉弄,又让她回到了从前,而且还背负着叛逆家属的罪名。幸运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多久。有一次,在皇宫的表演中,杜秋娘为宪宗演唱了那首“金缕衣”,宪宗皇帝也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从抄没入宫的罪人家属到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杜秋娘的身份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首诗,第二次改变了她的命运。

同样,美丽多才的杜秋娘深受宪宗宠幸,不仅是他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就是唐穆宗。杜秋娘负责教育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就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也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于是就和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被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被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

命运在她身上画了个圆,一个卑微的民间歌舞伎,在帝国权力的顶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民间。

《新唐书·李德裕传》说:“漳王养母杜仲阳归浙西,有诏在所存问。”《旧唐书·李德裕传》说:大和八年(834年),李德裕至润州,“奉诏安排宫人杜仲阳于道观,与之供给……九年三月,左丞王璠、户部侍郎李汉进状,论德裕在镇,厚赂仲阳,结托漳王,图为不轨”。可见,杜秋娘放归润州后,无亲无戚,无儿无女,无家可归,只能住在道观中,靠官府供养。

李德裕在润州时,她可能生活尚有保障。李德裕因“厚赂仲阳”之罪罢免浙西观察使后,继任官员即使想“供给”也有顾忌,她的生活一定是很艰苦的。杜牧经过润州时,“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诗中说:“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她要靠自己织布缝衣,而织布机却要向邻居借用,而且只能在夜间织布,她的穷困潦倒,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起中唐时期从歌姬到皇妃的传奇女子杜秋娘,就不得不提这首著名的《金缕衣》!

想当年美人轻歌曼舞,唱着她亲手谱写的歌曲,当真是一幅绝美的场景。只是可惜天不遂人愿,上天给予杜秋娘无与伦比的美丽和才华,但是同样也给予她一生奔波无定的生活……

一、天生丽质

杜秋娘原名杜秋,出身不高。她的母亲是一名官妓,与一名地方官员情投意合,生下了她,却在官员升迁后被无情抛弃。她的母亲无依无靠,只能带着她回到了妓院。

杜秋娘天生丽质,十几岁时便有了闭月羞花的容貌,加之她在从小接受琴棋书画一类的训练,也非常有才,在音律方面也十分的擅长。这样一位国色天香,惊才绝艳的美女,也从金陵开始了她话本一般的传奇人生。

杜秋娘十五岁的时候,被时任镇海节度使的李锜重金买回府中,成为了一名舞妓,在宴席中合着歌曲跳舞以娱乐主人宾客。就是在这里,她谱写了传世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杜秋娘一首《金缕衣》,无论是才华还是美貌,都让大权在握的李锜为之心动,李锜毫不犹豫将杜秋娘纳为小妾。

二、命途坎坷

唐宪宗时期,开始大举削藩,李锜身为宗室又手握大权,还搞贪污腐败,于是被唐宪宗列入削藩名单。

李锜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昏了头起兵造反,结果短短三个月就被平定,自己和儿子都被押到长安斩首示众,而家眷都被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到了宫中,充作歌舞妓。

有句话叫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美丽的杜秋娘在宫中为皇帝跳舞时,再次献上《金缕衣》的大杀器,成功勾走了唐宪宗的心。

于是杜秋娘在舞会上改编自己的命运后再次逆袭,这次直接被大唐皇帝唐宪宗纳为秋妃。杜秋娘才貌双全,腹有诗书,颇有见地,很快得到了唐宪宗的宠爱。不仅平日里多有照顾,后来更是将她带入书房,上演了霸道总裁和美丽秘书的办公室之恋。

甚至记载杜秋娘劝谏唐宪宗以德服人。据说有大臣提议法律从严以平定民心,秋娘却认为王道不比霸道,以德服人才是君王之道,劝唐宪宗以德治世。这样一位有治世眼光的美人,如何令人不动心?也难怪后来有人提议让唐宪宗纳妃,唐宪宗竟然表示有秋妃一人足矣。

可是,命运对杜秋娘始终残忍,也没有让这样一个男人陪伴她一生,元和十五年,唐宪宗突然驾崩,唐穆宗继位。唐穆宗任命杜秋娘为自己儿子李凑的傅姆。可惜唐穆宗也不是一位长命的皇帝,他死后十五岁的唐敬宗继位,但是没多久也竟然被刺客所杀。

到这个时候,杜秋娘已经不再年轻,见证了皇帝的频繁更换,她疑心几任皇帝的死都和宦官从中作梗有关,便想尽自己的力量联络大臣立李凑为帝,但是消息走漏,李凑被贬,杜秋娘也从皇宫的枝头落下了地,削籍为民,回到了家乡金陵。

三、美人迟暮

有这样的经历,对于人的精神打击自然很大,杜秋娘回到家乡后精神萎靡,渐显老态。

而且杜秋娘人老色衰,又是被贬斥才返回金陵,这时候的杜秋娘无权无势,无亲无戚,无儿无女,无家可归,还没有生活来源,只能住在道观中,靠官府供养,生活过的困顿不已。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春天,年仅31岁的杜牧路过金陵的时候,看到美人迟暮的杜秋娘,在听到杜秋娘的故事后忍不住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长达一百一十二句著名的《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并序)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錡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诗略

两年之后,金陵发生兵变,杜秋娘沦为难民,无依无靠,最终冻死在南京玄武湖畔。一代传奇美人的故事,就这样在冬日的枯枝霜雪中,凄凄惨惨地落下了帷幕。

这位从金陵走到长安,从妓女华丽转身为妃子,又从妃子沦落为平民,最后穷困而死的传奇女字,就是古代十大名妓之一的杜秋娘,《资治通鉴》中称她为杜仲阳。

另外,和杜秋娘同时被当做罪臣家眷进入皇宫的还有一位郑氏,郑氏同样被唐宪宗所临幸,结果有了身孕,生下来一个儿子李怡,因为皇室被宦官把控,李怡又在十岁左右的时候身患重病,一直不被看好,甚至被其他皇子当做傻子。

结果等到后面宦官想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就挑选了李怡,没想到李怡竟然是大智若愚,李怡三十七岁登基后更名李忱,成为晚唐时期的著名明君,人称小太宗--唐宣宗。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原始地址:/paihang/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