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国历史的冷知识?

千古大奸臣秦桧是一代才女李清照的亲表姐夫。

有朋友可能会疑惑,秦桧和李清照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身份,怎么还有亲戚关系?实际上,他们俩的表亲是真的。

李清照是父亲李格非,母亲是王氏,如《名臣碑传琬琰集·卷八·王文恭公珪神道碑》记载:“丞相王公珪……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早卒。

王珪是北宋大臣,位极人臣,生有五子四女,其中的长女就嫁给了李格非,生了李清照。

而他的四儿子王仲岏,把女儿许配给一个叫秦桧的进士,《玉照新志》有记载:“秦桧初擢第,王仲岏以其子妻之。

李清照的外公是王珪,四舅是王仲岏,那四舅的女儿就是表姐妹了(可能为表姐),那秦桧就是李清照的亲表姐夫喽。

实际上,虽然有这一层亲戚关系,李清照家与秦桧家关系也不好,如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对她不好,李清照不顾“妻子告丈夫,即使胜诉也要坐牢”的法律,诉讼离婚。

在这期间,李清照遍求亲友帮助,独独没去找位高权重的秦桧,最后找了兵部侍郎綦崇礼。

秦桧是个大奸臣,他的子孙却有民族英雄,如曾孙子秦钜,南宋抗金名将,在抗击南侵金人时,寡不敌众,自焚而死。

是“床笫之欢”而不是“床第之欢”。

不知道朋友们看到两个“床笫之欢”,看花眼了没有,其实许多人(包括栋子)一不注意就出错,是“笫(zǐ)”,而不是“第(dì)”。

“笫”的意思是竹篾编成的席子,这个成语就好理解了,无非是男女床上的那一档子欢乐事儿。

中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的眼镜店在明朝苏州,名字叫“益美斋精制水晶眼镜铺”。

眼镜,堪称现代年轻人几乎人手一个的必需品。有人一直以为这是西方的舶来品,清朝时还有人称这是“西洋镜”。

但如今考古研究发现,眼镜是西方传入中国,还是中国传到西方的,有了一些争议。在西方,眼镜发明被认为在1268年到1289年,但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类似的工具了。

1980年,考古学家在东汉光武帝第九子广陵王刘荆墓葬里发现了一副“嵌水晶金圈”,是用水晶打磨的“老花镜”,可以放大字体五倍。

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录》里提到:“叆叇,老人不辩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里的“叆叇”被明人张自烈解释为“眼镜”。

明朝张靖在《方州杂录》中说:“所得宣妙赐物,如钱大者,形云母,而质甚薄,以金镶轮,纽之合则为一,歧则为二,老人目皆不辩细书,张此物于双目,字大加倍”。

这不就是眼镜吗?所以,当我们在明朝仇英名画《南都繁会景物图》中看到戴眼镜的老人以及眼镜店,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最早的眼镜店名为“益美斋精制水晶眼镜铺”,位于苏州街道上五人墓碑旁边。

犹太人早在宋朝就来到了中国,定居在了开封等地,完全融入到了我们这里。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流浪于世界各地。其实,在我们中国,最早从北宋时期,开封城就有犹太人定居了。

如《宋史》记载:“咸平元年春正月……辛巳,僧你尾巴等自西天来朝,称七年始达。”这里的僧人“你尾巴”,就是最早的来华犹太人。

这些犹太人应该是从印度或者中亚的波斯国家,来中国做生意的,看到繁华的大宋,便在我们这定居下来。

犹太人修刻的碑文提到,他们的祖先“出自天竺,奉命而来……进贡西洋布于宋。帝曰:‘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据说,1013年,北宋皇帝恩准他们在开封定居,并赐给他们汉族姓氏,像进、张、李、艾等。

这些犹太人集中居住在开封,散落在宁夏、甘肃和江苏,经过千年的时光,已经被中华文明同化得差不多了。

这些犹太人后裔集中住在开封的“挑筋胡同”,因为他们遵从祖先风俗,不吃牛羊肉的蹄筋,被称为“挑筋教”。

后来,为了雅观,“挑筋胡同”改名为“教经胡同”,至今仍存。

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故宫就点起了电灯。

这个知识应该不算冷,一百多年前,西方电灯刚刚普及时,大清紫禁城就安上了电灯。

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花了白银6000两,为慈禧太后上贡了电灯与发电设备,包括电灯材料与直流电发电机组。

所以,故宫乃至北京城亮起的第一盏灯泡是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仪鸾殿,西门墙外盔头作胡同北侧的饽饽房。

《奉宸苑记事簿》记载:“光绪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南海安设电灯锅炉宜安在仪鸾殿西围墙外……

再后来,从这往后到宣统20年间,紫禁城里安装了三台发电机,各大殿安装了电灯,在当时确实是美轮美奂。


1、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2、马谡并不是诸葛亮斩杀的,而是病死的。《三国志》中记载很明确:“谡下狱物故(死亡)”。(《三国志·马谡传》)

3、和珅其实比纪晓岚小26岁,比乾隆小整整39岁。

4、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103岁的南越武帝赵佗。

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

6、“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最早并不是英国人培根说的,而是东汉王充说的:“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论衡·效力篇》)

7、长翅帽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明的,目的很简单:防止大臣在朝堂上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聊天。

8、秦始皇其实没有统一中国,他只是灭了六国,当时还有一个卫国作为秦的附属国存在,直到秦二世时才被灭掉。

9、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10、张飞其实是帅哥,书法写的好,还擅长画美女图,其书画作品均属上乘,是一位具有文士素养和气质的武将。他的两个女儿都当了皇后,史称大小张后。

11、文成公主是松赞干布的小老婆。小乔也不是周瑜的正妻,只是一名妾室。

12、屈原不姓屈,姓芈(mǐ)姓,他的后代也不姓屈,姓熊,跟芈月是本家。

13、“青楼”一词,起初所指并非妓院,而只是一般比较华丽的屋宇。

14、最早发明官妓的,是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他设置了拥有700名妓女的国家妓院。

15、老公是古时对太监的称呼,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


多“冷”才是“冷知识”呢?西夏后裔的去向算不算冷知识?

众所周知,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族是历史上已经消亡的民族。元朝灭了西夏;元代的史学家称西夏人为唐兀氏,将他们列为为色目人(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西夏灭亡以后,这些西夏人的后裔大多在原居地,或被派往南北各地做官,也有相当数量的唐兀军被派到各地戍守或屯田;

这些人后来的下落如何,现在他们在哪里?史料记载是相当欠缺的;

不过,最近十几年近年又有许多新的发现与实地调查,使这个问题逐渐有了明确的答案——

举个例子。考古学家在甘肃酒泉发现了《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汉、回鹘文合璧);碑文中记载了一个党项家族自西夏灭亡至元末相延六世的职官、世系及活动;

再比如说,河南濮阳市郊柳屯乡杨十八郎村发现了《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及杨氏族谱;

这一发现,证明了当地十余个自然村中的杨姓居民3500余人均为西夏遗民后裔。

对元末殉职的唐兀氏余阙家乡庐州(今安徽合肥)的调查,并从《余氏宗谱》得知,余阙之后代延27世至今仍生活在安徽;

据记载还有王氏一族的西夏后裔居住在安徽。河北保定韩庄西什寺遗址新出土的西夏文经幢石刻,记录了明中叶有近百名党项人在此的活动,这个发现也把西夏文字使用的下限延长到明代中期。

与北宋同时存在的辽、金,在历史上没有多少详实的史料记载;至于西夏,人们对它的了解更加缺乏——

以上西夏后裔的去向至少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遗憾吧!


一些资料显示,幕后推动者应该是一个英国的商业集团,他们希望让这艘中国帆船绕过好望角,航行到英国,作为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耆英这个名字,因为签订《南京条约》的缘故,被很不光彩地写进了历史书中。但“耆英号”这艘船,即使在记录最详尽的历史书中,也不容易找到相关的记录。

1846年10月19日,“耆英号”静悄悄地驶出了广州港,开始了它永不回头的航程。这是一艘典型中国式的木帆船,载有30名中国人和12名英国人。由英国船长查理斯·阿尔佛雷得·奥克兰·凯勒特(CharlesA.Kellet)指挥。它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香港,在那里停泊、整修之后,当年12月7日驶离香港,从太平洋航向印度洋。

隐秘而一去不返的远航

“耆英号”远航的目的,依现在能查阅到的资料看,似乎并不能讲得很清楚。一些资料显示,幕后推动者应该是一个英国的商业集团,他们希望让这艘中国帆船绕过好望角,航行到英国,作为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按照研究者郑明、王芳等人的说法,“耆英号”是在当年8月被秘密地卖给英国人的,因为当时中国有严禁将船只出售给外国人的法律限定。为了保密,所有的英国人都换上了中国服装,临时指定了一位中国人任船长,又将船作为游艇使用,才把船从广州开到香港。船上有一位中国人叫“希生”,号称是四品官员,但并不懂英文(另一些研究者认为,他应该是商行里的一位买办)。还有一位中国画家,负责养护船内外的装饰画。出于向西方人展示中国文化的考虑,“耆英号”运载了很多手工艺品,包括道光皇帝和耆英的雕像,还有箫、三弦等乐器。

郑明等详细列出了“耆英号”航行的日程:1846年12月6日,它朝着印度洋进发,于1847年1月26日经过爪哇海角,在爪哇海和苏丹海峡停泊了六周,继续向南航行。3月22号,它遭遇了西南台风。3月30日绕过好望角,4月17日,抵达在南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在这里停留直到4月23日。当地人对这艘船产生了很大兴趣,但船上的广东船员因为只签了到新加坡及雅加达的八个月的航程合同,并没有被告知要前往英国。加上补给、风向都出现了问题,船长只好作出妥协,暂时驶往位于大西洋东岸的纽约,而不去最初的目的地伦敦,并且答应中国船员,到达美国之后他们就可以回广州了。

“耆英号”是第一艘访问纽约的中国船。1847年7月9日,它抵达并停泊在位于曼哈顿南端的巴特里公园,当地举行了一个热烈的仪式来欢迎它。之后的几个月里,即使要付出25美分的不低门票,每天仍然有多达约4000人参观“耆英号”。之后在波士顿,它也遭遇了几乎相同的热情。

10月6日,26名中国船员乘坐“坎迪斯号船”回国了。在此之前,他们和船长还因为报酬打了一場官司。希生和其他两三位船员则决定留下来,继续前往伦敦。

“跨越一步,就从泰晤士河到了广州”

1848年2月17日,“耆英号”驶离波士顿,开往英国。根据郑明等人的说法,“耆英号”在驶往英国的全程都遇到了恶劣天气。大西洋上的一场暴风雨摧毁了它的两艘救生小船,撕裂了前桅帆,之后勒舵索脱开,破坏了船舵。即使这样,“耆英号”还是在3月15日抵达了泽西岛。整个航程用时21天,是一个相当漂亮的数字——这个速度比美国蒸汽邮轮还要快。稍作休整后,它沿泰晤士河,于3月28日被拖船拖进伦敦。

英国人以更隆重的形式纪念“耆英号”的到来。他们为其抵达特意制作了纪念章,刻着这样的铭文:“第一艘跨过好望角并出现在英国水域的中国帆船。船长160英尺,高19英尺,载重300吨,舵7.5吨,主帆9吨,主桅自甲板高85英尺。该船由柚木制造。它于1846年12月6日自香港出发,1848年3月27日抵达英格兰,历时16个月(477天)。凯勒特船长”。

很多人来参观“耆英号”,其中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和许多王室成员。仍在船上的希生成了热门人物,大家都将他看作来自中国的官方代表。

《泰晤士报》这样写道:“在伦敦附近的展览中没有比中国帆船更有趣的了。只要跨进入口一步,你就进入了中国世界。仅此一步你就跨越了泰晤士河,到了广州”,“耆英号……为深厚悠久的中国文化打开了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

和今天一些为人诟病的景区用高大密实的围墙围住景点的做法一样,英国人在布莱克沃尔的码头上草草建起了一圈木栅栏,以防备偷窥者。然后,他们向每位登船者收取1先令的门票。如果要在船上买本宣传册,还要额外付出6便士。

之后的几年间,“耆英号”辗转于利物浦等各地港口之间,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1855年,它终于被卖掉,并被两家船厂拆解。柚木板材变成了两艘渡船、一些工作箱,以及零零碎碎的小纪念品。这真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

一种渐行渐远文明的余晖

有人说,“耆英号”在欧美展示的,其实是一种渐行渐远的文明。就在它驶出广州港的同年,英国人柯拜获准在广州黄埔兴办轮船修理业——这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石船坞,也标志着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开端——两艘外轮也被获准经营香港到广州间的航运业务。快捷、舒适、便宜的蒸汽动力轮船在很多方面,迅速取代了古老的风帆船的地位。

郑明等人指出,“耆英号”虽在广东建造,但主要采用福船的外形和线型。英国当时和后来的报刊都认为它是一艘典型的中华传统三桅帆船。它又装有广船惯用的穿孔舵,以便适合在广阔的南海海域航行。

全船由14道水密隔壁,分割为15个水密舱。木结构接合部处采用牡蛎壳粉末和桐油加热并与麻丝混合进行捻缝,干后很结实。船舷有廓桥,贯通前后,宽约1米,主甲板有梁拱,船艉部都向上翘。艉楼中的主厅长30英尺,宽25英尺,高12英尺。主帆是竹藤织的席,比麻帆布还轻,每隔2到4英尺有一道竹撑条,共有18道,都套牢在桅杆,形成硬式重帆。9吨重的帆,全部用人力升起,要差不多两小时。主桅由一整根柚木制成,并不全直,英国人认为中华传统帆船更注重木材的自然纹理状态是有道理的。桅顶鱼尾风向标,上面刻有“一帆风顺”。

1851年5月1日在首届伦敦世博会的开幕式上,希生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室的庄重接待。“他侧身而立,神态有几分昂然,在一群穿燕尾服、戴礼帽的西方绅士中间显得很醒目”。

此时,“耆英号”就停泊在不远处的泰晤士河上。


一、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后来吴王夫差把越国的国君勾践给俘虏了,勾践做了三年奴仆被放回自己的国家。

勾践回国后便准备灭吴国,其实提出用五计灭吴的并不是范蠡和勾践,而是范蠡的师傅计然,计然是今天河南商丘民权县人,收了河南淅川人范蠡为徒弟,授范蠡七计,同时也是计然告诉范蠡,说越王勾践此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范蠡把计然推荐给勾践,最后,计然提出五计灭吴被勾践采纳,灭掉吴国后,范蠡曾劝文种隐居,同时也把师傅的话说给文种听,只是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果然,后来文种被勾践杀害。

二、

卜商又叫卜子夏,河南南阳温县黄庄镇人,是孔门十哲之一和子贡、子有等人齐名,同时,子夏也是李悝、吴起的师傅,就连魏国国君魏文侯魏斯也是他的徒弟,其他弟子有段干木、田子方、公羊高、谷梁赤、禽滑厘。

再《史记儒林列传》中就有对他的记载。


红楼梦经典冷知识


1.圣旨并不一定是金黄色的。在明清时,对五品及以上的官员用诰命授予圣旨,五品以下则用敕命。官衔级别不同,圣旨的颜色也不同。五品及以上官员所得到的圣旨,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绫分段织成(级别越高,颜色越多);五品以下的官员接到的圣旨,一般就是纯白绫制成。而圣旨上所写的字,更是有红色、黑色、蓝色、绿色等很多种颜色。

2.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不是89岁的乾隆,而是南越武帝赵佗。赵佗原为秦朝南征大将,秦亡时割据岭南,一度称南越武帝。赵佗从战国一直活到了汉武帝建元四年,约103岁。

赵佗

3.早在唐朝时,熊猫就被当作国礼送给了日本。公元685年,日本遣唐使来华,为表示友好,武则天(当时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实际掌权)送给了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熊猫,随同遣唐使一道返回日本。

4.作为造纸术的重要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可却很少有人知道宦官蔡伦是怎么死的。公元121年,因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宋贵人,卷入刘庆皇位继承案中,蔡伦被廷尉审讯,不堪受辱的蔡伦喝毒药而死。也就是说,蔡伦是因为宦官干政而死的。

蔡伦改进造纸术

5.明朝奸臣严嵩,刚步入仕途时,非但不是奸臣,而且还非常痛恨奸臣。为了不与当时的奸臣钱宁、江彬为伍,严嵩借丁忧之名回到老家,此后又称病归里,直到10年后才还朝复官。

严嵩

6.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最长寿的人,是福建省永泰县的陈俊。据清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12卷记载:陈俊生于公元881年的唐僖宗年间,卒于公元1324年的元泰定年间,活了443岁。不过这一记载仅见于县志,可靠性存疑。

陈俊


下面这些知识点都是要敲黑板的,每一条都会颠覆你们的认知哦

汉朝

东汉时期有一个大太监,靠着帮助皇后污蔑其他嫔妃得以上位,他帮助的这个皇后去世之后,又能够一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度,依附上了下一任皇后,这个太监在政治上的作为可以说是不堪入目,但是他的名字却一直流传至今,这个太监叫做蔡伦。没错,就是造纸的那个。

青龙偃月刀真的是关羽的武器吗。其实不然,当时并没有青龙偃月刀这一说法,也没有这么一个武器存在,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刀多为窄而直的刀,也就是俗称的长刀,刀柄能够被双手挥舞的那种;同时《三国志》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描述: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如果是青龙偃月刀的样式的话,一定是砍而不是刺了。

伪娘并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在魏晋时期就存在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男人长得越“美”越吃香,这种美不是阳刚之美,而是阴柔之美,在当时如此浓厚的伪娘风盛行之下,很多魏晋的老爷们开始拼命改变路线。每日镜子不离手,甚至到了不化妆就没办法出门见人的地步。最有名的东床快婿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唐朝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大唐的文成公主甚至修建了至今都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文成公主只是松赞干布的小老婆。

宋朝

杨家将,七子去六子归的故事感人至今,但是杨六郎杨延昭是老太公杨业的长子也就是大儿子,而六郎只不过是当时契丹人给杨延昭起的绰号罢了。同时杨业只有三个儿子而不是七个。

一日三餐这个词在宋朝之前的没有的,因为在宋朝之前人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只不过在宋朝富足之后,经济繁荣,再加上晚上的宵禁取消之后,人们才开始有了吃晚饭的习惯。至于有人问的,每天吃两顿饭不会饿么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试一试,时间长了也就习惯啦,哈哈。

宋朝也是公职人员法定节假日最多的朝代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宋朝的法定假日多达一百多天。

清朝

道光二十八年,当时国库亏空,负责看管国库的曾国藩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在进国库清点现银的时候当众脱光衣服,全身一丝不挂的走近银库,这才查清国库亏空的真相并且自证了清白。

再有,道光皇帝是出了名的勤加持家,身上穿的衣服都习惯打补丁以示节俭,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皇宫内为了迎合他的喜好,当时打一个补丁在宫里的定价的四两银子一块。如果道光知道了,心中会不会有一万只羊驼跑过

上面这些冷知识你都知道吗,还有哪些是更鲜为人知的呢?


秦始皇忙于征战没有立过皇后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13岁即位,直到22岁才亲政,这9年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但秦始皇并未立后。秦始皇亲政后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尽管国事繁忙,但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秦始皇仍未立后。

秦灭六国,实际上制订了后妃制度,而没有正式立。后来汉承秦制,大汉朝正式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即刘邦的元配——汉高后吕雉。

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赵佗

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不是89岁的乾隆,而是南越武帝赵佗。赵佗原为秦朝南征大将,秦亡时割据岭南,一度称南越武帝。赵佗从战国一直活到了汉武帝建元四年,约103岁。

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从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治理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在中国上下有记载的近3000年历史中,发生过许许多多或鲜为人知,或不知其据,或以讹传讹的事情,这些被后人统称为“冷知识”。

‬以讹传讹版

一、马谡并不是诸葛亮斩杀的,而是病死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谓千古传颂,说的是诸葛亮北伐时,马谡丢失街亭,导致蜀汉大军功亏一篑,诸葛亮按律治马谡之罪的事件。

可马谡因失街亭获罪不假,但并不是被诸葛亮斩首的,而是病死在狱中。《三国志》中记载很明确:“谡下狱物故(死亡)”。所以,马谡其实是在狱中就病死了。(《三国志·马谡传》)

‬二、第一个焚书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孔子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的典故,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有焚书的行为。

西汉《七纬》记载,孔子得书3240篇,取其中120篇留存,烧掉3120篇。《郑板桥家书》也说:“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

不过,孔子所烧书只是他所得的那部分,影响有限。(《七纬卷弟九·尚书纬之一》)

‬三、蔺相如从未做过赵国国相

“将相和”,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是将军不假,但蔺相如却从未做过赵国国相,他最大的官职是上卿。(《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

四、尧的原名不叫“尧”

按《皇极经世书》,尧登基于西元前2357。都城一般认为在山西临汾的陶寺。尧的名字很有趣,叫“伊祁放勋”。

‬不知其据版

一、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今天经常被提到,但其实最早不是英国人培根说的。

早在东汉时期,王充就曾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论衡·效力篇》。

二、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早是慈禧太后说出的。

在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全诗如下: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鲜为人知版

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南征灭晋后,在返程途中病死。

文武大臣为了防止其尸体腐烂,就仿效牛羊“羓”的做法,将耶律德光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谓之“帝羓”。

二、明清朝女子出嫁前会检验其是否为处子

明清婚俗“婚前验处”。明清时期贞洁观念强烈,近乎至酷。女子出嫁时,女方往往派人到夫家打听消息,如果洞房第二天鼓乐喧天,则证明新娘通过了夫家检验,婚礼会一切照常进行。

否则不但不举乐,新娘还会被送回女方家,并索还聘礼,赔偿男方所有开销。女方家也会感到非常丧气,而这位新娘想要再嫁,恐怕已是不可能了。(《右台仙馆笔记》)

三、小米是从狗尾草中培育出来的

从上古一直到秦汉,中国人最重要的、也是吃的最多的主粮是小米。小米是汉人祖先从狗尾草中优选培育出来的。

四、牙刷是中国人发明的

据美国牙医学会的资料表示,世上第一把牙刷由中国皇帝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方法是把短硬的猪猔毛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

2004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祐樘名下。

五、曾国藩脱衣点白银

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证清白,当众脱掉衣服,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这才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


我来写些中国历史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1,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谓的裳就是大裙子,走路两腿易进风,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筒袜,这种袜子叫“绔,更有钱的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这也是绔纨子弟一词的由来,所以富家子弟叫绔纨子弟。

2,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材料,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所以有钱有势的女婿叫金龟婿。

3,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十二生肖在汉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而猫是在汉代才进入中国的,所以没赶上好时候。

4,秦始皇没有立过皇后。

5,我们一直有个历史误区,即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其实他是灭了六国并未统一全国,当时还有一个卫国作为秦的附属国存在,直到秦二世时才被灭掉。

6,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尽管南宋大多数的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7,北宋清明上河图有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出现的人物都多。

8,张飞其实是帅哥,书法写得好,还擅长画美女图,其书画作品均属上乘,是一位具有文化素养和气质的武将,他的两个女儿都当了皇后。

9,宋仁宗时期就让男子十五岁娶,女子十三岁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子十五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

10,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在位61年。

11,1585年以后,明朝万历皇帝除了1588年视察自己的陵墓定陵,出去过一次,30多年没走出过紫禁城一步,创造了自古至今的最高记录。

12,可怜天下父母亲这句家喻户晓的话,出自慈嬉太后为母亲富察代所作的一首诗。

13,北齐国母娄昭君生下四个皇帝,文襄帝,文宣帝,孝昭帝,武成帝。

14,中国第一位皇帝不是武则天,而是北魏的一个女婴元姑娘。唐朝的陈硕真则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子。

15,最专情的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张皇后一人,再无其他妃嫔。

16,在宋朝如果你想要卖掉自己的房子,需要让自己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周围的邻居上百号人画押后,才算合法出售。

17,比张衡还牛逼的是北宋的沈括,数学,光学,声学,化学,天文,地理,水利,医药,经济,军事,音乐,书画,外交,无所不通,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18,《百家姓》是宋朝代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学家者最先编辑的。赵是当朝皇帝的姓氏;钱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所以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牛人,他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位是文状元,后都官居宰相:另一位是武状元,后官居节度使和太尉。此外,此人自己也是进士出身,后官居太子少师、国公;他的孙女婿也是进士出身,后官居御史中丞、吏部尚书。

这位牛人是谁?他就是北宋的陈省华。

陈省华,字善则,北宋阆中人,进士出身,曾任蜀西水县尉。

陈省华的长子为陈尧叟,宋太宗端拱二年状元,宋真宗祥符五年任宰相,并兼任枢密使。

次子为陈尧佐,宋太宗端拱元年进士,武状元;宋仁宗天圣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宋仁宗景佑四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第三子为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状元,曾任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武信军节度使。

孙女婿傅尧俞,不到20岁进士及第,曾任御史、吏部尚书、中书侍郎等职,为官30年,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被司马光称赞。


我来说说一些历史冷知识。

秦朝没有皇后,秦朝皇帝没有谥号和庙号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寿命很短,一共有两位皇帝,一位秦王。这两位皇帝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众说纷纭。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秦朝不但没有皇后,皇帝们还没有谥号和庙号。谥号和庙号在秦之前就有了,然而秦始皇觉得谥号和庙号是后世子孙和臣子对自己的枉议,因此秦朝皇帝就没有谥号和庙号。

杨六郎的“六朗”是个外号

在《杨家将》等演义中,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杨家将第二代比较厉害的人物就是杨延昭了。其实那只是小说演义中的形象,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六郎”是一个外号。这个外号还是辽国人送给他的,当时杨延昭在边关抵抗辽军二十多年,辽人认为杨延昭是他们的克星,将他视为天上的六郎星宿,所以称他杨六郎。

北周和后周命运何其相似

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叫后周,也有一个朝代叫北周。

这两个朝代都是短命王朝,都处于乱世分裂割据时代,都有两个英主(宇文邕,柴荣),这两个英主都英年早逝,这两个朝代都被信任的臣子所篡夺,这两个朝代都叫周,这两个朝代的英主刚开始都不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这两个英主都曾灭过佛,这两个英主都曾经励精图治使自己国家强大。历史是一道轮回,两个周,两个英主,命运何其相似。

没有吕端赵恒当不上皇帝

赵光义病重的时候,太监王继恩和太后李氏想拥立赵元佐为皇帝,于是将赵恒隔绝在外。以至于皇帝病重都没有到跟前,这时吕端看出了猫腻。先派人去找赵恒,让他立刻来到赵光义身边,由骗王继恩说皇帝有诏书在诏书阁,于是两人去拿,最后吕端把王继恩锁在了诏书阁。李皇后没有了帮手,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赵恒这才赶来继位。

“韩”这个国号不好用

战国时期有七个比较厉害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最后秦朝一统天下,将其他七国灭了,最后秦朝短命,土崩瓦解。后世历经很多大一统朝代和一些小的割据政权,其中“齐”,“楚”,“燕”,“赵”,“魏”,“秦”这几个国号后世仍有政权使用,唯独“韩”这个国号没人使用。

齐(南齐,北齐),楚(桓楚),燕(桀燕,安禄山的燕),赵(前赵,后赵),魏(北魏,西魏),秦(西秦)。自从战国时期那个韩国灭亡后,后世建立政权再没有用过这个字。可能是韩国太弱了。

年号那些事儿

.西燕废帝的年号叫昌平,北周武帝有个年号叫保定,梁武帝萧衍有个年号叫普通,他还有个年号叫大同。宋孝武帝有个年号叫大明,唐睿宗有个年号叫文明,历史上有三位君主被饿死

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任用奸臣,让他们执掌大权。随后齐桓公病重,他们发动了政变,囚禁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

赵武灵王赵雍的改革使得赵国强大,对赵国贡献巨大,然而晚年却被囚禁活活饿死。

梁武帝萧衍也是一样,他是一位仁义之君,对侯景多次纵容,以至于侯景发生叛乱,打到了梁国首都,梁武帝萧衍连一口蜜水也没喝到,最后被活活饿死。

虽然身为君主,却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你相信一个人追着上千人打吗?

《资治通鉴》中记载,“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刘裕当时还是刘牢之手下的大将,一次带领几十人去侦察,却碰见了贼军。贼军仗着人多想来将这几十人消灭。刘裕一人把刀一横,大叫了一声就向贼军杀去。这些人被刘裕的气势镇住了,都被吓跑了,刘裕在后边追着一群人砍。

一个人追着上千人砍,实在难以让人相信。但是也有可能是这些贼军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组成,哪见过刘裕这等在军中待了那么久的人,前边的被刘裕震慑住了,前边的人跑,后边的自然也跟着跑了。刘裕这才一个人追着上千人砍杀。

公元386年有十三位皇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特别乱,政权频繁更迭,皇帝也是。公元386年这一年就有13位皇帝,东晋,前秦,后秦,后燕,西燕,西秦,后凉,北魏等八个政权,其实还有一些更小的政权。西燕这一年就有五个皇帝。

不要小看书童

高俅原本是苏东坡的一个书童,他当时为人乖巧、擅长抄写,最后的成就可不小,不过他可是一个大坏蛋。梁武帝萧衍身边也曾有一个书童叫做陈庆之,他率领的八千白袍军打败了北魏几十万大军。所以不要小看书童。

历史上有几天不存在

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这十天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这十天凭空消失了,原因是历法的不完善,出了差错。

关于皇帝下达命令的称呼

在古代,皇帝下达的命令叫谕,或上谕,对某一问题的回复叫旨,发布的公告叫诏。应该这样说“传谕”,“请旨”和“下诏”。不要被电视剧中的太监们带歪了。

清朝从来没有出现过太监传旨

清宫戏中很多时候都是太监拿着圣旨在那念,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圣旨到不了太监们手中,是由官员去传递的。

暂时想到这些,再补充!


十六国时期在河西走廊建立政权的前凉,保存了中原汉文明的火种;

前凉的建立者张轨,字士彦,原籍雍州安定郡乌氏,即今宁夏固原东南。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张温任太官令时,全家始迁至洛阳附近。西晋惠帝时期,国内政治混乱,张轨因曾当过征西军司,熟悉河西走廊的凉州情况,于西晋永宁元年(301年)提出愿当凉州刺史,西晋朝廷同意。

凉州地处边境,常受鲜卑等少数族骚扰,张轨到任后两次讨伐鲜卑,斩首万余,俘获十余万,威名大震。于是扩充郡治姑臧,即今甘肃武威,修筑牢固工事。凉州过去屡遭战祸,荒凉不堪,魏晋以来已不用货币,只以布帛代替,交易时布帛撕成一段一段,伤料而又难以计算。张轨下令铸造五铢钱,使人民交换得到了方便,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到了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北方士大夫和人民纷纷逃难,大量人员南下,史称“衣冠南渡”。除了南方外,也有不少人逃到河西走廊地区。再次,张轨设立了武兴郡、晋兴郡加以安置。他见逃来的士大夫中有很多有学问的人,便提倡儒学,在姑臧设立学校,把各地地主子弟五百多人招到学校里学习,请这些有学问的人担任老师。在当时战乱的年代,凉州地处边远,相对安定,逐渐成了西北汉文化的中心。汉魏以来的汉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保存,一直流传到北魏、北齐和隋唐。

张轨对西晋皇室忠心耿耿,每年派使者进贡财帛。游牧部落攻打洛阳的时候,他专门派人向洛阳送义兵五千及器甲等物,又献马五百匹及布帛三万匹。京师洛阳危急时,他又派北宫纯等率领精骑去保卫京师,打败敌人。

西晋朝廷依赖凉州的支援得以苟延一时。张轨也因而被委以太尉、凉州牧,封西平郡公。到了建兴二年(314年),张轨病重,他在遗令中说:“文武将佐都应当尽忠皇帝,安定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说完之后撒手人寰,享年60岁。这实际上就是对后继者提出的立国方针,因此后继者便长期袭用西晋的年号。

张轨死后,长子张寔继位。此时长安被刘渊攻打,张寔派军队支援长安,与匈奴反复较量,但是因为西晋朝廷此时无能回天,长安最终失守,西晋灭亡。长安失守后,南阳王司马保残部的一万多人都投奔到张寔。而张寔本人敬贤爱士,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他曾经下令:当面批评的,赏给束帛;写信或在市上批评的,赏给羊米等物。大兴三年(320年),张寔去世,弟弟张茂继位。有一次,张茂想建造高九仞的灵钩台,结果太府主簿马鲸进谏说:“世道不太平,大兴土木难免引起民怨。”

于是,张茂知错即改,立即停止。太宁元年(323年),前赵刘窑率大军二十八万进攻凉州,列营数百里,金鼓之声动地,河西震动。张茂虽然只有几万军队,但由于内部和睦团结,又采取了坚壁不战的战术,终于打退了前赵的进攻。第二年,张茂去世,因无子,由张寔的儿子张骏继位。张骏也像父辈一样勤修政治,持法公平,继续保持了凉州的富强和安定。

张骏向西击败伊吾戊己校尉赵贞,又出兵龟兹、鄯善等处,西域诸国都送来汗血马、石棉布、牛、孔雀、大象等贡品。张骏还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建置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甘肃以西地区)到新疆西域的广大土地。由于张骏政治清明,善于用人,被称为“积贤君”。在张骏和他儿子张重华统治时期,是前凉最兴盛的时期。但是之后前凉的政治渐趋腐败,国力不断衰弱,最终于太元元年(376年),被前秦灭亡。


一、中国历史上,每个结束大分裂时代的王朝,取代的都是周王朝。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取代的是周王朝;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分裂时代的隋王朝,取代的同样是周王朝(后世称北周);结束五代十国乱局的赵宋王朝,取代的同样是周王朝(后世称后周)。自宋以后,无人使用周的国号,中国也没有陷入过大分裂时代(此前的武周被认为是唐之一部分,此后的吴三桂之周则无人认可)。

二、通常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人培根提出来的,实际上东汉思想家王充在公元一世纪的《论衡》中就提出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三、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至少有十处,如关中平原、北京地区、成都平原、太原地区、江南地区、闽中地区、沈阳地区、武威地区、台湾东部、汉中地区等,而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则是关中平原。据《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在主张定都长安时认为“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此外,《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苏秦在游说秦惠王时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隋末时期,李密也对杨玄感说:“关中四塞,天府之国。”宋高宗时,郑骧也说:“长安四塞,天府之国,可以驻跸。”一直到明代,还有人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朱元璋与群臣讨论建都之地时,“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明朝之后,就很少再有人称关中为天府之国了。

四、五岳中的南岳一开始指的是安徽天柱山,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布诏书,命名今河南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恒山为北岳。隋朝一统天下后,因疆域扩大,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9年,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五岳中的北岳早期指的是河北的大茂山,直到明中后期,才将浑源的玄武山改名恒山,出现两个恒山并立的局面,清顺治年间,将对北岳的祭祀移到了浑源恒山,至此,大茂山彻底失去了北岳的名号。

五、鸳鸯一开始是用来指代兄弟的,比如《文选》中“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就是一首兄弟赠别的诗。晋人郑丰在《答陆士龙书》四首的第一首《鸳鸯》序中载:“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这里的鸳鸯指的是陆机、陆云兄弟。而1980版《辞海认为》用“鸳鸯”比喻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只羡鸳鸯不羡仙。”

六、中国宋代就有了专职的消防机构,据《东京梦华录》“防火”条记载,汴梁城内的街巷,每隔三百步设一所“军巡铺屋”,每所铺屋置“铺兵”五人,负责“夜间巡警”。又在城中高处修建“望火楼”,“楼上有人瞭望”,楼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还有“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等消防设备。一发现哪处起火,马上驰报,潜火兵即刻出动,“汲水扑灭,不劳百姓”。

七、上古文献中“蜀”不一定指四川,而有可能是指山东泰安附近古蜀族生活的地方。《左传·宣公十八年》曰:“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预注:“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甲骨学者胡宣厚在《卜辞所见之殷代农业》中称:“盖今之泰安南至汶上,皆蜀之疆土。”

八、北魏孝静帝元善见是由权臣高欢拥立的,军国大权完全为高欢包揽,高欢死后,高澄接管最高权力,孝静帝仍然只是个傀儡。孝静帝在高澄面前用“朕”称呼自己,高澄就骂道:“朕,朕,狗脚朕!”并让手下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出气。于是孝静帝非常郁闷,决定决定挖地道通到高澄府上,然后派人刺杀高澄,但被高澄发现。于是高澄带兵闯进皇宫,当面质问孝静帝:“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邪!”孝静帝则回道:“王自欲反,何关于我?”这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皇帝谋反。

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空城计是在春秋时代,楚伐郑时,郑国面对楚军,大开城门,城内店铺照常营业,百姓往来如常。楚兵怀疑城中有埋伏,不敢贸然进攻,于是便在城外驻扎下来。此时,郑国借得齐鲁宋等国援军,楚军怕不是敌手,决定连夜撤退。楚军撤退时没发出一点声音,所有营寨都不拆走,军旗照旧飘扬。第二天早晨,郑人才发现楚军已撤。在这一战中,郑国用空城计迷惑了楚军,楚军同样用空城计迷惑了郑国。

十、俄国十月革命后,美、英、日、法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干涉苏俄,而中国北洋政府于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会同美、日、英、法、加、意和白俄等组成干涉军,使中国成为“干涉苏俄的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之一。不过中国干涉军基本上没有打过一场仗,不过在尼港事件中,中国海军借炮给对手苏俄红军,炮轰了盟友日军。日军有败兵逃入中国军营请求庇护,中国海军则因甲午战败之恨将盟友丢入冰窖活活冻死。


王安石为了讨好契丹,曾经准备把边境2万宋朝老百姓“送给”辽国。

王安石准备送给辽国几万边民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从宋辽边境上所谓的“两属户”说起了。

所谓两属地以及两属户,指的是在宋朝与辽朝接壤的雄州(今河北雄县)容城县、归义县边境线上,存在着一段特殊的区域,宋朝与辽朝政府都认为对它拥有主权与治权。

而生活在“两属地”的居民,就是“两属户”。

雄州拒马河两岸于是就出现了两个归义县、两个容城县。河北岸的容城县与归义县归辽朝实际控制,河南岸的容城县与归义县归宋朝实际控制。

生活在“两属地”的“两属户”,需要同时向宋朝与辽朝纳税(宋太宗已蠲免了雄州“两属户”的赋税,后来宋政府考虑到“两属户”如果只向辽朝输税,久之恐怕只会对大辽产生国家认同,于是又象征性地向“两属户”征收“马椿火牛草”),并为两边政府服差役,所以又称“两属户”。

熙宁五年开始,辽国进入两属地巡逻,其实主要指的是辽国越过拒马河,到属于宋朝的拒马河南岸巡逻。

为什么辽国会突然在熙宁五年,大规模进入属于宋朝的拒马河南岸“巡逻”?

主要是因为辽国苛待两属地的两属户,强迫他们服兵役。于是拒马河北岸的民众有一些逃到拒马河南岸。

而当时河北雄州知州、河北缘边安抚使张利一当时属于强硬派,他一面收留了这些南逃民众,一面在拒马河南岸设立“乡弓手”。

北宋建国之初,“乡弓手”属于民兵性质,但是到了宋仁宗朝以后,“乡弓手”其实已经是披着民兵皮的正规军了。

辽国对张利一在拒马河南岸设立“乡弓手”大为不满,于是打着“抓逃”的旗号派出七八千骑兵越过拒马河,来到宋朝管辖地。

消息传到汴梁,文彦博和冯京支持张利一对辽强硬主张,而王安石则认为张利一没事擅起边衅,应该严肃处理。

当然,文彦博与王安石在张利一以及辽国骑兵越境这件事情上争论不仅仅是“鹰派”或者“鸽派”这么简单,也涉及到了当时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问题。

王安石主张宋朝主动贬斥张利一,单方面取消“乡弓手”,也显示宋朝在处理边境冲突时的诚意:

(王安石发言)我約彼巡馬不來即減罷弓手,彼約我減罷弓手即巡馬不來,兩相持,所以不決。今我不須問彼來與不來,但一切罷鄉巡弓手。彼若引兵過拒馬河,亦不須呵問;彼若鈔劫兩屬人戶,自須徑移歸,徐理會未晚。料彼非病風狂,豈可非理自騷擾鈔掠兩屬人戶?若不鈔掠兩屬人戶,又必不敢攻取雄州,任其自來自去都不省問,復何所爭校?——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彦博和冯京则认为如果这么“示弱”,那么万一辽国无视宋朝“诚意”,坚持把拒马河南岸生活的大概4000多户“两属户”抢掠走怎么办?

王安石对冯京和文彦博的顾虑很不屑,认为只要朝廷有“大略”,就算是牺牲这4000户“两属户”也没关系,宋神宗也支持王安石的看法:

安石曰:“必無此理。然兩屬人戶才四千餘,若朝廷有大略,即棄此四千餘戶,亦未有損。”上曰:“要是吞服得彼,即棄四千戶何傷。”——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争论最后,宋神宗基本上算是支持王安石的意见,宋朝主动取消“乡弓手”,张利一坚决反对宋神宗和王安石的这一决定,不久也被王安石罢职。

然而,王安石与宋神宗的退让并没有换来辽国的善意,熙宁六年,辽军再次越过拒马河,还和宋军发生了武装冲突;这一次,辽国明确要求宋朝将拒马河南岸割让给辽国。


周恩来总理在印度新德里勇敢面对刁钻的记者,与其针锋相对,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长陈毅访问印度,此次访问的主要议题是谈判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中印两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双方按照各自传统边界线进行治理,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自从英国在1914年的西姆拉会议之后,在中印边界的东段和西段随便划了一条线,使得中印边界纠纷开始出现,此次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就是这个原因。

4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新德里举行记者招待会,同时进行答记者问。消息传来,新德里一片哗然。据说印度新德里的记者都是藐视权威和大人物,以尖锐的发问发难使得被问者难以自圆其说而引以为豪。在之前印度内政部长就因为在发布会上被折腾的面红耳赤而当众出丑,财政部长竟然在招待会上被问得怀疑人生最后辞职了。这一次,周恩来总理的到来,使得这些记者们又要跃跃欲试了。

晚上7点20分,周恩来总理和陈毅部长来到招待会的场所。在之前《泰晤士报》记者韦尔娜小姐就提醒过周恩来总理小心这些刁钻的记者。周总理递给他一个眼神叫其放心。韦尔娜小姐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在印度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发布会召开之前就抢占了有利的位置,准备在周恩来等人一走进大厅的时候,就大呼口号,干扰其行程给他来一个下马威。可惜的是,他们的注意力被手中的周恩来的声明吸引住了。原来在记者会之前,工作人员就打印好了一份声明,在总理进场的时候分法,于是大家都在看这份声明一时没有注意。

当周恩来等人走进大厅,踩着红地毯,来到讲台的时候,才有人反应过来大声叫喊:“中国佬,滚出去!”这个闹剧没有掀起什么浪潮马上被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给淹没了。周恩来双目锐利德扫视了一下会场,开始了他45分钟的演讲,周总理沉稳的语音里面略带沙哑,但却极富魅力。台下的记者不断得笔记本上记录演讲中的重要内容。周恩来最后再次重申了中国的立场。他情真意切地说道:“我们这一代…切不可对上辜负了列祖列宗的遗德,对下贻害后世子孙。”

周恩来的演讲刚一结束,大厅里响起如潮水一样的掌声,韦尔娜小姐也拍着巴掌,高兴地站了起来。数百名记者受到感染,也纷纷离座站起来鼓掌。演说结束之后,招待会马上开始。周恩来总理清了清喉咙,说:“刚才有位朋友告诉我,在座的有不少是战神鸠摩罗的子孙,准备好了炮弹轰击我。我觉得,心里有火、有气,就应该发出来,我愿意承受。因为,我是你们的朋友。

这话一说,会场马上安静下来,出奇的静,几乎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到了。终于,一个大胡子的人站起来问道:“我是印度新闻托拉斯的记者,请周先生回答,中印边界的领土划分已经是十分明确的了,难道还有什么必要再进行谈判,再进行重新划分吗?

面对这位大胡子的问答,周恩来总理耐心地回答道:“如果你对中印边界的百年历史多做些研究,并且能真诚地倾听一下中国政府的呼声,我想,你是不会提出这种问题的。

大胡子刚刚坐下,身旁一位欧洲人模样的人站了起来有些不怀好意地问道:“我是英国路透社记者詹姆斯,之前总理先生说要靠谈判来解决问题,请问,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为何还去要回来呢?”一听这话,周恩来就知道这个詹姆斯就是过来找茬的,于是严肃地回答道:“詹姆斯先生,我问你一句,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不该向强盗讨还吗?”

一听这话,詹姆斯感觉被将了一军,于是就气急败坏地说道:“你…你敢说印度是强盗?”看到这个英国佬失去了分寸,周恩来坦然地说道:“强盗是有,但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英国的殖民政策。中印是永远的朋友。”詹姆斯还想再说,这时一位后排的记者拍了拍詹姆斯的肩膀,适宜他坐下,他站起来问道:“请问总理先生,你们不打招呼没有经过印度统一,就在争议的地区修筑公路,这就是你说的和平友谊吗?”这个问题更加刁钻,此时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响起得意的嘘声、口哨声。

周恩来诚恳地回答道:“不错,我们是修了一条公路,这是为了改善边疆地区的生活条件…如果这不算和平、尊重、友谊的话,那么印度政府屡次越过边界,在争议地区修建碉堡据点,多次非法巡逻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又算是什么呢?我们也只是修了一条路,为何说伤害了彼此的感情。”这话一说,台下的记者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虽然对周恩来的雄辩虽早有耳闻,但今日是第一次领教到了。

“总理先生,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动枪死人的境地,完全是你们自恃大国身份,对印度横行侵犯的结果吗?”这时候一个印度独立报记者问道,这话语暗藏杀机。

周恩来总理面色冷峻地说道:“你错了,你们看缅甸、不丹、尼泊尔也都是小国,也都和我们有麦克马洪线的困扰,我们也达成了边界和平协议。如果,大国和小国发生边界纠纷,大国一定是蛮横无理,那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与锡金的边界纠纷,不正是以大欺小吗?而印度在各方面都不必中国差,你又如何说是大国欺负小国呢?”这话一说,这个印度记者恼羞成怒,挥舞着胳膊大喊道:“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侵略者,是你们伤害了印度的感情,你们都要滚出去。

面对已经失心疯的印度记者,周恩来此时也有些火了,我让你三分,你却没完没了的,面孔非常冷峻,声音有些大地说道:“如果说到伤害感情,我想反问你们一句,去年我国平定叛乱的时候,明知有人背后搞鬼,为了大局我们并没有责怪…而在边界纠纷中,我们的军队也没有前进一步,例行巡逻也停止了。可你们呢?面对纠纷拒不谈判,士兵非法巡逻不说,还多次开枪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请问,这是什么?到底谁伤害谁?

眼看要将印度的老底全给揭开了,这个记者有些慌了马上,辩解道:“那只是一小撮人,绝不能代表印度政府…。

此时,坐在周恩来身侧的外交部长陈毅实在忍不住了,猛然站了起来,抓起话筒怒不可遏地喊道:“够了,你们不要狡辩了,我只说一句…毛泽东主席有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谓予不信,皇天可鉴。

陈毅部长这话一说,大厅里的人全部给震住了,这些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带苦笑地摇头。此时,在场的众人才想起来了,这位部长不仅仅是外交部长在,还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眼看将这群刁钻的人震慑住了,周恩来总理接过话筒说道:“请原谅,我的外交部长是军人出身,脾气不好,刚才是一时愤慨所致,大家不要担心不是恐吓。在这里我想最后再说一句,中印两国都曾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应该世代友好和睦。不要再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韦尔娜小姐站起来了,她极严肃庄重地说:“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总理先生能够坦诚相告。”周恩来总理扬扬手说道:“我想,我会尽其所能地回答你。”“那好,据我所知,您今年已经62岁了,比我的父亲还要大8岁,可是,你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年轻、那么美俊,像个小伙子一样,能回答一下吗?

顿时,全场安静下来,然后又爆发出一阵大笑,将之前那股剑拔弩张的火药味驱散干净了。与刚才大战记者的样子不一样,此时的周总理却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摊开手说道:“这个问题,我能不回答吗?

不行!”在场上千名记者异口同声地说道,此时竟然出奇地一致。

周恩来总理搓了搓两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好,我现在回答,我只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生活的…我…。”周恩来的话音未落,台下的掌声、叫好声犹如巨雷,一直不停。记者全部站起来,给周总理鼓掌。这次鼓掌一共进行了7分钟,鼓掌的人也包括了之前给周总理发难的人。

这一次的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总理是完美地完成了任务,也给印度各界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也让印度那些专门刁难人的记者们对周总理和中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后面尼赫鲁虽然因为边界纠纷跟周恩来总理不断发生争执,但是对于周恩来的能力他是大加认同的。但是由于印度政府执意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中拒绝谈判,使得边界纠纷不可避免变成了边界战争,周恩来总理的这一次访问目的最终落空。


随手记得几条:

1、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人物有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要多。

2、高俅最初是苏东坡的一个跟班小吏,即书童,他当时为人乖巧、擅长抄写。

3、1585年以后,明朝万历皇帝除了1588年视察自己的陵墓定陵出去过一次,30多年没走出过紫禁城一步,创造了自古至今的最高纪录。

4、烟草最早由万历年间自吕宋(菲律宾)经由福建和广东的贸易口岸进入中国。明朝人根据音译称之为为“淡巴菰”、“丹白桂”(tabacco)等。又称为“烟酒”、“干酒”——最早“烟酒”指的仅仅是“烟草”。之所以称烟草为“酒”是因为抽烟能让人熏熏然,如同饮酒一般。当时抽烟的方式和现在抽旱烟的方式基本一样,是“采而干之,刃批如丝”,然后“衔长管,而点火吞吐之,有醉卧者。”

5、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南京国子监曾经接纳过一位“女留学生”,名叫姑鲁妹,是琉球中山国人。大约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女性留学生。“三十一年,王遣亚兰匏等贡马及硫磺,世子武宁贡如之;女官生姑鲁妹偕入谢恩,以昔常在京读书也。本朝外国如朝鲜,号知诗书者,间游国学,或至登第,然未闻妇人亦来中国诵读。向慕华风至此,真史策未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历史冷知识:

一、千金小姐的由来

千金小姐是古代对富贵官宦人家的未婚女孩的称呼。典故出自于春秋时期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父亲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与其兄长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逃亡途中,饥饿难耐,碰巧遇到一位在河边浣纱的姑娘。他上前乞要食物,姑娘很热心的给了他。饱餐之后,他要求姑娘为他的行踪保密,姑娘遂抱起一石投河而死,以此明志。伍子胥深受感动,写下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后来伍子胥做了吴国相国,就在浣纱投河的地方投下千金,以表信义。

不得不说,此女子的行为确实配得上千金小姐之名。

二、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靠女人上位,因干政而死

严格来说蔡伦并没有发明造纸术,而是改进了造纸术。他使用树皮、旧麻布、渔网等,经过一些列的去杂存精工序,制作出来的纸张轻薄柔韧,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因此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才得以推广。

可是不少人应该不知道蔡伦是一个宦官,在外戚当权的东汉,靠着窦太后从小黄门一路升迁为中常侍,成为能够参预朝政的高级宦官,甚至卷入后宫的一些争斗之中。蔡伦心性秉直,看不惯窦太后的同胞窦宪等四个兄弟都擅威权,谋不轨,炎势倾朝野。于是,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首谋,清除了窦氏势力,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

之后,蔡伦有傍上了邓太后这颗大树,因此被封为龙亭侯,他所造的纸也叫“蔡侯纸”。邓太后死后,安帝亲政,因蔡伦当初受窦太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而被审讯查办,年近六十的蔡伦耻于受辱,选择喝毒药自杀。

三、一日三餐出现在宋朝

在古代,是有宵禁的,一到晚上大家都不能出门,更没有生命娱乐活动,因此就早早的睡觉。等到了宋代,经济发达,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就取消了宵禁。晚上,人们也能出去活动,参加灯会逛逛街,为了避免晚上出去玩太饿,所以才有了第三顿饭。

四、焚书最早的是孔子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背负了千古骂名。可第一个焚书的并非始皇帝,而是孔子。据西汉《七纬》记载,孔子得书3240篇,取其中120篇留存,烧掉3120篇。《郑板桥家书》也说:“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足见古代的精英都知道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1、宋体并不是宋朝人发明的。在南宋时,在临安等地的印刷作坊出现了类似印刷的字体,但这并不叫宋体,而是被后世称之为“仿宋体”。到了明朝时,由于宋刻本书籍的美观,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文人竞相追捧。于是,刻匠们为了追求效率和防止刻板磨损,便加粗了仿宋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最终形成了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而这种字体叫做宋体,亦或者是明体。

2、乾隆(1711-1799)和华盛顿(1732-1799)都是在同一年去世的。

3、中学文言文《口技》中是删减版的,其中删除了一段: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就不翻译了)

4、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被译为“蝌蚪啃乐”,后来悬赏350英镑征求理想的译名时,当时上海一位教授蒋彝翻译的“可口可乐”胜出,成为世界广告史上的经典翻译。

5、老公在古代是太监的别称。

6、世界上最矮的山叫静山,其位于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和马家庄之间,最高处距离地面仅有0.6米。

7、身份证有国徽的那一面才是正面。

8、1959年9月,钟南山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中,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400米栏全国纪录。

9、在1998年1月的首届竞技麻将名人赛中,陈道明曾获得冠军。

10、青年时李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写下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他考中进士,飞黄腾达之后,却开始了豪奢无度的宦官生活,一餐的耗费就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

11、“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慈禧太后在她母亲富察氏六十岁大寿时所作的一句诗。

12、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在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而设计的。

13、所有条形码编号开头为690~695的都是国产货。

14、西藏民族大学并不在西藏,而是在陕西咸阳。

15、荷兰豆在中国叫荷兰豆,而在荷兰却叫中国豆。

16、五代十国时,南汉皇帝刘鋹认为群臣有了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而不肯效忠。因此,刘鋹便下令只有自宫才能为官。

17、三国时期除了曹魏、蜀汉、东吴之外,在辽东还有一个燕国。

18、元代之前,千金一般是称呼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元代之后,千金才开始用于官宦的女儿。

19、杜甫、祖冲之、李时珍等古代名人画像,是蒋兆和先生以自己,亲朋好友,以及近代名人为蓝本创作出来的。

20、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远离海洋最远的一个城市。


原始地址:/faxian/3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