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你的孩子打算参加什么辅导班,你觉得对孩子有帮助吗?

社会就是大课堂。大课堂也有小课堂,此如辅导班。辅导班是正规学堂教室的侧室和补充。放假,本来是让孩子们融入到社会大课堂里的,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全面发展。时间分配要适合孩子的全面成长。


如果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他们一起选择一个兴趣班而不是辅导班,而且不是在暑假尝试了就浅尝辄止,需要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初中,他们的时间已经大部分被学习所占领,那么报辅导班可能是众人所趋,有种“自家孩子不报就跟不上别的孩子了”的感觉,这种感觉一部分是真实的,一部分还是家长过于担忧。因为孩子可能在秋季刚开学的时候是觉得很吃力,跟别的小孩差距也很大,但是半期前后都能追上来,因为暑期课程不可能涵盖一整学期的学习内容的。

那么到底报班还是不报呢?如果孩子非常自律,学习习惯很好,那么不报也罢。而对于大多数孩子,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肯定要和孩子商量,当然在孩子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完全遵从孩子的意愿,不能是他们说想玩然后就玩一个暑假,需要合理引导;

第二是要对孩子有益,低质量的辅导班确实不如不报,浪费孩子的时间;

第三是孩子要能在辅导中找到自信,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所收获的。

至于学科什么的,不用太过于介意。


暑假到了,给孩子报培训班了吗?

准备给孩子报班的家长,先来看看这份“体检”报告。

7月1日,省中小学教育检测中心发布浙江省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情况。

“体检”的对象为2018年9月升入五年级的学生,以及测试年级相关学科教师、学校校长和参测学生家长。全省共有11个设区市,98个县(市、区),1269所小学的3673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有效样本36010名学生。参测学校的校长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共2400位填答了校长回卷;五年级所有的语文、数学、科学教师,共11240位填答小学教师问卷;参加测试的学生家长,共35927位填答家长问卷。

这份分量感十足的“体检”报告指出了不少家庭中的误区,具体内容有哪些?呈现出哪些特点?暴露了哪些不足?我们一起来看下去。

观点:补课写作业对成绩贡献率最低

分析发现:学习策略是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最大的一个指数,其对学业成绩的贡献率约为28%,其次为教师教学方式(14%)和兴趣爱好(13%),其中补课和作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贡献率较低。

观点:老师讲得好不等于学得好

监测发现,“老师讲学生听”的集体讲授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帮助最弱,但全省约有四成的四年级学生反映老师仍然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方式,乡镇农村学校采用“讲授型”达54.2%,远大于城市学校的27.9%和县城学校的31.7%。

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因材施教与引导探究教学策略,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会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师生关系较好的地区,教师教学方式水平也越好,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将较好的教学方式转化为教学成效。

观点:减负要关注承压能力

减轻中小学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减少作业量、增加睡眠时间等都是客观减负的主要措施,但学生面对压力的体验是积极的,那压力即为动力,如果学生面对压力的体验是消极的,那压力即为负担。

研究发现,学生平时校内作业时间越长,学生学业负担感受便越强,运动健康水平好的学生在同等作业时间情况下的负担感受轻于运动健康水平一般的学生。

对于主观负担感受较重的学生来说,校外补习越多,学业成绩越不理想;对于主观负担感受较轻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校外补习还能有所收益,但过量的校外补习,也适得其反。

有趣的是,女生负担更倾向于自我要求,男生更多来源于家长要求,男生和城市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推着走”现象。

观点:补课不如阅读

阅读对于小学生学业进步有全方位影响,除了语文外,学生阅读成绩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与科学探究能力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加强阅读能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监测发现,学生最经常阅读的是故事书,最不经常阅读的是报刊杂志类书籍。分析发现,科普书、故事书、报刊杂志阅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最大,而漫画书、网络小说对学生学业成绩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

另外,将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品质与学科成绩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学生数学成绩(问题解决方面)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综合学习品质及其他学科学习品质的状况,而阅读策略对于学生各科成绩具有全方位影响。因此,小学阶段要强调少做题,多读书,重视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能力不只是语文学科的要点,还是所有学科学习的通用学习能力。

观点:家庭教育“关注不如参与”

当前,家庭普遍重视子女教育,家长对子女的升学期望普遍较高,42%的家长期望孩子本科毕业,47%的家长期望孩子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

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学历的高期望转化为对孩子学习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陪伴与指导不够。

只有60.5%的母亲和49.5%父亲每周陪伴孩子读书学习3次及以上,有15.1%的母亲和22.2%的父亲表示从未或几乎没有、很少陪伴孩子读书学习。监测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父母“关注不如参与”。父母参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不仅是正向的,且影响效应更大。

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并不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而是通过影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但亲子关系对于品德与心理健康影响却是直接与显著的。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有关,如攻击或欺负行为、学业表现与辍学、心理社会性调节等。

最后来看看

浙江省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情况

优秀率30%以上,高层次认知有待加强

综合评价显示,93.4%的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90.9%的学生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74个县(市、区)语文、数学学业水平优秀率均达到30%以上。

尽管学生学业达标率与优秀率较高,但监测中发现学生在提取信息、整合判断、概括表达、评价反思、解决问题等高层次认知能力上存在不足,这意味着日常教学活动中,机械训练过度,关注思维发展不够。

兴趣爱好很多,半数左右参加体锻不足一小时

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学生学习体验积极,喜爱阅读,喜欢学科老师,觉得学习很有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涉及体育、艺术、科技、思维各种门类,87.8%的学生每周至少在兴趣爱好上花费1小时,82.9%的学生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但是,55.2%学生认为自己每天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一小时,相比之下,乡镇农村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不如城市与县城。

学生学习投入较高,减负形势依然严峻

小学生校内作业时间达标情况亦不理想,周一到周五,只有41%的学生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校外补习情况明显加重,四年级学生中,未参加过校外补习的仅40%(2016年为59%),7%的学生每周校外补习8小时及以上。

从地域看,乡镇农村学生的睡眠缩短明显,作业增加明显,超量作业比例超过县城与城市,需引起重视。

公办学校抗逆学生占比最多,发展与国际持平

本次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抗逆学生,是指处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却能够克服自身所处的不利成长环境,在学业上取得较好成绩(前1/4)的学生。

据统计,我省四年级学生中有7.1%属于抗逆学生,在同等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生中占到30.4%,接近于2012年PISA测试中国际抗逆学生的平均值31%。

在完全本籍子女公办学校中,抗逆学生占比最高,达32,6%。在留守或流动学生占多数的学校中,发现流动子女占多数的学校的抗逆学生占比较高,达25.2%。这和浙江近几年大力扶持公办学校、流动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密不可分。


千万不要把钱投入什么各种暑假辅助班。一收费太高,二好不容易小孩熬到假期又投入到艰辛的学海中。三严重挫伤孩子们的心身健康。四还他(她)们一个自由的童年生活。


谢谢邀请。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感兴趣的辅导班,自然是最好的,不过,现在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定力不足,说白了就是三分钟热度。然后孩子又喜欢另一个项目,大人可能就报了另一个班,这样循环下来,孩子没什么成长,反而花了一大笔钱。

所以,我认为,在最开始就让孩子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辅导班,然后咨询一下老师的意见,给孩子抱一个薄弱科目的辅导班,一天按照孩子的有限精力而言,三个就很多了。

既然报了辅导班,本着让孩子成长的原则,家长在和孩子商议后,就严格执行监督职责,这样的话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还有学会坚持,对开学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我不主动给孩子报辅导班,除非他自己要求。首先我没那么多钱给孩子报这报那,非他所愿的辅导班我也不认为短短的假期里能学好。但我会考虑给他报兴趣班。比如画画,跳舞,游泳等。但是一周里还是会预留一大半的时间让他自由安排。带他去旅行是必然会考虑的。

其实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无非就几个原因,怕孩子跟不上,怕孩子耽误学习,怕孩子忘了学过的知识等。

其实学校新开学的一周里,很多老师都会安排复习课的,家长们不用太担心。如果是语言类的,那么让孩子在家里静静地阅读几本书,看几部原版的电影,就可以了。

我想很多家长会说,他要是这么乖就好了。对呀,孩子是管不住自己,那是因为这件事他不喜欢呀,要是喜欢,还需要你去管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给他钱,让他自己去买书呗,不管是漫画还是啥,不要否定他,让他看呗。天天看名著谁受的了啊?有些名著很深奥,成人也不一定看得懂。另外,所谓的名著,都是大人说他是名著,大人说他好看,而你的孩子,不是大人,需求不一样啊。


一年一度的暑假到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相继开始了,语,数,外,物,化,美术,舞蹈,架子鼓,写字,游泳,台拳道,无花八门。我认为所有的培训,在假期能学出什么门道呢,再说,还不是整个假期,只有二十二天,假如二十二天能让孩上一个挡次的话,我认为孩子就不用上辅导班了,您说呢?


暑假来临,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兴趣班让人眼花缭乱。

我家孩子暑假只学画画,而且是征求了孩子自己的意见。学过两个暑期的游泳今年也不准备再报,会在晚上带孩子去游泳馆强化这一生存技能。

如今的家长,很多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全方面发展,报各种各样的班,生怕孩子会落人后。有的甚至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都要强制孩子去学习。孩子累,家长也累。

暑假就是孩子的假期,要做完不少的暑假作业,孩子也该有属于他(她)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百花齐放固然好,一枝独秀才能精益求精。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我觉得就可以了。

一家之言,谢谢。


不参加任何补习班,准备带孩子轻松一下,然后又计划的预习高中数理化生,买了一本高中单词,准备在假期全部背下来,不一定背的多熟练,但一定都熟悉起来,初中的英语也是这么过的,假期背完单词,在开学时学起来轻松得多,在就是自己在家准备一下8月初的分班考试,让孩子过一个张弛有度的暑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紧张的高中生活。


原始地址:/dongtai/1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