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心理工作是“需要什么做什么”,而不是“咨询师有什么卖什么”,你怎么理解?

心理工作的原则应该是前者,但从业者为了利益往往选择后者,就如同医疗行业一样。悲哀!!!


解决问题,不是搞营销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需要什么做什么就是搞科研、创新;有什么买什么是商业销售变现。只卖不研停滞不前,只研不售温饱不够。


心理工作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也是一种有效沟通。咨询师应该说更专业,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对顾客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有人卖你恰好需要的,这叫市场,本来不想买,最后觉得试试的,这是销售,让你买了讨厌的的,这是心理医生……


泻药:不全是需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是咨询师有什么就卖什么,以现在市面上的很多咨询师都会在了解前因后果后才会对症下药加以引导


不懂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需要辩证的看的:

首先从咨询师的立场上看,我们需要尊重来访者,首先我们得了解他想做什么,想去到哪里,他卡在哪里了,他有什么资源……知道这些,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去帮助他,而不是以我们的生活经验指导他怎么做。这应该就是“需要什么做什么”。

但同时,咨询师并不是完全的需要什么做什么,如果都按照来访者的需求做,而不给其提供挑战的话,他会永远在自己的舒适区出不来。我们也需要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知识,适当提醒来访者,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有什么卖什么”。

此外有时候我们就算是有,也不卖,比如来访者不断的去提出要求,我们是不能够一味的满足的。难道他想要贪嗔痴,我们也要给吗?


感谢邀请。需要什么做什么是市场经济,有什么买什么是计划经济。跟着市场走发展有奔头。你有萝卜不好卖,深加工成萝卜干,能放着卖,不急?你有苹果滞销,深加工成灌头,能放着卖,不急。


第一,咨询师属于创业者,选择咨询方向要顺应市场需求。

第二,根据市场热度和需求量,结合兴趣去学习咨询技术。

第三,针对市场需求,打磨专业知识,推出产品,帮助来访者。

第四,专注才专业,专业才可以获得来访者,也才可以帮助到人。

第五,今天的咨询市场,要求成为头部lp才可以获到来访者,细分小类别,做出知名度。

第六,细分类别,更容易学习,学习成本也低,更容易专业,也更容易成名。


我个人理解,这应该是说咨询师要以来访者为中心。

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救人自救”,也就是说作为咨询师我们只是以我们知道的原理帮助来访者分析事情,帮助他澄清自己真正的感受,寻找到他困惑、烦恼的根本原因,而如何抉择,这个权利应该留给来访者,因为那是他的生活。也就是说来访者只需要你帮助他剥开迷雾,至于往往哪个路口走该由他来选择。这就是需要什么给什么。

至于有什么卖什么,我理解,很有可能是咨询师在过程中过分地代入,没有以来访者为中心,分析了事情后又加入了自己主观情绪,无形中引导来访者做了自己中意的选择,也就是替他选择了。


我的理解是咨询师是人不是神,应该说病人所需的要求在咨询师的力所能力范围内,应该无所保留!


《“需要什么做什么”与“有什么卖什么”》

【前言】现实中,有些的理工作者显得不太专业,面对个体或全体心理问题,不充分的调查研究,也不收集问题,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有什么卖什么,没有目的性没有针对性,只讲排场、形式,只为吸引眼球,不求效果,纯粹一种“卖弄”。

【观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的原则是“需要什么做什么”,这主要是针对心理问题,而并非现实问题。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有什么卖什么”。

一、总体来说,是“需要什么做什么”。

1.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和群体共性的心理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方案,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2.在上述前提下,咨询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3.需要什么做什么,主要是针对心理问题。而现实需要问题并非心理咨询工作者解决的范畴。咨询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给予相应的援助。

二、“有什么卖什么”的特例

1.针对个体或群体共性的心理问题,在制定针对性措施时,咨询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可以“有什么卖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2.在社会大范围内,心理工作者可以根据社会各方面的心理需求,根据自己的特长,“有什么卖什么”,使有相关心理问题的人员从中受益。从广义的范围讲,这也是“需要什么做什么”。

【编者按】

心理工作是立足于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展开的。而不能单纯从商业的目,过度利益化,只注重心理工作的外在、形式化、讲排场等吸引眼球,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即使通过这些“形式”吸引了眼球,也解决不了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在“需要什么做什么”的前提下,如果咨询师自己的专业能力受限,就应该主动转介。这才是对心理问题负责的态度,这更是职业素养。


原始地址:/chaoliu/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