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唯”后,怎么评价高校教师?

高校和研究院破唯五的做法仅仅是高校改革中的对教师评价的一个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真正的高校改革还是要实行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政策。历史上特别是蔡元培,等在遴选教授和录取学生是都名副其实的实行了不拘一格降人材的理念和做法。举个例子,大数学家华罗庚到清华当教授是还仅仅是个初中学历的残疾人,但因为他在数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而被破格录用为教授。再说招收学生方面,举个大科学家钱伟长的例子,钱伟长年少时学习偏科严重,他考清华时除了文史满分外数学和物理都只有几分,特别是他的物理入学考试分数是百分制记分的5分。可是后来吴有训教授破格让他转学物理后。最终成了中国最伟大的物理力学家之一。新中国建国初期赫赫有名的三钱就是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所以,中国教育体制的有效彻底改革还任重道远。


真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当然非常好呀,但是能占多大的比例呢?

有一个办法可以杜绝腐败和99%的学术垃圾:遴选一个六万人的专家库。一半省份三万。再设立一个全国论文集散中心。给论文编上密码后发给另三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十名专家进行匿名评阅。根据分数发表在网站。分数特别高的给予重奖。纸质杂志可以取消。因为编辑部太藏污纳垢了。

第二点:让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水平先排队后打分,根据分数定工资;实行流动上课制,一个月换一个班。

第三点:应该加大教龄工资的比例。工作经验还是比较重要。


老师发现发表论文和项目依然是最简单的


只为实际贡献


高校职称和成绩评价破五唯,是科研评价体系的重大改变和必然趋势,在没有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出台前,直接否定原有的评价体系肯定会造成成果考核的混乱和工作量的增加,应该逐渐过渡,慢慢朝科研和成果的社会贡献上引导,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科和科研机构的类别进行细化,如研究性高校和以教学为主的普通院校。成果的贡献的甄别难度大,认为因素影响多,对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申请科研项目、发论文和成果报奖还是最基本的积累过程,特别是年青人员来说压力会更大。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在教育部出台破“五唯”政策之前就一直有争论,其主要原因,窃以为,其实还是利益分配问题。

首先,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涉及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等各个层次的培养对象。有的学校只有本科教育,有的则有研究生教育,有的学校只有硕士点,有的则有博士点,但所有高校都有本科教育,且也是最基础的或根本的教育,所以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以本科教育为中心是必然的。但有硕士博士点的高校除了本科教育之外,如何提升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也是当务之急。现在有的高校硕士培养水平面临下滑趋势,一些导师不愿意指导硕士或给硕士授课,原因是评职乃至评优评奖之际只计本科教学工作量(指:一个教师应该完成的工作量)。破“五唯”后,这种趋势更加严重。

其次,与本科教学相比,硕士博士导师遴选条件很高,如:必须有在研课题,要有经费,以及c刊论文等等。关键是,这些条件随着破“五唯”的趋势,并不会也被破除。这样就产生了矛盾:一是破“五唯”,二是“五唯”是评价条件。不过,如果硕博导师也要破“五唯”的话,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导师都不做项目,不写论文,那硕士博士为啥也要写呢?如何写呢?如何发表呢?另外,做学术写论文只是导师个人所需吗?为什么要做学术呢?问题很简单,是要提升导师个人学术视野、学术水平,然后才能培养人才。况且高校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教书育人,还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使命!一个不做科研、不具备探索科学奥秘及分享能力的教书匠,如何自信地站在学生面前,更进一步说,如何适应国家所需呢?

再就是,一方面让破“五唯”,一方面又费力地组织申报奖项,未免显得矛盾。所以,窃以为,破“五唯”中,最根本的应该破除各种学术“帽子”,因为“帽子”都是在前面的成果基础上换来的,再奖励就有些重复了。况且奖励有“帽子”的人会导致绝大多数人工作积极性的下降。

最后,高校是各类人才培养之地,应按需理解“五唯”问题,不是为了破“五唯”而破“五唯”,非破“五唯”不可,更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应避免一些学识浅薄,不学无术,趁机嚷嚷的现象。教育部提出破“五唯”的动机,并不是指破除学术之意。不能把节奏带偏,执行起来跑偏,而是更适宜地完善评价体系,不断使之趋于更合理更公平,因为涉及到培养人才的人的切身利益。


2021年1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刘冬梅副司长回答了南方都市报记者关于破“五唯”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的提问。

评价标准问题是职称评价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价当中,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这“五唯”的不良倾向,可以说是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家反响也比较强烈。所以,这次改革,我们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当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举措。

在评价标准方面,就是要着力破除“五唯”,破立结合。在破除“五唯”、克服“五唯”倾向方面,这次改革里面提出,不以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价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论文发表数量、引用情况、期刊影响因子等仅作为评价的一个参考,核心是要评价研究本身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还提出,不得在职称评审中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不得将出国(境)的学习经历、获得人才称号情况等作为限制性条件。目的就是要避免将某一个条件或者指标作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

“五唯”破了之后,我们评什么,怎么评?在立的方面,这次改革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强化师德和教育教学的要求。把好思想政治关,强化教师思想政治要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把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审中所占的比重。

二是突出质量导向。探索将项目报告、技术报告、学术会议报告、教学成果著作、论文、标准规范、创造的作品等这些高水平的成果作为代表性成果,突出评价成果质量、原创价值、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的贡献等情况。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以及我们高校里面招聘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我们在坚持严把质量和程序的前提下,还可以制定较为灵活的评价标准。

三是实行分类评价。按照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岗位类型,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研究类型、不同的专业门类,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评价不同类别教师的实绩、贡献、能力。尊重人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在这方面,我们很多高校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让很多虽然没有论文,但是教学受到师生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评上教授。

四是强调同行评议。这次改革强调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鼓励采取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同行评议、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灵活评价的方式,鼓励探索引入外部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并且强调要给评审专家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评鉴,引导评审专家负责任地提供客观公正的专业评议意见。在规范评审专家的评审行为方面,我们也提出,要建立评审专家的诚信记录、履职尽责评价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尽可能地提高我们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在破“五唯”方面,我们这次改革主要是从以上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


破五维从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教师,以发论文申请项目评奖等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有利于教师回归教学。

但是,高校教师不仅要教学的任务,而且有科研的任务。离开科研的高校肯定不能成为一个知名高校。因此,破武威的同时急需要建立其他的评价考核指标。

当前高校对于科研水平的评价仍然以科研,论文,项目等为指标,虽然教育部在已经规定,但是论文仍然会作为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项目和奖项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认为,在后续对于教师评价方面,教学会有所侧重。这也是弥补之前重科研偏教学的一个回归方式。

总之,高校教师在破五唯之后,任务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

望采纳。


科学评价很难


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价当中,五唯主要是指: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对于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和老师来说,这几个都是稀缺资源且很多高校还远远可望不可及。对于一些末流211院校,有个青基+几篇论文就够评副高的资格了(甚至一些省属一、二本学校省部级项目+几篇论文就够评副高的资格了),至于自科面上/社科一般项目,一个学院一年也就一只手能数的过来。重点项目、国家级、教育部级奖项,更是可望不可及。

然而,在顶尖、部级高校,这“五唯”都不稀少。在这种情况下,破五唯,才是有的放矢,人才的评价方式也才有可能多元化,在原有评价指标基础上引入一些补充指标,进行引导。对于一般省级院校、二本院校来说,破五唯实际操作起来比价困难、实际意义也非常有限。反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普通省属一、二本教师的压力,相同条件/门槛条件下评价老师,人为因素就更大了。


要想知道解决了问题后怎么办,先得搞清楚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五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科研圈的之前不良的急功近利之风,以及评价体系的弊端,导致很多人为了晋升,为了职称,都去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从而忽略了高校教师另一个本职—教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但往往也是被忽略的部分。原因也很简单: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只有发论文才能评职称,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只有教师法文章,学校的排名才能提高,才能去申请更多的资金。

所以在破除五维之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师的定位,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前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现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所推行的临床教授体系很有参考意义。

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背景知识:在之前(或者说当下)的五唯中,即使是临床看病的医生,为了评职称晋升,也是要发论文的!

可医生的工作量和辛苦程度大家也是知道的,每天看病都忙不赢,那是一个身心交瘁,哪还有多的时间来搞科研发论文呢?

但苦于生计,不发论文就不能晋升,很多医生那也是只能咬药牙,勉强去做了。其中的结果大家也是可想而知,往往都是两头不讨好,落得给病没看好,科研也没做成。

但在首都医科大学于2020年率先建立的新临床教授体系中。这一弊端为纠正了,因为饶毅教授规定: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教授系列人员不需要发论文,只要是好的医生、加上为大学做教学工作(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其他,如带临床实习),就符合基本资格可以晋升,当然其中做的好也是因素。

这种让医生重回本职的做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即解决了五唯的问题,也解放了临床医生的压力,让他们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所以,桌椅个人认为,在破除五唯后,我们适当的引入教书教授体系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欢迎点赞,转发,留言,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基本上还是以老样子评价高校老师,基本没啥变化。这里讲圈子,讲门派,有了圈子门派,后面的自然就好有,入不了圈,那后面的资源也很难有。这个资源可以是论文,可以是其他的,只要是稀缺的就是资源。

要改变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机制,真正发挥教师评价的功能,仅破五唯好像不太够。


我感觉破五唯同时,但是其他的评价指标还不完善。因为有些指标,也是很难够着的。我们学校2020年首次破五唯评审职称,最后大部分老师能拿得出手的还是发表论文和主持纵向课题。当然有个别老师通过其他途径评上职称,但是其业绩也是非常困难拿到的。例如,有的老师获得国家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有的老师带领学生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主赛道金奖等,有的老师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上千万。有的获得省部级级教学名师等。这些成果都是非常困难的,靠这些成果晋升职称的凤毛麟角。破五唯只是破唯,因此大多数青年老师还是得拼论文和项目。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可以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答案:破“五唯”后,高校教师还是要看科研,看论文和课题,不要傻傻地放弃或者轻视科研。政策目的是鼓励发更好的论文,而不是不让发论文。展开如下:

1、破五唯对普通老师而言,听听就算了,然后埋头继续发论文、申课题,所谓的高校教师的成果,主要还是科研,教学当然可能也能出成果,但不好量化,想评个省级教学名师,非常难,不如发论文、申课题来的实在。

2、将来评职称看的还是论文和课题,一个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如果你没有论文和课题,你基本上就废了,收入会低,地位很低,职称很低,你在单位的存在感也会低。自己想想看吧。

3、破五唯,不是不发论文,而是不发好论文。有了好论文、牛论文,奖励就会来,中课题的概率会更大,然后做实验、出数据、上职称、招研究生博士生数量增加,团队大了,更容易出成果,然后各种帽子可能就会来。

总结及建议:所以啊,还是去发论文、写课题申请书吧。

【我是@导师说,专注于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规划指导,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赞哦,也欢迎关注我,我会在中为大家分享更多的大学生成长、本硕博成才的干货!】


原始地址:/changshi/9482.html